車行雲南 梅裡篇10.24 晴在束河休整的日子是懶散的,我除了逛街就是在阿貴酒吧的門口曬太陽看風景,看各種各樣的名狗,很多束河客棧和酒吧的老板都養狗,因為束河的夜晚游人少有些冷清,可能養點寵物衝淡些寂寞的感覺吧。阿貴也養了好幾條狗,其中一條是藏獒,看著挺凶的其實還挺溫順的。晚上沒事兒一幫人點起了柴火圍著火塘聊天,從旅途見聞到過去的生活和經歷,從小時候的感覺到北京的房子,天南地北的聊的好開心,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老板阿貴浪漫的愛情,因為朋友在來的路上還和我們說,帥氣的阿貴沒結婚炒得一手好菜,他春節還住哪兒了等等,但我們到束河一進會館,發現了大著肚子的老板娘,過春節不過才8個月有余呀,阿貴說是一次生日的聚會造就了一段浪漫的婚姻,反正也老大不小的了就順勢把婚結了。呵呵,朋友驚得目瞪口呆,立刻決定不去梅裡看雪山了,他要借一付大墨鏡,弄一杯咖啡每天坐在阿貴家門口最顯眼的位置,爭取在幾天裡有一段兒離奇的艷遇!哈哈,真的好開心呀,不看電視不上網圍著火堆聊天就像又回到了小時候的日子,火光裡映照著每個人的笑臉溫馨而浪漫。10.25 晴從今天開始我們要走計劃中的第二個往返了,從束河出發看完梅裡雪山再返回麗江。9點不到我們就到了虎跳峽岔路口,本來我們想經過虎跳峽走江邊去白水台玩兒,但當地旅游部門在上虎跳設了一個收費站,凡走這條路的都要收費(50元/人),我們一再解釋我們是要去白水台,如果景區裡驗票的要是發現我們在這玩兒了,罰多少錢都行,但他們都說不行,更可笑的是連開車的司機都要買票,走遍全國也沒見到讓旅游公司的司機買票的,直到拿出了租賃合同才同意司機不用買票了,我本來都拿出錢准備買票了,又從旁邊兒衝出來一個人衝我大聲叫著“只要從你這兒走就必須買票,我不管你去哪兒!”,一幅要想打這兒過留下買路錢的醜惡嘴臉,簡直是想賺錢想瘋了,國家修的公路要收費也得是過橋過路費,憑什麼你占道設個卡就成了你的收費項目了,老子就不買票,我們掉頭走大路直接去香格裡拉,白水台回來時再玩。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香格裡拉縣城,為了節約時間直接去了普達措國家公園,(就是把原來屬都海、碧塔海等合並起來的),門票是190元/人,包括了門票和景點之間的環保車車票,從屬都海這邊兒買票上車,車到景點後可以沿木棧道走也可以坐車,最後從碧塔海那邊兒繞出來,和四川的九寨溝很像不過人可是少了許多。玩屬都海和碧塔海要是天氣好,景色美的無法形容,天水一色、湖映山影,湖畔四周,蒼松古櫟,遮天敝日,走在湖邊兒的木棧道上,秋天的白樺林一片金黃,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陽縷縷金輝照耀下,閃閃熠熠奇秀悅目,山光水色融為一體。據說5月開春,碧塔海山花爛漫,湖畔各色杜鵑競放,那些有微毒的杜鵑花飄落在湖面後,令游魚爭食,一條條銀肚昏迷在湖邊,一到月夜,老熊就來撈魚吃,成為碧塔海最富神秘色彩的“杜鵑醉魚”與“老熊撈魚”奇觀。眼看就要11月了,想看也得來年5月了,估摸著老熊撈魚和狗熊掰棒子也差不多!在太陽落山前我們趕到了松贊林寺。噶丹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它位於中甸縣城北面5公裡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達賴和清康熙皇帝敕建的著名康區“十三林”之一。它不僅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位居迪慶地區24個喇嘛寺院之首。遠遠望去,聳峙在對面山坡上的幢幢寺廟連成一片,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屹立在全寺中心的最高點,色彩斑斕,氣勢壯觀,儼然一座山城,踏進寺廟,只見老牆林立,深巷縱橫。網友們寫這座寺廟的已經很多我就不多說了,上二張照片也表達了我的感覺。