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昆明南窯汽車站已經是8點多鐘了。打車到了朋友幫忙預訂的北京路上的佳新酒店,終於可以好好休整一下了。早就聽說昆明的氣候四季宜人,一到就感覺確實盛名之下、絕無虛言。太陽暖暖地照著,天空中萬裡無雲、一片蔚藍,迎面吹來的絲絲清風讓你一點感覺不到炎熱。有時一陣雨來,空氣中清新四溢,雨過天晴後周遭更是明媚。只是昆明地處雲貴高原,日照比較強,再加上宜人的溫度讓你就算在太陽底下也感覺不到灼熱,所以擔心曬黑的人要多加保護,另外早晚涼而正午暖,衣服經常要加加減減,稍嫌麻煩。昆明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確實算比較小了,但是歷史的厚重卻一點也不遜色。第二天我們逛了半天繁華的商業區,下午應朋友的邀請去泡有名的安寧溫泉。安寧溫泉古稱碧玉泉,在昆明西南安寧縣城西北7公裡處,螳螂川峽谷間。泉水自螳螂川東岸石灰岩壁流出,泉在山腰,宛如若玉帶攬山,這便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湯”所在。安寧溫泉相傳發現於東漢,見於記載是在元代,而真正揚名卻始於明代,安寧溫泉能夠名冠滇雲,還是得力於詩人楊升庵的推崇和贊譽。楊升庵是明代中葉的名士和詩人,曾游覽或間接、直接地了解過國內不少溫泉,他特別推崇安寧“碧玉泉”為“天下第一湯”。他曾在自己的《溫泉詩》的《序》中,稱道安寧溫泉有七大優點,概括起來就是說泉水澄清,天然石凹,浮垢自去,不積污垢,溫涼適宜,可以沏茶,宜於烹飪。從此之後安寧溫泉名揚天下,對溫泉的題贊如:“水之聖”、“城外華清”、“春回太液”、“太和元氣”、“勝地名泉”等不勝數。安寧溫泉源出石灰岩壁,較大的出水口有九處,每晝夜湧流1000余噸,水溫在42℃至45℃之間,泉水清澈碧透,水質柔和,物理化學性質良好,含碳酸鈣、鎂、鈉和微量放射性元素,屬碳酸泉類。碳酸是弱酸,含量低,加上其中含有的可溶性礦物,因此甘芳可口,對人體有好處,尤其能治慢性疾病。值得一提的是,據介紹從安寧溫泉過螳螂川大橋,南折,緣山徐行,可以見到一座曹溪寺。相傳曹溪寺是唐代建築,其中有一塊碑,上刻有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的御筆“蟲二”兩字,意思是風月無邊,真是很有想像力。我們去的這家溫泉度假村是一個日本人開辦的,建在一大片森林裡,氧離子濃度應該很高吧。什麼玫瑰池、牛奶池、薄荷池等等,各種香型不同的湯池,溫度都比較高,對於我們這種經過幾天旅途勞頓的人來說很是享受,周身那是叫一個通泰喲。晚上朋友請在翠湖公園邊上、昆明有名的石屏會館裡吃飯。顧名思義,石屏會館以前就是石屏縣同鄉會所在,它是一個坐南朝北、一進三院、四合五天井、二層土木結構的民居建築,整個建築廳堂高大,裝飾精湛,各院之間進出有序。據館內匾聯考證,石屏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迄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院內有一副清乾隆舉人、屏邑著名學者朱奕題寫的對聯:“不知何者是誰,出門入門,沽酒買魚,一樣龍湖風味;似曾相識歸來,舊雨今雨,提襟對榻,重聯昆池(今翠湖)雲情”,讀來很有意思。我們在會館二院側房就餐,席間餐館免費提供的幾位少數民族(沒弄清楚是哪個民族)女孩子的和聲歌唱表演很有特色,她們的音質淳樸清澈,旋律自然和諧,我在心裡感嘆,彩雲之南確是地寶人傑。餐畢朋友們建議去酒吧坐坐,我們一行沿公園環路去了不遠的一家名叫茴香酒館的酒吧。酒吧裡人多得很,音樂也是振聾發聵的水平,我們選擇了坐在外面的馬路邊,反而顯得自在些。在這樣悠閑的夜色裡,和朋友一起聊聊風土,敘敘人情,在緩慢的節奏中舒緩了我們那顆成天奔勞焦灼的心。游石林是我們到昆明第三天安排的項目。雲南石林位於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78公裡,我們開車用了一個小時左右。