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來深圳已半年有余,尚未邁出深圳半步,“在路上”的心思未免有些蠢蠢欲動,加之幾位同事都有此心願,尤其是由MM馬上就要變更工作地點,想趁最後的南方時光多出去游玩一下,遂計劃出游。計劃的過程一波三折,結合大家的時間,閱讀了大量游記,幾經考量,最後把該次出游的目的地選在了位於粵北小城韶關境內的丹霞山。
丹霞山以“色如渥舟,燦若明霞”的地貌出名,地質學上以丹霞山為名,將同類地貌命名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為世界上同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類風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以我國分布最廣,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形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在2004年丹霞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現在正在積極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D1(2007/11/30):幾經磨難,終於在今天早上拿到了去韶關的8張車票(N554,86RMB)。想想昨天晚上那頓荒唐的晚餐,胃裡面依然灼燒的酒精,訂票打電話時種種可笑的境遇,出游前隱隱的興奮,仰望藍天,心中五味雜陳,只想21:45趕快到來,讓我能伴著夜色,疾速離開。
下班後,我們7人在食堂簡簡單單的吃了一頓晚飯。在我們繪聲繪色的形容了當地氣溫有多麼多麼的低,並介紹了各自的御寒裝備後,兩位MM旋即決定回家再取幾件衣服。關於保暖的問題,我很早就發信知會過了。看貼不仔細,唉!
到了火車站,彙合了同行的W君,在候車室裡稍等了片刻,一行8人就登上了開往岳陽的N554。這是一輛雙層的空調特快列車,我們在下層,車廂裡面干淨整潔,氣溫適中,可能是我穿的衣服比較厚,不一會兒我就把外套脫掉,只剩下了貼身的短袖T恤。
夜間乘車總是一件無聊的事情,因為窗外只剩下偶爾閃過的幾點光亮給你一些幻想。還好我們人多勢眾,總是能找出一些事情做的。那廂4位上車就開始打撲克,沒有多長時間氣氛就達到了頂點,有說有笑幾乎一路。這邊我們4個開始閑聊,後來互相介紹各自知道的撲克玩法,並一樣一局的嘗試了一下。
到了凌晨一點,大家開始漸漸體力不支,漸漸昏睡。剩下了我和W君一如既往的開著無聊的玩笑,互相腦力激蕩,以期待能有富有智慧的笑話出現,但這種努力大多都徒勞無功。
終於在晚點了將近20分鐘以後,列車緩緩的停在了韶關站,當我們踏上月台時,都不禁的打了一個冷顫,真TM冷啊,呼氣都能看到白霧。
我們幾個哆哆嗦嗦的走出了車站,站前的廣場很冷清,除了幾個圍住我們的小旅店代言人。不過當我們明確的表示不住後,她們也沒有過多的糾纏。
為了防止夜長夢多,我們迅速的調出存在手機當中的信息,鎖定了一家感覺最近的賓館(韶華賓館),打電話確認是否還有房,得到確認答復後,我們隨即打車前往。從此一個困擾我們的問題在韶關就不停的出現——為什麼各種長度到了韶關以後就不准了,餓滴神呀。
從攜程的信息來看,該賓館距離火車站5公裡,所以上Taxi時還覺得事前商量的10塊錢很值,哪成想沒有2分鐘就到了目的地。第二天我們步行回火車站,也就15分鐘左右,1公裡最多。
到了大堂,前台一口咬定雙人間150元,我們看看時間都快3點了,急需休息,就沒做過多的砍價。
