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龐大的照片與游記,在小弟的博客---西游札記。
http://***/leonlin
感覺身體越來越不對勁,趕緊回旅館找出藥包吃感冒藥。出門時,詢問櫃台文殊院要搭幾路公交車,答案是301,結果我在公車站的地方發現它根本沒經過文殊院,而是到新南門站,差太遠了吧!而且好像也沒車到文殊院。
人要學著善變,新南門汽車站附近肯定有車到文殊院,於是搭到新南門站,再找新南門汽車站吧。
下車之後,汽車站在那裡?而我又在那裡?
嗯,往前走看看吧!走到一座橋時,記得應該是橋的另一邊,於是過橋,但一樣沒見到汽車站,連昨天換錢的銀行也沒看到。嗯,可能是在後面那座橋吧,於是兜到一條馬路往後走。
不過,怎麼不像是商業區呢?可能走錯了吧,再兜回河邊好了。發現一間公廁,就順便好了,干淨又免費,這點值得鼓掌,不過我還是不曉得身在何方,於是走進河邊公園,走呀走,走到看不見幾個人!
唉,現在該怎麼辦?
問人嗎?我沒那麼笨好嗎?
拿出指南針嗎?厚,知道東南西北有啥用!
那麼該怎麼辦呢?所以……我是leon,昨天到成都了,但是我現在到底在那裡啦?55555……快幫我哭一下!
這是我拿出手機,撥給F君求助的話語。目的,一、她在成都,可以問路。二、來到人家的地盤旅游,知會一下正是應該的。三、說不一定可以敲她一頓,有空的話或許也可以帶我逛。
同樣是問路,大家認為問當地的朋友,還是問陌生人好呢?嘿嘿嘿……奸笑ing!
她緊張地……你怎麼走到那裡啦!
我怎麼知道!然後經過她的指引,外加詢問無聊地站在路邊發呆的大廈保安,我找到了新南門汽車站,又走了一段路才尋到公車站牌。
但是……只有回程、去程沒經過文殊院的車---55路,看地圖又差距不遠,還是坐吧。只是我不曉得在那一站下車,站牌上沒有『文殊院』三個字,只能算大約在第幾站下車。
這輛公交車有售票員,於是我問她文殊院在那裡下車,忙得不可開交的她抽空回答了,只是我聽不懂!公交車開了一段路之後,我見她的旁邊座位沒人坐,於是湊了過去,麻煩她到站時叫我。也不知晃了多久,她忙地搡了搡我,在這裡下車。
千道萬謝之後趕忙下車,過了馬路(北大街),張開地圖,嗯……文殊院就在這一帶,往前走吧,同時也打電話給F君。
此地若大的寺廟與仿古街頗多,什麼招牌都有,就是沒看到文殊院三個字。發現前方有一大群人,走過去一瞧,有人舞龍舞獅,我以為這裡就是了,再仔細一瞧,旁邊的舞台寫著某某公司,嗯,是造勢活動。
問人吧,路人說了一大串四川話之後,甲說往右走、乙說往左,唉……干脆兩邊都走吧。最後看到一間門面不大,掛著一塊什麼佛教協會的牌子,重要的是有個『售票口』方向的標示。明白告訴觀光客『要進來、請付錢』,可見應該是了,於是到售票口瞧瞧,果然是文殊院。
等了一會兒,住在附近的F君來了,才聊幾句,她就知道我感冒很嚴重了,忍不住搖著頭,一到成都就感冒!
