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2007年9月28日瑪尼干戈 — 石渠 — 巴格瑪尼牆 — 色須寺 — 石渠
今天從瑪尼干戈到石渠。從4100到4218, 高反已不知所蹤。沿途是見慣的高原景色,再加上昨天經歷了那麼驚心動魄的美,除了雪山下五彩的草甸讓我的心動了動之外,就這麼一直平靜的坐在車上漫不經心地看著窗外,想著將要見到的那個人。
出發前了解到的資料裡,都說去巴格瑪尼牆和松格瑪尼城的路非常差,要反復七、八次跨越雅礱江,車陷在江裡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為搞清路況,從今年五一前就開始同石渠旅游局的土登大吉聯絡,每隔一、二個月確認一下路況。隨口電話中向他詢問了一下如果想在新路海住宿的話,是否能幫忙(因為去年開始新路海就已不允許住宿,包括扎營),他就爽快地說,如果我想住,他可以安排。昨晚通過他的幫忙已經安排好帳篷,但大家擔心在4040睡帳篷,萬一感冒,接下來的4218和4237怎麼住,權衡之下還是拉到了瑪尼干戈。約好中午到石渠後土登帶我們去巴格瑪尼牆和色須寺,他穿著西裝梳著爆炸頭會等在入城的地方,所以一路都在想著爆炸頭會是什麼樣?
等見了面一看,原來爆炸頭是一頭天然卷發,一米八的個子,園乎乎的臉,一笑倆兒酒窩,長得非常帥的小伙。在他的引導下我們入住了酒店,吃完中飯就直奔巴格,去巴格的路基已經修好,再也不需要反復跨越雅礱江了。一路在草原上奔馳著,過了刻石板的幾處帳篷和房屋,視線豁然開朗,大草原上突兀著一坐長1.7公裡,寬2米,高3-4米的用一塊塊瑪尼石堆砌出來的石經牆,壯觀!石經牆並不是一牆到底,而是每隔一段有一座白塔相連,也不是像長城一樣牆體密不透風,而是每隔2-3米,在高度為2米的地方有一凹進去像佛龕一樣的地方,裡面擺放的是各種彩色人物石板,雖然都是佛像和佛經故事,但線條流暢,人物表情自然生動,一顰一笑,一嗔一怒都讓人心動。以前對草原文化的認識只局限於建築和壁畫,沒想到石刻藝術水平也如此高超。巴格瑪尼牆的旁邊有一山坡,從山坡上看下去,草原平整如鏡,背對扎加龐秀神山,面對雅礱江,真是一處風水寶地。聽土登說,玉樹機場明年通航後,這裡要開發旅游,難以想像開發後的巴格會是什麼樣。那些石刻是否還會安在?
繞著1.7公裡長的巴格瑪尼牆走了一圈後,依依不舍地前往色須寺。色須寺是西藏之外唯一可以授予“格西”學位的寺院,格西相當於博士學位。該寺的地位可想而知。說實在的,因為該寺僧人之間發生過以兩位活佛為派別的槍戰,文革時被毀過,看上去都是新修的建築,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下了車,正四處觀望之際,被土登拖了就進了個什麼殿,然後又懵裡懵懂的上了又黑又陡的樓梯,稀裡糊塗的拐了幾個彎,在掛著油膩膩黑乎乎的厚厚毯子的小木門前停了下來。“脫鞋!”手忙腳亂地脫下鞋子,一挑簾子,低頭進了門。直起身剛一定睛,就覺得眼花繚亂,好似強盜進了寶洞,滿眼的金黃,不知該往哪裡看。這時不知從哪裡來了個喇嘛,開始給我們一一介紹。這是九世班禪的靴子,那是十世班禪的衣服,還有鍍金鑲寶的各種佛像和靈塔。最珍貴的寶物是宗喀巴大師的一顆牙齒,還有三十九世活佛圓寂火化後的自顯白度母舍利,以及數年前圓寂火化後的勘布的自顯男女雙修美極金剛舍利。形態惟妙惟肖,實在是太神奇了,難以思議。一望一嘆,徘徊良久。