商定了明天的集合時間後,我們就各自回房睡覺去了。當我躺在床上看完電視播放的《唐伯虎點秋香》時,已接近凌晨4點。
D2(2007/12/01):到了約定好的9點,掙扎了一下,又把鬧鐘定到了10分鐘後,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之勢迅速地再次進入夢鄉。
要命的鬧鈴如期而至。睡眼惺忪的洗漱完畢後,開始挨個房間的砸門,除了兩個MM之外,所有的弟兄們都差不多被我打斷了美夢。
退房完畢,走出賓館外面已經沒有了昨夜的涼意。我們盲人摸像般找到了街對面的一家名曰本島粥城的飯店吃了一頓粵式早茶,各式各樣的東西我們點了滿滿一桌子,最後結賬8個人才花了100出頭。
走回火車站,我們又看了下手機裡面的游記,上面記載出了車站向左大概走10分鐘會看到一個批發市場的牌子,下面就是汽車站。
結果剛走了大概2分鐘,那個牌子就如期而至,而到這裡關於誤差的故事才剛剛開始。W君小聲對我說,那篇游記可能是殘疾人寫的,雖然不厚道,但於我心有戚戚焉。
閑話少敘,到丹霞山的汽車票14元,車很多,人滿就走。一路上路況湊合,風景幾乎沒有,可以放心睡覺,不會錯過精彩。一路W君一直在說這個司機應該怎麼樣超車,給我的最深感觸就是他的車以後千萬不能坐啊。畢竟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搭錯車而悔恨。。。(此處省略500字,詳見《鋼筆是怎樣煉成的》)
一下車,呼拉一下又被各個小旅店的代言人圍住,這回他們的殺手锏是許諾不用門票,讓我們只付門票一半的價錢便可游玩整個景區。之前我看了一些網上的介紹,覺得十分不靠譜,但中間確實有點心動,但閃爍間看到他們在互相使眼色,便覺得不妥。畢竟,我是那麼地喜歡收藏各種門票。
現在靜下心來分析當時的情景,我相信景區那麼大,而每個景點驗門票的地方只有一處,把我們帶進去應該不成問題。但估計那都是比較偏僻的地方,白天還好說,但計劃中第二天要看日出,一大清早,周圍伸手不間六指兒,誰知道爬山會出現什麼事情。而且買票還可以在景區內隨便坐車,雖然他們許諾回用農用小三輪送我們到各個景點,天知道交完錢之後態度會不會來個U形轉彎,況且農用小三輪的安全系數也令人堪憂。
景點門票120,保險3元,不含游船、索道。
買完票,大家借著山門外“世界地質公園”的石碑紛紛合影留念。山門很宏偉,整個形態是仿造景區內的僧帽峰建成的。通體的紅色,左書“中國紅石公園”幾個大字,最上面的僧帽上寫著“丹霞”二字。
進門後上了游覽的電瓶車,沒多遠我們就到了山裡面,涼風陣陣襲來,煞是涼爽。開到中途司機和我們推薦游覽的線路,和我們事先從游記上得到的信息一致,趁著下午先游覽陽元石景區,明天一早爬長老峰觀日出。接著他又向我們推薦了一家旅店,想必他是能拿到回扣的,就在長老峰景區的山門那裡,我們看了看房沒有同意,而後找了旁邊的另一家旅店,叫做霞都酒店,其實就是農家小店,三間房以250元成交,條件很一般,不過距離第二天登山的入口倒是近的一塌糊塗。
我們把大多數行李都放在了旅店,然後乘坐另一輛車開往陽元石景區,時間大概用了不到10分鐘。那裡的農家旅店更多,都在驗票處的門口,想必剛才在山門要拉我們過來的那些人就在這裡住吧。
因為票是48小時無限制進出的,為了防止一人進來之後,第二天再交給另一個人使用,所以進景點需要按指紋與門票的條碼綁定。
進了景區直接左走,不一會就能看到那根標志性的陽元石,不過由於角度問題,並沒有照片裡面顯示的如此雄壯。走到中途路左上山有個拜陽台,估計這裡就是最好的角度了。山下入口處聚集了好多人,好多人頭戴一色的帽子,大概參加旅行團到此也就止步了。傳說這裡求子很靈驗,我估計拜完以後生男孩的比率上升到50%,與生女孩的比率相等,恩???
