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饞貓川行記(三)

作者: 蒜妮

導讀2007-11-18 為了趕時間今早起來沒有吃早飯我們直奔車站,准備從武侯祠乘1路到昭覺寺,再換乘532直接到熊貓基地。在昭覺寺換車時在路邊小店點了酸辣粉、擔擔面、豆花,豆花和我想像中不一樣,一碗清湯裡面有3塊類似豆腐一樣的東西,需要蘸著店裡提供的醬吃,豆花的口感比豆腐略細,但比豆腐腦粗,蘸醬卻沒有豆腐腦的湯汁那麼清爽溫暖舒暢的感覺,所以吃後比較失望。 ...

2007-11-18

為了趕時間今早起來沒有吃早飯我們直奔車站,准備從武侯祠乘1路到昭覺寺,再換乘532直接到熊貓基地。在昭覺寺換車時在路邊小店點了酸辣粉、擔擔面、豆花,豆花和我想像中不一樣,一碗清湯裡面有3塊類似豆腐一樣的東西,需要蘸著店裡提供的醬吃,豆花的口感比豆腐略細,但比豆腐腦粗,蘸醬卻沒有豆腐腦的湯汁那麼清爽溫暖舒暢的感覺,所以吃後比較失望。來到熊貓基地游人不是很多購票入內(30/人)想想熊貓可是我們的國寶呀,國家投入這麼多的資金來研究,這價格也不算貴全當是為祖國科研作點貢獻吧。熊貓基地依山而建,幾個展館分布較遠,之前在網上查基地有電瓶車供游客使用3次,費用10/人,可是到了基地被告知只能使用2次,也罷為了下午的行程我們決定奢侈一次乘車上山。一路上行路面非常平整,園區內非常干淨也許是因為整個基地遍布植物,竹林的原因,空氣異常清新讓人忍不住多吸兩口。首先到的幼年大熊貓的展館,有7/8只大熊貓正在木架上或躺,或臥,或幾只一起嬉戲。別看是幼年大熊貓,體態已經和成年大熊貓相差無幾,看著它們攀爬藤架的憨態真是讓人喜歡,雖然膀大腰圓卻一點也不苯重。所以全世界的人民都喜歡它也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其中有3只就像小孩子那樣在不停的打鬧,你給我一掌,我踹你一腳,你摸我的腦袋,我撓你的後背,看著它們厚厚的手掌想來應該是不疼的.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了生存生活緊張的奮鬥而這些熊貓卻過著眾星捧月一般的生活,無論是居住還是飲食都經過科學的考量,這正應了那句物以稀為貴吧.接下來是初生大熊貓的展館,這裡有3只剛出生不長時間的大熊貓,其中一只是8月15日才出生.現在它們全部由工作人員飼養.體長有50公分左右,身上的毛已經黑白分明(剛出生的熊貓身上的毛很細很少通身是粉紅色的,只有小老鼠那麼大)一半臉和身體貼在地面上,後腿試圖用力後蹬想站起來,但因為太小最終失敗.它們就像小孩子一樣,需要飼養員的照顧給它們喂奶,揉肚子(為了排便,小的熊貓自己無法排便).為了熊貓的正常成長,這裡是不允許拍照的.現在全世界共有大熊貓1000只左右,它們絕大多數依賴人工繁殖,由於大熊貓的物種歷史久遠已經退化,現在大熊貓已經無法正常養育它們的幼仔,只能在人工授精大熊貓生出幼仔由飼養員從蘢中搶出並養育長大.按常規應該退出生物進化的舞台,而可供人類研究的資源又太少,只能用這種辦法延續大熊貓的存世時間.接下來我們又去看了小熊貓(生活於喜瑪拉雅地區)這是與大熊貓不同的物種,有著長長的尾巴,毛為褐色,十分靈巧可愛,這種小熊貓現在也只有5000只左右了.是生存環境人為的惡化造成的還是根據進化論這些古老的物種就應該退出歷史的舞台?總之現情況是讓人感到遺憾的.昭覺寺是我們今天第二個景點,門票2/人出奇的便宜,寺外販賣香燭的推點綿延百米,可見香火鼎盛.此寺有川”西第一從林”之稱,雖然裡面的供奉的神佛有多數我們說不上名字,但是我們的心是虔誠的,殿與殿之間的走廊上貼滿了佛教的故事(包括十八層地獄解釋,二十四孝注解)教人向善.寺內有一”樹包碑”此樹甚怪,相傳曾有得道高人在此,後來他說的話全部都應驗了.後來經過檢測這棵樹內確有一個石碑,至今無人知道這樹如何將碑包於樹干之中.寺院後面有大片的碑林,想要一一了解碑文還真得需要不少時間呢.經過一上午的游玩肚子開始唱空城計了,因為出發前做了准備,我們打車去了玉林的“三只耳冷鍋魚”還不錯吃飯高峰時間剛過不用等坐.因為下午還有美食等著所以只點了魚頭、魚肚、葉兒粑和涼拌蕨根粉。