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證橫行天下之佛教收官之山

作者: fingo19

導讀引子:游桃花島之登安期峰塔勢如綠生, 一亭分兩界.東頭耀晴川, 半邊隔渺煙.置身安期頂, 欲目海上島.氣珠灑周身, 鬢邊摧淚花.親攀階石上, 常知已足樂.初回空眼目, 安得上蒼定.復再幸登踏, 桃花應無恙.臨眺東海隅, 安期第一峰.一首並非即興而作的短詩,卻寫在今次的出發當前.自闊別大海的懷抱,再次投入俗世的紛擾後,就有執筆此次佛教名山游覽的心意.然是, ‘眼前游記寫不得, ...

引子:游桃花島之登安期峰塔勢如綠生, 一亭分兩界.東頭耀晴川, 半邊隔渺煙.置身安期頂, 欲目海上島.氣珠灑周身, 鬢邊摧淚花.親攀階石上, 常知已足樂.初回空眼目, 安得上蒼定.復再幸登踏, 桃花應無恙.臨眺東海隅, 安期第一峰.一首並非即興而作的短詩,卻寫在今次的出發當前.自闊別大海的懷抱,再次投入俗世的紛擾後,就有執筆此次佛教名山游覽的心意.然是, ‘眼前游記寫不得,張金作文在前頭.’ 可再細讀king的游記,或用lee這樣熟知的看者去評說,他的文不僅是在述游,更是牽起了人們悠悠的懷思和綿綿的回味.紛擾俗世確也占據了歸來的部分生活片斷,但寫游記依然是我堅定的念頭.在遠赴荊襄之前開篇,實也無奈.羈絆於金融市場 資本市場 理財市場,沉迷於股票 債券 黃金 股指期貨,然而假期的到來,讓這等紛擾暫避浮世,荊襄之行中,沒有了經濟,卻有自然 政治 文學 歷史 人文叫我憧憬.而有別於‘桃花十二篇’的屬於我的游記靈感也在此刻迸發.在我的游記中,將著重筆刻畫人物,以人物說游程,以大家共同的情趣作為本游記的中心意願.當然,字裡行間,我個人的影子難以磨滅.但這種個人表現,和桃篇中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續>時鐘敲過了11點,也許今天又是只能完成一個開頭.而像這樣的開頭,心中不知醞釀了多少遍.萬事從頭起,這頭一開,一切就血脈聚攏、順理成章了.都說秋天絢爛但短暫.暮秋的腳步卻也邁得遲緩且毫無章序,然而她的存在必須聽從北風的指揮;接受溫度的評判;憑著落葉的檢驗.在即刻變作寒冷、蕭瑟、沉睡、萌動的時候,不由讓人回想陽光下慵懶的姿態,回想海灘邊奔跑的人群.愉快的經歷不應成為記憶的負擔,或許三個月前的炎熱不足化解跟前的冰霜.而我還是願意來記錄這一段,因為怕如果再不記錄的話,當中的事物就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無法辨認了.而從後記錄的一切都將完全還原三月前的那次旅行.每個人都只是那時候的模樣,那時候的情感,那時候的心界.此刻,翻出一張皺巴巴的工作紙,上面所列是佛山行記的條綱.然而是三月過去,短袖變長袖;綠葉變黃葉;南風變北風;友人變路人;很多在腦海中已經對不上號了.那就按照慣例,從出發那刻說起.一葉扁舟,在毫無任何通訊導航技術可言的情況下,古人為了自己的理想,渡海的意志異常堅韌不移,而只要成功過後每每被稱作壯舉.千年一越,撕了船票,我們便告別了陸地,渡海是那麼的從容.只在為波浪的起伏擔驚睡不好覺;只在為海上的夜空目無繁星苦惱;只在為明晨能否欣賞到噴薄海面的日出默作祈禱.