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1989.1.13]
海子的死,將一切都寫成最後的抒情!
今夜,只有窗外的風,和我的心在跳動。
回憶起那些在雪山、荒漠、戈壁中奔跑的日子,恍若隔世。大地上金燦燦的白樺林,猶如繁星撒落銀河。在路上,我們一起采摘歡樂,一同跋山涉水,一起互相攙扶著走在漫天大雪中的情景,更讓我畢生難忘。於是當我轉身時,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那些艷如落花的回憶,證明我們曾彼此照耀......
第一篇:我徒步,所以我快樂---4天徒步紀實
在中國的大地上,秋有著許多風格迥異的畫面。而北疆在秋的畫稿上,也許是色調最為明亮、步履最為輕盈的一個。它不僅讓你一天經歷四季,更讓你在倏忽變幻的季節中,感覺濃烈而浪漫的自然神話。於是2007年的國慶,我放棄了向往且盤算了很久的阿裡,踏上了去往新疆的路途。
第1天:賈登峪—布拉勒漢橋—兩河交彙處
新疆之行的第一段行程,是從賈登峪—布拉勒漢橋—兩河交彙處—禾木—小黑湖—喀那斯湖4天的徒步線路,真所謂:真正的風景永遠在路上。雖然這次同行者是4女1男,存在一定的風險性,但還是義無返顧地從布爾津出發了。
到達賈登峪時,天下著蒙蒙細雨,年輕的馬夫看到我們4個女孩要徒步,著實嚇了一跳,勸說我們騎馬去喀那斯。但被我們拒絕了,因為我們的本意就是想用雙腳丈量土地,去感受真實的新疆。馬夫不再言語了,趕緊把我們沉重的行囊扎在馬背上。雨仍舊在下著,我們五個人緊緊圍作一團,用盡全力呼喊“加油!加油!!加油!!!”。時至今日,我仍無法忘記當時曾一閃而過的那絲不易為人覺察的感動,為了這份氣勢,更是為了這股團結的力量。一切就緒後,我們終於上路了,那傳說中如畫的美景,我們就要親自去觸摸去感覺了,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
上天也許是特別眷顧著我們這群遠方而來的朋友,方才還是霾霾陰雨,沒過多久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士氣也因著天氣的好轉大增。按著事先預定的方案向前進發,從賈登峪沿著東北方向的土路前進,沒走多久,漸聞秋意、一葉知秋,一叢叢、一簇簇經霜的林葉不斷呈現。再走幾公裡,就到了山口,翻越一個不高的達板,豁然眼前的是兩邊大片大片的被稱為“黃金大道”的白樺林。白樺樹那銀白的樹干,如同敷了一層月光,干枝上的葉,綠中泛黃、黃中透紅,在清風裡緩緩舞動,用我們無法解讀的語言敘述著新疆秋天的故事。
經過一段長長的下坡路,就到了喀那斯河邊,這裡是喀那斯湖的下游,此處的風景比聲名顯赫的喀那斯湖更真切、更自然、更令人目眩。河水清澈湛藍、蜿蜒曲折、河岸兩邊是層林盡染的白樺林、岸邊裊裊升煙的小木屋、河上那座古樸木橋—布拉勒漢橋,全然是詩人海子理想中的美麗天堂。
都說水是有靈性的。自打我們第一眼看到哈納斯河之後,那湖水,仿若洞悉了我的心事一般,再也不曾遠離。於是,一路,都伴著溪水的流淌聲在樹叢裡穿行,腳下,是落葉輔就的金色地毯,醉人無比。