這裡火鍋也是吃魚但是與譚魚頭又有不同,這裡的魚頭點好後,會在灶間用火鍋煮好才給客人端上來,如果鍋裡的魚沒有吃完,服務員就不會過來給你的火鍋點火直到鍋內無魚了,才點火這樣就可以用涮其他的食材了.三只耳的火鍋湯料比譚魚頭的要厚重些,喝起來很香很醇(遺憾的是白鍋點了酸菜的,雖然味道不錯,但我想應該點蕃茄的,那樣湯應該別有一番滋味,人總這樣菜總是自己沒點到的是最好吃的,嘻嘻)顯然是經過長時間熬煮的.但是魚頭沒有譚魚頭的膠質多口感略遜.另外這的魚肚不好主要原因是魚肚部分帶了魚身上很大一部分肉,魚肚是魚身上非常好的部分,如果用魚身上的肉來以次充好,就不合適了.涼拌蕨根粉比較清淡,麻油,辣椒配的恰到好處,清涼爽滑.人們常說飽暖思淫欲,湯足飯飽後我們找了一家足療館做了中藥浴足,放松一下嘛,這才叫貼近成都,融入成都,體會成都的閑散生活.正所謂:錢沒有白花的,按摩結束我們一個個精神煥發,發現了一家:廖記棒棒記,選了鹵雞翅紅油脫骨鳳爪兔丁,川菜中的鹵肉我們可是早有耳聞,不嘗一下,豈不是白白進川了?接下來意見統一殺向春熙路的小吃店:龍抄手,那裡有幾十個品種的小吃在等著我們呢.雖然是下午4點鐘可是大廳內居然座無虛席,經過反復觀察點了:龍抄手鐘水餃蛋烘糕賴湯圓夫妻肺片三合泥,不一會兒一一上桌,四人相視一笑,還等什麼,動手加動口吧.一番品嘗結束,鐘水餃被評為最差,原因是味道很奇怪實在是無法接受,一碗餃子甜酸鹹辣五味占了四味,我最喜歡的是賴湯圓,它的外皮軟糯,餡料因有芝麻香而不膩,再加上配的醬(我只是到現在也沒明白那是花生醬還是芝麻醬)真是再多一點就甜了,再少一點就淡了,一個湯圓下肚再來一勺湯,湯中還有湯圓的清香,絕了!夫妻肺片沒有青島的辣,雖然滿盤紅油辣味卻很淡;蛋烘糕是金黃色的外皮包著酸豆角和肉餡,感覺一般;三合泥是甜食.廖記棒棒雞的三種鹵肉中鹵雞翅、兔丁的味道是最好的,鹵味已經深入肉中嚼在嘴裡頗有回味,而紅油脫骨鳳爪外觀很靚但口味一般,想來不過是吃個手工吧。春熙路邊的串串店把串好的串串碼在筐裡不僅色彩繽紛而且感覺壯觀,在成都以外可是難得一見的喲.晚上訂了川戲眼看出時間不早,我們往回趕了.川戲園子在錦裡,這裡供外地游人吃喝樂玩購的地方,整個錦裡采用仿古建築,讓游人感受川中大地的歷史悠久.在等待川戲開鑼時我們終於知道了在望江樓那個手拿不鏽鋼條的人是干什麼的了,那也是川中一絕----采耳(也就是掏耳朵)他們頭帶小燈,鐵钎兒上有一簇棉花,熟練地的給客人掏著耳朵.川戲開場是大家十分熟悉的茶藝表演.兩個小伙子人手一把長嘴茶壺,前後左右上下翻飛卻不見有半滴水灑出,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四川的木偶戲不同於其他地方,這裡的木偶高可達2米在演員的操作下可做摘花點煙等精細的動作讓人嘆為觀止.手影戲:演員在黑暗中用手在透光的幕布後利潤手指手掌關節胳膊做出各種動作,觀眾根據反映在幕布上的影子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動物人物,甚至連續的小故事.壓軸大戲理所當然是:變臉,據說變臉的種類有很多,有拉繩的,有甩臉的,最多的可以在1秒鐘內變3次,而且現在還月女演員表演變臉,想來是擔心絕技失傳吧.一場川戲下來,每個游人都對四川的文化歷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出了戲園我們把錦裡逛了一下,這裡融彙了古(皮影,剪紙)今(旅游紀念品)中(川劇臉譜,茶樓)外(星巴克,酒吧)高高的紅籠在夜色中多少帶色神秘的色彩.最後在一家名叫:大話三國的店裡為自己選了一杯子上面印著動漫版的劉關張諸葛亮(本人每去一地旅游,必選一紀念品).錦裡的小吃看出上去不錯,但是我們實在是吃不下了(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此次入川最大的失敗就是只帶來一個胃,根本不夠用)低頭看表快11點了,趕緊回旅舍明天一早我們開始樂山峨眉之行了.今日費用:早餐:21,門票:168,午餐:140,足療:120,棒棒雞:60,龍抄手:53,車費:60,川戲:320, 合計:235/人



(可愛的大熊貓)



(竹林)



(茶藝表演)



(變臉)



(春熙路的串串)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