大家真正的是在一條船上,所以伙伴們很快都悉數登場.達人(見以往游記稱呼小洪)卻是不在這條船而率先提到的伙伴.因為他又一次以工作為重,第三次讓我們作出退票的決定,盡管他在我們展開游玩前恰好趕到,但為此的輾轉我們習慣的人早已不再唏噓,所幸他是達人.Nana Dy sammi ice分為四位女生,以往也有同游經歷,而來自單位裡的又一女同事乃是新近加盟,而此位由於要貼近團裡對稱呼的要求,在不斷推陳出新、推新出異的大堆英文字母中,湊出了s-i-n-d-y. 12guys,自游式的隊伍已夠龐大,但沒有達到峰值(曾有13太保游寧波);5G, 卻是徹底改變了我們出游的性別結構,這回不再聽到有人稱我們的團隊陽盛陰衰了.其余皆為多年征戰的老牌旅友以及三年寒窗十年相交的同學們.船行乘風破浪,三等船艙的空間不算逼仄,但僅有的圓窗,無法窮盡也無法感受飄寄大海的邈遠和孤伶.喧嚷已久的男女第一次同房在八人一艙中難以回避,可這樣的新奇還是按奈不住一些伙伴們對大海的痴狂.nana sammi閃至一旁,面向遼闊的大海,可以不必竊語,因為海風早就把一字一句都吹落得支離破碎;ice和sindy一組,實在話,我更願意粘合她們,ice的浪漫,sindy的激情,都是在外旅行之人的奢望.而我的理性則在兩位身上少有尋覓,因而我不會如同她們,為了抓住日出瞬間朦朧著睡眼依舊苦心守候,為了這海上一夜興奮狂亂,為了與大海和繁星的彼此交會而嘹亮嘶叫.我們不得不承認,尤其夜幕下,聆聽大海會產生人們不少的心裡感覺,不乏浪漫、激情澎湃,理性之人看來,大海之浩瀚不能阻擋我們同登彼岸,大海之可怕不能掀翻我們的心靈之舟,明日太陽照常升起,今夜只是個夢而已,船行將靠岸,洶湧歸於平靜,仿似浪漫激情終將歸於理性.至於Dy,因為有了最XX的人呵護,而在離開溫室之後,依然花開不敗.自大連到廈門,橫掃了東面沿海.純粹觀海似乎已成了我的審美疲勞,唯獨感觸大海,感受海的力量讓我孜孜以求,此外收官佛教最後一座名山成了我的理性目標.寫到這裡,目的地隨之越來越近.我猛然想起,行程雖沒有開始,至少我的收獲並不是看到了日出,數清了多少的繁星,而是生平第一次睡在了大海上,第一次睡在了飄移的陸地上.海上行舟,與風浪搏擊,不吐已經不錯了.這一夜要睡得沉,恐怕不易.在甲板看日出的人馬回到艙中後,大家再也無法睡得假惺惺了.在我的耳畔彷佛聽見了一首歌,它不是由一個人所唱的,而是由大家共同演繹的.‘……我喜歡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臉龐;我也喜歡一起床,就帶給大家微笑的臉龐.…..’ 相信見到彼此一起床後的模樣並不會很多吧,然而眾人臉上洋溢著的微笑連同船艙外高高掛起的火辣太陽都預示著旅程的開端就是那麼美好.漫漫東海一夜還,迢迢佛國千夢回.心中無佛卻向之,怎奈我身擦肩過!上得此島,卻只是一個中轉,此行名曰桃花普陀之行,桃花在前,普陀在後,而直往桃花,班輪停開.必須還要蹈船轉車.在沈家門墩頭碼頭,經過一夜折騰的達人適時歸隊,這樣算上來回,前後乘船6次,把這種平時出游非常少用的交通工具徹底玩過了癮.連續的顛簸,伙伴們的神情並沒有損傷多少.而隨著塔灣金沙的棱角分明地映入眼簾,浪漫的 激情的 內斂的 理性的人都沸騰起來,心寄向了海邊,情衝向了雲天.