出的山門,發現兩邊的草原上支了數百頂白色帳篷,一問,原來十月一日開始有個法會,這是寺院專門為來參加法會的人准備的。
或許累了,在4218酣睡了一夜。
D172007年9月29日石渠 — 洛須 — 石渠
洛須——金沙江畔的一個小村莊。是查加部落的替代品,來往查加部落要五天,而同巴加活佛的約定又在明天,畢竟洛須的情人谷是電影《臥虎藏龍》的外景之一,想來總有些過人之處吧。
汽車出了石渠就在大草原上奔馳著,車上最開心的就是土登了,因為洛須是他的家鄉,今天他可以順路回家看望阿媽了。正開著呢,突然,土登喊了聲:岩羊!順著他手指的地方,異常艱難地才找到了在對面山上快速移動的一群褐色的動物。又一次領教了藏人鷹一樣的目光。在土登鷹一樣的目光之下我們又看到了藍色的藏馬雞和胖乎乎的呈雙手作揖狀的灰色旱獺。
不知何時,我們的土登放聲高歌了起來,優美動聽,就歌唱水平來講,不比那些“快男”們差,反到更純淨更充滿了自然流露的感情。越唱興致越發高漲,撿不同風格的歌曲一一唱來。印像最深的是一首關於鴿子的歌曲,其節奏之強演唱之詼諧,帶有明顯的RAP風格,讓我一開始錯以為是外來歌曲。可惜他只唱了一遍。
在土登的歌聲中,不知不覺地就到了情人谷的入口。
據介紹說:情人谷風景優雅別致,夏秋相異,溝內溪水淙淙,奇石相布,異獸競蹄,花草相依,置身溝內,猶如世外桃源之感,獨具“一溝有多景、多景各獨特”的妙趣。 可惜去到情人谷深處的話,需要騎一天的馬。我們只能在溝口淺嘗輒止了。向上走了沒有多遠,見一對老年外國夫婦正在野炊。越野車停在旁邊,地上鋪著塑料布,上面擺放著吃飯的家什和食品,靠溪流一側支著鍋灶。在這甚少有外人出現的地方,很是扎眼,更何況是一對外國夫妻。好奇之下,問得的結果是:他們是來自美國的一對夫妻,男的是醫生,女的是護士,都已退休,夫妻兩個作為志願者在洛須的友誼醫院裡工作,國慶節放假了,他們來郊游。在來此之前,他們已經在尼泊爾工作了二十多年。
羨慕啊!什麼時候我們也可以這樣,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也許還是放不下的東西太多吧。
出情人谷沿公路前行100米左右,路邊的一面石壁上雕刻著照阿拉姆像(仙女),石壁上的古藏文字仍然清晰可辨,但因為年代久遠已無人能讀懂它的涵義。相傳在唐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進藏時路過此地,有感於這裡的美麗富庶,用馬鞭在石壁上刻下三尊菩薩像以保這方水土平安。照此計算的話,這石刻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歷史了。
看完石刻,繼續趕路,一路下行,越來越熱,過了一個水庫,遠遠地就看見了洛須。這是個規劃有序整齊干淨的小鎮。據說曾一度有計劃將石渠縣的縣城由現在的地方搬遷到這裡。下到鎮裡,直奔土司官寨,因為那裡是十六世噶瑪巴出生的地方。可惜現在是搶救性保護,看到的只是空空如也的一幢房子。房子裡最搶鏡頭的是一位藏族美眉,大家圍著她一陣狂拍。開始她還沉得住氣,沒多久就羞澀的一笑,跑開了,再也不肯出來。