拋開這些無聊的東西,我們直奔今天的主題——雲崖棧道。這條棧道是在陽元山南側的紫雲崖上開鑿出來的,崖壁垂直而立,棧道內側是高聳赤壁丹岩,外側就是那個叫紅塵的東西,萬丈。棧道十分狹窄,大多地方只能允許一人通過,當上下行交錯時,大家像拆彈般小心側身蹭過,好在外側有鐵欄;路本身也很陡峭,很多時候你前面的人的腳就在你頭上晃來晃去,所以在你留心你的腳下時,時不時也需要留意一下頭頂。走到中段我們不禁傻子一般向著山下“喂,喂”的高聲呼喚,山下有好事者也高聲回應,恩,這種快樂的傻子我願意去做。
刺激的情節總會讓你忽略一些其他的細節,比如頭上的汗水。當我走到途中一個平台的時候,摸摸額頭已滿是汗水,並且還滴到了眼鏡上一些,不過剛才一絲感覺都沒有。人在刺激的情況下也比較容易熟絡,我們與一路遇上的游人都自覺不自覺的互相打著招呼,仿佛經過這一遭大家就是一個隊伍的人了,就像在社會上遇上了老鄉、校友、同屆的兄弟姐妹一樣,生命中有了一些共同的軌跡,就特別容易互相認同。
其實陽元山並不算高,到了山頂W君用海拔表測了一下,還不到300米,只不過由於丹霞地貌的原因,使得此山平添了一些險峻的味道。
山頂有個小亭,名曰嘉遁亭。就亭子本身來說並無特別之處,不過這個名字卻大有含義, “嘉遁”語出《易經》六十四卦中天山遁九五爻,意思是見好就收、適時退避。是呀,已經站到頂峰了,難道還要登月嗎。說實話這裡雖說是陽元山頂,但論景色除了錦江從山間流出那側有點山水之色外,其實並無什麼好看,因為那些鬼斧神工的山峰幾乎全都不在這一側。不過我們還是在這裡費了不少的相機內存。
嘉遁,對,見好就收。我們開始下山,沒有再次選擇雲崖棧道,而是另一條路。沒過多久,就看到了一個破棄的類似於關口一樣的建築,後看資料了解到這裡就是細美寨。明末時期當地族人為了躲避戰亂,於山頂結寨,名為“細美寨”,直到天平天國才漸漸衰敗,這就是該寨的山門。從這裡往下是一塊光禿禿的大石頭,上面鑿了九十九截台階,名曰九九天梯,兩邊都是峭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教科書式地形。
細美寨下的九九天梯,與雲崖棧道相比同樣險峻,但細品又有另一番滋味。在棧道上周圍還有一些植物孤傲的長在懸崖邊上,雖然心裡知道那毫無用處,但內心的淺意識當中還是把它們當作了救命稻草。但九九天梯就鑿一塊光禿禿大石頭上,角度大概在60到70度之間,雖然兩側有扶手,但一失足也無疑會落得個無敵風火輪的雅號,所以走在上面的時候心理沒底,還真有如履薄冰的感覺。後看資料圖片,發現以前這個地方連扶手都沒有,怪不得古人感嘆道“飛鳥回翔不敢度”。
再往下走,便是玄機台。一塊岩石一直向下向西延伸,這遍就是陽元山上觀風景觀日落的最好地點。坐在台上,眼前毫無遮擋,未開發的大石山景區形態各異的山峰伴著落日一收眼底,夕陽的余暉落在山峰上使其邊緣泛化出金色的光暈,就像電影裡面從夕陽中向你走來的英雄人物。山下錦江在山峰間溫柔的穿行,反射著光亮,銀帶般撒在地面,用它的秀美中和著山峰的剛烈。“長河落日圓”大抵也就是如此景色吧。這時,大家閑適地或坐或臥,抓緊時間享受著這難得的午後散淡時光,一時間誰都沒有了聲音,我們在上山,世界好像被按了暫停鍵。或許此地名字中的玄機,生命中的玄機指得就是散淡二字,就如蘇軾詞中所雲: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陽元山上的路並沒有照明,所以我們趁著天還有光亮,下到了山下。走在山下的公路上,看著旁邊我們剛剛爬上的山峰正想心生感慨之時,就被旁邊一個賣沙田柚的老伯叫住,告訴我們小路裡面還有通泰橋和渾元洞,由於天色將晚我們特意問了一下需要多長時間,答曰5分鐘就到,我們便和他約定好一會兒出來買他的柚子。進去沒多遠,便看到一個牌子,標明通泰橋和渾元洞是兩個方向,距離分別為100米與200米。
我們先朝著通泰橋的方向進發,一路都是石階,與之前的路相比要簡單很多,但是這100米還是覺得很遙遠。不過正當我們發出怎麼還不到的疑問時,一抬頭,通泰橋便橫跨在我們頭頂。這是一座天生橋,但是無論是從形態還是跨度來說,我們都很難相信這是一座天然的石橋,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就在這裡,這個世界如此美妙也在於此。剛才那位老伯告訴我們登上此橋可以天長地久,但這時的我希望這不能成真,一是既然來了總是要上橋走走的,二是要是光光棍一根的狀態天長地久就慘了,餓滴神啊!