下車的路邊,游步的棧道,狂亂的拍照.抬首可見的度假酒店不是我們自助客的領地,而一側鱗次櫛比的漁家農家旅舍,則成了我們來島休息的第一站.一大幫人很快收拾完畢,在漁家院子裡會合,草草地以面食蔬菜對付了午餐,而零星的少份海鮮也只是點綴而已.要知道迫不及待地奔向海邊是每個人的心中所想,也要知道玩海歸來就不是幾盤蔬菜,幾塊西瓜所能打發的,初上漁家燈火之際,便是由班長 胖頭魚引領之下的大開葷界.午後,馬上進入海邊時間.3G換上了惹眼的泳裝,sindy卻不為所動,這種場面不參與進來,顯然不是她的風格.難道是怕身材羞愧於眾?可能是初次加盟,第一項活動,第一個印像,忸怩是自然的,自然也故作淑女狀.不過,炎炎烈日下,頂著把遮陽傘,任憑海風撫動全身的毛發,欣賞一汪碧波東海水,親愛的伙伴四周環繞,足使sindy銘記此刻.而Dy的不參與則是在情理之中了.泳裝打扮的其余3G,瞧著多讓人歡欣.每當海浪翻滾來襲,看看她們幾分歡喜又幾分驚恐,全在潮來潮去的一瞬間,在她們的臉上浮現.這種由心而生的輕松,怕是很多時候不曾有過了,在桃花島的塔灣金沙,永久地定格吧.塔灣的海水質地優良干淨,同樣是東海水域,後來的普陀山相差一截,咱們自家的上海更是羞於比肩.不僅如此,塔灣的浪也非常讓人爽,聽過海浪警報中有10米以上的巨浪和狂浪,也聽過2到3米的輕到中浪,後者就是塔灣的級別.除了sindy和dy迎面觀海無所事事外,king也只是打濕了雙腳,另有胖頭魚 sammi等拽著海面的繩索,慢慢向海浪撲來的方向挪動.然而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浪頭奔騰而來時,他們嚎叫著退縮.團裡唯一的主導就是我和達人了.我迎著浪的節奏,忽高忽低,忽上忽下,使用巧力,隨著海水搖晃前游,似乎是游得太深了,觸及了外圍的警戒線,被人呼喊了回游.我剛一准備,一個足以蓋過我頭頂的大浪猛地擊來.在海裡,人永遠是渺小的、無力的,再拼命地使勁,也經不起大自然的輕輕撥弄.須臾間,我被打掉了墨鏡.毫無辦法,此時只是想保持身體的相對平衡.隨後達人居然在大海撈鏡中找到了它.匪夷所思,已經准備放棄,卻會突然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和結果.後來班長也被打掉了眼鏡,卻再也不可能找回了. 人生真是一個奇怪的過程,永遠讓人捉摸不定.這樣的愜意,是在前段登臨安期峰後才享受到的,所以倍感珍惜.安期峰不遠,在塔灣,仰望安期仙霧盤繞;在安期的金麟寶塔,俯視塔灣金光爍爍.登峰的所見所聞所感,也就是我開篇詩句中所雲了.雖說高出海拔500米,傲視舟山第一峰,但對於常年游歷名山的許多人來說,只是又一次的征服,又一次的挑戰成功.而對於5G來說,個中表現又不盡相同.dy再一次料在情理之中,半途折回.sammi總不列外的拔得頭籌,可在達人苦苦追趕之際,還是出人意料地讓胖頭魚占了先機,率先撞線.第一批站在峰頂雲霧之中的,除了上述三人,還有我和king.這裡已不能看清塔灣了,四周全被霧氣所籠罩.趁著修整的間隙,我和他們打賭,問余下的除dy之外的眾人能否登臨此處?