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地方,就像夢想一樣,會把它們存在心裡,等著時間來一一探訪.宏村是多年前想去的地方,直到如今它已經不再青澀靦腆,才尋出時間來細味. 關於牛型村落,幾乎是早已熟爛於心.從牛角進入,在牛胃旁駐足,順著牛腸覽尋,流連於牛肚,幾乎每個進入宏村的人,都這樣走過.五百多年的兩棵老樹,一株紅楊,一株白果,是謂牛角,也是村裡紅白喜事必要的儀式所在;山上引下的泉,經過家家戶戶門前的水道,是謂牛腸;由北向南,彙入中心處的月沼,當地人叫半月湖,是謂牛胃;泉水不停,汩汩向南,便到牛肚--南湖,及至流出古村,又再灌溉農田,澤被萬畝. 當年的風水先生,如在今天,怕是個建築規劃大師.一路泉水,不僅家家有水可用,遇火防火,還順帶將生活廢水直接灌溉農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古人的智慧,最是在這些鮮活的民生中讓人感懷. 我們住在月沼邊上一角的樂山書屋.據說在月沼邊上的住家,都是在村裡輩份最高的.村中大都姓汪,樂山書屋的主人夫婦也是.這也許是村裡最小巧精美的古居了,細院小池,瓜藤綠葉,天井古匾,還有一只眼神憂郁的母狗笨笨.在樓上的小亭喝茶曬太陽,對著月沼半池碧水,抬眼望去有遠遠錯落的白牆,映著疏枝上掛著的幾個柿子火一般紅.一欠身便看見窄窄的一人巷裡魚貫而入的游人,悠然如夢. 至於參觀過的宏村古宅,如何如何徽派,如何如何精美,活畫出當年徽商如何的排場,都與我無關了.有多少的古宅,便有多少的悲歡故事.今天民居廳堂,仍按當年左瓶右鏡來擺設,寓意男人在外經商平安,女人在內持家心靜.當年鹽商大戶人家的承志堂,大廳書房,正室妾侍,管家丫鬟,樣樣講究,諾大一個廚房空無一人,只留游人腳步不斷.余音繞梁,總須曲終人散...

(初見月沼)

(樂山書屋門前月沼一角及母狗笨笨)

(承志堂前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