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年10月3日-10月8日
大至行程:10-3上海飛成都,10-4成都至黃龍,10-5黃龍至九寨溝第一次進溝,10-6九寨溝二次進溝,10-7九寨溝到成都,10-8成都飛上海(結束)
一,心態篇
旅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體驗不同的生活,為了快樂,因此有良好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1,九寨黃龍處於四川西北部阿壩藏族自治區,靠近甘肅省,所以是屬於高海拔地區,相對物資比較貧乏,因此軟硬件條件都不如人意,水到80度就開了,米飯也是半生不熟的樣子,住宿衛生條件也較差,甚至可能會有1-2天不能洗澡,所以一定要有思想准備,不要太挑剔。(當然特別有錢,包車住5星的另當別論,只是當地的3星可能也就是招待所的標准)
2,要學會爭取應有的權益,特別是花了錢的服務,要問清楚,千萬別含糊不清。(比如我們這次,花了豪華團的錢,吃住卻是標准團,所以最後經過爭取退了錢)當然也別過於吹毛求疵,必竟那裡的硬件條件就這樣。
3,旅游途中,總會有些突發事件,可能讓人不愉快,但是一定要學會調整心態,不要過於吹毛求疵,開心最重要。
4,一般大家都是集體出游,盡量彼此體諒,求大同。如果真有不可調合的分歧,那就說清楚,分開出行,相信都能理解,不要因為一些小矛盾傷了友誼。既不要讓別人的旅程遺憾,也而讓自已的行程後悔。有些地方一輩子只會去一次。
5,既然出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個人強烈建議凡是多嘗試,沒吃過的,沒看過的,都可以試一下,免得大老遠的去一次,還不知道犛牛肉是什麼味,青棵酒是什麼味等~~ 放下架子,體驗一下會讓你非常難忘的
二,裝備篇
在去之前,網上查,買書看,激烈討論,搞得像備戰備荒一樣。最後只真正的去了,才知道怎麼回事,彙總一下心得,當然這些衣物適合9-10月份或是4-5月份,溝裡氣候變化大,其他季節不了解。
海拔每提高1000米,溫度就下降6度,所以保暖比較重要,特別在黃龍。
建議要帶:
1,衣物*****
我帶了5雙襪子,3套內衣褲,3件短袖T恤,2件襯衫,2條外褲,1件毛衣,1件冬天的厚外套,1雙運動鞋。應該說帶得很足,事先都作好了充份的備准。但是實際發現,稍微有些不合理,行動不便,而且行李也比較重。
九寨溝的氣候有一個特點,站在太陽下時,你會覺得火辣辣的熱,熱得可以只穿T恤,但是只要你站在樹陰下,馬上就會冷得發抖。所以根據我的經驗,建議的衣物如下:
1雙防水登山鞋。因為山路多,而且空氣潮濕,時晴時雨的,所以好的防水鞋是必要的,一雙就夠了,不必多帶。
5雙襪子。一定要是全棉的厚襪子,數量按日程決定吧,一天一雙是肯定必要的,相比帶內衣,帶襪子更輕便。如果下雨,腳濕了,那可是冷到骨子裡。而且空氣濕,洗完了第二天也不容易干,所以襪子多帶點。
5件短袖。一定要是全棉的,數量按日程決定吧,因為溝裡很容易出汗,所以每天換是必要的。短袖可以當作內衣穿,內衣就不必帶了。溝裡太陽一出就會很熱,只能脫到短袖,但是風一起就冷得很,因此可以馬上穿上外套。
2件襯衫。替換著穿吧,建議是厚一點的襯衣
1條外褲。衝鋒褲一條足夠了
1件厚外套。其實是否要帶羽絨的,看各人體質吧。建議是衝鋒衣,保暖又輕便。
