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古徽州,尋找桃花源(1)

作者: 央宗天香

導讀11月8日早10點20分,乘坐上海至黃山的火車抵達屯溪,開始了我的探訪古徽州之旅。 歷史上提到的中原,就是指徽州一帶。古徽州轄歙縣、績溪、黟縣、婺源、祁門、休寧六縣。此行的計劃是從黟縣開始,能走到哪裡就算哪裡。馬頭牆、油菜花、茶園、農田,這裡是陶淵明的桃花源,也是我夢中的桃花源。 跟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在屯溪火車站包了輛桑塔納,出發前往黟縣。黟縣 ...

11月8日早10點20分,乘坐上海至黃山的火車抵達屯溪,開始了我的探訪古徽州之旅。

歷史上提到的中原,就是指徽州一帶。古徽州轄歙縣、績溪、黟縣、婺源、祁門、休寧六縣。此行的計劃是從黟縣開始,能走到哪裡就算哪裡。馬頭牆、油菜花、茶園、農田,這裡是陶淵明的桃花源,也是我夢中的桃花源。

跟另外兩個朋友一起在屯溪火車站包了輛桑塔納,出發前往黟縣。黟縣的宏村、西遞村比較有名。12點多到達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南屏,門票35元,南屏的宣傳語是“謎一樣的村落”。村子不大,游客不多,一個嘰裡呱啦的小導游帶我們參觀。她講了一些徽式建築的特點,比如馬頭牆、回字形布局、“肥水不流外人田”、木雕門窗等。在一個老祠堂裡,她說這裡曾是《臥虎藏龍》中“鏢局”的外景地,《菊豆》也是在這裡拍的。跟著她轉了幾所宅子,逐漸的對徽式建築有了些了解。遇到一個正在削甘蔗的小伙子,跟小導游很熟,請我們吃甘蔗,我於是學習啃甘蔗,進步比較快,啃到一半的時候,累的只能扔掉另外一半。

3點多從南屏出來,司機送我們去宏村,晚上住這裡。宏村門票80元,感覺有些貴。晚上訂的樹人堂客棧,老板在停車場接我們,帶我們進入村。跟著汪老板穿行在村子裡,經過一座座古老的徽式民居,滄桑卻充滿著生活氣息,社會的變遷、生活的進步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影響這裡。據說這個村子呈牛形,村口的兩棵樹是牛角,南湖是牛身,月昭是牛胃,水渠是牛腸。經過牛胃月昭時,我被這個美麗的像畫一樣的村子徹底征服,古老的徽式民居,倒影印在半月形的水池中,落日的余輝灑在馬頭牆屋頂和波光粼粼的水面。在樹人堂住下,老板人挺不錯,建議我們去村後的雷公山看日落。十幾分鐘就上了山,紅彤彤的落日映紅了村子,映紅了山下的農田和秋色盡染的山。

晚上在客棧嘗了臭鱖魚和老板推薦的土雞湯,味道還不錯。

朋友建議我們早晨去月昭看日出,第二天我們6點半就到月昭池邊。恰巧今天是黟縣攝影節,到處都是背著相機、扛著腳架的人。大家都在等日出,人擠人,腳架挨腳架,似乎不是為了來拍月昭,而是來拍人。霧很大,太陽出來了,光線不是很好,沒有出現如大家預期的晨光美景,很多人遺憾的走了。南湖邊上也聚滿了拍照的人,旅游團開始進村,小紅帽、小白帽排著隊整齊的走過南湖上的小橋,生活在村子裡的人似乎已經熟悉了這種生活,有說有笑的在湖邊洗衣服,南湖裡的鴨子更似周邊無人般的追逐嬉戲。

早餐吃的雞湯面,很香。飯後去塔川和木坑。從宏村步行去塔川約一個小時,一路上都是塔川美麗的秋色。黑白的馬頭牆與七彩的樹林農田相互映襯,線條硬朗的房屋多了幾分柔美。

從塔川搭了輛車去木坑,木坑竹海是《臥虎藏龍》的拍攝地,門票35元。第一次見竹海,很新奇,很喜歡那一片片隨風搖擺的綠。

從木坑出來,沒有找到去宏村的車,於是我們摸黑走過了宏村隧道,第一次走隧道啊,以前在車上,從未對隧道有什麼感覺,但摸黑走過後,對隧道竟有了種不一般的感情,感慨萬物都需要溝通啊。過了隧道,搭到了車,送我們到塔川,還是古老的徽式民居,與宏村不同的是田園風光更濃。

中午回到宏村吃午飯,下午去廬村。一樣的徽式房屋,一樣的田園風光,但二者結合的比宏村和塔川更和諧,一條小河沿著村邊流過,村裡很安靜,村民似乎不像宏村人那樣忙著做生意。小木橋邊曬太陽的老人,院子裡曬著的青菜,晾著的衣服,牆上貼著的小魚,耕牛、野鴨,都讓我LOST在這個徽州的小村落裡。

晚上回到宏村,繼續體會夜晚的宏村,深宅大院,人來人往,在那個徽商鼎盛年代,這裡又是怎樣的盛況呢。

第三天,朋友回上海了,只剩下我一人。退了房,去西遞,門票也要80塊。西遞的文化氛圍較宏村更濃,徽式大宅更多、更緊湊,用導游的話說就是這個村裡的富商更多。很多游客圍著村頭的一塊牌坊拍照,由於時間有限,只沿著村裡的主要街道轉了轉,沒有去細看。站在一處房子的樓頂看全村,重重疊疊的馬頭牆,一層層的回形院落,恢宏大氣,同是徽宅,卻又與其他的村子感覺不同。

下午乘坐到湯口的車去黃山了,在黃山待了兩天,挑戰了身體的極限,飽覽了黃山的秋色,很慶幸去了黃山,否則會很遺憾。


宏村月昭


精選遊記: 黟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