在洛須的志瑪拉宮有一尊據說開口說過話的度母塑像,是鎮寺之寶。我們去的時候,掌管鑰匙的喇嘛出門到外地去了,只好按藏人的習慣將額頭頂在保險櫃的外面靜默了一會兒離去。
汽車終於停在了土登的家門口,遠遠地就看到土登的媽媽站在二樓的平台上眺望著。鎮子裡只有土登家的二樓平台上擺滿了鮮花,能將花草養好的女人,一定持家有方。果不其然,土登的媽媽家,裡裡外外一塵不染,屋後的五棵蘋果樹,碩果累累,樹枝都已被壓彎,需要用木頭將枝條撐起。蘋果那個好吃哦!又脆又甜又香,我吃了一個吃兩個,吃了兩個吃三個。在這裡悄悄地說哦,一口氣吃了六個!噓!——輕點兒,不要讓別人知道。
過了洛須的金沙江的橋,就到了西藏的江達縣青稞村。呵呵,又回到了西藏,親切!從這裡可以看到金沙江第一灘,也可以看清洛須的地勢。通天河由“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蜿蜒數十裡,流入石渠縣境內,始稱金沙江。金沙江向來江水湍急、咆哮飛瀉。而到了這裡,因大自然的神奇作用,兩山環抱,江水在此回旋,不斷衝擊兩岸形成景色壯觀的大沙灘。故稱金沙江第一灘。在灘邊的青稞寺看對面洛須背後的神山,呈臥獅狀,兩個前臂正好將洛須抱在懷中。在這裡不相信風水是不行的。
說明:土登大吉是石渠旅游局唯一具有導游資格證書的人,對當地的旅游資源非常熟悉,坦誠靈活有頭腦。有去石渠旅行的人可以找他哦。他的電話:139-9046-0201,郵箱:tudeng009@yahoo.com.cn
D182007年9月30日石渠 — 松格瑪尼城 — 三岔河 — 阿須
今天我們去看了另一個草原上的奇跡——松格瑪尼城。它像一座魔幻世界裡的城堡矗立在寬闊的草原上,第一眼的感覺仿佛自己置身在外星球,對眼前所看到的景色實難置信。從沒有見到過規模如此宏大、氣勢如此雄渾、堆砌形式如此特殊的瑪尼石刻堆。它高約10米,長約60多米,寬30多米,周長228米,是一座長方形的石頭城。在四周瑪尼經幡的簇擁下,又像是一座古剎,在茫茫草原上顯得格外壯美、神奇,當地的人們給它取名為石經城。按照佛教的說法,這個“城”應是一座壇城,完全是用刻有不同經文和佛像的刻石,重重疊疊、十分有序地堆砌起來的。石刻和經文都異常精美,整座石經城外圍的四周共有大小方形龕窟383個。正面有一道城門可以進出,進去後裡面也是一層層一圈圈的瑪尼牆,中間有狹窄的通道,狹窄到側著身子過去也非常的艱難,彎來拐去的,好似進入了一座迷宮,有一不小心碰到什麼,整堵牆就會坍塌的感覺。由於石頭壘得太高,地面不堪重負已經下沉,形成了一片窪地。據說它上面的部分有多高,陷入地底下的就有多深,正因如此,即使人們仍不斷地往上放著刻有經文的石塊,可瑪尼城並不見明顯增高。這個沒有任何框架作支撐,也沒有任何材料作粘和劑,完全是人們你一塊我一塊的隨意堆砌而成的“城樓”,竟然能夠歷經千年巍然不動,只能將它歸結為一個奇跡。資料上說像這樣的石經城在藏區也是絕無僅有的。
據說松格瑪尼城最早起源格薩爾時期,當時為了給戰死疆場的士兵超度靈魂,格薩爾的將士們在此壘了一個瑪尼堆,後來老百姓為了緬懷格薩爾的功績,紛紛來此朝拜,瑪尼堆越堆越大,越壘越高,最後發展成了瑪尼城。
來回松格都是沿著雅礱江上游行駛,這段河谷夾在兩山之間,山體通紅,水清且緩,有著寬寬的河道,和散布在河道中的淺灘,淺灘上不時地有犛牛在漫步。我們的小馬師傅說,以他挖金子的經驗來看,這山中有金礦而且蘊含豐富。這話,我信!
