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紫禁城(03)

作者: zhaohq88694748

導讀繼續北行,來到闕右門與闕左門相對一線,迎面就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東西北三面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 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檐黃瓦廡殿頂。 東西城台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 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檐攢尖頂闕亭一座。 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 ...

繼續北行,來到闕右門與闕左門相對一線,迎面就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東西北三面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

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檐黃瓦廡殿頂。

東西城台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

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檐攢尖頂闕亭一座。

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五鳳樓。

午門有五個門洞,可是從正面看,似乎是三個,實際上正面還有左右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台裡側,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東。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台之中,再向北拐,從城台北出去。 因此從午門的背面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說。

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後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 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午門正中門樓左右的兩座闕亭,內設鐘鼓。何時鳴鐘,何時擊鼓,都有規定。皇帝祭祀壇廟出午門鳴鐘;皇帝祭祀太廟時擊鼓;皇帝升殿舉行大典時則鐘鼓齊鳴。

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門頒發第二年的歷書,舉行頒發儀式,叫“頒朔之禮”。

站在原地由西面慢慢轉向北面,再由北面慢慢轉向東面:


(闕右門)



(西面城台上的闕亭與雁翅樓)



(午門)



(東面城台上的闕亭與雁翅樓)



(闕左門)

用一個字:美!

用兩個字:震撼!!

用三個字:忘不了!!!

由闕左門出去東行,到東華門看看。

待續。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