只我一人,堅信ice sindy nana都可以,中途短暫的勞累 喘氣 艱難,只要不動搖一往向上的決心就可以.sammi說過,自己的體力不是很行,而每次衝在最前是意志在支撐,她不是靠體力在攀登,而是靠意志在不斷向上.結果是,她們都無一例外地爬了上來,我贏得了打賭.可有點我沒有算准,揮盡大家汗水的同時,也使大家口干舌燥,喝光了我背包裡所有的礦水.也讓稍遲一步上來的sindy幾乎用絕望的眼神望著我.因為催促她爬上來的動力就是可以喝到我包裡的那一瓶水.從期望到絕望,爬山的過程,讓人再次體驗大起大落的人生歷練.真是如此,此後下山,班長很快找到了補給點,sindy很快又從絕望到大喜過望,不過付出的代價稍顯昂貴:4元/瓶.跨出景區的牌坊,是一條筆直的大道直通塔灣,夾道花草繁盛,可惜夏日裡聞不到撲面的花香,只有襲來的惱人熱浪;也可惜不能觀賞到島上久負盛名的桃花.時間直接跳到晚餐時分.桃島乃一海島,自然不缺海鮮的供應.點餐時,固然要照顧像king sammi等對海鮮的低等偏好,也要照顧ice等對豬肉的超高等需求.好在我們的班長和胖頭魚都是點餐的行家裡手.傳統家常菜加少數本地較難吃到的海鮮以及另外讓老板出去外賣加工的紅燒肉盡數擺上桌面.頭頂是海上星空明淨月色;近處是燈火通明的排擋夜市;我們這裡,是邊塗防蚊水,邊熱火朝天地自娛自樂著.真是’蚊蟲紛飛庭院坐,肉逢知己千塊少.’樂了一天鬧了一天瘋了一天的桃花島,在深夜已歸於寧靜,彷佛星辰已經睡去,月亮先生合上了眼,徒留大海依舊在歌唱,唱出的美妙旋律,是進入夢鄉的催眠音.在這個晚上,誰再會失眠呢?睡夢中,伙伴們依舊綻著恬美的微笑.佛教有四大名山,為首五台和蜀中峨眉,不僅出五岳而千米,而且遠離家鄉,路途遙遠.近者九華,早年順江而下三峽歸的時候,匆覽一過.可就是咫尺不遠的普陀,始終未在行程單列內.此番本意是ice提議,主打桃花島.所謂既來之,不可不游之.於是一些簡單因素的作用,終於一圓我佛教四山的大滿貫.從我貼出的照片來看,本來這樣大眾化的背景,不應在一向求異的我們取景之內,由於特殊的紀念,我大眾了一回.再發現,’海天佛國’的大石前,我不是行單影孤,因為這樣的佛山收官紀念還有一個人,大周 我們的老朋友九華,就是我和大周的結緣寶地.隨後大周便引入到我們的團隊中.之後五台 峨眉,不管多大的險阻,最後都一同屹立在了3000米的頂峰.無論是以往king或是我的游記中,大周總是身影頻現.和學佛講佛用佛的大周相比,我的收官之旅一路走來全是仗著登山的念頭,去過的著名佛寺遍布大江南北,不具信念但總是懷著參悟精妙文化的源遠流長而行.然而在普陀,要怎麼著的登山,則要少許失望了.如果你喜歡海,之前還沒有審美困惑的話,普陀的海域,單和桃花的塔灣相比,也已很難提得起你的興趣.不曾想到,我們就是不知疲倦地一意大海.來到普陀的這天是周六,島上永遠都是那麼熙來人往,一刻不見停歇的跡像,要知道佛祖菩薩可是最要清淨的.普陀山四面環水,是個較大的島嶼,新增的國家5A級景區有其一名,島上的基建搞得挺有聲色.上午在各大寺廟之間迂回找尋價廉物美的住處;中午品嘗了一頓難得的全素宴;下午在談笑間,登上了普陀極頂佛頂山;晚上則一如既往地奔向普陀海濱百步沙.來到百步沙,演繹在桃島之晚未能如願的夜裡聽海.昨日的暢游並不使大家想讓雙腳再次被海浪來洗滌的興致退減.