以上的衣物在10月份應該差不多了,黃龍相對比較冷些,厚外套基本就是為黃龍備的,九寨溝沒那麼冷。
2,防曬霜*****
一定要帶,非帶不可。兩個地方日照很厲害。我自視皮膚好,曬不黑,第一天沒用防曬霜,結果當天回到賓館,臉像豬肝一樣,嚇得我半死。後來就乖乖地用防曬霜了。
當地人都很黑,據說就是高原皮膚。當然,喜歡健康黑皮膚的GG,MM可以不用帶防曬霜,因為你們的夢想會馬上實現,非常有效。
3,相機,手機,MP3*****
相機不用說了,一定要帶。而且1G的內存是至少的(不會有人說帶膠卷吧,汗)能多帶內存就多帶點,因為你會覺得步步風光,拍不完的美景。當然啦,對攝影麻木或是對景色不敏感的人例外。
手機,MP3,不用多說了,漫長的旅途中,車上,都可以打發時間用,因為黃龍九寨溝的行程都是以小時計算的,有時睡得死去活來的,醒過來發現還沒到。
另外,充電器,電池等一定要帶好,景點處雖然也有賣電池類的必備品,不過型號不多,價格嘛,比外面貴一倍有余。
4,電源插座*****
強烈建議帶一個,這可是很多人不注意的東西。當你來到九寨溝和黃龍住宿的地方,會發現十個電插座有9個是壞的,不能用的,可是相機,手機,MP3,一堆東西要充電,因此有個電源插座就非常方便。(當地比較難買到,賓館裡也借不到)
5,密封杯****
暈車,高原反應等遇上身體不舒服時,能有個熱水喝,會很舒服。而那裡熱水供應非常有限,開水也有限供應。所以帶個密封杯,出發前倒點水,路上喝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景區的水5元一瓶(無論可樂還是白水)。
6,雨具***
雨傘可以不用帶,曾經有人跟我說帶把長柄傘,還可以當拐杖,我就回他說是呀,還可以學黃飛鴻打匪徒呢。可以帶上一次性的雨衣,小巧不占地方,超市場有賣。
此外,高海拔的地方,你走一步都會覺得喘氣,所以背包盡可能輕便些,。
不建議帶:
1,厚毛衣
以個人體質來看比較好。黃龍比九寨冷,不過全程都在走,在運動,所以不至於冷得受不了。而且一般晚上不會入住黃龍腳下,都會住到川主寺,或是松潘,所以晚上賓館裡不至於會太冷,賓館的被子也超厚。毛衣太重,用的時間又少,所以不推薦帶。有個厚外套就可以了。
2,方便面
很多人擔心那裡吃不習慣,或是容易餓,東西貴,所以都自個帶。方便面沒必要帶。在九寨溝,買碗方便面(幫你衝好)10元。如果你拿方便面去倒開水,一樣也是10元錢。景區的食物是貴,但是輕裝上陣更重要,所以實在要吃,就帶點巧克力,牛肉干什麼的,不必太多。
3,游戲機
發現很多人為了打發時間,帶上PSP等一些游戲機。個人覺得一來較重,在高海拔地區行李越輕越好,二來充電不太方便,賓館電源有限,三來打久了會暈車,不如好好休息,多看看無限的風光。在高海拔地區,很容易缺氧頭疼,建議有時間多休息為好。
4,氧氣瓶
黃龍海拔比九寨溝高,所以不少人擔心會受不了,所以會帶上瓶裝氧氣。其實大可不必,景區每走幾百米就會有一個吸氧區,1元一次,無時間限制。如果晚上實在受不了,到賓館附近買小瓶的氧氣,10-20元一瓶,應急用很方便。不過個人倒認為高原反應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要怕。一般只要第一晚上熬過去了,第二天就習慣了。
5,大量現金
當地花費不是特別高,所以沒必要帶太多現金,也不安全。路上也會看到銀行,到有用時取也可以,工商銀行比較多。建議帶點零錢,買東西什麼的方便,景區裡沒有看到ATM,銀行,更不可能刷卡^_^!
