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中午就到了Kirsten-朋友的家。她和男朋友馬丁租了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室內設計簡潔明朗,典型的建築師家居。初來乍到,無論如何是要坐下來先喘一口氣,聊一聊的。聊著,聊著,我突然想起來,相機的電池沒有充電。趕忙一躍而起,拿出一應物事兒,准備找個插頭充電。於是立刻就發現了第四個不一樣:插座。
我用的相機是弟弟和弟媳婦在美國買了送給我的(有親人真好啊!)。美標的插座和德標的不一樣。於是就需要一個轉換插頭將美轉成德。今天才知道,原來瑞士的插座和德國標准的又不一樣。於是又要一個轉換插頭將德標轉成瑞士標。結果,充一下電這件小小的事情就變成了下圖。藍色是充電器,中間有兩個孔的是德標,最下邊的是瑞士標。一個小小的歐洲搞這麼多標准,真是難為了我們這些外國人。
一切准備就緒,就出發去內城區。在他們的跳蚤市場找到了一個停車位。趴好車子,就開逛。
這就是蘇黎世很著名的跳蚤市場。市場裡從針頭線腦,到彩電冰箱,古董家具,衣帽鞋襪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就是這個市場,不知為啥,怎麼看怎麼像我們農村的集市。空氣裡漂浮著一種古舊的氣味,頗令我覺得有些許的不爽。盡管過了差不多要三年了,我還是不能理解歐洲人對跳蚤市場的狂熱。可能這就是典型的‘暴發戶’心態。很多人寫到中國和中國人的時候常常都會用到這個詞來作比。窮了很多年,突然一下,城市經濟發達了,手裡有點兒錢了,就開始穿金戴銀,趾高氣揚,揮金如土了。又由於文化大革命對中國悠久文化的摧殘,使得好幾代人沒有什麼文化。沒文化加上有點錢了,就自然容易喜新厭舊,追求一切感官享受和形式上的美好。1972年出生的我,不幸也屬於沒文化的那一批人。不過奇怪的是,我也沒有錢,怎麼也會有這樣的‘暴發戶’心態呢?看來我需要好好反省一下了。
轉角就是無處不在中國餐廳。這一家叫上海餐廳。現在我對歐洲的中國餐廳基本上是死了心了。看到,再也沒有想進去的衝動了。
沒多久,就走到了蘇黎世市中心的市中心,那個著名的昂貴的購物區。雖然天氣不好,可今天是禮拜六,所有的店都開著門,所以街上的人還是很多的。
遠遠的,我就聽到了一陣悠揚的鋼琴聲,正覺得奇怪呢,難道這個市中心也像俺們大學一樣,處處掛著喇叭?不然,怎麼現場的感覺這麼強烈呢?走到聲源附近一看,才知道,原來是現場鋼琴演奏啊!歐洲街頭藝術家現在我是見得多了。持什麼樂器的都有,單人演出,雙人演出,團體演出都看過,還就是鋼琴獨奏從來沒有見過。所以古語有雲:行萬裡路,勝讀萬卷書。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真是無奇不有啊!
這位彈鋼琴的老兄一身的行頭是真不怎麼地,不過彈得很投入,以我不專業的耳朵聽起來,感覺水准還是很高的。心裡又暗自唏噓了一番。俺要是失業了,沒有了經濟來源,連街頭賣藝的本事都沒有!可憐我不能文又不能武,到了那個時候,只有坐以待斃的份兒了。念及此,突然還是覺得要好好工作,不要亂花錢,再有就是要使勁跟俺娘套瓷,並早晚三炷香希望她老人家長命百歲。為啥?因為俺娘有穩定且不錯的退休金啊。養活俺是綽綽有余的。嗯,記得明天要給媽媽打個電話,對著話筒要說:啊,媽媽,我愛你!(嗯~~~,以我娘猛張飛的性格,不知道吃不吃得消這種肉麻的對話。看來,還不能莽撞,要三思而後行。)
瑞士是著名的鐘表之都。當然這個商業區鐘表店是少不了的。三五步內就有一家。看看這兩個都快讓我們產生審美疲勞的牌子:OMEGA 和ROLEX。外表看去,這兩間店的店面遠遠沒有他們在中國的所謂的旗艦店那麼光鮮漂亮。是吧?
唉!瞧瞧,以貌取人(物),說三道四,俺這個‘暴發戶’心理又開始作祟了。反省,反省,從今天晚上做起!不寫了,直接上床反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