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糕 跟北京的茯苓餅有天壤之別,做出來是厚厚的白色一大塊,要多少就切多少。口感有點像甜的饅頭,但是比較彈牙很有嚼勁,越吃越想吃。 龍頭魚丸 吃過四次,帶陷兒的比不帶陷兒的好吃,味道非常鮮美。不過這裡的魚丸不是勝在彈牙,而是松松的,主要比較鮮。 蛋撻 是我喜歡的葡式蛋撻,而且價格只要2元,味道不遜於賣4、5塊的那些。 Babycat手工餅 很小資的一家餅店,氛圍很好。價格比鼓浪嶼上其他老字號的餅賣得貴,因為沒有吃過其他餡餅,所以不好評價了。 黃則和花生湯 島上沒有,在中山路喝到的,後來又去了三次,超愛喝。濃濃的花生香,很甜,花生煮得入口即化,真希望在北京也有。 肉粽 沙茶面 也是在黃則和店裡吃的,肉粽裡除了有個大肥肉,沒什麼特別的。沙茶面放了一些鹵料和沙茶醬,湯很濃,挺有味道。 龜齡膏 有三塊的和五塊的,五塊的據說加入了田七等草藥。 碗仔糕 拿著鼓浪嶼的手工地圖找到的,在島上一個不起眼的小店,其實也是糯米做的糕點,放在一個個小碗裡,據說有百年歷史了。 北仔餅 做法像鍋盔,只是裡面有陷兒,其實沒有鍋盔好吃啦。 扁食 像混沌但比混沌好吃,因為包在裡面的肉陷是搗碎的並不是用刀切的,所以很有韌性。皮也不是一般的面皮,像是混了些肉,吃起來香香的很有彈性。 土筍凍、土筍湯、小章魚 原本以為土筍是一種植物,後來才知道是一種肉蟲子做出來的,賣相也很不好。聽好多人忽悠才鼓起勇氣嘗了一口,就沒再吃了,土筍湯也是類似的東西。小章魚也很可怕,還很貴。

(北仔餅)

(扁食)

(沙茶面花生湯肉棕)

(碗仔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