晚上,我們住在中甸國際青年旅館,房間非常干淨而且便宜(淡季只要60元/間),關鍵是洗澡水奇好龍頭衝水很熱,去外面吃了四大盤豬肉韭菜餡的餃子後,酒足飯飽又痛快地洗了個熱水澡,美美地睡覺了!10.26 晴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出門望天兒!一看是萬裡無雲簡直是嘴巴都裂到耳朵根兒去了,高興!!晴天就意味著我們能看見梅裡雪山啦,草草吃過早飯就往今天的第一個景點納帕海開,車開到能看見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的山腰上,正好有段圍牆露出了個缺口,我進去一看,長槍短炮的一大幫色友早就等在那裡了,晨霧中的納帕海有些霧氣昭昭的,初起的陽光柔和地灑在水邊兒的村落裡,柔美中透出無限的生機。因心裡惦記著梅裡雪山無心戀戰匆匆卡了幾張就走人,一路上雪山、草原和牛羊相伴一派藏區風光。車過奔子欄我們到了“雄、奇、險、峻”的金沙江第一灣,四川境內的定曲、瑪伊和碩曲河會合後投入金沙江懷抱,使得穿越峽谷而來的金沙江水勢更加浩蕩,在即將衝出川、滇要塞之時,它放慢腳步舒緩一下長途奔波的疲勞,圍繞著金字塔般的曰堆峰瀟灑地畫了一個∪形,這一畫造就了中國四十大景觀之一的天下奇觀:“金沙江”第一灣。站在山頂上俯拍第一灣,你能感受到它的狂野與險峻,它和怒江第一灣的秀美和安靜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站在山上看天藍地闊一覽眾山小,看腳下金沙江水奔騰洶湧蕩氣回腸,不能不驚嘆大自然的神奇,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感受!驚喜一個連著一個,車翻過4200多米的埡口景色大變,白馬雪山近在咫尺,原始森林就在身邊,看層林盡染萬山黃遍,天藍的如此的透徹,色彩是如此的飽和!大家決定就地坐下,享受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美妙禮物。汽車穿行在原始森林中、在盤山公路上,梅裡雪山主峰的雪山尖兒時隱時現,快到德欽縣城時,一組龐大的雪山群出現在眼前,盡管我曾經去過西藏、四川,盡管我曾經見過很多雪山,但我還是被梅裡雪山群的氣勢深深震撼了!梅裡雪山屬橫斷山系的怒山山脈中段,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飲縣和西藏的察隅縣交界處,位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是一列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體,北段稱為梅裡雪山,中段稱為碧羅雪山,但大家習慣上把德飲縣內的北段和中段統稱為梅裡雪山,我們在怒江的丙中洛也能看見碧羅雪山。梅裡雪山超過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稱為太子十三峰,十三峰中最高的卡瓦格博峰,為雲南第一高峰,海拔為6740米,它是雲南最美麗的雪山,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早在很久以前就聽說了梅裡雪山的神奇故事,從1902年的登山開始到1991年的全軍覆沒,就從來沒有人登上過梅裡的主峰,她神聖而潔白的主峰充滿了傳奇和悲壯的色彩。據《梅裡雪山登山大事記》記載:“1991年12月29日,中日聯合登山隊17名隊員向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發起了衝擊,登頂在望。與此同時,主峰下面的僧侶和藏族群眾幾乎傾巢而出,集中到與主峰卡瓦格博峰相望的地方一起祈禱,空中桑煙彌漫,鳴槍聲、誦咒聲和吶喊聲響成一片,卡瓦格博是他們的保護神他們為卡瓦格博助威。午間13:50分突擊隊到達海拔6470米的高度,離峰頂只有270米。