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單身十二天西藏背包之行(游九)

作者: wdkun

導讀9月12--13日羊卓雍錯、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江孜白居寺和帕拉莊園、雅魯藏布江景 羊卓雍錯 當一路風塵到達拉薩時,有一處自然美景一定要去欣賞,那就是羊卓雍錯。這個環繞在山中、如同碧玉、疑似仙境的湖就是羊卓雍錯。在藏語裡,羊卓雍錯的意思是“上部牧場的碧玉湖”。羊卓雍錯位於浪卡子縣內,海拔4400多米,面積約800平方公裡,是著名的三大聖湖(另兩個是納木 ...

9月12--13日羊卓雍錯、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江孜白居寺和帕拉莊園、雅魯藏布江景


羊卓雍錯

當一路風塵到達拉薩時,有一處自然美景一定要去欣賞,那就是羊卓雍錯。這個環繞在山中、如同碧玉、疑似仙境的湖就是羊卓雍錯。在藏語裡,羊卓雍錯的意思是“上部牧場的碧玉湖”。羊卓雍錯位於浪卡子縣內,海拔4400多米,面積約800平方公裡,是著名的三大聖湖(另兩個是納木錯和瑪旁雍措)。

在到達羊卓雍錯之前,要沿雅魯藏布江走一段。江水是渾濁的,有些發黃。開了段路後,開始爬山。與翻納木錯的那根拉山口不同,去羊湖的路要曲折的多,在半山腰上,下方是U形的路,抬頭上看是鑽入雲層的路。沿著蜿蜒的路上行,半個小時後到達羊湖。司機丁師傅說“到了!”下車便見到一個碧玉的、疑似仙境的湖。

用什麼詞語來形容羊湖!嗔目結舌間,感到的語言的匱乏!開車下到低處,在湖邊靜靜地看湖。隨著不同的光線,湖水的顏色在不停地調整、變幻。

整個湖像一匹錦鍛,流光四射,光彩奪目。湖面不寬,但湖面上從近到遠呈現著黃綠色、淺綠色、淺藍色、天藍、碧藍色、深藍色…..空中雲朵少些,湖水就變成天藍色;雲彩厚些,水變成深深的藍色。湖面上還夾雜著雲朵的深影,遠遠看去仿佛是紫色的波紋。湖水的顏色是分段、分層的,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都看到湖面的光線流動,真是“遠看是藍近是綠,流光溢彩湖中水”。

在湖邊呆了一個多小時後,依依不舍地離開羊湖。離開時,每個人都是一步一回頭。整個湖景,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一定認為今天所拍下的相片是人工合成的,是假的。羊湖與納木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納木錯湖面寬廣、大氣,羊湖則是蜿蜒曲折、動人。

“羊湖是理想、雅魯藏布江是現實”

離開羊湖後返回雅魯藏布江畔,廣州的羅先生說了一句經典名言,時時刻刻掛在我的腦子裡:“羊湖是理想、雅魯藏布江是現實”!

的確,羊湖像一幅碧綠的錦鍛,既流光溢彩,又令人沉醉其中。而湍急的黃色雅魯藏布江水更像一件休閑服或一套便裝,展現在我們面前。錦鍛不會天天裝,便裝卻陪伴我們每一天。雖然羊湖與雅魯藏布江相隔僅半小時車程,但這半小時,絕對橫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一道山梁。人生也是如此……

沿雅魯藏布江行走,約七個小時後到達日喀則,即十一點多從羊湖離開,五點到達扎什倫布寺,包括午飯時間。走這麼長時間才到有兩個原因。其一,正常的路線應是從羊湖走浪卡子冰川,然後到江孜,晚上到日喀則。但由於此時浪卡子到江孜這一段在修路(2007年10月中旬修好),因此只好原路返回曲水大橋,先到日喀則,明天前住江孜,再原路返回,其實有些虧,但現狀如此沒辦法;其二是道路限速,原因在昨天已講,但這段路是沿江路,限速地很嚴格,通常30公裡不少於40分鐘,20公裡不少於30分鐘。有時突然發現有車停在路邊,可是沒什麼風景,司機說他們的車開快了,在等時間!有時稍微寬闊點的路邊,有好幾輛車停車,那就在等時間。因為按限速開,車速實在太慢了,司機們都不習慣!