下了橋,回到岔路口,又向著200米遠的混元洞進軍。誰知道,這200卻遠遠長於之前100米的兩倍。每當我們有返回的念頭時,想想已經走過的路將白白浪費掉,便硬著頭皮前行。終於,兩個MM走不動了,天色也馬上將晚,我們便決定讓W君陪同兩個MM,其他人等急行軍,約定如果15分鐘以內還沒到達混元洞便及時下撤。結果當我們耗盡最後的體力狂奔到混元洞時,都傻了眼,這哪裡是洞,只是由於山體風化凹進去的長長一條。當我們看時間還不到15分鐘,還想往前繼續探索一下的時候,發現一塊木牌立在面前,上書“未開放區域,游人請勿進入”。看來我們算是到了盡頭,見好就收吧。
下山時,天空中的黑色已經稠密起來,我們伴著手電的光亮小心的下撤到公路,剛才那個賣柚子的老伯早已不見了蹤影。當我們在山中公路上繼續思索這200米的奧秘時,有人一語道破天機:可能指得是海拔。高,實在是高。
伴著夜色,我們一路歡笑的走到了景點門口。大家在門口的小店中買了一些特產,便叫售票處的大姐打電話叫景點的公車過來送我們到旅店。看,買了票就是方便。
到了飯店我們點了一桌子的農家菜,給我們最大的吃驚是每個菜上的都是如此之快,就連我們要的那只雞從被宰到端上桌也不過短短15分鐘的時間。我們還嘗試了一下當地的活力啤酒,給我的感覺就像街邊大排擋賣的那種兌了水的扎啤。
飯後,我們8個人便聚在屋子裡,把三張床並在一起,打起了撲克。大家越打越High,高潮出現在下面的這個場景中:
D君用力的甩出了一手極具殺傷力的牌,挑釁的說:“大吧?”
旁邊很久都沒有出牌的Liu君看了看出的牌,說了一句“大~腿~”,旋即打出了一手更加罕見的牌。
不久後,D君突然表情痛苦得高呼,原來,他的“大腿”抽筋了。
估計這個橋段會被大家記上一段時間的。
到了午夜時分,為了明天的日出,大家約好明天起床的時間,不太情願的各自回屋休息去了。山裡的夜還是很冷的,我們看了一下溫度計屋子裡只有12度,我們的切身感受是可能還更低。當我們看完半場英超比賽,關燈睡覺的時候,已經過了凌晨1點。
D3(2007/12/02):5點整,鬧鐘催命一樣的鈴鈴響起。一個念頭在我心中升騰:餓滴神啊,殺了我吧。
簡簡單單的洗漱完畢,套上了帶來的所有衣服,戰戰兢兢的開始敲各房門。第一個敲得是兩個MM的房門,我是多麼的希望她們說不去了啊。
當我敲完房門,有氣無力地問還看不看日出了,馬MM中氣十足的說:“去啊,馬上就收拾好。”得,繼續敲。
D君開門迷迷糊糊得問都誰去,我說兩個女同學都去,他說等我一會兒啊。
當我把出發這個消息轉達給我們屋的其他兩位兄弟時,他們表情奇異,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失望。
我坐在床上望著Lin君左一件右一件的往身上套著衣服,好奇地問到一共是幾件,答曰5件。
集合,Liu君與H君決定繼續陪著周公,放棄日出。
出發,伴著夜色以及清晨特有的味道。
沒有兩分鐘,便到了山下驗票的地方,D君慌忙間卻沒有帶門票,於是我們幾個先行上山。
這邊的山路很好走,寬,並且還有路燈。石階被山間的晨霧打得潮濕,邊緣反射著昏黃的燈光。我開始還走的十分順暢,不過沒過多久由MM便漸漸體力不支,步伐漸漸緩慢,各種被我們戲稱的高原反應滾滾而來,估計是前一天耗費了太多的體能儲備,如今有些透支。就當我們停下恢復體力的時候,D君又從後面趕上。看,住得近就是方便。
以後的道路,由MM靠我們的生拉硬拽,連蒙帶唬,一步一步的艱難前行。走到了別傳寺山門的地方,我們模模糊糊的看了一眼崖壁上的石刻,沒做任何停留便繼續前行。
過了別傳寺的那個平台,便到了著名的單梯鐵索。這時天已經開始蒙蒙亮,爬在上面,回頭向下望去,可見散落山間的點點光亮,以及裊裊炊煙,那是當地小山寨嶄新一天的開始。這時,當當的晨鐘也悠揚的飄蕩在山間,它來自我們剛剛路過的別傳寺。我們傍著鐘聲繼續前行,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此刻蘇醒。
過了單梯鐵索便再也沒有了艱難的地段,我們一路前行到達了長老峰的觀日亭。這時,太陽還沒有升起,觀日亭上聚集了很多來看日出的游人,其中不少是青春年少的戀人們。
等待,是一種煎熬,尤其是在結果未知的情況下。天空中陰雲密布,誰也不知道今天的日出會是什麼樣子。
太陽好像了解到了我們的心思,在我們惴惴的等待後,一點點的露出了它的原型,我們眼看著它冉冉的升起,然後再鑽進雲層,再也不與我們相見。整個過程不過5分鐘。