而後,我們選擇了一塊巨型的礁石,這裡海浪拍不上岸,這裡可以東倒西歪地倒著坐著,這裡合著海濤晚空悠揚地哼著歌曲或想些心事 一切隨意.這是種享受,心靈上的享受,說不全 感受無盡的美好享受.這種享受貌似唾手可得,卻離很多人很遠 很遠…末了,同伴們三兩之間約定明日再來此地觀賞海島日出.日出看得多了.海上日出 山上日出;零海拔的日出 三千米的日出; 海景房裡的日出 船上移動的日出.但對於閱歷不夠豐富的少許同伴來說,成功看到日出,無論何地,竟是迄今的奢求.而我無疑是幸運的,但幸運的背後,是多少次堅定地出行.所謂’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三天的朝暉不遺余力地刺透著我們的房窗.行程不過三日,而到了第三日,全都是為了撤退作准備了.團隊裡,不會有人睡懶覺.即使像sindy ice有一絲那樣的嫌疑,也會在幾日之內被團隊的精神氛圍所影響,但之後要失掉自身的本來面目談何容易,而某些很快就被打回原型了.紫竹林南海觀音,是十二人在普陀同游的最後一處.相比於高大莊嚴的南海觀世音立像,紫竹林更是一個極佳的眺望之所.浩瀚滄海,洛迦前望.凝神此處,冥想此處,情思略同…明日就回延中上班了.我們的sindy在這裡,感嘆日本也不過如此.抬頭仰望一旁殿府牌匾,還應她一句話:不肯去延中撤退則是分二波進行著.二對夫婦和有些病起的大周攜大部行李及購物戰利坐車徑直往碼頭;余下主力繼續徒步,借往碼頭,順道西天景區,打個游擊.西天,可用一句話便能概括,一塊石頭,一塊在哪都能聳立的石頭.出名只因為上面刻有磐陀石三字作為歷史傳承的文化印記,更因為它聳立在四大佛山的地盤上.下了西天,目標只有碼頭了.就在回程的船票在手的時候,沒有任何理由阻擋我們的回程步伐,除了天氣.我們東躲西藏,衝過層層的雨簾.雨勢在無端地增強,似乎人要走而天留客.路面很快被衝刷得濕漉漉,一場急雨也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嘎然而止.我們快步走上街道,顧不上飢腸轆轆,關心的是能否如期登上那回程的客船.候客室的廣播裡不時傳來XX號因為機械原因停開,我們緊張地對著緊緊攥在手裡的船票盯望,每個人心中跳動的節奏出奇的一致.心中默道:還好不是因為天氣的緣故,而這個XX號又與我們船票上的XX號沒有干系.擔心是不無道理的,一則8月份台風多發,突變的天氣在這裡是司空見慣的,二則和lee 大周等會合時,風起雨來.此時此刻,在觀音菩薩面前,最大的心願就是化解這場風雨,讓我們的快艇可以啟航.sindy如果想媽媽了,無可厚非,人在這樣毫無退路感覺無力無助的時候,內心的思鄉之情會一往直前地湧上心頭.我們該回去了,我們要回去了,眼前的雨幕阻隔的是我們與家鄉的了望.三小時的快艇回歸又變得風平浪靜,似乎剛才風雨留人只是一個上天的玩笑.而剛才的極度思鄉又變作了不肯回上海.人人都知天有不測風雲,它又何嘗不是喜怒無常人類的寫照呢?至此收筆!只不過完成二文一考其中一文,如對本人游歷之事還存興趣,請看下篇,導游證橫行天下之荊襄之地.



(佛教收官之山)



(寶塔聚綠)



(臂滲汗珠)



(互登彼岸)



(佛頂山獨缺周董)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