已是中午時分了,她帶我到文殊院大門斜對面之巷角的一家叫洞子口的餐館吃飯,這是家老店,也是國營店,雖然毫不起眼,但是大爆滿,來此的大都是當地人。她為我叫了兩種不同的涼粉、一涼一熱,挺好吃的,價格又實在,因此雖然店裡陰暗更沒裝潢,生意會那麼火熱。
然後我們往回走,越過北大街,來到一家她認為不錯的華陽餐廳吃這裡著名的稀飯。她認為涼粉只是點心,正餐還是要吃飯。這家的稀飯相當多樣化,也再叫了鍋盔和回鍋肉,也就是把回鍋肉挾在鍋盔裡吃,要是不吃早餐、剛才不吃那麼多涼粉就好了,害我美食當前,卻無法一掃而空,吃到撐歪了。
找當地人的好處是可以吃當地人去的餐館,點當地特色的菜,而非攻略和書上介紹那些觀光客常去的餐廳。
她特地叫了一杯熱開水讓我吃藥,感冒越來越嚴重了!她蹙著眉要我將九寨的行程延後,感冒到高山裡很危險,而且九寨又是走路居多。但我覺得體力還行,頂多買紅景天來預防就行了,還是依照原來的行程。
原本她計劃下旬跟她先生開車到丹巴一帶旅游,而丹巴也是我的計劃之一,可以的話就跟她們一起走,但她發現自己有高山症反應,可能不去了,而我又重感冒,丹巴可能必須忍痛割舍,一切就等九寨回來再決定吧。
她不想我的四川行太過泡湯,於是建議我回來之後可以到青城山的後山玩,比前山還美,而且門票便宜,可以在此住一晚,隔天在到都江堰的老街逛。嗯,很值得考慮。
飯畢,她帶我回文殊院『區』。這一帶原本都是低矮的小房子,大都販賣香火與殯葬有關之物,爾後被某集團買下改造為仿古街,也帶動了商機,成為觀光客必到之處。
她帶我走進一間游客鮮少知道的文物館,說是當時改造時,集團搜集了當地住戶的老古董,在此成立文物館,算是保存古物。沒想到一進去卻是大整修,文物早已搬走,只能悵然離開。
她領我到文殊院之後,便離開去荷花池找商機。
PS 喜歡逛小商品批發者,可以到荷花池走走。
文殊院的門票為五塊錢,書上卻寫兩塊,漲價的速度還真快。
一踏入狹小的門,才發現別有洞天,果然是『便宜又大碗』,比那些炒作出來的『高貴』景點還相當值得來,難怪成都人都推薦此地,書上卻只給兩顆星!
文殊院為禪宗的四大叢林之一,古名『信相』,建於隋朝大業年間,爾後毀於戰火,康熙三十六年由慈篤禪師發願重修,因其德行而遠播,眾謂其文殊菩薩的化身,故官民捐資重修。文革期間更沒遭到破壞,因此怎可不來觀看清朝之建物呢?
其內香火鼎盛,除了虔誠香客、衣著光鮮的美眉誠心祈禱之外,更有不少藏族婦女前來向佛頂禮膜拜,而後者最讓我感到驚愕,藏民怎麼會來禪宗佛寺祈福呢?而且虔誠之程度不亞於我在喇嘛廟所見!
沒有人給我答案,不過在往後的成都佛寺中,見過不少喇嘛和藏民前來禮佛,也就見怪不怪了,反正都是佛嘛,只是派別不同,不是嗎?
只是所見的藏民衣衫沾滿風塵、頭發灰白,而來此禮佛的美眉各個年輕嬌媚、衣衫亮麗,形成強烈的對比,不過其虔誠之心卻相同。
走過一幢幢雕梁畫棟之亭台殿宇,抬頭一望,屋檐之上更有栩栩如生之雕像精品,只可惜此時都是散客,沒有觀光團,無法聽地陪的講解,不然肯定有許多故事可聆聽,加深對文殊院的感受。
忽地,見一位藏族婦女虔誠地撫摸一塊銅鑄福字,游客也好奇地跟著摸,我當然也不放過。因感冒已很嚴重了,便默默祈禱如果能順利從九寨溝回來,會來此還願……
迷信嗎?別忘了本幫主乃是半仙也,對『衰事』有著要死不死的第六感。
朝右邊走去,有一座高塔,底下掛著不少藏族的旌幡,前方的兩只石獅雕工精致雄偉。我也學著香客,雙手合十,繞著石塔順時針繞三圈。
再過去是碑林,走過高僧正給信徒開悟、建築雅致的六也亭,即是茶園。除了當地人閑坐聊天打牌之外,也有不少游客在此叫杯茶歇腳,只可惜沒發現老外喝茶打麻將的有趣畫面。
往後走去,是建築宏偉的佛教博物館,樹蔭蔽天、翠綠欲低、鮮花嬌艷、身姿璀柔,幾位僧侶幽幽走過,飄散出恬靜祥和的氣息。散步其間,令人神清氣爽、倦氣全消,只有鼻水流不停!
所以,不要以為大眾『常去』的地方就沒看頭,到寺廟就是迷信!建築、雕刻、歷史、氛圍等等,都可以試著一一品味的。
此時已午後三點,打電話給昨晚約好的T君。撥了幾次,都斷訊。那就再逛吧,繞到左邊,應有一水池,只是正在施工埋設管線,無法體現它的美感。再打電話給T,終於找到人了,卻又給我說東講西,找不到重點,我的號碼是漫游、很貴啦!
兜了一大圈,她要我搭車到桂溪公交站等她。文殊院在北邊,桂溪在南方,成都是省會,大家應該可以猜出有多遠了。
唉,她身體不舒服,就順著她意吧,還是上廁所比較實在。
在此推薦文殊院的廁所,環境不亞於五星級旅館,可以多上幾次。如果擠不出來,也可以去洗一下臉。瞧,我的旅游札記多實在!
PS 龐大的照片與游記,在小弟的博客---西游札記。
http://***/leo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