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個朋友特別愛看電影,家裡存了上千張碟片,因此也就順帶著就給我普及普及電影欣賞。可惜看過的片子大都忘了,只是還記得有部講同性戀愛的電影叫《哭泣的游戲》,前幾天聊天的時候被一個小姑娘從腦海裡翻了出來。
************
記性比較差,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背景是英國和北愛爾蘭。兩個北愛爾蘭共和軍的士兵被英國人抓住,試圖從監獄逃離。最終其中一人(男主角)逃了出來,去見另一個伙伴的女朋友(那個伙伴在試圖逃離時被打死了)。伙伴的女友是位年輕美麗的混血理發師。男主角在理發時候就開始慢慢愛上了伙伴的女友,最後單獨在一起的時候才發覺伙伴的女友原來是個小子。頗具戲劇性的是,男主角在發現深愛的人竟然是個男人之後怒不可遏,去襲擊了英國的政府官員,被捕關進了監獄。“女”理發師仍然一如既往地愛著、關心著監獄裡的男主角。最後的一個場面是“女”理發師去探望男主角,倆人在充滿陽關的牢房裡面對面坐著,然後笑了。
************
能讓我感動的電影都是一些反映人性的作品。在看《哭泣的游戲》的時候,我還在一場戀愛裡,所以對故事的理解也就局限在感情這個層面上。現在想想,這部電影其實通過愛情的主題闡述了許多關於人性的永恆的話題 – 靈與肉的關系、寬容、認知的無法避免的局限、友誼和愛的矛盾,等等等等。
可以說,這部電影有著一部經典的雋永,隨著人生經驗和情感歷程的積累,每看一次的感覺和回味都會不同。
************
俗話說“近親遠疏”,用在愛情或任何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都十分恰當。許多女人都知道讓丈夫或男友長期遠離自己的風險,我甚至碰到過一個六十多歲的女士,永遠不讓自己的丈夫離開自己超過兩周,否則就要跟隨了一起外出,不管是天涯還是海角。
電影裡的“女”理發師先愛上哪個,或許就取決於先遇見誰,或同哪一個有更多的相互接觸的機會。這個愛情或人性的真實,對於相信緣分和“化學反應”的人可能顯得有些冷冰冰的,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人並沒有認識這中真實的意願和能力。
當“女”理發師愛上男主角時,我的感覺就像看到夜空裡的星星,空曠絕望裡面又生出一絲溫暖,有點兒一言難盡。
************
沒看過電影的一定奇怪男主角怎麼會愛上那個“女”理發師。
同一般的同性戀概念不一樣,這部電影裡的“女”理發師看上去完完全全是個女人模樣,而且是個年輕漂亮的女人 - 卷曲的栗色短發、混血的黝黑膚色、苗條的身材。男主角愛上“她”是情理之中,如果電影到此為止,那就毫無新穎和值得思考的地方了。
這麼漂亮的女人竟然是個男人,電影用它奇特的手法揭示了人的認識外界事物的缺陷,也就是人的認識永遠不可能完全等同於那個真實的存在。
人的眼睛總在選擇那些美的、賞心悅目的部分,這也是愛情和人性的一個真實。特別在愛情裡,這種無意識的選擇有時甚至到了不惜通過篡改真實來保留美的地步,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造成許多悲劇。
************
當男主角發現“女”理發師是個男人時,他感覺受到欺騙和羞辱。在被捕入獄後,“女”理發師通過不斷的關心和愛告訴男主角,“她”愛著他,隱瞞真實性別是因為“她”怕失去這份愛情。
在並不十分美好的真實面前,男主角的最終想法我們無法從電影裡得知,因為最後倆人只是相視而笑,後來的關系怎麼定位、怎麼發展,電影都沒有交代。按照我的理解,男主角應該可以有勇氣來接受真實,既醜又美、既冰冷又溫暖的真實,將“女”理發師看作一個特殊的女友。
************
這些人性的東西在周圍的人包括自己身上都可以得到驗證,在許多事情上也不無借鑒的作用。如果沒有看過《哭泣的游戲》,我想也能從其他的途徑認識到這些。不過,電影的教化更具魅力,因為一個奇特優美的故事看過以後是完整地印在了腦海裡,在適當的時候訴說,永遠沒有壓迫感。
這是個充滿了缺陷的世界,盡管如此,她還是有許多的美好和溫暖,那樣令人留戀不舍。對待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應該存一份寬厚和諒解,這種態度與人與己都是種祝福。就像昨天我告訴那個小姑娘的:忘掉不愉快的,記住那些光明美好的,否則生活會變成一個不堪的醜陋和重負。
--------------
作者:陝西老虎
日期:200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