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旅行

作者: 愛某人的阿橋

導讀星期五清晨收到攜程的善意提醒,說揚州星期六會下小雨,於是,原本就搖擺不定的計劃破產。只是因為要想外出走走的心還在,琢磨來琢磨去就選在蘇州近郊的甪直。 到達甪直,已是黃昏。沒有夕陽下那暖洋洋的冬意,灰蒙蒙的天空下湧動著夜幕降臨時的寂靜和涼薄。 沿著預定旅社的主人告訴我的路線前行,道路周圍建造著現代化的房屋,我開始懷疑我來的到底是不是我 ...

星期五清晨收到攜程的善意提醒,說揚州星期六會下小雨,於是,原本就搖擺不定的計劃破產。只是因為要想外出走走的心還在,琢磨來琢磨去就選在蘇州近郊的甪直。

到達甪直,已是黃昏。沒有夕陽下那暖洋洋的冬意,灰蒙蒙的天空下湧動著夜幕降臨時的寂靜和涼薄。

沿著預定旅社的主人告訴我的路線前行,道路周圍建造著現代化的房屋,我開始懷疑我來的到底是不是我想去的水鄉古鎮。倒是不時叫吠的黃狗讓我生出回到奶奶家的那種感覺。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水鄉古鎮甪直,不過是鎮中的某個村。走到某處,眼前出現一道彎曲的河流,一座古樸的石橋和一條逼仄的小巷,便宣告了它的存在。

這樣的景像,才與我腦海中的向往,層層重疊。點點燈火,閃爍在墨青色的天幕裡,不見熙攘的游客,軟綿的吳語,隨意的閑話和閑適的走動,讓想像中的畫面鮮活起來。那是真實的普通小鎮的生活。

腳下踩的是石子鋪就的小路,路兩旁是約摸兩層樓高的建築,多半是底層開鋪子,上層住人。靠近小河一邊的房屋比鄰而建,但每隔幾步便會空出來,砌一個河埠頭,供居民淘米洗衣。這裡的建築,大半還保留著古時的風格,紅瓦灰牆,木門木窗,間或在屋檐下挑幾個大紅燈籠。

6點過後的甪直完完全全籠罩在黑夜裡了,像我這樣子的游客不多,可很多鋪子還是沒有打烊,店家並不為意,看電視的看電視,低頭算賬的算賬,仿佛這個時候開著鋪子,不過是為了給晚到的游客們體驗別樣心情的便利。

這邊和外面,似乎是兩重天,外面燈火通明喧囂嘈雜,這邊燭火幽暗慵懶平和。

————————————————————————————

清晨的甪直和傍晚相比,透露出不同的風情。

咬了一塊香甜的海棠糕,再次開始在古鎮的探尋之路。

天已放亮,淺淡的太陽輕輕巧巧拴在樹枝上。四周的空氣散著微微的冷意,卻是一派清新。船娘們身著傳統的藍色對襟棉布褂衣,頭上裹著印花毛巾,談笑著從船塢出來,搖櫓穿梭在曲折的河道中。

甪直還沒有完全蘇醒。巷子裡空無一人,偶爾能見早起的老人拎著早點從外面回來。倒是煙霧繚繞的煤球爐讓我頗有些驚訝。這個時代,竟然還有人用它來生火。裊裊上升的煙霧,模糊了原本清晰的街景,也讓我萌生時間停滯的錯覺。

漸漸的,人開始多起來了。店家們卸去自家鋪子的門板,開門做生意,卻是不緊不慢的。寧靜的小鎮,有了這樣的動作,變得熱鬧。在前晚大門緊閉的建築,露出了真面目。蕭宅、沈宅、萬盛米行,我只是匆匆一瞥,比起追溯過往,我更喜歡享受殘存的現在。

游人陸續進鎮了,導游帶著團隊依次拜訪固定的景點。或許,這就是甪直真正的生活。昨天我所窺見的,不過是一個秘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