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的瀘沽湖

作者: 古城閑人

導讀一 對於山裡長大的我,小的時候喜歡在星空下聽著,從外面跑生意回來的叔叔、伯伯講關於外面世界的故事。每當吃完飯後,村裡的小橋上就會坐滿了人。聽著剛從外面跑生意回來的人講外面的世界。從他們的嘴裡,我知道了北京是首都(對比一下,比後來我聽說的一個笑話好多了。有個老人問一個從北京的來的客人:北京離首都近嗎?),知道了那裡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宮殿 ...



對於山裡長大的我,小的時候喜歡在星空下聽著,從外面跑生意回來的叔叔、伯伯講關於外面世界的故事。每當吃完飯後,村裡的小橋上就會坐滿了人。聽著剛從外面跑生意回來的人講外面的世界。從他們的嘴裡,我知道了北京是首都(對比一下,比後來我聽說的一個笑話好多了。有個老人問一個從北京的來的客人:北京離首都近嗎?),知道了那裡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宮殿住著從前的皇帝,也知道了火車,長城,草原。。。。

有一次,村裡有個從雲南回來的小伙子他給我們講著他在雲南的見聞。而另我記憶最深的是關於那邊的一個民族。他說,那個民族從來不結婚,晚上男的不在自己家裡呆著,會跑到自己意中人家裡去。還說,一個男的可以有好幾個女的,而一個女的也可以有好幾男的,以至於女的生下孩子也不知道是誰的。最後只好放在自己家裡養。小的時候當然不知道這些,另我記憶最深的是,大人們聽了後,一個個臉上露出鄙視的眼神。這是第一次,也就深深的記住了。。。。

大了後,開始到處跑。漸漸也將小時候的事給忘了。

去年來到了麗江。問起當地的朋友,哪裡可以值的一玩。他們說,香格裡拉跟瀘沽湖都值得一去,特別是單身的我,更應該去趟瀘沽湖。邊說還邊壞壞的笑著。最後才知道那裡的人過著走婚的生活。男不娶女不嫁。這個似乎在哪裡聽過。回去細細想想原來是小時候從村裡的大人那裡。出於好奇決定先買幾本關於瀘沽湖,關於摩梭人的書來看看先。

。。。。。。



瀘沽湖,在雲南跟四川的交界,一半屬於雲南,一半屬於四川。距寧蒗七十二公裡。湖面海拔為2685M比麗江高出差不多300M。水面面積為50平方公裡。平均水深是45M最深處是93M。能見度在9-12M。看到了這一串數據,最為我興奮的是她的能見度,竟然可以達到9-12米。在現在處處污染的地球上,更加顯的難能可貴了,不為別的,就為了這個未污染也要去看看。

火速買了去瀘沽湖的車票(兩日往返為一百二,單程去為七百,回為五十)。坐上了去瀘沽湖的汽車。從麗江去瀘沽湖的路確實不好走(後來每次帶團去梅裡的時候。團友問現在走的路是不是進藏的。我說,是的,這是滇藏路,但真正的癲藏路不是這條,而是從麗江去瀘沽湖那條)。經過了五個小時的翻江倒海終於到達了,買門票的地方(80/人)。想著過會就應該見到小時候曾聽說過,前些日子在書上看到過的神秘地方了。

想像著:初曉,朝霞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紅。日出湖漸為翠綠,波光粼粼的湖面。摩梭姑娘在豬槽床上打撈海菜花(還叫水性楊花),摩梭漢子在撒網捕魚。男唱女合(見《帶你游雲南》現在真想將寫書的K一頓,寫的實一點好不!)。但到了洛水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的。一群穿著摩梭服裝的男男女,或是在湖岸邊曬太陽或是在鬥地方(發現鬥地方真是無處不在啊!)。下車後,我們一車人坐上了窄且長的船,跟我之前所見任何船都不一樣。我們坐船要去的是瀘沽湖眾多島中的一個——裡無比島(瀘沽湖中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一個海堤連島,十七個沙灘,十四個海灣。其中,黑瓦吾島,裡無比島及裡格半島被不知道哪個有學之士稱為“蓬萊三島”)。

