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

作者: 陳忠富

導讀烏鎮江南水鄉,水網交錯。坐船而行,穿過的是一座座橋。登橋而走,跨過的是一條條的河。吳角越頭,坐船而過便來到了同裡,周莊;跨橋而過便來到了烏鎮,西塘。相同的是小橋下潺潺的流水,不同的是人言中的吳腔越調。我記憶中的江南是這樣的。 春天走在小河邊總能看到一群小鴨子跟著父母在河中嬉戲,讓人想到的是春江水曖鴨先知。夏天坐在小河邊垂釣總能看到朵 ...

烏鎮江南水鄉,水網交錯。坐船而行,穿過的是一座座橋。登橋而走,跨過的是一條條的河。吳角越頭,坐船而過便來到了同裡,周莊;跨橋而過便來到了烏鎮,西塘。相同的是小橋下潺潺的流水,不同的是人言中的吳腔越調。我記憶中的江南是這樣的。

春天走在小河邊總能看到一群小鴨子跟著父母在河中嬉戲,讓人想到的是春江水曖鴨先知。夏天坐在小河邊垂釣總能看到朵朵盛開的蓮花在荷葉上隨風搖擺,讓人想到的是荷葉連河塘。秋天坐在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享受著穿弄而過的秋風,讓人想到的是秋風送爽入愁眠。冬天行走在滿是積雪的小路上感受到的是白茫茫的一片無了顏色,讓人想到的是銀裝素裹分外妖饒。

現在的江南已然少了些許舊時的好風光。交錯的河道不在如舊時一般密布,密布的石板弄不在如舊時一般交錯,吳腔越調也正在耳邊消失。一切都在時間在洪流中變化消失,唯一不變的是記憶中美好的回憶。

變化是永遠的,記憶是永恆的。

烏鎮與西塘一樣給人以小而瘦的感覺,所以出的是一些像茅盾一樣的文人,難免有一種獨善其身的文氣。同裡與周莊一樣給人以大而肥的感覺,所以出的是一些像沈萬三一樣的商人,難免有一種達濟天下的財氣。真是什麼地方出什麼人了。雖然沒有去過南潯,想來它也應是大而肥的,要不然又如何出了那麼多的湖商,號稱什麼四像,八牛,十二金狗。

現在來說說烏鎮吧。烏鎮有什麼呢?有的是著書的茅盾,有的是歌唱的船娘。有的是小吃麥芽餅與薰青豆,有的是土產藍印花布與竹木器,有的是小橋流水,有的是沿河的長廊,還有那枕河的人家。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