人們再發出了嘆息聲之後開始紛紛下山,我們便趁這機會照了幾張照片。憑欄遠望,這裡的風景還是很漂亮的,大小石峰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尤其是那座標志性的僧帽峰,傳說是濟公游玩到此,臨別之時把帽子遺在這裡所成。美麗的傳說其實不必太過相信,但這座山峰的逼真倒是實實在在的。
觀日亭另一側的鐵欄上掛了一排排的同心鎖,我們好奇的一個個翻看,最後發現最早的不過是2005年的,並且大多被腐蝕得字跡難以辨認,頓時心生感慨。時間啊,你真是個狠心的家伙。
下撤,到了別傳寺。這時寺門已開,我們得以進門游覽。“別傳”二字,取自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的“心印別傳”之意。
對我來說,該寺並無太大新意,除了大雄寶殿外掛著的那個木魚,真的是木頭的魚啊。不過同行有善男信女者,虔誠的許著願。
出了寺廟來到了上山時看到摩崖石刻的那個地方,名曰紫玉台。首先看到的就是“紅塵不到”四個大字,暗指此處乃桃源之所,沒有塵世間的煩擾,靜心感受,確實如此。
石刻還有許多,大多是對自然風光的描述與佛教典故,字體各異還是有些看頭的。
此時已經9點多了,我們便給還在旅店的兩位兄弟打了無數電話,想讓其上來一同游玩,無奈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我們便按路牌的指示向著陰元石的方向出發。經過了昨天的一遭,這時我們已經對路牌上指示的距離視而不見,而方位,我們認為大致還是准確的。
走了沒多遠,便看到了景點一線天,該處懸崖相依,兩山並立,距離不過數尺,其間只見一線青天。
過了此處,便是一路下山,走在光影婆娑的竹林當中了。
走了大概幾十分鐘,便來到了傳說中的陰元石,我的感觸只能是無語。始終覺得該物是人造。
有了昨天的經歷,我一路上很留心景區內的指示牌,發現很多地方都不一致。比如陰元石就看到了陰元石、少陰石兩種說法,英文也有yinyuan rock,female stone兩種說法。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不一致,估計會給很多游人造成困惑,希望以後能夠統一。
轉過陰元石又有一個觀景台,該處是看蠟燭峰的好地方,幾根細細的石峰拔地而起,其中最細的那根,但覺風吹雨打就可使其即刻傾滅。
我們再此稍稍休息片刻便向翔龍湖出發,到了湖邊看到指示:景點出口前方3000米,便打消了步行出去的信念。翔龍湖很小,坐船(12元)也就幾分鐘便就到了景點門口,湖中有一景點名曰玉帶橋、毓秀亭十分的精巧,有點“小橋 流水 人家”的意味。
出了景點,我便急忙尋找購買郵票,以便把我之前買的明信片郵寄出去,哪想到幾乎走遍了所有的小店,均被告知沒有郵票,要買就得到縣城去。令人苦笑不得的是,一個郵筒就立在景區門口。
中飯還是在那家旅店吃的,當然沒點昨天一點兒也不爛的雞。
出了山門,坐上了來時的大巴,疲倦由此散開,昏睡了一路。
到了火車站,發現到深圳根本沒有正點的車,都是凌晨上車,便轉向了旁邊的汽車站,買了15點45最後一班開往深圳的大巴。因為沒有通過售票窗口直接在司機那裡買的,所以便宜了20塊錢,只有90。
看看時間,還有大概40分鐘能夠浪費,買了一張韶關地圖收藏後,我便與W君、Lin君一起步行去了風采樓。
風采樓是明朝時為紀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被譽為韶關市的標志,現已成為韶關市博物館。
我們還是從昨天早上吃飯的那一側進入步行街,由於是周末步行街上的人很多,中間還遇到了一個外表來看像天主教堂的基督教堂。穿過步行街,拐到風采路,風采樓便立在路口,任由車輛從它下面穿行,原來是個門樓。由於時間原因,照了幾張相便打車返回,韶關的出租車是5元起價的。
上車,歸去來兮,繼續昏睡。
晚9點左右到達福田汽車站。
一切都很圓滿。
後記:寫到此還是沒有找恰如其分的標題,想到歡送由MM也是該次出游的主題之一,便借大師之名成此題——為了告別的聚會。
2007.12.03~2007.12.09
my blog:blade-zheng.blogcn.com

(丹霞山老山門)

(雲崖棧道)

(摩崖石刻)

(一線天)

(韶關風采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