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驢死了,他還活著!)
《城市不能包圍農村,理想奪取不了政權》
聽說在奔子欄的小學,因為志願者和校長尼西為學校財務方面的事情出現了意見分歧,志願者不滿尼西的許多做法,尼西邀集了村裡的人,幾乎發展到了志願者再不離開奔子欄,就要挨打了的地步。這個志願者最後被趕走了,還是一個女學生,非常氣憤非常憤懣,出來後她在網上把這個事情公開了,說自己是中國第一個被趕走的志願者!
奔子欄和我們離得不遠,就那麼幾戶人家的小鎮,在金沙江的邊上,從德榮出來去中甸或者從中甸去德欽都要經過。寒假的時候去看梅裡,一個在德欽的同學說要考公務員,要考到奔子欄去,因為那裡是全德欽最好的鄉鎮。(剛才我去尋找了一下,好像那個帖子已經不在了,反正我們的目的也不是要故意捕風捉影故意興風作浪,就是這個事情,聽起來總讓人感覺輕松不起來。有啥好堵塞的,所有的事情如果只是急於封堵,而不是去忙著疏通,最後都不會有好結果。)
一個女學生,畢業以後滿懷著崇高的理想,揣著僅有的幾文錢不遠千裡赤條條的來,且不說自己心上身上的壓力,單是父母能夠支持她來的決心,就值得全天下全雲南人民好好記住。可是結果呢?是的,志願活動到也不是什麼慈善事業做事情的志願者也不是衝著人們的感激來的。可是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人們有的時候也確實是淳樸厚道的,可是在淳樸得讓人掉眼淚的另一面也會有狹隘、自私,還有對一個學生娃子的不寬容和不接納,甚至更多更復雜的東西。
12月5號是世界志願者日。我想這樣的事件在我們國家決不是唯一的,還有更多志願者和他們服務的對像之間發生過發生著的事情,沒有被公開出來罷了。志願者活動走到今天,真的志願者和假的志願者,真的受助對像和假的受助對像,無私與自私,崇高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之間的差別,已經使志願活動顯得不再那麼簡單,不再那麼單純。
在奔子欄小學的事件中,分歧的要點是說尼西校長把社會各界人士捐助的錢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而且涉及的數量還很大,另一方面學生吃住的都太差了;志願者認為不該那樣。當然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裡面應該還有一些大小的原因。單從尼西和志願者的角度講,他們都也沒有什麼過錯。在建校之初,尼西校長傾家蕩產的買牛馬建設學校,最後學校有了錢,從他的角度講,他用一些他想怎麼支配那是應該的吧。
最委屈的是志願者,要是我受著被趕走這樣的對待,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去面對。她不為名利為著孩子們而來,要是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許事情就過去了,可是過生日吃好的的時候她想著孩子們良心上過意不去;所以要管要說出來!
還有另外一個志願者,是個女的外國人,也許不知道這麼多復雜的事情,當所有的志願者都走了,她還留在小學裡教書。也許話說回來,為了孩子們,所有的人都不應該走,可是你知道的事情那麼多而且你預備不把他們埋在心裡的話,你要呆都呆不了。這一切已經和志願活動離得太遠了,可是又和志願活動密切相關,在書生意氣和地方保護主義加上各種復雜的主意交鋒的時候,白面書生們往往還是暫時得繳械投降!
就好比你拿城市裡那一套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去到農村,好是好的,文明也是文明的,先進也是先進的,一個良好的願望,最後人類都是要走到那一步的。可是,願望畢竟是願望,一廂情願的事情總是費力不討好。農村自有農村的道理。那裡既可以淳樸到可以讓你掉眼淚,也可以蒙昧到讓你掉眼淚。即使你摘光樹上的蘋果,吃掉所有好吃的東西,山路十八彎把你送了一程又一程,這些都是可以的。可是,他們也會因為你的一個大意的動作或者一句玩笑的話和你動粗和你勢不兩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在德欽的公益組織中進行志願者服務活動的人,還有一個為許多人知道的就是馬驊。馬驊在明永村教書,後來車翻進江喪失了年輕的生命,德欽的人們,藏民還有學生,還有許多雲南人民,無不為馬驊的逝去而扼腕痛惜,我記得他的一個學生講馬驊教他們搭洗澡棚,正式啟用澡棚洗澡的那天,溫熱的水從頭上淋下來,孩子說我聞到了陽光的清香!