沿著馬道一路東進,就到了喀那斯河與禾木河交彙的三角洲。一路美景夾道,五六個小時的徒步竟不覺得累,此時已近黃昏,颼颼涼意襲來,我們入住了此道唯一的一個客棧。所謂的客棧,即是當地牧民家的二、三間低矮的小木屋,依著屋內牆角就地鋪著一排木板,上面鋪著花花綠綠的油膩沉重的被褥,這就是供十幾人入住的一間通鋪。晚上,吃著牧民煮的一碗飄著一層羊油的面片,啃著硬梆梆的馕,將就著暖胃。此時已近零度,在無通電無通訊的當兒,我們一溜排趁著夜色鑽進了自己的睡袋,雖然硬板子怎麼睡也不舒展,但白天的興奮與一路風塵,讓我們一夜無痕。
第2天: 兩河交彙處---禾木
雲霧裊繞的大地復蘇,新的一天開始了. 從這個營地出發,距離禾木只有15公裡的距離。道路平坦,山谷寬闊,間或有森林、草原,當秋季天空湛藍的時候,構成了一幅色彩豐富的水彩畫,讓人邁不動步子。來到了一處小溪旁,溪水不深,但溯溪而過顯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通路,是一棵倒下的大白樺樹。同行的伙伴們一個個小心翼翼地通過,S姐怕水不敢過,笑三少發揮男人的英雄本色,決定讓S趴在樹干上爬過來,然後用登山杖接應。那些地方,立足已是困難,更何況,他還要接應一個個陸續通過的伙伴。可他卻無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他的幫助下,大家順利過了關,彼此的心也靠得更緊了。
游走了近六個多小時,遠遠地,看見大片大片的木屋,木屋指引著方向,那是我要尋找的地方.“那個地方叫禾木。山錐子一樣尖尖的聳著,圍著那一小塊的平地。村子裡房子都是原木的,房頂也是尖的。院子也是用長條的木頭釘著圈起來,那圍欄仿佛就是用來給我這樣的閑人趴在那上面聊天的。”多年前看到的這段對於禾木的描述就這樣輕易的勾走了我的魂,有一段時間經常想像著自己懶在那被木欄圍起的院子裡伸直了兩腿曬太陽,那對我來說是天堂一樣的日子.而現在我終於踏上了我夢中的土地。
過了橋有一大片的草地,不遠處是成片成片金色的白楊和白樺.一條小溪穿林而過,陽光透過濃密的樹葉灑在林子裡留下斑駁的光影. 金黃色的樹葉在隨風飄搖中簌簌而下,於是地上也鋪滿了金黃的落葉, 而樹林掩映下的小木屋,更顯靜謐與祥和。
河灘的前方有一座木橋,那是通往村裡的.橋的中央已經被嶄新的木料鋪成了一條大道,大到足可以讓相互經過的馬隊不用避讓就能從容而過,橋的兩邊則是一條空一條的木排, 你可以透過木條的間隙看到下面流淌的河水.不時有一隊隊的馬幫迎面經過,回家的牛群在橋上留下了一坨坨的牛糞,我們就在木排的空格與牛糞之間凌波微步.
我們在"禾木青年旅舍"住下了,那裡有個大院子,在禾木家家都有一個這樣的大院子.院子裡堆滿了剛砍下的木料,繩欄上整齊的搭著雪白的被氌子,松松軟軟的,散發著陽光的氣味。幾匹馬兒被拴在進門的圍欄邊,打著馬響,甩著漂亮的馬尾。陽光曬酥了身上每一塊骨頭.我終於伸直了兩腿懶在那被木欄圍起的院子裡曬我的太陽了。這樣的午後除了眯著眼睛打瞌睡之外還能干點什麼呢?那就是看夠金色的白樺林.
夜晚的禾木異常安靜,一個人在漆黑的院子裡溜達.抬頭望去滿天繁星,璀璨的銀河從頭頂跨過,不自覺的想要伸出手去, 仿佛掂起腳尖就能觸碰到這大顆大顆的星,同樣的星空我在珠峰大本營見過,那個寒冷又美麗的夜晚.….是夜,我擁著無比溫暖的被窩期待著禾木的黎明...
