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開車前行,因為這樣比較靈活機動,路上還可以走走停停。我們從斯圖加特出發,預計要8個小時才能開到目的地。按說最好早上6點出發。但最近實在是太疲倦,一覺醒來居然已經9點,早飯過後就是11點了。於是匆匆上路。
第一件事情是給車加滿油。抬頭一看價錢。哎喲喂,誰說德國人死板啊?假日經濟搞得很不錯嘛。知道復活節大假很多人要開車出行,汽油居然漲到了1.35一升,柴油都到了1.17歐一升。不過每個加油站都門庭若市的,這個假期,看來他們要賺得盆滿缽滿嘍。
天氣實在是晴好。一路上很多的摩托車轟鳴著行進著。這一回我們還是取道瑞士。路過了上次去蘇黎世過的同一個海關。這回拍了一張照片:
左邊出來的是由瑞士入境德國的,同樣也有邊境檢查證件。去瑞士方向的車輛還挺多,很是排了一陣子隊。
進入瑞士境內,我就把廣播調到了瑞士電台。因為很想聽聽標准的瑞士德語是什麼調調。從蘇黎世到伯爾尼,是瑞士的德語區。一路聽著廣播下來,還真給俺找了不少樂子。簡言之,瑞士德語就是活潑版的標准德語。是跳躍的德語,有極強的彈性。給平板,嚴肅的德語注入了無盡的活力。瑞士人把‘r這個音發揮到了極致,哪怕是播報新聞,他們的德語聽起來也是熱情洋溢的。讓聽慣了標准德語得我覺得新鮮有趣極了,笑了一路。
過了伯爾尼,德語廣播就剩一個台了,其他的都是法語廣播。原來從這裡開始,經過洛桑,直到日內瓦,都是瑞士的法語區。他們的意大利語區在瑞士的東南方。對了,前兩天沒搞清楚的那個瑞士小語種叫:Roetoromanisch。說這種方言的,只有幾個村莊。所以,大部分的瑞士貨品上就只有三種語言。
這時所有的路牌都換成了法語,看不懂,聽不懂,就欣賞起風景了。這是一路上標准的風景,近處的平原和遠處的雪山。不同的是,越往南走,綠色越多,草木發芽長出嫩葉,再南一點,油菜花也開了,金黃金黃的。
在一個叫La Cote的地方,休息了一下。在他們的加油站餐廳裡吃了一盤比牛肉還貴的色拉,一小盤8塊7瑞士法郎。這哪裡是吃菜葉子?這就是吃炒票啊!
離開了這個地方,翻過一個小山頭就是法國了。又進入了歐盟境內,例行要檢查證件,不過人太多,邊警叔叔看俺容貌端莊,一臉正氣,一揮手就讓俺進了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