三,最後提醒
1,衣物雨具盡可能帶足,天氣變化無常,日夜溫差比較大,相對黃龍比九寨溝更冷些,海拔也更高些
2,高原反應肯定人人多少都是會有的,第一天到達時,不要自以為反應不大而運動量過大,不然晚上一定夠你受的了
3,尊重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可以不認同和不參與,不要拿自已的生活標准和原則去要求他們,更不要和當地人起衝突,不然吃虧的一定是你
4,風光無限,一定要尊重大自然的饋贈。無論是黃龍和九寨溝,遵守相關條款,不要亂扔垃圾,不要吸煙,點火,戲水,摘花等,不文明的舉動不但會讓人看輕你,更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好像500元到上萬元不等的罰款,管理人員相當認真和嚴厲)同時遵守規定更是為了自身的安全,那裡必竟是一個原始叢林地區
5,最後要提醒的是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雖然那裡相對民風淳樸,但是也會有小偷等是各種各樣的人,安全意識一定要有。重要財務一定要貼身保管。
四,旅游篇
全程細述
10-3第一站,成都。
一路順利,10月3日下午2點就到了成都。成都是我07年第二次來這裡了,比較喜歡這裡的悠閑。由於第二次來,所以倒也都還算熟悉這裡的情況成都像一個縮小的上海,氣氛各方面和上海也較像,只是相對陳舊一些罷了。
當天下午就去了錦裡吃小吃,錦裡和上海的城皇廟差不多,甚至大小也差不多,有很多小吃的鋪位,和無數的游人。小吃品種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也不少,只是恨自個胃小,不能都吃一遍。東西也不便宜,出名了都這樣吧。一路上還有不少民間藝人賣工藝品。還看到了童年時才有的用糖在板上作的畫和棉花糖,哈哈。遺憾的是現在的藝人太濃的商業味,讓我覺得原本很值得回味的東西,變得索然無味。
晚上去了春熙路逛逛街。這裡就是條南京路步行街,年輕人很多。還有一條在修建的小路,像新天地一樣。看得出成都的時尚,只是傳統的很多東西也因此而流失。
睡了一晚上,第二天6點30分,坐車出發第一站:黃龍
10-4第二站:黃龍+川主寺
從成都到黃龍車程約7小時,延途路過一些羌藏的村寨和連綿的山脈,別有風味。
黃龍=屎?
為什麼要先去黃龍?
1,從成都到九寨11個小時,而去黃龍7小時,所以可以有半天時間把黃龍游完,黃龍比較小。
2,黃龍海拔最高4500左右,九寨最高3500左右,所以黃龍適應了,九寨一點問題也沒有了
3,先看黃龍,你會覺得黃龍不錯。可是你看完九寨,再看黃龍,你會覺得黃龍就像屎一樣(都是黃色的)。所以先看黃龍,會讓你不斷有驚喜。
黃龍門票200元,上山鎖道80元,下山40元。
到達黃龍是在10月4日下午3點多。黃龍上下山只有一條道,因此建議坐鎖道上山,然後走下山,這樣可以看到黃龍最多的風景,也最節約時間。基本上3個多點小時就能看完全程。
黃龍很冷,得穿厚外套,雖然陽光很明媚,但是絲毫感覺不到暖意。就算一路爬上山,覺得背上開始出汗,但是這個汗也是冷的,涼涼的。
車到山角下,嚇一跳,排隊坐鎖道的人幾公裡長,不過速度很快,基本排了半個多小時,我們也順利上山了。這80元上山鎖道費非常超值。(同車有幾個年輕人自個爬山,居然上下山也只花了4個多小時,佩服死了,年輕真好)
