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可不是鬧著玩兒的(1)

作者: newbeebee

導讀差不多4年前,一位在瑞士工作的德國朋友就邀我去瑞士玩兒,之後幾年每次見面的時候她都要提出一下邀請。我也很想去的,無奈總是這樣,那樣的緣故,沒能成行。上個禮拜,她再次發出邀請,俺一咬牙,一跺腳,一狠心,就答應了。於是利用周末的時間前往了她工作和生活的所在地:蘇黎世。 本來想就我自己了解的蘇黎世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寫了半天卻總是覺得不夠清 ...

差不多4年前,一位在瑞士工作的德國朋友就邀我去瑞士玩兒,之後幾年每次見面的時候她都要提出一下邀請。我也很想去的,無奈總是這樣,那樣的緣故,沒能成行。上個禮拜,她再次發出邀請,俺一咬牙,一跺腳,一狠心,就答應了。於是利用周末的時間前往了她工作和生活的所在地:蘇黎世。

本來想就我自己了解的蘇黎世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寫了半天卻總是覺得不夠清楚,上網一查,人家那個簡介才叫一個簡單,清晰,明了。比我自己寫的強多了,所以,小小組織了一下,差不多原封不動地貼過來了。請看:

蘇黎世是蘇黎世州首府,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它位於阿爾卑斯山北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同蘇黎世湖的河口。蘇黎世人口36. 9萬。蘇黎世在克裡特語裡的意思是“水鄉”。早在2000年前就已形成村落,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到18、19世紀,蘇黎世成為瑞士主要講德語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學中心,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和核物理的創始人之一的沃爾弗同·波裡都在這裡學習和工作過。

蘇黎世地處從法國到東歐和從德國到意大利的商路要衝,又是水陸空交通樞紐。工商業歷來興盛,特別是絲織業有很大發展,是中世紀阿爾卑斯山以北的絲織業中心。現在它的工業占全國第一位,機器制造業占全國生產總值的3/4。瑞士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就設在此地。

蘇黎世不僅是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而且是西歐重要的金融中心。這裡集中了120多家銀行,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西爾波爾特大街和交易所大街兩旁,銀行林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額在西歐交易所中首屈一指,總計西歐70%的證券交易在此進行。蘇黎世的班霍夫街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每年從這裡調動的資金,都達到了令人難以估計的天文數字。

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蘇黎世高據全球首位。

關於這座城市歷史地理和經濟數據的介紹,我不可能有更多的補充了。下面能寫的就是短短24小時我自己的見聞了。

3月31日,星期六,早早地就出發了。這一天,德國的天氣很不好,一路上都在下雨。蘇黎世離德國邊境只有50公裡多一點。開到瑞士邊境的時候,雨停了,不過天還是陰陰的。陰沉沉的天空下,瑞士的景觀和德國的實在是沒有兩樣,從語言到路標,比意大利Sued Tirol 德國化得還要徹底!意大利的德語區,路標上好歹還是有意大利文的,瑞士的路牌統統是德文地。不過很快,很快地,兩國的差距就出現了。

1.邊檢。瑞士不在申根簽證的範圍。也就是說,你拿著一張申根簽證,可以自由穿梭於德國,奧地利,意大利,法國等等歐共體的國家之間。可如果你想要去瑞士,得要單獨去瑞士大使館申請一張簽證。同理可證的國家還有英國。邊檢站上站著二個警察,隨機攔下車輛驗看護照。看到我的時候,拿著護照上下打量了好幾眼,隨後問了一個問題:

“車上有沒有商品?”

答曰:四瓶葡萄酒。

警察叔叔仍然是那樣酷酷地,面無表情地點了一下頭,就放行了。至於為什麼那麼問?後文自有交待。

2.高速公路。有三個不一樣:一是要收費了。倒是不貴,50瑞士法郎可以在瑞士全境跑一年。二當然是時速限制啦。普通馬路最高時速80公裡,高速最高是120公裡。這樣的速度跑起來是不爽,不過,不易造成塞車,節省汽油,對環境的污染也小一點。德國朝野上下現在也在很熱烈的討論要不要對德國的高速公路也實行限速。最後是路牌的顏色不同。德國是藍色的路牌,瑞士則是綠色的。

3.貨幣。大家一定和我一樣注意到了,在瑞士用的是瑞士法郎而不是歐元。所以入境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換錢。一瑞士法郎大約折合0.6歐元。從這個角度看,好像歐元很值錢,想想60歐元就可以變成100瑞士法郎,爽吧?嘿嘿,爽的太早了!何出此言?且待下文分解。


精選遊記: 蘇黎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