但也感謝限速,因為限速我們欣賞了不少美麗的江景。江中心綠洲上有一些樹,正值九月,黃的、綠的,還有少量的紅色樹葉。藍天白雲下,江心色彩艷麗,各種樹葉在陽光下發光,在微風中抖動,連泛黃的江水也被映成淡藍色的。在遠處灰黑色的山梁襯托下,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

達扎什倫布寺

下午五點到達扎什倫布寺,該寺是後藏最大的一座寺院,以班禪大師駐扎而富有盛名。目前仍有大量的扎章(學院),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大學。占地面積很廣,也是依山而建,金碧輝煌,氣勢磅礡。

扎寺最大的三座殿堂分別為強巴佛殿、十世班禪金殿和四世班禪金殿。強巴佛殿供奉著藏區最大強巴佛殿,有四層樓高。站在強巴佛(即未來佛)面前,感受到的是“平和”。

十世班禪金殿內有靈塔,是扎寺中完成最晚的建築,供奉著十世班禪的金身。在十世班禪大師過世後,中央政府下拔上千兩黃金,加上藏區人民的捐獻,建成一座不遜色於布宮五世達賴的靈塔。特別是殿前的地面上,有用綠松石、琥珀、紅寶石、藍寶石鋪成的“雍仲”(代表吉祥如意)圖案,經過十幾年來信徒們的撫摸,分外地透明、光亮。紅藍寶石純度極高,十釐米長的寶石,看上去通體透明,除用“極品”兩個字來形容外,根本無法表達當時受到的震憾。

四世班禪金殿是座六百多年前的殿閣。相傳在歷代班禪中,四世班禪是位傑出性人物。他治好四世達賴兒子(這位當時的掌權者)的眼睛,說服他沿用轉世靈童的制度,選出五世達賴。在四世班禪六十多歲時,他擔任五世達賴的經師,並支持他與清政府的聯合,讓五世達賴出任甘丹頗章政權的首腦,是個大智慧、大慈悲、寬容為懷的老人。四世班禪在幕後默默地支持五世達賴,並深得達賴的信任和尊敬。從此,班禪和達賴互為師徒,傳承至西藏和平解決前。四世班禪金殿在文化大革命中做為糧倉得以保存,但其內仍留有當年大革命的痕跡,雖然顏色已經淡了許多,但“毛主席萬歲”還是看得清楚。

五世至九世班禪金殿就沒有這麼好運氣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藏區的每一株青稞都會感受到這股氣息,更何況高山上的金殿了!現在看到的金殿是由中央政府出資,八十年代重建的。十世班禪大師親自舉行開光儀式。在開光儀式後,十世班禪大師又在扎寺舉行為期三天的萬人灌頂儀式,最後心髒病突發離去。灌頂儀式前,大師曾說扎寺內有一塊地空著太可惜。在他離去後,寺院就在這塊地上蓋有三座白塔來紀念大師--這位慈祥和藹的老人。

離開扎寺時,已是七點多。司機丁師傅帶我們去一家明珠賓館。感覺比拉薩的賓館好,房費也便宜些,120元/標准間。晚上有些涼,沒去上海路小吃城,找了當地較大的川菜館,叫譚府城,味道還真不錯,人均20元。

9月13日 白居寺、帕拉莊園

昨夜又下了雨,清晨路面是濕的,也有些涼。穿上抓絨衣,還有點涼。兩個小時後到江孜。中間停車拍照,此處一片黃色的青稞田,遠處是雪山,只是天太陰,沒有陽光的朗照,略顯遺憾!

遠眺宗山城堡後,進入白居寺。此寺以格魯、薩迦和噶舉派共存而出名,同時寺中有座佛塔,被譽為“十萬佛塔”!

白居寺

其實白居寺不大,但有三件事讓我們大呼此行所值:

第一是白居中寺的花:雖說大昭寺也有花,但卻是第一次在寺院裡看見大規模的花牆。有大紅的、黃的、白的、金黃的、粉紅的、紫紅的,開滿道路兩旁。花朵有大有小,高低不齊。美麗的花牆衝淡莊嚴的寺院,給人一種生活的真實感覺,由衷地認為白居寺的喇嘛才能生活在人世間的僧人。

第二是“喇嘛導游”尼瑪。到別的寺院有數不清的旅行團,由於修路的原因白居寺內旅行團很少,瞎轉沒啥意思,於是五個人一致認為要請一位導游。很詫異也很幸運,交費後從售票處出來一位年青的喇嘛,他說他是我們的導游。導游叫尼瑪,藏語裡是“太陽”!尼瑪介紹的很認真,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措欽大殿”,三教如何共存,大家如何修行。尼瑪上過學,漢語說得還可以,自我介紹說在寺院裡呆了十年,今年已經二十七了,可我們怎麼看他也不像。看來還是廟內的人心純,很少受外物拂染,自然看上去年青了。

第三當然是“十萬佛塔”!塔中有寺,寺中有塔,白居寺出名於此。塔雖不高,但爬上去還得費點勁。塔內樓梯狹窄,扶手經過數百年的撫摸,已經光滑如玉一般。塔上有智慧眼,面向東南西北,莊重、冥想、肅穆,有極強的威攝力。站在智慧眼前,它像一股光,能穿透每個人,窺視我們的內心。

從白居寺出來,在江孜吃午飯,又去帕拉莊園,感嘆莊園主奢侈的生活,農奴們凄殘的生活。莊園主使用的器皿、擺設,有很多東西看來像是十年前的東西,卻在四十年就出現在帕拉莊園。

回到拉薩,已經九點。當然,沿途拍了不少風景照,特別是江邊黃葉。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