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占地總面積400平方公裡,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形態類型主要有劍狀、塔狀、蘑菇狀及不規則柱狀等。特別是這裡連片出現的石柱群,遠望如樹林,人們望物生意稱之為“石林”,石林術語即源於此地。景區範圍廣闊,景點眾多,其中已開發為游覽區的有石林風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2億7千萬年前,石林大地上崛起了千余平方公裡的石頭“森林”,穿行其間,只見怪石林立,突兀崢嶸。由於石灰岩的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過常年的風雨侵蝕,無數的石峰、石柱、石筍、石芽、形成了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峰叢和丘陵於一身而顯得千姿百態的石林,它是世界上惟一能以石林發育遺跡和石林景觀系列展現地球演化歷史的喀斯特地貌區,尤其是有部分區域是石灰岩與玄武岩交疊覆蓋演化成的地質地貌,更是世界罕見。石林既是自然的風景,也是人文的風景,與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創造了以“阿詩瑪”(彝語金子般美麗的姑娘的意思)為代表的民間文化藝術,其獨特的語言文字、內涵豐富的詩文傳說、斑斕絢麗的民族服飾、火熱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樸粗獷的摔跤競技、風格奇特的婚喪嫁娶,無不體現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韻味和地域特征。長詩《阿詩瑪》成為中國少數民族敘事長詩經典,被譯為20多種文字在世界廣為流傳。石林的門票是每人120元,價格也是不菲。據說蓮花峰是石林裡最驚險的景點,我們當然得去見識見識,好不枉費門票的投入。順著景區裡的指示路牌,我們的路越走越窄,也越來越險,剛剛才小心翼翼地貓腰穿過空間狹矮的溶洞,又走上了在石林群峰峰脊上鑿出的小徑,沒有扶手欄杆,兩旁是根根聳立的石林尖峰,我們戰戰兢兢地攀上了蓮花峰。成功終是讓人喜悅的,當我們走馬觀花地參觀完畢,返回到景區大門口已經是正午了。下午朋友帶我們去大疊水瀑布,據說成龍在那兒拍過電影《神話》的一些外景鏡頭。路上我們找了一家當地的家常菜館解決午餐,品嘗了有名的黃燜雞,味道還不錯,一掃而光。大疊水景區距石林30公裡左右,由於是鄉村公路,而且路也不熟,近1個小時我們才到。景區現在是由當地村民在管理,門票每人8元。景區門口豎著一塊石峰,上刻“珠江第一瀑”,原來位列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的源頭就在雲南,具體的位置是在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境內的馬雄山麓,距昆明約200公裡。大疊水瀑布為南盤江支流的巴江跌落而形成,由於它在珠江水系中最接近源頭,所以得名第一瀑。進入景區,游客很少,倒是不時見到村民在路邊的田地裡忙活。一路來到瀑布前,大疊水瀑高92米,寬30余米,是雲南省最大的瀑布,瀑頂上方設有觀瀑台。行至谷底,才見瀑布真面目,只見無數條水漣交織在一起,從幾十丈高的懸崖上飛瀉而下,水霧彌漫中也頗見雄偉。不過大疊水的蚊蟲甚是厲害,當時不覺得,回到昆明後當天晚上我們身上就先後開始長出些紅包,又癢又疼,回到家一周以後才見好。以每人10元的價格買了上行的纜車票,我們回到瀑布頂,順原路返回。當天色開始暗下來的時候,我們回到了昆明,晚上兩撥朋友先後請我們吃飯,搞得我這大胃王也整不動了。

(吃完飯出來看到夜色中的石屏會館)

(頂有名的阿詩瑪石像)

(有點驚險的蓮花峰)

(大疊水瀑布)

(撫仙湖四季都可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