然而,這270米竟使英雄喪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風雲突變暴雨驟起,烏雲忽來大雪突降,頓時天昏地暗,舉步之遙距離內的東西都看不見,突擊隊下撤……1991年1月3日夜裡22點,外界與這17名隊員永遠失去了聯系,他們消失的無影無蹤。”其中包括6名中國隊員和11名日本隊員,也許這是一場意外,但在當地的藏民看來,這是神山對不敬者的懲罰。可我覺得這更像是誦咒聲和吶喊聲幫助神山戰勝了登山者,這次號稱中國登山史上最慘重的傷亡記錄的傳說仍在延續,說是只要有日本人前往觀瞻,梅裡雪山必定是雲霧繚繞不見其影,來梅裡看雪山的人的幾乎無人不知,很幸運,一路上我們都沒碰見什麼游客,更沒碰見日本游客。在快到梅裡十三白塔觀景台時能夠拍到梅裡雪山的全景,關鍵中午到哪兒是側光還能點拍照片,不然趕到了飛來寺還要二個小時就變成逆光了,看梅裡雪山都費勁兒了。我們是在德欽縣城吃的午飯,到飛來寺時快下午3點了,大多數住的客棧和賓館是離寺廟2公裡以外的滇藏公路邊上,我們選擇了一家叫歸來者客棧的,一樓是酒吧兼餐廳,二樓以上住宿。安排好房間又走著去了趟飛來寺,就回到客棧的酒吧選了個看得見梅裡雪山的桌子喝茶聊天(海拔高不敢喝酒也不敢喝咖啡),老板是四川重慶人,喜歡騎自行車旅行,騎到他喜歡的地方就在那兒弄個客棧酒吧什麼的呆下來,現在這個酒吧已經盤下來三年了,他基本上把周圍的山川都玩遍了,好像他下一個計劃是去長白山天池,正在尋找合適的機會。天慢慢地黑了,梅裡雪山在周老板輕柔的吉他聲中變得模糊不清,老板給我們講了他親眼看見的關於梅裡的故事,那年班禪大師到德欽,濃濃的霧雲遮蓋著雪山,就在酒吧門前的香爐前,大師把香火點燃,聖水一灑,在喃喃的誦詠中霧雲就撕開了一道縫,陽光從縫隙中照射到露出來的梅裡雪山上,十分鐘後雪山又被濃霧籠罩。周老板說這是真的,很多人都目睹了這一場面!梅裡到底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又有多少神秘的傳說呀。一鍋熱氣騰騰野牛肉火鍋讓寒冷的身體變得熱乎起來,周老板的生意做的不錯,餐廳裡吃飯的人全滿了居然還有等座的,老外居多!吃完飯特地到外面走了走,看著滿天星鬥期望著明天早上能看見日出。10.27 晴一大早我就被看日出的人的腳步聲和關門聲吵醒了,看看表剛6點,昨晚我們就打聽清楚了,飛來寺四面環山一般的日出要到7:30左右,所以,我快7點鐘出的門,看到焚香爐的平地上已經聚集了很多人,我順著214國道往下走,下邊的拐彎兒處看雪山日出的位置更好,也沒那麼多人,高原的早晨風很硬的確冷啊,我穿著羽絨服還是被凍的直哆嗦,幾個當地的色友點起了樹枝取暖,我一邊烤火一邊和他們聊天,他們今年是第6次來拍日出了,今天的天氣讓他們興奮不已,幾個人一直誇我運氣好,只來一天就能趕上日照金山太難得了,其實,不光我福氣好能看到日照金山,更難得的今天還是日月同輝啊。巨大的雪山聳立在天空,月亮靜靜地掛在雪山上方,淡淡的月光照在雪山上,梅裡十三峰輪廓清晰神聖厚重。7:45分,太陽的光芒照到了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主峰的峰尖上,整個山谷一片歡騰,海拔6054米的"面茨姆"峰、5470米的"吉娃仁安"峰、五冠神峰……整個雪山群從卡瓦格博主峰的尖兒頂上那一縷陽光開始,由粉變紅,然後變橙,最後一片金黃,我旁邊兒的藏族色友激動的熱淚盈眶,那一刻的感動、震撼,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太陽升起來了,梅裡雪山恢復了潔白的體態,在藍天的襯托下那麼雄偉不凡,感覺上離我們那麼近,在陽光的照耀下,每一座山體每一寸雪凌都散發著生命的氣息,閃動著熠熠奪目的光芒,震撼的美讓我至今念念不忘,這種震憾來自心靈深處!因為同來的那幫家伙穿的少他們都在客棧附近看日出,我一個人手慌腳亂地換著鏡頭,海拔高還沒背三腳架每照一張都得憋著一口氣,手又凍的不聽使喚,弄得我氣喘吁吁的,照得照片大家湊合著看吧!