因為此次旅行的主題是:追蹤格薩爾王馳騁的腳步 尋覓文成公主碾過的車轍。 所以格薩爾王的出生地——阿須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在收集阿須的資料的時候看到了關於巴加活佛的介紹,就這樣知道了關於巴加活佛的一些事情。他坎坷的經歷和人格魅力以及照片上所展現出來的笑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我決定同巴加活佛聯絡一下,看能否前去拜訪他並借宿在他家裡。
在使出渾身解數之後,終於拿到了巴加活佛的兩個手機、一個小靈通和家裡的單位的總共五個電話號碼。電話打過去正是他本人,於是詳細地向他說明了我們的行程,此次來阿須以及打電話過來的目的。巴加活佛靜靜地聽完了我的長篇大論後說,行程是否已經定了下來,這裡十月三日有個白塔開光儀式,同時還有賽馬和格薩爾藏戲的表演,能否出席。我萬分為難的回答說,行程已定,還要趕著回去上班,如果是十月三日的話,實在無法參加,真是遺憾。巴加活佛在電話裡肯定聽出了我的無奈和期盼,馬上對我說,如果二日可以參加的話,他可以改時間。我同巴加活佛說,給我二十分鐘,讓我重新調整一下行程,看看是否可以。再打電話過去的時候,是帶著喜悅的,說,如果您改為二日的話,我們可以參加。回答帶著苦笑帶著尷尬:那,好吧。
真的沒想到,就憑一個電話,一個請求,活佛可以接納我們並為我們這些素昧平生的人們更改佛事活動的時間!心中充滿了感激。
參觀完松格瑪尼城19:50抵達巴加活佛的家中,天已經完全黑了。車開進活佛家中的院子,還沒有下車大家就興奮了起來。活佛家的院子實在是太好了。車開進高高的門樓,西側是廂房,從門樓開始鋪就的一條水泥道直達活佛呈凹字狀的兩層樓的正房。水泥道的前1/3處位為停車場,那裡已經停了六、七輛越野車,加上我們的三輛剛好放滿,後2/3處水泥道的兩側種植著樹木,其他地方都是草坪。在東側的草坪上支著兩把遮陽傘,傘下放著桌子和椅子,桌子上擺放著碗筷。看來那裡就是我們今晚吃飯的地方了。
活佛聽到響聲,從正房裡踱了出來,站在水泥道的中間,我上前說了聲扎西德勒!報了自己的名字。奇怪,在他面前我沒有任何陌生感。可能是因為事先看了關於他的大量的資料的緣故吧。只聽活佛說,先休息吃飯吧。然後把我叫到旁邊說,家裡基本住滿了,我們這十三個人,只能住到外面了。聽的我心裡一沉。只好先招呼大家吃飯。活佛的侄女加拉(活佛姐姐的女兒)超級能干,燒的小菜超級美味。我們一干人馬吃的大呼小叫的,特別是犛牛酸奶上來的時候,一股冰涼酸爽沁入心脾,酸奶裡還加了些不知名的紅褐色的如花生米大小的形狀不規則的果子。看到活佛在遠處看著我們生龍活虎的吃飯,我跑到他面前請求說,我的團員們都希望今天能夠借宿在您的家中,打地鋪都可以。活佛問了聲你們男女住一起可以嗎,就再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他招招手將我叫了過去說,你過來看看你們住的地方,就將我帶進了正房的底樓。
活佛家的底樓布局很特別,踏進門是個長長的走廊,右首到底是廚房,進入緊挨著廚房的門就是客廳,客廳左首的門上掛著簾子。活佛掀開簾子,用手舉著說,這就是你們今晚住的地方。簡直太好了!這是一間富麗堂皇雕梁畫棟令人目不暇接的大廳堂,一進去就感到充滿溫暖,地上鋪了十個藏式卡墊,所有的被褥都是裡外三新的。我激動的竟然忘記了活佛一直用手舉著簾子,發現後趕緊接上手說,可以可以,我們非常滿意,太感謝了之類的。活佛說,三位司機只能安排到外面去了。我怔了一怔說,這對他們也是個難得的機緣,不能也讓他們住在這裡嗎?最終活佛又接受了我的請求,將他們安排到了廂房的客房裡。
大家贊不絕口地吃完了晚飯,又稀裡嘩啦地洗漱完畢後,活佛特意到房間裡看了一下,幫我們將窗簾拉好,在客廳裡坐了會兒,聊了會兒天,就起身了。
躺在地板上,回想著對活佛的印像:沉穩、慈祥、親切、寬容、隨和。可他卻是這片土地上真正的王!在阿須包括德格有著極高的聲望。是德格縣佛教協會主席和德格縣靈童尋訪小組組長。還記得我前面去過的八邦寺和嘎拖寺嗎?他們可都是屬於德格的,也是高僧輩出的地方。
明天我們就將跟隨巴加活佛前往他的上一世修行的地方,進行白塔的開光儀式,今晚就在活佛家溫暖的房間裡睡個好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