坐在船上。感受著微風拂面,水天之中只有一葉小舟。忽然一群鳥叫聲,打破了我的美夢,將我拉回到了現實之中。劃船的小伙告訴我們,每年冬季都會有好多候鳥飛到這裡來過冬,我們可以將帶來的面包扔在空中它們會飛過來吃的。於是船上的幾個游人但開包尋找吃的。去喂這群驚我美夢的壞家伙。一時之間,三輝,好吃點,滿天飛舞倒也招來了不少飛鳥(在船上及後來在回到落水後,拍了不少飛鳥的照片。只可惜本本被偷後,照片無存。為之一哭)。看著他們扔的慌,而自己什麼零食也沒帶來。覺得不能容入進去,就順手從湖裡抓了一把水,拋到了空中。沒想到竟也有飛鳥以為是吃的。爭先飛來搶吃的。心裡不由一樂說:“誰叫你吵了我的美夢,現在我也忽悠你們一把。我們算是扯平了。”話音剛落,引來的一船人的笑聲。



在瀘沽湖不論哪點上,都能見到一座山雄據在瀘沽湖畔。那便是格姆女神山。

格姆女神,是摩梭人心中地位最高的女神,眾神之神。每年春節跟轉山節(農歷七月二十五日),摩梭人,不分男女老少,或騎馬或徒步圍著神山轉山。

轉山我還沒有經歷過,無法想像是什麼個場景。或許是自己的思維太過跳躍了,想到了關於格姆女神的一個傳說。

相傳,格姆女神,跟一般的摩梭人沒什麼兩樣,過著走婚的生活。她不僅僅與周邊的山神有著關系也跟遠方的山神有著關系。一天晚上,一個遠方的山神騎馬過來,去跟格姆女神相會。但沒想到,有個山神在他之前到來了。遠方的山神嘆了一聲,轉頭回去了。但馬卻失蹄在地上留下了一個馬蹄形的坑。女神聽到嘆聲後,急急出門去追。可惜沒有追上。她只好對著那個馬蹄形的坑哭了起來。淚水將坑漸漸填滿形成了一個湖泊,這便是瀘沽湖。男山神於心不忍。回頭撒下了幾顆珍珠,結果就形成了湖上的各個島嶼。

想著想著,不由笑了起來。人人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卻不知有什麼樣的人民也就有什麼樣的神仙。

在後來,又一次去瀘沽湖的時候,干爹對我說,在格姆女神山旁邊有個出水口。我還特地跑去看了一看,只可惜是漲水期,出水口被沒在了水面之下。想來只好有機會再來一看了。

在干爹家裡住了幾天,另我回味的,除了吃的豬膘肉跟土豆外就是家屋了(又叫母屋,或是祖母屋)。

傳統的摩梭家屋(家屋既,家庭跟房屋)以走婚為主,而非結婚,男不娶、女不嫁。以至於在家屋裡便沒了父親、妻子、女婿、媳婦等角色,也沒有,父子、父女、夫妻、婆媳、翁婿等我們認為理所當然存在的關系。扯遠了,接著講母屋。

母屋是家屋的中心點,是整個家庭飲食,款客,議事,祭祀,敬神的核心部分。母屋的門框非常有特色,它的頂部非常低,而門檻卻又特別高。令人不可能大搖大擺橫衝直撞,必須低頭鞠躬才能進入母屋。說是這樣對體現出對母屋的尊敬。(還有一說是為了防止鬼進入母屋。因為鬼不會彎腰。)母屋的上方為鍋莊和火塘。火塘上方為冉巴拉,是火神與灶神的化身。灶神前放有鍋莊石。用做祭供食品給灶神與灶神。每次吃飯前阿咪(媽媽)或是拉姆(摩梭女孩子的名字)會將每樣菜放一點在鍋莊上面,如果是阿咪的話還會念念有詞。這個被稱著為初奪。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摩梭人對長輩的尊敬。

火塘下方是兩根最具有代表的柱子,稱為男柱跟女柱。他們取之同一棵樹。而且必須是向陽坡上的,茂盛茁壯、百年樹齡的參天大樹。在砍樹前必須還要請喇嘛或是達巴(摩梭人既信佛教也信達巴教。達巴教為摩梭本土宗教。佛教傳入後有所被同化。比如,喇嘛不是在寺院裡修行而是在家裡。平時與一般摩梭人無異。)占蔔決定整個地基的方位,伐木的方向與時間。伐木前還在用酥油茶,酥裡瑪酒,糌粑,等祭山神跟樹神。