看到了日照金山簡直是心滿意足地離開了梅裡,中午又回到香格裡拉吃午飯,還是中甸國際青年旅社附近的那家東北餃子館,照原樣又要了4盤豬肉韭菜餡的餃子,好吃呀!吃過飯就直奔距中甸100公裡白水台而去。去白水台是柏油路屬於省道,過收費站時,收款員告訴我們從白水台到虎跳峽的路斷了,我們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前往,一是收款員不一定了解情況天氣晴了這麼多天應該通車了,二也是置氣,來時讓那幫人攪和的沒玩成,回去時非得玩成了不可,而且,過虎跳峽時天應該晚了,那幫家伙才不會那麼敬業的守在哪兒吶!事實證明我們的一切設想都是正確的,只是沒料到路是那麼險,到底沒交那買路錢就玩了白水台。從中甸到白水台的路況很好,風景也十分的迷人,一路上都能看見哈巴雪山的身影,到處是莽莽蒼蒼的林海和清靜淡雅的村寨。藍天之下,潔白雄壯的雪山和湛藍柔美的湖泊,無論在感覺上和色彩上,都給人帶來強烈的衝擊。到白水台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為了趕在太陽落山前到水台上面,我租馬上了山。白水台位於中甸縣三壩鄉,距縣城101公裡,海拔2380米,你在白水台的下面是看不出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的,但上到白水台上面它會讓你吃驚的,夕陽下的白水台如同仙境,輕盈緩慢的流動泉水倒映著樹影青山,從白水台頂往下看,竟似千百台迭起的瓊台玉階,又像千百道雲波雪浪,自上而下,純白如脂,台面上,有的如銀環滾動,環環相扣;有的如大小梯田,疊層而起;有的如魚鱗細波,曲折有致。白水台不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它還是納西族東巴教與東巴色形文字的發源地。據稱,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聖祖丁巴會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來,途經白水台,被其美景吸引,留下來設壇傳教。白水台由此成為東巴教徒的神聖之地。納西族古老的史詩裡說,有兩位天神為了教會納西族人民開山耕田,才特地演化出了這片“仙人遺田”。因此,人們自古把這裡當作神靈的化身而崇敬。歷史上就有“不到白地不算真東巴”之說。玩白水台穿的GORE—TEX的鞋才算真正起了些作用,到處是泉水,走在美似仙境的泉水裡欣賞著千姿百態層層疊疊的岩溶地貌,就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在山裡天是黑的早亮的晚,不到6點天就快黑了,我們感覺開了很長時間了還沒到下虎跳,終於,我聽到了金沙江的怒吼聲,拐上下虎跳後發現路是塌方後臨時填上的,一面貼著山崖,一面是懸崖,下面是滔滔金沙江,到下虎跳收費站的路上有一個半米高的坎兒,一般車子根本就開不上去,難怪我們來時沒看見班車什麼的去白水台,因為這路非越野車很難過去。從下虎跳到上虎跳的路就是一條考驗人意志和膽量的路,天黑的什麼也看不清,我們的車還壞了一個大燈,只見漆黑的夜色裡獨眼燈光照射在爛泥塘似的路面上,照在凹凸不平的山崖上,塌方的路段窄的只能容下一輛車通行,基本就是我們一輛車在行駛,只是在快到出口時才超過了一輛慢的不能再慢的桑塔納。車實在太髒了就停在路邊的小瀑布裡衝衝,呵呵,省時省事兒還怪有趣的,就這樣我們的車在中虎跳居然還碰到一個背著包的老外想搭車,司機小潘出於安全的考慮沒有停車,這些驢也太有才了,伸手不見五指地不知他想去那裡。當我們的車通過上虎跳的收費站時,門窗緊閉連個人影都沒有,一切OK了,上了通往麗江的路,感覺這路是那麼的平坦寬廣!梅裡篇.完

(金沙江大拐灣)

(白水台)

(梅裡月亮)

(日月同輝)

(日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