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觀花

作者: lilyw

導讀走進景德鎮是路過,只有半天的時間。所以決定去趟浮梁古縣衙。沒有概念好不好值不值得之類的,只是沿襲著我去到一個地方決不會懶散度過一定會到處走走看看的習性。 那天終於在長溪路口等到車,再轉長途車去景德鎮。車上鄰座是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子,張著手管我要吃的。給了她一個橘子,那媽媽就很不好意思,年輕的爸爸便主動告訴我不要坐到汽車站就可以轉車� ...

走進景德鎮是路過,只有半天的時間。所以決定去趟浮梁古縣衙。沒有概念好不好值不值得之類的,只是沿襲著我去到一個地方決不會懶散度過一定會到處走走看看的習性。 那天終於在長溪路口等到車,再轉長途車去景德鎮。車上鄰座是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子,張著手管我要吃的。給了她一個橘子,那媽媽就很不好意思,年輕的爸爸便主動告訴我不要坐到汽車站就可以轉車去浮梁了。 景德鎮,果然有些不一樣,有專門的陶瓷學院,紅綠燈和路燈的柱子竟然是陶瓷的,真是瓷都啊。景德鎮人也以此為榮,問我是不是很漂亮。


市區到浮梁很近,有公共汽車。之後轉乘摩托車就可以到古縣衙,門票50元。我坐了一個小伙子的摩托車,說好了出來的時候打電話再來接,下車匆忙,來的那趟車錢也沒來得及給。後來問他怎麼不要,他說沒關系的。我這沒譜的人自然不能再搭順風車了。 浮梁古縣衙展現在眼前居然是簇新的一個城池,讓我失望不已。當地政府修復了縣城,只是縮小了很多,還在城牆外修建了浮梁歷史文化長廊,據說因為是用青花瓷板來記載大事記的被稱為世界一絕、中華第一。總之對比以前的古老文明,我們後人的智慧都用在了這樣可憐的地方。也所以,門票那麼貴!



人品照例非常好,長廊邊上有幾個人邊走邊談,跑去蹭聽!要知道這種地方,沒人講解,半個小時就可以雲裡霧裡地結束參觀了。其中一個人四十歲左右的樣子,操著當地口音,講得頭頭是道,小導游在那裡尷尬不已。原來是重修這裡的工程者,加上喜歡本地歷史風物,所以甚為了了。這次是陪朋友來的。我大大方方地站在邊上聽,蹭了一會兒就忍不住問問題了。開始還很小聲怕影響了人家,後來竟喧賓奪主,變成我和那個人的討論了,那人開始很認真地為我講解這裡的歷史變革和曾經的縣衙設置,參觀完畢,居然和他的客人失散了。還說要帶我看景德鎮別的地方。呵呵,又一個給玫瑰的人啊! 古縣衙還在,被圈在了嶄新的老城中,保存著以前最主要的建築。據說文革的時候當地人急中生智把學校搬了進來才幸免於難。歷史上浮梁為縣、景德為鎮,以瓷茶兩大貢品及稅賦貢獻大,歷朝沿襲“五品縣衙”,在歷朝歷代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而今,景德立市,浮梁反為其下屬了。光是《琵琶行》中那句“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梁買茶去”就可以看出那時候的浮梁多麼繁華,今日呢?所以說時間推移,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回到景德鎮,已經下午四點多了。不能免俗地去逛陶瓷市場。瓷器如此光鮮亮麗,讓人看著就喜歡。商業的雖然花色大多雷同,但也剔透無比;有些店鋪有自己的特色設計,一家青花瓷為底、設計成各種特色形狀、襯以白蘭花土布的底色,光是陳列就讓人耳目一新。那家的老板也很熱情,講解了很多燒窯作瓷的知識,可惜我不願意背著那麼重的東西,最終也沒有買。樓上兩層多為名家的工坊,設計上更見功力和特色,讓人愛不釋手。走完整整五層樓的店鋪,最喜歡的是一個碎瓷片粘和設計的花瓶,一見鐘情啊,可是我用兩只手都幾乎拿不動,可惜可惜。

從婺源進到景德鎮有些不適應,城市的感覺撲面而來,黃昏來臨的時候,我竟然這麼快就想念山裡的清冷了。 當晚,花了兩倍的錢睡到南京。 縣衙裡面對聯無數,簡單而耐人尋味,貼出來與大家共享: 治浮梁,一柱擎天頭勢重;愛邑民,十年踏地腳跟牢。

鐵面無私丹心忠,坐官最怕叨念功;

操勞本是份內事,拒禮為開廉潔風。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

——我最喜歡這對為政不在多言,須息息從省事克已而出;

當官務持大休,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 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爾公,先慎爾獨;

國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持其平,還酌其通。

法行無親,令行無故;

賞疑唯重,罰疑唯輕。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精選遊記: 景德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