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韓國正好一個月了,感觸良多。先撿一樣印像比較深的,說說韓國的物價吧。之前就知道韓國的物價高,但真正接觸到還是嚇了一跳。到達的當晚金教授請吃晚飯,飯館的規模應該是中檔吧。菜單就掛在牆上,於是認真看了看,主菜大概有四種,其中最便宜的一人份要8000韓元,最貴的大份要50000韓元,迅速地在心裡換算成人民幣(1萬韓元約等80元人民幣),不由一驚,邊用相機拍下來邊開始擔心自己口袋裡那點韓元能不能支撐一個月。後來的幾天,承蒙教授的熱情款待,多次請我在不同的飯館吃飯,於是對韓國的飯館價格有了一個大概的印像。按每人份(就是1個人吃)計算的主菜從4000到8000不等,大家共用的大盤主菜9000到幾萬不等,泡菜和米飯可以免費添加,而泡菜的種類根據飯館的檔次多少不一,檔次越高泡菜的品種和質量也就水漲船高吧。如果兩個人出去吃飯,不吃什麼大菜(以肉為主的),10000元差不多夠了。後來對周邊的環境逐漸熟悉,也找到一些便宜的地方,比如學校附近的一家小館子,拉面2000元一碗,很多學生去吃,我也時常混跡其中。逛市場(農貿市場)時,發現一家飯館的豬頭肉湯泡飯(有幾片豬頭肉的湯裡泡著米飯)只要2500元,於是享用了一回。最奢侈的一次是自己去吃烤肉(豬肉),一個人吃了兩人份,本來不用這麼浪費,可阿祖瑪說要兩人份才起吃。還喝了一瓶真露酒,一共用了11000元,有點吃撐了。曾去過仁川的月尾島,那裡的生魚片最有名,有個生魚片一條街。路過的時候偷偷瞄了一眼價格,最低的要20000元起,我對魚興趣不大,生魚就更是敬謝不敏,所以也就沒有浪費寶貴的韓元了。仁川有許多載著水果的小貨車停在街頭叫賣,我們學校的門口也每天停著一輛。八月份時放在最醒目處的是西瓜,每個都用小盆子托著,看起來很高貴,標價10000元,合人民幣80元一個,想起在新疆吃一毛錢一斤的西瓜,怎麼也不能接受啊。有一種韓國特產的梨,每個差不多有半斤,在市場1000元一個,算是比較便宜的水果了。剛到仁川時,去超市采購必要的生活用品,買了蚊香、衣架、肥皂、方便面和床單,一下用去兩萬多,其中最讓我痛心的是肥皂。初時以為沒有洗衣機,買了四塊裝的促銷品種,花了3750元,結果發現宿舍裡有公用的洗衣機,這麼多肥皂哪裡用的完啊!也逛過韓國有名的樂天百貨公司,裡面的商品以服裝為主,韓國的服裝款式漂亮,確實名不虛傳,只是價錢同樣不低,大致10萬元起吧,看到一件毛領的女式冬大衣,價格簽上面長長的一串零,數了數,是一百多萬,趕快放下了。說了這麼多,好像主要是說吃了,沒辦法,在韓國吃飯是個大問題,也是支出的主要項目啊。其實我日常的三餐主要是在學校的食堂解決,午餐2100,晚餐1300,早餐煮方便面,大概500元一包,夠便宜的吧?比起深圳來不算貴的恐怕就是地鐵了,起步900元,我在周邊走動一個單程也就是1100上下,最遠的一次從仁川坐到首爾,半個多小時也才1400,性價比還是挺高的,什麼時候深圳的地鐵也像韓國這麼四通八達就好了。准備發這篇文的時候,剛好碰到教授,順便請教他韓國的房地產價格,他說一套普通公寓折合成人民幣大概要450萬,這個價格對屬於高收入階層的教授來說也不是那麼輕松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