第3天: 禾木—小黑湖
早上6:30定的鬧鐘響了催促著我應該出門了。打開門,緊接著一陣涼風撲面而來,好冷!我一激靈,清醒些了。天空還是灰蒙蒙的,村莊籠罩在一片迷霧中,只能辨別出遠處山的影子,近處房屋的形狀。過了禾木河的木橋,上了可以俯瞰整個禾木村的平台. 平台不小,一邊是山間草原和高大的山巒,一邊是山谷下靜靜的禾木村.,平台上長槍短炮的人們在等待第一縷曙光照耀小屋的一瞬間。微露的陽光灑落在村裡,村莊的輪廓逐漸清晰,漸漸的,陣陣炊煙從小木屋裊裊而起,這裡又迎來新一天的開始,依舊是那樣的寧靜和諧。暮然回首,身後的白樺樹葉被秋風刮過,金黃色的落葉鋪滿地一大片!欲言已無語……
我們又要起程了.橋的那頭有一個山坡,那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迎面而來的是牽著馬兒風塵僕僕的游客,身後的禾木村是他們要來的地方.彼此間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仿佛一個離家一個進家的鄰居.
我們從禾木出發,向西北的山谷挺進,順著山谷的右側一直上升,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我懷疑自己是否來到了《指環王》中霍比特人的家園——夏爾國。這裡的景致令人陶醉,湛藍的天空和蒼翠的大地之間沒有任何距離,似乎伸手就可觸及,人和大自然完全融為一體.
順著山谷的右側一直上升,直至海拔約2400米,兩邊山勢非常陡峻,路越來越難走了.青灰色的岩石、落葉林、草原、沼澤一路夾道,一屏一屏回環推進。早就聽說禾木到小黑湖這段路是最難走的,想不到實際狀況還要艱難. 數不清翻越了多少個山坡,不記得趟過了多少條河流,雙腿越來越機械化,又累又困卻絲毫不敢怠慢,因為我們離住宿地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明白如果無法在太陽西下時到達將會是怎樣一種局面,更何況馬夫告訴我們已開始變天,今晚將會有大雪.可我們已經連著走了兩天的路了,體力開始明顯下降,路卻還在遠方……
善良的馬夫看在眼裡,默默地把包裹重新整理了一遍,把馬尾巴扎好套上繩索後連著後面的馬匹,這樣就可以騰出一匹馬讓我們騎了.看得出大家都很疲勞,但卻互相推讓,誰也不肯上馬,最後決定由年齡大的S姐先上馬,然後再由身體不適的我上馬.蟈蟈,當歸和笑三少則繼續徒步前進,把困難留給了自己.由於太累,三少腳下一滑,跌入了水裡,登山鞋頓時就濕了,當歸趕緊拿出塑料袋套在他的腳上,然後攙扶著他繼續上路.只要S姐一說走不動了,蟈蟈趕緊就對她說,還有半小時就到了,於是又讓S有了前進的動力.就這樣大家相互鼓勵,互相扶持, 行走在無人的馬道上.