鎖道很長,四人一班,從山上看下去,巍巍壯麗。出了鎖道,延道路走個2-3公裡,此道基本是在林間中開辟,綠樹成陰,高大的古樹遮住了陽光,如果游客少些的話,慢慢走來,別有一番情趣。走到道路盡頭,豁然開郎,樹陰退去,陽光明媚,展現在眼前的是鈣化的階梯狀巨大山石,從高遠去看,像是在綠樹中的一塊微黃的階梯狀平原,清澈的清泉延著黃色的鈣化山石潺潺流下,繼續道路向泉水源頭走去,就到了黃龍寺,這是一家一個道館。道館門口是一個休息的空地,吸氧區(1元一次),小賣部均有。這裡海拔4000左右,很多游客開始有了高原反應,空氣明顯稀薄,呼吸開始困難。黃龍寺的左手邊走約800多米,就到了就到了黃龍最出名的景點:五彩池。(右手邊走,則是一些觀景台,可以從上而下俯看五彩池全景)
五彩池的水,清澈而透明,碧藍的水乘在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黃色石灰岩池盆裡,顯得格外晶瑩,蘭天,白雲,綠樹,蘭水,黃土,山間的道館,輕煙裊裊,仙境也莫過於此吧。(此時有人說黃龍不美,我一定說他眼睛有毛病)
景色美,人也多,無數人繞著池子拍照。美麗的景色前,站著一個個自信滿滿的游人,不知道是美景因此被人破壞了呢,還是人作為反襯,讓景更美麗?
朋友問:為什麼不拍照留念?我說:不想破壞美麗的景,不想破壞美麗的記憶。
朋友又問,那別人怎麼知道你來過這裡呢?我說:我知道就可以了,別人不需知道。
下山一路基本全是景色,而且不需要走叉道,一路走到山腳下約10多公裡。快到山腳下時,有一家郵政辦事處,可以買些名信片,或是花3元蓋個黃龍的郵戳在門票上,然後寄回老家(3元只是蓋章的費用,要郵寄,另外付郵費)。
快出山門時,才發現天色已暗,我的頭也在隱隱作疼。回到散團的客車上,發現大家都臉色不好,都屬於高原反應了。可能是下山時太快了,把身體裡的氧氣消耗完了,因此開始有高原反應了。一路上很不爽,頭痛,惡心,全身無力,而且又累,像病了一樣。一路又開始顛簸,1小時左右後,到達川主寺。
10-4第三站:川主寺
初聽這個名字以為是一個寺宇的名稱,車到了發現原來是一個在海拔3200左右的小鎮。小鎮不大,建在一條公路兩側,小鎮的不遠處就是連綿的山脈,山中隱約看到一些藏族的廟宇,白塔,彩旗。而在兩邊連綿的山上,有著大大小小的藏廟。
到達川主寺時,已經天快暗了,快8點了。這裡似乎天暗得比較晚。明顯覺得這裡非常冷,是那種冷到骨頭裡的感覺,空氣裡濕濕的。我們住進了一個賓館,其實就一個招待所。前台帶我們進了三樓的一間非常大的房間,舊舊的房間裡,隔燈已經搖搖欲墜,其實這不是一間標准的客房,而是一間帶有曬台的房間,曬台用玻璃窗密封起來了,三面大窗前拉上了厚厚的窗簾,成了一個獨立了房間,裡外各2張床,一共4張床。服務員小姐拿了一個熱水瓶進來,冷冷地提醒我們:“今天到明早就這麼一瓶可以喝的熱水,不要浪費了。晚上不要洗澡,太冷了,很容易著涼,感冒了在這裡不容易好。”
接著去吃晚飯,4菜1湯,半生不熟的米飯,4個菜只有一個生菜是可以下咽的,其它三個菜簡直不能吃,不知道放了什麼料,那味奇怪無比,像是用魚雜做的菜,非常可怕,我只吃了一口,加上高原反應的頭痛和全身無力,當時差點暈倒在髒髒的飯廳裡。喝了幾口像開水一樣的湯,扒了幾口飯,匆匆回房打算休息。此時每走一步都覺得氣喘得受不了,全身像生病一樣的無力。
床上的被子倒很厚,只是松發著奇怪的味道,但還能忍受。剛躺下,突然想到萬一半夜不舒服,怎麼辦?於是立馬跑到賓館門口去買瓶氧氣,以防萬一。可是發現所有的店都關門了,只有幾家賣皮毛和大紅雙綠的藏式披肩的店還開著,跑過去問,都沒有氧氣賣。走進賓館,突然發現賓館的一角兩個打扮特別的藏族老大媽趟在地灘上休息,四周放著各式各樣的飾品,是兩個做小買賣的。於是我冒然一問,果然她們有氧氣。還說給我便宜,20元一瓶,其實山上也只賣10元,不過也懶得去討價還價,省著力氣爬樓吧。本想買她們點藏飾,但看她氧氣賣得我貴,別的也就不想再買了。