在百度和google搜索了下有關中國志願者活動的歷史沿革,希望為自己想說的內容尋找一點點依據,可是看到的都是一些有關美國志願者活動,NGO等等的大文章,和我想說的全沒有關系。
記得有一次去參加三下鄉志願者活動,我們的隊伍分先去到一個叫九場的鄉鎮,然後分三路下村,我們就駐扎鎮政府,鎮長鄉長帶領我們東游西逛游山玩水吃香喝辣,後來我們幫鎮上的人們修理電視機在趕集那天給他們唱歌跳舞,把全鎮子都轟動了,晚上淋著大雨的四村八寨的農民都來看表演,把我們高興得什麼似的,最高興的是省委書記恰好也來了,把我們誇贊成什麼似的。
而另外一個隊去到一個不通公路的地方,回來的時候,有的人已經好幾天沒有洗臉了,說去的地方有的人家一家幾口人才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褲子!當時大家就說要捐款要一人扶持一個孩子讀書,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那時候的豪氣又漫漫喪失了,反而是鄉長帶領我們去看一個巨大的苗族村寨,走的時候他們全寨子出來送行的場景我老是忘記不掉。
是的,我不崇高,要是我崇高的話我就應該跑過去掀翻鎮長宴席上的桌子,指著他的鼻子大罵你你這個貪官你這個狗官你就知道吃你不去看看農民怎麼怎麼苦啊~~~~。我沒有那樣,我們吃得很高興,我們表演的時候也很買力,現在我還保存著一張照片,我們隊的同志們寫標語寫到凌晨兩點過了,大家一手拿著男廁,另一手拿著女廁。在標語堆得鋪天蓋地的房間裡合影。
我感覺那樣的歲月,於我,是非常難以忘懷的!其中有許多的事情可以值得記憶,也有一些事情值得琢磨,而更多的,也許就是告訴我展現給我們的農村就是那個樣子,有東西需要改變有東西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不是什麼改革家不是開天辟地的大領袖一下子能把事情扭轉到我們期望的樣子。
也許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年月,農民曾經非常忠誠地擁戴過我們,可是現在時代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農民有自己的一套,而且那一套往往是最為直接、最為有用有力的。如果他們沒有自己的一套,在城市裡的學生娃沒有來的時候,或者走了的時候他們將怎麼辦呢!
是的,別看我們的形勢一片大好,其實很多人真的還很可憐。鄉上鎮上的貪官污吏有是有的,而且還不少,可是有的地方本來就很窮苦,要是能有一點什麼吃的用的花的,當著官的多分點,然後少分一點給別的人,那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仁至義盡,你要要求所有的人按照理論上的一樣理智,那是辦不到的,這樣的要求也是不近人情的,那並不合乎農村的實際,農民互相之間有著相互幫助和憐憫的方式,自古以來他們就會相互支持,不然他們也不會說什麼遠親不如近鄰。
志願者也應該去理解,理解農村,理解蒙昧,理解愚昧,理解那些和書本上說的你們自己看見的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志願者活動是要把先進的更好的方式方法帶到農村去,讓人們知道外面世界的模樣和變化,去衝擊人們的視聽;可是更多的應該是去看見,去感受,去學習,去了解,而不是去老想著一定要改變,去按照你的意志發展,那樣只會導致大家都很難受,志願者很難受,村民們也不好受,畢竟娃子們來了,啥也不為,都是為的俺們好!
他們說不一定發達國家才有志願者,可是志願者多的國家必定是比較發達的。希望我們的志願者越來越多,有沒有組織不要緊,有一份心意加上行動就夠了,農村確是廣闊的天地,如果不了解一點農村的事情,城市裡的人不去親眼看看去經歷事情的發生發展,感覺不到鍋煙灰抹在手上怎麼洗也洗不干淨,還有冬天,冬天河裡的水凍得人直哆嗦,可是女人們在裡面洗東西,做家務活挑很沉重的擔子。
城市是不能包圍農村的,光靠理想也奪取不了政權。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可是志願者可以很輕松的跨越其中的界限,只要我們來了,只要我們盡了本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那是另外一種抵達的方式,沒有對和錯的區別,有的只是方式上的不同。其心拳拳,其意殷殷,和諧為道,欲達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