一般過年舉行成丁禮的時候(摩梭人十三歲舉行成丁禮),男孩子站在男柱那邊,女的站在女柱那邊。雙腳踩在豬膘肉跟大米之上,意為豐衣足食。大人們則給他們送上會他們准備的禮物,最為值的一提的是配刀。男孩子的標志。接下來就是晚會。按摩梭小弟的說法是,那天盡情喝酒,盡情跳舞,走婚等等。



講了這麼多,現在再也沒辦法回避一件大家都知道,而且有好些人就是衝著這個才決定去瀘沽湖的重要原因——走婚。

這些年旅游的發展,及導游的一些解說,使得人們認為。去了瀘沽湖後,就可以隨意走婚了。其實不然。因為走婚,你還要經過三關的考驗。一是翻牆,二是躲開狗狗,三是前鎖著的門打開。那麼是不是經過這三關後,就可以與心愛的女子約會了呢?其實不然。先要男女雙方兩情相悅。

雖然他們不是結婚,但也可以說是婚姻方式(個人覺得比起現在的一夫一妻要好很多)。一般可以分為明走跟暗走。上面所說的是暗走。接下來講講明走。所謂的明走就是女方有了男方的孩子。在孩子滿月的時候,男方的阿咪們,姐妹會去女方家辦一場滿月酒。這也就向公眾說明,這個孩子是男方的。之後,男的就可以明著去女方家過夜幫忙。直到他們的感情破裂。

附說一下幾件事。

一, 所以謂的只知生母不知生父這種說法是錯的。因為在摩梭人思維裡,如果同時有好幾個走婚對像,(導游所說的阿夏關系,老一輩人不知道阿夏為何物)那麼會另人覺得這個人道德上有問題。一般情況是,只有跟一個人結束關系後才能開始新的關系。而不是同時存在。如果一個女的生了一個孩子,卻不知道這個孩子是誰的話,那麼整個家屋都會蒙羞。因此可以理解為辦滿月酒就有點像是辦結婚酒了。就算以後雙方感情破裂,不再有阿夏關系了,到了過年的時候,男方還是要給自己的小孩子送禮物。要不然村裡人會看不起他。而不知母的情況卻有存在。摩梭人,管自己的母親,還有母親的姐妹全叫阿咪。每個阿樹咪對每個孩子都視如親出。以至於有些孩子不清楚自自己的生母是哪一個。有碰到過一個。她問一個阿咪,三個阿咪當中哪個才是她的親媽。結果那個阿咪回了一句,我們都是你的親媽。

二, 在摩梭人的世界裡,男女的分工有兩個不同外,別的沒什麼不同。一則是“男走女留”。也就是說出遠門的都為男子,女人呆在家裡。最為好的例子就是馬幫。還有一個是“女管生,男管死”。生孩子的時候男人不得出現,甚至是辦滿月酒,也是男方的阿咪們出面,而不是男人自己出面。而遇到跟死有關的事,就是男人的事,女人要躲開。比如殺雞什麼的。都要男人來做。出殯那就更不要說了。那段期間,做飯也沒有女人的事。全由男人包辦。

三, 在城市裡的眼裡,他們是落後的。而卻是這個落後的人們,解決了全還球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婚外戀,性騷擾,婚內強奸,老而無人養,家庭不和,感情破破裂,為了財產而鬧的沸沸揚揚。

這些方面,不得不佩服他們。因為他們的男女關系完全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的。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利益衝突。合則在一起,不合則各過各的。因為他們從不認為一生只與一人廝守就美好,與多人親密交往就是濫交就是淫亂。感情的自由自在,令傳統的摩梭人不會挖空心思去追求對方,開展關系後也不會千方百計去獨占對方,萬一分手也不會懷恨在心。對此有摩梭人是這麼說的:“我愛的是他,他與別人的關系,是他的事,我不管,只要沒有欺騙我便行。強迫他一生只喜歡一個人才不公平。”

突然發現他們想法真的是超前而不是落後。



每次去瀘沽湖總是那麼的匆匆。每次正准備好好感受一下就要離別。

回頭再看看那湖,依然是那麼的藍。湖水印著白去,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拿起相機,准備狂拍幾張,可這麼美的景,又怎是我所能拍下來的?算了,還是不拍了,不如將她記在心裡。等下次再來慢慢感受。


(連堤島)



(格姆女神山)



(大嘴村看日出)



(瀘沽湖出水處)



(摩梭老人的背影)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