一晚無事,半夜醒來,頭也不痛了,看樣子我恢復得真好,看看窗外滿天的星空,真是城市裡看不到的美景。第二天一早,覺得精神很好,四周略逛一圈,7點坐上巴士,開始向九寨溝駛去。
(川主寺到成都358公裡)
離川主寺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據說受到藏民推崇倍至,且非常著名的寺廟,寺名不記得了,是復雜的藏名,漢語俗稱:小西天。據說那裡非常神奇,很多飛鳥在臨死前,都會飛到那個寺廟附近死亡,而且寺廟裡的山泉也有治療很多病的神效,國內外很多科學家也去研究,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當地的藏民非更是虔誠,每年都會去那裡摩拜。車開過“小西天”時,發現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華麗巨大的寺宇,相反,只是建的山腳下的小小的廟宇,如果不是滿山的五彩經帆妝點著寺廟以現示它的人氣,其實本身是極不起眼小小的寺廟。突然想起一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如果再有機會,一定要進去看看。
10-5第四站:九寨溝
從川主寺到九寨溝約3小時,途中景色迷人,先是連綿的山脈,羊群,牧馬,綠樹。快到九寨溝前的盤旋公路,雲霧繚繞,雲在谷中飄,當車衝進雲霧中時,就感覺人在仙境中一樣。
上午10點多,我們達到了溝口。
溝口:就是指九寨溝的門口,其實是一個小村鎮,因為旅游事業的發達,這裡基本全是以各式各樣的賓館,飯店等商業設施為主。賓館大多價格不高,當然服務和質量也別有太高要求,一般一個床位在30-50元左右,還算干淨,熱水有時間限制且非常不准時,應該說只會晚,不會早(早上6點-8點,晚上8-11點)購物比較便宜,但是吃很貴,因為菜全是從山外運進來的,成本很高。九寨的第一天晚上我們進了一家飯店,菜味道馬馬虎虎,但是價格和上海的大飯店有得一拼,似乎沒有一個菜少於25元的。(而且家家都號稱有犛牛肉吃,實際據導游說大多是用水牛肉代替的,所以真的想吃,不如回成都找飯店吃比較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九寨溝那裡有一家叫:九寨天堂的5星賓館,車從門口開過,看得出建造華麗與獨特,據說是根據古城的樣式所造。天花板聽說都是用水晶造的,為的能在晚上看到星空。旺季一晚上2000多元,淡季則600元左右一間。如果有能力的話,推薦去住一下。
九寨溝:原來是藏民放牧的一個天然原始牧場,並連著一個原始叢林,在這裡有九個藏族的村寨,因此而得名。解放後成了一個林場,但是到了80年代,被發現後,政府中止了林場,並改建成了一個旅游和科學考查的聖地,據說地球上絕跡很多年的動植物,這裡都還有保留。目前九寨溝只開放了3個村寨。
門票220元(憑學生證170元),環保車90元(強烈建議要購買,在溝裡靠步行簡直無法想像)
第一天:
九寨溝是Y字型的路線,從溝口到Y字的中間點有10多個景點,到了中間點就是諾日朗保護站,這裡有統一的飯店和環保車中轉站,可以去Y字的左右不同的路線。左邊長海是終,有2-3個景點。右邊到原始森林是終點,則有10多個景點。
