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亞] 三、爬乞力馬扎羅第一天Machame Gate- Machame Hut
爬山第一天,心態平和,或許有一點期待,但今天的我,已經不能完全復述當日的心情。但寫這些的時候,還是能夠清晰地記得當天的很多片段,看來某些事情只要經歷過,總是難忘記。
那天是17日,早起吃飯。這家旅店的房費居然包括早餐:有果汁和咖啡,還有當地最常見的那種面包。我們另點了些別的,花了1800先令,不到兩美金。可見backpackers的食物最貴。之前從肯尼亞過來的車上,怕我們中午沒食物,在backpackers要了六個三明治,只是簡單的面包夾了幾片黃瓜和西紅柿,另有一片肉,就一共花了15美金。奈何吃總是第一位,明明覺得貴,還是買了。所以建議來爬山的人,最好不要嫌麻煩,自己帶一點點中國食物,如果你很習慣西餐——而且是做的不好的西餐,那麼就當我啥都沒說。
吃完早飯,車來接我們了。一車的黑人,加兩個白人,原來也是我們團隊的,是一對荷蘭情侶,非常高大。後來才知道他倆比我小兩歲,不過看起來還是中國人顯小。中間還在這個旅行社的公司門口停下來等了好一會兒,不知道是等人還是登記。我們百無聊賴地等在車裡,這時外面有個黑人拿了數頂軍綠色的帽子叫賣,我想到自己沒把檐帽帶過來,就同他討價還價起來。似乎要價至少1萬,最後以5000先令成交。這頂帽子雖然做工一般,但樣子很好看,上面有kilimanjaro字樣及山的形狀。而且後來事實證明,這頂帽子買的非常管用,是保證我的臉沒被曬傷的功臣之一。
後來車就到了山下,大量的人等在這裡,1/3是游客,2/3是背夫、向導和廚師。每人發了一盒午餐,其實就是一只漢堡,一瓶水。漢堡味道不怎麼樣。等了非常久,至少幾個小時,才輪到我們去登記。等待的時候還有個老外跑過來問我帽子在哪裡買的,我啞然失笑,跟LING說我臨時湊合買的,居然很拉風。這頂帽子最後被帶回國內,靜靜躺在那,作為我爬山的見證之一。
在山下還遇到了昨天在從肯尼亞到坦桑尼亞的車上見到的一對華人,當時LING就猜測說,他倆肯定是在美國的中國人。今天LING忍不住去問,居然真被她猜中了,他們倆一個是美籍華人,一個是加籍華人。
終於終於,我們出發了。今天的路線大概有11公裡,有幾段略陡,比較難走,大部分還好。
爬山時才發現我們的確是兩個團合並了,兩個荷蘭人的向導是另外一個家伙,是坦桑尼亞人,我不記得他的名字,只記得他一臉的詭詐,不像我們的肯尼亞向導約瑟夫,一臉老實。我說的是外表印像,不過最後我們的經歷還是驗證了相由心生。
一開始,我還有心思邊走邊拍DV。到中間一段,我狀態奇好,脫離隊伍,跟一個背夫走了好長一段路,還連續超越了數個背夫。再後面,上坡一多,我就完啦,雙腿無力,又連續被數個背夫超過。
走一半的時候開始下雨,卻也顧不得,雖然我那麼討厭下雨。後來走得非常累了,就一屁股坐到一棵樹下,這時前後居然都沒有人。幾分鐘後,看到LING追上了,我大喜,有見到親人的感覺。因為徒步時前後沒人,是最容易讓人感覺疲憊的。
和LING一起走今天的最後一段路。路上有許多藤蔓植物,還有一種橘色的小花,很特別,很好看。
沒走多久,就看到了一堆帳篷,特別高興,有柳暗花明的感覺。霧也漸漸起來了,什麼都跟夢裡頭一樣,非常朦朧。等了一會兒,荷蘭男人來了,沒幾分鐘,荷蘭女人也來了。我們在登記處的木屋裡登記,這時RITA也到了。這時候,霧已經非常大了。
這一站,有個石碑,寫著Machame Hut。
登記完,找到我們的帳篷,和LING、RITA把行李放好。這時向導約瑟夫叫我們喝茶。喝了很久晚飯才上。約瑟夫跟我道歉說因為今天生爐子出了問題,所以沒能及時把晚飯做好。晚飯一上來,我和LING就驚呼“太豐盛了”,要知道,我們以前在國內徒步,從來都是簡單吃點,今天居然有面包、cheese、草莓醬,還有黃瓜味道的濃湯。然後又上了牛肉、土豆、白菜絲,做的味道也好。最後是水果,今天居然有芒果片!
吃飯時約瑟夫告訴我們,今天到達的海拔大概是3000米,明天的路有12公裡,但路很難走,走到海拔3800。而今天的起始高度約為海拔1600米。我和LING覺得並不算可怕,只是晚上冷。當然覺得冷也是沒經歷更冷的後面,突然從暖和的北京及內羅畢到這,當然會有些不適應。
據說明天早晨7點有熱水洗臉,這個倒真是沒想到,我還帶了兩小包擦臉濕紙巾,看來用不上這麼多了。如果有過國內爬山的經歷,真覺得爬KILI太舒服了,大家也把你照顧的太好了。當然,再反過來說,錢也不是白掏的。坦桑尼亞在KILI的旅行事業上,做的非常科學合理,比如不讓你隨便露營,只能在固定的地方露營,每天背夫出發前要稱重,每個人的行李不能超過15KG,而每天到達時也要稱重,怕你把垃圾留在山上,等等。
幾天之後,爬山結束時,我們才明白,其實我們的向導就是那個眼睛略帶凶光的坦桑尼亞人,因為約瑟夫是肯尼亞人,他不能在坦桑尼亞做向導,而只能作為向導助理。所以把這個信息先寫到前面來,供爬山的朋友們注意一下。也不見得有什麼影響,只是知道總是有用的。
第一天的爬山相對輕松,還沒有找到爬雪山的感覺,只是爬山而已,唯一不同的是周圍的植物和那些黑人們,他們體味極重,但背夫們多半有著友善淳樸的臉,因為不會英文,所以他們是背夫,而非向導。跟尼泊爾到處有人跟你說“nemaste”一樣,這裡到處有人跟人打著招呼:“zan bao”。
2007年12月10日 newnew 北京文章引用自: http://***/newnew

(不要小看爬雪山的紫外線,所以一定要圍個嚴實,第一天海拔不高的情況下,RITA就曬傷了呢。我不用防曬霜,就一定要注意這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