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游記

作者: wycgu

導讀2007年9月8日乘中午12點的飛機飛往昆明,在昆明嘗了那所謂的過橋米線,和游玩了金殿後,當天晚上又轉機去了麗江。麗江是那種集山水,人文,歷史,民俗於一身的高原小城,既有高原的廣闊粗曠,又不乏江南水鄉的柔美恬靜,傳統和現代,自然和人有機和諧地結合起來。 自然的初到海拔高的麗江時高原反映也不可避免,頭暈,腳抽筋,晚上睡不著等的情況只有等自己的身 ...

2007年9月8日乘中午12點的飛機飛往昆明,在昆明嘗了那所謂的過橋米線,和游玩了金殿後,當天晚上又轉機去了麗江。麗江是那種集山水,人文,歷史,民俗於一身的高原小城,既有高原的廣闊粗曠,又不乏江南水鄉的柔美恬靜,傳統和現代,自然和人有機和諧地結合起來。 自然的初到海拔高的麗江時高原反映也不可避免,頭暈,腳抽筋,晚上睡不著等的情況只有等自己的身體慢慢的適應了。那裡也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全國56個民族,有超過50個少數民族在麗江,對先生女士的稱呼,也相應的變成“胖金哥”“胖金妹”“阿黑哥”“阿詩瑪”……大研古鎮——四方街周圍以古代建築為特點的老城(銀飾,手工藝品,犛牛肉干,酒吧),一進古鎮,最大的感受是古,所有的建築都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的風格,從唐代到清代,每個朝代的影子都能夠找到,每一個柱子,每一塊磚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風格很像上海的城惶廟)。門口有一排排的許願風鈴,路過的人可以用手觸摸風鈴,那風鈴上寫著的美好願望就會在你身上實現。二是秀,納西人家依水而居,水已經成了人們家庭的一部分,從雪山來的水被分成無數,巧妙地引入家中,屋後,庭院,每戶人家都是一個小型園林。餐館,酒吧,旅店全都是依水而建。由於古鎮岔道很多,那水自然也成了指南針,如果你在那迷了路,沿著河流逆水而上自然能找到出口。古鎮的盡頭是以前雲南的土司居住的木王府。晚上去了古鎮有名的酒吧一條街,雖然那裡已經商業化了很多,但我們依然走進了“千裡走單騎”去感受了一把。也許是酒精的作用,大家在酒吧中都表現出了近乎瘋狂的娛樂狀態,蹦迪,對歌,大冒險游戲,讓人大吃一驚,是徹底感受了那裡的酒吧文化,意尤未盡……玉龍雪山——納西人的神山,由九座雪峰組成,最高峰海拔6000余米,終年積雪,據說還是一座處女峰,從來沒人登頂過。為了挑戰一下自己身體的極限,我們乘大索道來到海拔4506米的山腰,然後徒步爬上4680米的高峰。雖然徒步攀登的距離只有100多米,因為雪山海拔高,空氣稀薄,大腦處於缺氧狀態,氣溫又極其的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度,我又沒帶羽絨服),每爬10米,對自己的身體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30元一瓶的氧氣就顯得不那麼貴了。於是我們邊吸氧氣,邊對抗著寒冷和高原反映,邊爬邊休息,終於爬上了海拔4680米的高峰,在歡呼著拍照的同時,也欣賞到了玉龍雪山上那500年前的冰川和常年的積雪,場景相當壯觀,同時也替那些爬山中途由於自己身體原因放棄的人感到可惜啊。之後幾天的行程,我們去了石鼓鎮品嘗了麗江的小吃“雞豆涼粉,麗江粑粑……,去了長江第一彎感受了長江那暗流洶湧的河水,去了拉市海騎了草原牧馬,去了白水河摸了犛牛,到了玉水寨甘海子欣賞了好比九寨溝景色,去了束河古鎮享受了那裡那般恬靜,悠閑,小橋流水的人文。晚上又和當地少數民族體驗了篝火晚會。去了黑龍潭了解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源頭……,唯一可惜的是虎跳峽由於天氣原因關閉了,沒能感受到它磅礡的氣勢。我的第一次麗江行結束。 雲南十八怪:雲南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買。雞蛋如此包裝不易破碎,而且恰似一件奇特的藝術品雲南第二怪,粑粑餅子叫餌塊。搗一搗再烤一烤,抹點醬還特別香,這種攜帶方便可口的食品叫“餌塊”。 雲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盤菜。森林裡草溝中,枝葉茂盛,養育出的蚊蟲個頭非同一般雲南第四怪,石頭長到雲天外。 石林風光天下絕景,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議雲南第五怪,摘下草帽當鍋蓋。 用草編織而成的帽子當鍋蓋不僅捂得嚴,而且還能給食物一種清香雲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長年溫度不變的氣候造就了人們衣著的多姿多彩。 雲南第七怪,種田能手多老太。 險峻的高原造就了勤勞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婦女尤為能干雲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煙袋。這玩藝頗具科學性,既保持了旱煙的醇香,又用水過濾了其它雜質,而且聲音很好聽,“咕咚,咕咚”。 雲南第九怪,袖珍小馬有能耐。這裡土生土長的牲口個頭小,但是能馱能爬山,本事非凡。雲南第十怪,螞蚱能做下酒菜。把螞蚱做成美味,炸得焦黃,張嘴一咬:“哢嚓——”。 雲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幾乎任何時候都能出產任何蔬菜。雲南十二怪,好煙見抽不見賣。雲南人為自己出產的第一流卷煙感到自豪,卻也為在自己家門口買不到而感到困惑。

雲南十三怪,茅草暢銷海內外。山裡的東西樣樣都是寶,改革開放使它們獲得了新生。雲南十四怪,火車沒有汽車快。山高路險,常常使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勁使不上。雲南十五怪,娃娃出門男人帶。這裡的漢子愛妻愛兒成為風尚,“模範丈夫優秀爹”在街頭比比皆是。雲南十七怪,過橋米線人人愛。滾燙的雞湯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漿做成的構成了雲南最有名的風味:一種“線”,“過橋米線”。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