統一飯店東西很貴,有40元一人的套餐,也有紀念品市場,不過都比較貴,買紀念品不如出了九寨溝,到溝口買。中飯時間人很多,盒飯20元(二素一葷),方便面(10元一盒),水均5元(可樂,綠茶,白水都一個價),吃的品種還算多,只是價格比較高,發現這裡的巧克力漲價格幅度最小,7元一塊。
右邊的景點比較適合早晨8點前去看,比如鏡海(就是拍“英雄”的地方)
第一天我們的路線是坐車到“長海---》五彩池---》坐車向下,到諾日朗保護站----》步行向溝口方向,走棧道(約8個景點)----》到荷葉寨---》坐車出溝”出溝在下午18點左右,前後走了約15公裡,但非常值得。
九寨溝裡這樣指標牌相當多,很清楚。所以完全不用擔心迷路或走錯道(工作人員也多)。
第一天:
九寨溝是Y字型的路線,從溝口到Y字的中間點有10多個景點,到了中間點就是諾日朗保護站,這裡有統一的飯店和環保車中轉站,可以去Y字的左右不同的路線。左邊長海是終,有2-3個景點。右邊到原始森林是終點,則有10多個景點。
統一飯店東西很貴,有40元一人的套餐,也有紀念品市場,不過都比較貴,買紀念品不如出了九寨溝,到溝口買。中飯時間人很多,盒飯20元(二素一葷),方便面(10元一盒),水均5元(可樂,綠茶,白水都一個價),吃的品種還算多,只是價格比較高,發現這裡的巧克力漲價格幅度最小,7元一塊。
右邊的景點比較適合早晨8點前去看,比如鏡海(就是拍“英雄”的地方)
第一天我們的路線是坐車到“長海---》五彩池---》坐車向下,到諾日朗保護站----》步行向溝口方向,走棧道(約8個景點)----》到荷葉寨---》坐車出溝”出溝在下午18點左右,前後走了約15公裡,但非常值得。
藏民家都可以去參觀,這裡的藏民基本全以旅游為業,他們很歡迎游客去參觀,進了藏民家,深深體會到,原來旅游業給他們帶來多麼大的改變,房間奢華,金粉畫牆,絢麗無比,讓我們這些大城市來的游客都自愧見識淺薄。
注意一點,所有的房間都可以自由參觀和拍照,但是藏民家的“經房”是絕對不可以隨便闖入的,更不可以拍照。進去參觀時,最好得到當地人的允許,拍照是肯定不可以的。有些服務是要付費的(如:喝酥油茶),一般都明碼標價,所以一定要看清楚。
荷葉寨門口有車直接到溝口。
第一天行程結束。
心情:
據九寨溝內的導游說,原本九寨溝是當地藏民的一塊放牧和耕種的場地,自從開發了旅游事業,退耕還林以後,藏民的生活起了巨大的變化。原來的牧民成了景點的管理者,全家都成了護林的專職工作者。原先的手工業者,織布和藏飾,都得到了游客的喜愛,所有的藏民家都對游客開放,可以自由的去參觀,購買他們的手工產品(當然價格並不便宜),樸實的藏民變得精明起來,他們會用流利的漢語甚至是簡單的外語,和游客討價還價,還提供郵寄和快遞服務(刀具類不可以坐飛機)。
第二天7點多鐘天還未亮,進溝前,路上遇到了一個看上去很樸實,且瘦弱的藏族大媽,她賣牛仔帽和藏飾。其實我並不喜歡買所謂的紀念品,但她一直哀求著說:買吧買吧,讓我開個張。大清早的,覺得有幾分憐憫,於是就打算隨便買點什麼。她看我有購物的意思,馬上說今天會下雨,買頂帽子吧,雨不大的話,可以擋。正好我也有意買頂帽子,只是很疑惑,真會有雨嗎?此時天還未亮,她指著山間的雲霧說:你們看雲厚,今天一定會下雨的。於是我就很高興地買了一頂,她最後還補上一句:我給你的是最便宜的價格。我當然表示感謝。可是後來才發現,原來這種帽子都一個價,並沒最便宜。並且直到我們離開九寨溝回成都,也沒有下一滴雨。這不免讓我感慨,退耕還林,還退去了些什麼?
