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路向北(2)

作者: lovee

導讀(二)巴黎,巴黎! 10月5日夜巴黎 謝天謝地終於到了!腳有點發腫,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皮鞋穿上。那年從廣州經停吉隆坡到阿姆斯特丹飛了10多個小時,好像還沒有發生這種狀況。廊橋盡頭有兩個移民官在看證件,人流極其緩慢地往前蠕動。還沒到海關就先查一次,也不知是否是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格外關照?過海關時一個黑人官員可能是極其無聊,也可能是要考考我的語 ...

(二)巴黎,巴黎!

10月5日夜巴黎

謝天謝地終於到了!腳有點發腫,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皮鞋穿上。那年從廣州經停吉隆坡到阿姆斯特丹飛了10多個小時,好像還沒有發生這種狀況。廊橋盡頭有兩個移民官在看證件,人流極其緩慢地往前蠕動。還沒到海關就先查一次,也不知是否是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格外關照?過海關時一個黑人官員可能是極其無聊,也可能是要考考我的語言能力,用法式英語問了很多關於行程的安排。我們兩人結結巴巴地雞同鴨講了好一會,讓排在其它道的同伴好一陣發笑。

這已是我第三次來到Paris,這個熟悉而陌生的城市。記起那一年Christmas Eve,我和黎局Casino二人組一路問人,搭公車、轉地鐵,再轉城郊火車到郊外找到那個小小的Casino的情形,雖說時光飛逝,但故地重游,回想起來還恍若隔夜。出門在外,總是有一些特別的記憶會讓人一次次地回味。

入住的酒店是雅高集團(Accor)旗下的索菲特酒店,我那年在博螯也住過索菲特,記得房間很大很舒服,園景極佳,可惜來不及享受,只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匆匆離開了海南,但我對索菲特的印像特好,也許是當時酒店大堂裡擺著的為東南亞海嘯募捐箱感動了我。但巴黎這家索菲特看來一般。進了房間,看了一下表,這個時候已是北京時間凌晨2點了,草草漱洗躺在床上就睡著了。

半夜當我被堅哥的洗臉水聲弄醒後。一看表,My God!才是巴黎時間2:40!唉,堅哥沒戴手表但生物鐘又特別准,只是害得我再也無法入睡。干脆洗個澡。洗完後看著夜空下萬家燈火的巴黎,耳邊仿佛回蕩起了舊上海灘百樂門舞廳裡《夜巴黎、夢巴黎》的熟悉旋律。

10月6日巴黎的浪漫

早餐後照例是走馬觀花那些老景點。清晨的香榭裡舍大街被一層薄薄的霧靄籠罩著,像慵懶的法國貴婦人一般未施粉黛。時間太早,好多店鋪均未開門。老

婆交待到LV的全球旗艦店淘兩個新款包包的任務看來完不成了。記得上次來LV店的時候外牆上有巨型的真皮箱包作裝飾,這次沒有看見,大概是他們自我感覺太過招搖了吧?

凱旋門地處寬闊的戴高樂廣場。這裡是香榭裡舍大街的盡頭,從戴高樂廣場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條大道。宏偉、壯麗的凱旋門就聳立在廣場中央的環島。這座拱門是1806年拿破侖用來紀念法國大軍的,建成於1836年。它只有一個拱洞,上為桶形穹窿,高50米,寬45米,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一幅就是位於面向香榭裡舍大街一面右下側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馬賽曲》因此而得名。

當我再一次走近拱洞時,只見無名戰士墓的長明燈火依舊在那裡跳躍著,拱洞邊的石凳依舊被磨得锃亮。只是不見了那一年我來參觀時,身邊的那群嘰嘰喳喳的的女學生們了。記憶最深的是那些碧空如洗的藍色眼眸,不知多年以後,物是人非,那一顆顆明亮的眼眸是否依然善睞?

說來真是讓人不相信,前前後後幾次來巴黎都沒進過巴黎聖母院(NOTRE-Dame)參觀,這次終於一償宿願。巴黎聖母院座落於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 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 “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一個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其直徑約10米,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

快進門時我看見左手邊有一家標有HOTEL的建築物,古樸而別有情趣。我想下次如果自己來的話,一定要住在這裡,這可是標有巴黎市中心原點的地方啊!住在這裡就應該算是住在了巴黎市中心了吧,我想。但願有那麼一天。

教堂大廳可容納9000人。兩旁的花窗非常漂亮,聽說浪漫的巴黎人向往西方的極樂世界,就把西邊窗戶的花紋及圖案設計得比東邊窗戶絢麗得多,我細細比較了一下,似乎還真有那麼一回事。

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曾經有許多重大的典禮在這裡舉行,例如宣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贊美詩,又如197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的葬禮等。

我端坐第一排長椅上,感受著聖母院裡這份特有的莊嚴肅穆。我的浮躁心情漸漸安靜了下來。不經意間仰頭,看見教堂內圓頂中央那團橘黃色的光,顯得離我是那樣的近,寧靜、柔和而親切。慢慢地,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溫暖浸潤著我的周身,水波一樣一圈圈地蕩開去。我痴痴地坐著,耳旁似乎傳來了卡西莫多敲的鐘聲,一下下撞擊著我的心靈,直到同伴叫我時才驚醒過來。走出教堂前,我在花窗下的功德箱中投了幾歐元,點著了一個小蠟燭,在心中默默地許下了一個願。

趁著還有點時間,我在不知名的小巷中隨意地逛著。賽納河依然從身邊靜靜地流過。河岸邊是個游船碼頭。還記得那一次來巴黎時,我們的領隊本想炫耀他流利的英語,結果就在一個游船碼頭被3個吉普騫女孩偷走了一大筆錢。

走著走著,我看見了街邊停靠的自行車。巴黎是個非常注重環保的城市,為了給市民和游客提供方便,幾乎在所有的街邊都建有自行車停靠點。,由政府提供大量的自行車供大家騎行,雖是咪表打卡但給了足夠的免費時間,還車也很方便和人性化,只須把車還到任意一個停車點就行了,只要你願意,在規定的時間內還車和用車,你可以不要一分錢游遍全巴黎。

太陽此時已從雲層中露出了紅臉膛,照在街邊小店支起的陽蓬上。胖胖的店主悠閑地坐在門邊,望著他的一大堆水果和一束束包好的紫色薰衣草發呆。街上走的很多是原法屬殖民地的移民,好幾個小男孩我都越看越覺得像球星亨利。偶爾走來幾個感覺像正宗的法國女郎,大多行色匆匆,面容冷艷,時不時吐出煙圈的嘴角卻分明又露出了些許微笑。肩頭搭著的絲巾和和街邊轉門的花紋輝映成趣,顯得如此協調。老婆那幾年在布達佩斯時經常去巴黎,她和我提到巴黎時感嘆“連空氣中都散發著浪漫的氣息”。我一直在睜大眼睛四處尋找著,希望可以找尋到這座城市的浪漫特質,但直到坐上汽車離開時,我依然無法把眼中的這一切來一次時尚元素的總歸類。

隨著那些在影視作品中無數次出現過的熟悉街景漸行漸遠,街心花園裡的野花也慢慢從我視野裡淡去,目光所及之處,音樂廳台階上那只廣場鴿似乎還在歡唱著,跳躍著……

當飛機從偌大的戴高樂國際機場騰空而起的瞬間,我的心中只留下了唯一一個問號:巴黎,何時再見?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