馬不停蹄地走了近9小時的路程. 終於看到了遠處盆地裡的一潭黑湖,湖泊面積較小,但在高山草甸包圍下,它尤顯幽靜與怡然,偶有野鴨在湖面上游弋。但此時,我們已顧不上看更多的風景,在飢寒交迫中鑽進了湖旁的一頂牧民蒙古包。一打聽價格,由原來的100/床位變成了200/床位,而且沒有討價的余地,誰讓這裡是不毛之地啊,而且天馬上要下雪了.死皮賴臉與之討價還價後,終於以180/床位成交,蒙古包內席地鋪就著許多一人寬的鋪位,一溜圈十二個,我們擠進身後,就再也不易挪身了。剛進屋,雪就開始洋洋灑灑地飄落了. 和衣鑽進睡袋,蒙古包外呼呼寒風不絕於耳,一陣高過一陣,此時已近零下十幾度,包內的火爐是我們唯一的溫暖與依靠。躺下沒多久,仰面躺著的臉上感覺到淅淅瀝瀝的小雨在不斷滴落下來,後才知道,外面早已大雪紛飛,而蒙古包內則下著小雪,無處躲閃,干脆讓它盡情飄灑吧。
第4天: 小黑湖---喀那斯
晨起推門,眼前一派銀裝素裹的純白世界,漫天飛雪、寒氣逼人,昨日秋之五彩全然被白色一片所替換。腳踩在地上,雪沒膝蓋,只發出吱吱的聲響。頭一回看到如此壯觀的雪景,我們興奮的大聲呼喊著,紛紛攤開手掌、伸出舌頭迎接雪化掌心、雪融舌尖的那刻涼意快感。興奮之余,這才發現眼前一望無際的雪地,早已無跡可尋昨日的來時路、無跡可探今日的去路,這樣的天氣徒步非常危險, 但我們心中明白,我們沒有退路,我們必須征服它。把所有的衣物都穿戴上身,整裝待發,雪地難走費時,唯有抓緊時間,才有可能走完今天二十多公裡的行程,趕在天黑前到達喀那斯湖,今晚的留宿地。雪地比我們想像的要難走許多,拄著登山杖,在被雪覆蓋的山路上高一腳、低一腳,稍有不甚就很容易失衡摔跤。但發現,原來摔跤是件很舒服的事,仰面倒在松軟的雪地上,雪花落在脖頸間,涼絲絲的,好不快活。雙腳在沒入腳踝、膝蓋的雪地中,跟尋著前方馬匹的足跡,艱難的行走著。但我們不敢放慢腳步,怕時間一長馬跡即被雪覆蓋,我們就找不到前方的路了。方圓幾十公裡,目之所及處根本見不到人影,偶爾幾匹馬馱著游客匆匆趕路。翻過一個山頭,又是一個連著一個被雪覆蓋的山坡、草原與森林,而偌大的幾十公裡雪地裡,只有我們五人在風雪飄揚中不停息的移動著自己的腳步,往前一步再跟進一步。
冷,是我唯一可以形容的字眼.口鼻的哈氣會在墨鏡上結一層水氣,讓你看不見; 只要停步5分鐘,身體就會迅速失去熱量; 拍個照,拿出照相機的一會兒就足以把手凍僵,凍得生疼;打劫帽雖然難看,但是一脫掉就受不了;大風吹在臉上,臉生疼生疼;在寒冷中,連上廁所也是一種考驗。我們互相鼓勵著,冷了就互相擁抱互相取暖;累了就彼此調侃講笑話,苦中作樂;當S姐從馬上摔下掉如水潭中,無論大家走了有多遠,都會在同一時間內趕到她的身邊,幫她更換衣服,給予她信心;身為男人的三少始終把馬匹讓給我們4個女孩,獨自一人走在茫茫雪道上。相信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我們要挑戰自己,也相信最美麗的風景永遠在最艱苦的地方。
一路未停歇,口糧未進,走了近八小時,終於到達了喀那斯湖景區,那是徒步的終點. 分別即將到來,在此衷心感謝我們的馬夫,沒有他豐富的戶外經驗,沒有他一路的悉心照顧,沒有他嚴厲的催促,4天的徒步歷程無法順利完成,還有他的純樸善良深深打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相信大家都不會忘了他,同時也祝福他一路平安!
我們終於能圍坐一團喝上一杯熱茶、吃上一口米飯了,大家舉杯歡慶。我們調侃著,我們這是花錢買苦受,沒得好吃好睡,還走了那麼多天把人快累趴下了,但我們心裡都是樂滋滋、滿盈盈的,充分感受著“苦並快樂著”,並應驗了那句話: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 我們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北疆的每寸肌膚,用自己的眼睛饕餮著秋色的變幻,用自己的雙手揭開它那神奇的面紗。大自然如此廣袤多姿、寬厚仁慈,我們融入其中、盡享其中,不斷向它索取的同時,也理應付出些什麼。這四天,我們把一輩子的雪路都走了遍,把一輩子未看盡的雪景盡收眼底,一路上彼此的鼓勵與關照、彼此的信任與扶攜,都值得為我們每一位感動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