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馬尾
福州馬尾——中國船政文化發源地
一個半世紀已經過去,馬尾之名已經漸漸為人們所淡忘,
但是提起“馬尾海戰”又不禁想起那段充滿硝煙的歲月,那段恥辱的戰爭。
在鼓山下院,坐上去馬尾的公共汽車,一路飛奔向馬尾史去,
經過漂亮的江濱大道,很快到達了終點站。
踏入中國船政歷史博物館,一片黯淡的古銅色占據了視野,
心情也隨之涼了下來,與外面的現代化高樓的反差,讓人為之一振,
但轉眼看到右面,
白色的帆船模型,靜靜地停在碧海藍天之中,給人的只有給人楊帆遠航的衝動。
尋階上了樓,腦海裡就只有一個歷史名詞“洋務運動”
這個遙遠的詞,現在卻觸手可及,
這裡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源地,
一個半世紀之前,這裡是中國首屈一指的造船基地,
這裡是留洋之路的開端,
然而最給我震撼的卻是那本英文版的幾何書,
那時一個世紀之前阿,
相比之下,自己真是覺得汗顏。
馬尾海戰,心靈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卻想起了 於丹的一句話,“面對這些,干嘛不四兩撥千斤呢,如過如此之累,我寧願去放牛”是啊,畢竟已經遠去,我們只是來緬懷,來悼念。
走出博物館,來到了,當年的燈塔,羅星塔。
踏上古老的石頭台階,每上一層,視野更加開闊,
仿佛江面也在不斷增寬一樣,
此時方能感受“更上一層樓”的衝動,
一鼓作氣,衝上塔頂,
極目遠眺,垮江之橋,奔湧的江水,大型的集裝箱,
心情也一下隨之開朗,
郁悶的心情也一下好了起來、、、
回到福州,
心中烙下了一個名詞,船政文化,
留下了一段記憶,船政之旅,
留下了一種感慨,一份惦念、、、

(羅星塔)

(船政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