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路線:布爾津——禾木村。關鍵詞:禾木村一早從布爾津出發,在群山中繞了一陣後,就到了被國內攝影愛好者譽為“人間仙境”的禾木村,禾木村是一個被白樺樹,雪山和河流包圍的美麗村莊,自然風光原始,人跡罕至,被譽為神的自留地。(以上文字摘自新疆旅游景點介紹)在從禾木村收費口到村內的這一段路上的風景,個人感覺相當漂亮,甚至比村內還要好。真可謂風景如畫。很像歐洲鄉村的景色,打個比方,就像《希茜公主》中那種背景,太美了。不過到了村內,可能是我的審美能力還沒到那個境界,我的感覺卻一般,並沒有什麼如入仙境的感覺。不過拍出來的照片倒的確很漂亮,很靜謐,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可能真的是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事後跳出這個環境,回頭審視,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唯一印像深刻的是登上觀景台時,感覺很特別。那個觀景台在山頂上,就我的經驗而言,一般登頂之後,都只是居高臨下一小塊地方。而那裡卻竟然是一大片平原,不遠處還有兩座綠色山峰映襯著這片平坦的草原,很奇特的感覺。晚上我們住在禾木村的小木屋裡。30元一人,雖然很便宜,但屋內很干淨,很有鄉村的感覺。
8月7日,路線:禾木村——喀納斯——布爾津。關鍵詞:臥龍灣、月亮灣、神仙灣、棧道、喀納斯湖、觀魚台
清晨六點我們就從禾木村出發了。這是這次新疆之旅最難忘的一個清晨,也是最難忘的一天,我們真可謂是處於水深火熱中。清晨氣溫暴低,車內溫度只有6度,估計外面要接近0度了。可憐我們身上衣正單,更為作孽的是腳上竟然是光腳板穿著涼鞋。別人毛衣外套一大堆,衝著我們直“誇獎”:你們身體真“結棍”。事已至此,我們只能硬起頭皮當英雄。在冰冷的車廂凍得雙腳都麻木了。結果,我們一到喀納斯景區就直奔小賣部,買襪買鞋什麼的。(可是剛買完後不久,天就開始暴熱,害得我們再一樣樣脫)
好在早晨的喀納斯湖仙境真的給了我們大大的補償。真是名副其實的“人間最後一塊淨土”,“人間仙境”。我們去過很多地方,事先看到宣傳如何如何,在頭腦中勾勒出一幅極其美妙的圖畫,但實地一看,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發出不過如此的感嘆。而進入喀納斯景區,疑似進入仙境。著名景點臥龍灣、月亮灣、神仙灘依次呈現在眼前。全車人都不約而同發出一陣驚嘆,太美了。整個灘上籠罩著一層晨霧,仿似雲海。周圍青山環抱,把整個灘擁入懷中。真是半山居霧若帶然,青山白霧,再加上金色的陽光直瀉而下,發出五彩的光斑,簡直太美妙了。(不過這種景色一定要趕早,等中午霧散後,就沒這種奇景了。下午我們也看過一次,雖然霧散後,灘的本身樣子看清楚了,但感覺離仙境還差那麼一點點,不過也很漂亮。)灘與灘之間可以乘坐區間車,但也有山間棧道可以步行。強烈建議走棧道。木制的棧道是沿著湖邊蜿蜒建造的。周圍都是筆直的白樺樹,樹枝交錯疊壓,形成一片陰翳。陽光斑駁地穿進樹枝間,而身邊就是碧如翡翠的喀納斯湖,觸手可及。湖面上不時還橫倒著一棵白樺樹。湖不遠處的另一邊是連綿的青山。湖色雖綠,但卻光滑如鏡。藍天、白雲、青山、綠樹以湖為界,湖上是實景,湖下是虛景,相映成趣,一份美景克隆成了雙份,加倍的享受。不用刻意取景,隨手按下快門,哪個角度都是一幅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魅力畫卷。
喀納斯還有一個登高之處,那就是觀魚亭。居高臨下,鳥瞰整個喀納斯全景。據說,在這裡是觀察喀納斯湖怪的最佳位置。(不過我們卻沒有幸看到)不過要登上這個至高點,對體力的考驗還是相當大的,而且那個亭子很小,擠滿了人,感覺有些失望。
去喀納斯景區,除門票280元外還有很多另外花錢的項目、景區:區間車(90元)白哈巴(200元)、漂流(300元)、坐船游三道灣(150元)、觀魚亭(40元)圖佤人村落家訪(30元)。所以說開銷還是很大的。但除了區間車一定要乘(否則你進不來景區,)觀魚亭是至高點還可以去看一看,其他都可以不去。因為景色和其他地方雷同,更重要的是那些精華景點就是一天看不夠。
晚上回到布爾津休息。
8月8日,路線:布爾津——精河。關鍵詞:克拉瑪依大油田、魔鬼城。
由於接下來我們要朝伊寧方向走了,所以這一天幾乎都是趕路,在車上渡過。唯一下車的一個景點,就是雅丹地貌——魔鬼城。一塊塊風蝕的大岩石,倒很蒼涼的氣氛。景區的老規矩,告訴你,這個像什麼,那個像什麼。個人不太喜歡這種風格的景色。所以也不再多敘。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車行途中經過著名的克拉瑪依大油田,成千上萬的打油機器,當地人俗稱“磕頭機”,此起彼伏地“磕頭”,非常的壯觀。晚上抵達精河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