第二天(10-6):
第二天的行程基本是走右邊的道路,那裡比較適合早晨去看。
一早7點30分進溝(7點30分開門,門票和第一天相同,如果是淡季可以免費二次進溝,遺憾的是我們不在淡季),直接坐車到右邊“鏡海(需要趕早)---坐車向上--》到箭竹海,走棧道---》向下走到珍珠灘瀑布----》坐車再向上---》到原始叢林----》向下走,到草海的車站處,再坐車向下。回到Y字中間點諾日諾中轉站,右邊路線全部看完。
再坐到溝口的車,在樹正群海下,從高向低看昨天沒有看到的全局風光”。出溝在下午3點半左右,全部約走18公裡,但是沒走回頭路,並且最節約時間。
這樣的安排可以在二天裡,幾乎走完所有的景點,從局部,到整體都能看到,強烈建議多走,少坐車,這樣才能體會到九寨溝的無限風光。
下午3點出溝,九寨溝內2天游結束。
藏家民俗游:
發現,只要是去九寨溝的團,都會有這麼一項活動,就是去藏民家坐客,如果沒去玩過呢,去一下也不錯,蠻新的體會。坐車約2小時,回到川主寺,然後到了一家藏民家。
下車,身著藏服的藏族女孩子先給每個客人送上哈達,然後跨過火盆(說是去誨氣,保吉祥),在每個人手上撒上神水(說是從神山上運下來的,有去病災的效果)然後才到達藏民家的小院子。院裡有一個神堆,就是貢著開過光的犛牛頭骨,下面堆著從神山拿來的石頭,據說是在這前面祭拜就和到山上的寺裡有相同的效果。院子邊一邊放著經輪,可以逆時針的去轉一下。小樓,2層高,房子的牆上繪滿了花紋。藏民家,房間裡的窗都很小,我們猜想可能是因為這裡海拔高,為了減少日照才這樣設計的吧。
一樓是儲存貨物的地方,所以進了門就看到米,肉等堆在牆角。通過陡斜的小木梯,上到二樓,是主人的房間和經房。進了門,金碧輝煌,牆上用金粉畫滿了代表吉祥的繪畫,聽藏族女孩子說,這是請高僧來手繪的。然後她向大家講述他們家族的情況。這家藏民原來是吐斯的後人,所以接待到很多國家領導人,這個漂亮而又老成的小女孩很驕傲地對我們說,她個人已經有18頭犛牛了。(藏族代表富裕就是用犛牛來計算,按市價算,她已經有了近36萬的財產,真可怕)想想也是,解放前的話,她就是郡主了。藏民的房間格局蠻特別的,進門就是一個過道,過道盡頭是一張太師椅(當然是藏族風格的),這是給一家之主坐的,所有的人都不能坐。其實這個過道也有會議室的作用,如果全家開會,都會到這裡。兩邊則一邊是經房,另一邊是廚房。經房不能拍照,但可以參觀,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縮小的寺廟。
另一邊,則是藏族人接待客人是在廚房裡,在廚房接待客人,可能是他們民族特有的吧。廚房很大,而且相當豪華,只能用豪華形容了,到處繪畫,廚房的櫃裡放著用金子做的盆(藏族女孩子說的,說是吐絲時代送的,真是樸實而又讓人羨慕的禮物呀,呵呵)。我們全車近30個人,全部容納到這個廚房裡。每桌送上“酥油茶,青裸酒,青裸餅,烤全羊,煮犛牛肉”。我喜歡嘗試新的東西,哪怕不喜歡,這也是一種體驗。酥油茶是帶著奶香味的鹹茶;青裸酒則有點甜,很可口;青裸餅像磚頭一樣硬,考驗我的牙齒,不得不沾著酥油茶吃;烤全羊則讓我覺得是不是燒胡了,一片黑,吃在嘴裡倒有點焦香味;犛牛肉麼覺得和一般牛肉沒區別,頗有失望,這麼名貴的牛,原來也不過如此呀。
