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KING,緣於想找個人在粗帆布上畫份西藏地圖。那日穿街走巷准備去忠義市場買些剛下的荔枝吃,在經過了靠木府邊的一列房子,我被幾排窗戶上寫的文字給吸引住了,一些塗鴉配的幾幅漫畫,看似無心卻精心的塗抹在被漆成紅綠色的木框窗戶上。
推開木門便是認識KING的開始,六年前KING從成都來到麗江,呆了第三年同一位法國女郎結婚後前往了法國,去年兩人相攜又返回了麗江,目前他開了個發呆書吧,晚上在酒吧表演打鼓, 他的法國妻ANG平日打理書吧!生活過的用他的話講:像麗江隨處流動的河水一樣自然且規律。
在來麗江前KING是個畫畫的,但不無諷刺的是,他的畫只在一次學校的義賣中150元賣出去過一次。他說:“好段日子,他的靈魂徹底缺席了,因為生計,因為現實的殘酷,他自甘墮落與頹廢。“是我選擇了麗江,還是麗江選擇了我無從知曉,KING回憶起當年時這樣講:”但是,不論怎麼樣?我感謝麗江,感謝這個詞其實太輕了,其實在表達一種深沉的愛時,往往語言就會顯得特別的輕,所以,我選擇行動。比如:積極參與老城區改造,倡導環保麗江並大力義務宣傳等。
我讓他說說愛情:KING大聲的笑了,哈哈!似乎一般的專欄采訪總要有這個程序,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KING說:“我的愛情太簡單了,幾句話:ANG當年來麗江小住,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你總是可以早晨的ASK CAFÉ看到一位法國女孩,當年的我在那當侍應生,於是我們相識了,我說簡單的英文,她說簡單的中文,再接著她支助我去語言學校學習法文,她在回到法國的五個月後又回來了,再然後我們到了法國,結婚了,再再然後就是今天我們坐在這裡了。

(麗江--是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