剛開吃,進來了幾個藏族女孩子,開始為我們唱歌(有吃有聽,覺得像進了民族酒吧)。幾個漂亮的藏女上身著現代時尚T恤,下身著藏族特色服裝,覺得有中西合並的感覺。唱的是西藏的民歌,還時不時唱幾句流行歌曲,真是很有意思。藏族的女孩子高音宏亮,個個都像韓紅一樣,真是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呀。然後還拉著游客對唱情歌,藏族女孩子就是特別豪放,個性很討人喜歡。學了幾語藏語:“色魔”就是指“美女”,“色狼”就是指“帥哥”,如果拍手叫好,再唱一首歌,就說:呀索呀索呀呀索! 汗,也只記得這幾句了。
我對漂亮古樸的小樓比吃飯更有興趣,所以中途出來走走,看看各個可以進的房間。導游坐在一間客房裡休息,客房布置像是70年代的民居,灰牆,棉被,相當樸實,不過沙發很有藏族特色,讓人覺得與環境格格不入的是裡一台超大彩電,還是寬頻液晶的,讓我大大地感慨了一回。突然傳來戈壁一女人的尖叫,我和導游跑出去看,看到原來是同行的一個女游客匆匆從廁所裡衝出來。我們問她怎麼回事?她說她差點跌下去。跌下去?怎麼覺得聽上去像在爬山,我走進這間寫著“廁所”兩字的木門一看。原來如此,這裡的廁所就是在房間當中挖了一個洞,那洞深不見底,加上昏暗的燈光,難怪不知情的人上廁所都會會發生生命危險。回顧一下小樓,漂亮的外觀,卻有極不相襯的內在,也許對他們來說,面子上的事是給別人看的,而裡子上的事,別人也看不到吧。
天色已暗,最後大家來到院子裡,圍成一圈,說是跳個吉祥的送別舞蹈,然後回程,藏族女孩子跳很漂亮,可是我們這些游客則像群魔亂舞一樣,實在不感恭維。
松潘古城:
出了藏民家,天色已黑,車開了約40分鐘,到達了松潘古城,這是當年文成公主出塞的地方,只是天色很暗,只隱約看到兩邊的古城牆,別的什麼也看不清。進了一家賓館,洗了澡,終於舒服地躺下。
第二天6點出發,到成都時下午4點,全程結束。
1,我們的大至行程費用:
我們是在十一黃金周去的,成本比較高,粗略算下費用如下(不包括零花和成都飯費)
來回機票:10-3上午11點20分上海飛成都機票802元 10-8下午4點20分成都飛上海機票1340元,共2142元
成都費用:10-3晚住成都,10-7晚住成都110元/天,共220元
黃龍九寨:10-4成都至黃龍,散團大巴士,7小時,下午3點到黃龍
黃龍門票200元,上山鎖道80元,晚上住川主寺,三人間
10-5黃龍至九寨溝,散團大巴士,3小時,上午10點到九寨溝第一次進溝
九寨溝門票170元(學生證打折,原價220元)90元車費(必出)
當晚住九寨溝口,標間
10-6九寨溝二次進溝,黃金周期間全價票170元+90元車費(非黃金周可免費兩次進溝)
下午3點30分離開九寨溝至川主寺藏民家做客,車程3小時
當晚至松潘古鎮入住,標間,車程2小時
10-7九寨溝到成都車程11小時
共1600元
所有行程(不包括成都吃飯費用)共計:3962元。如果加上吃飯,和購物,共約4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