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有問題,還是先上文字,稍後再上傳照片!)
如果說巴釐島與亞洲其他著名的海島有什麼不同,我想就是藝術了。這裡不僅僅有藍天、白雲、海浪與沙灘。
巴釐的舞蹈、音樂、繪畫、雕刻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這一切在烏布得以集中體現。烏布位於巴釐中部,遍布丘陵和山谷。一片一片的綠色稻田,隨處可見的手工作坊、藝術品商店,令人驚異於自然與藝術的完美交融。
木雕與石雕在烏布是最常見的。除了遍布巴釐全島的石頭神像,這裡更多的是各色木雕。有大型的藝術品,也有小巧的旅游紀念物,除了傳統風格的木雕,也有現代派作品。在皇宮旁邊的市場裡,可以找到不少漂亮的木雕裝飾品,考慮到攜帶的便利性,我只挑那些體積小的東西,本來看中了幾樣的,因價格談不攏,最後只成交了一件:一個女神的側面頭像。其實回來就後悔了,應該多買幾樣的,貴也就貴一點嘛,誰叫我喜歡呢。下次再去淘!第二天去了馬斯(Mas)木雕村,我才知道為什麼市場裡的便宜:木質不同。市場上賣的多是用普通木頭雕的,再刷上深色漆,但上好的木頭應該本身就是烏黑的。(反正咱喜歡的是樣式又不是木質,好看就行!——自我安慰一下)
在Tegalla Lang,沿路是一層層梯田,而路邊就是一家接一家的手工作坊。我很喜歡那裡做的各種工藝鏡子,可惜路途實在遙遠,想安全地將一面鏡子帶回家可不是件容易事。
還有許多制作、出售家具的,木制的,藤編的,古典的,現代的,相當漂漂咧!
在烏布中心地帶往南一點,有一家ARMA博物館(Agung Rai Museum Of Art),不知道算不算當地最大的,靜靜的,有草地,園子,荷花池,當然還有無處不在的石雕神像。
先進入現代藝術館。兩層樓陳列著世界各國畫家以巴釐為主題的畫作。我本不懂繪畫,也不知道那些門派,但也看得出畫中明顯的巴釐風:日月星辰、海洋、田間勞作、民間舞蹈……色彩大多明艷、熱烈,正是我喜歡的類型。更有一種巴釐傳統的“日歷”,是繪在畫布上的,一塊一塊色彩搭配的方格,用金粉之類的畫上像形文字一樣的線條。除了說“太美了”,我不知道怎麼形容。可見本人還是個“藝盲”。即便如此,在藝術的殿堂裡熏陶一下下,總算是有益無害吧。
在傳統館裡,作品多為描寫當地風土人情和宗教傳統。畫風也基本上是巴釐傳統畫法,主要用黑色顏料勾描,也有其他色彩的充填,不過總體看來顏色比較黯淡,通常畫面上內容豐富,線條細致,很少留白,也不講究透視。
據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裡的畫全都可以出售,起碼得上千美金吧。暗想如果哪一天我發達了,可以考慮專程來巴釐淘一些木制、藤編家具,還要挑選一些木雕和現代畫作!怎麼著也得先買幢大House才行啊!彩票先行。夢想中…… 烏布有一個show square,呵呵,看到square這個詞,請先修改一下你的想像,在巴釐,廣場也就巴掌大的地兒。每周六、日晚上7點,這裡有巴釐歌舞表演,收費Rp50000,接近人民幣50元。巴釐傳統的舞蹈一般都是講解救公主之類的故事,情節就不多說了,主要還是舞蹈的表現方法太有當地特色了。說起來,舞蹈演員的頭飾和動作還有點像印度舞呢,是印度教的原因嗎?那天我看的表演中倒是沒有“音樂”,確切地說,沒有聽到樂器,所有舞蹈的伴奏都是人聲!舞蹈演員在場中表演,身後坐著或站著的群眾演員兼任和聲。每個人都穿傳統服飾,無論男女,耳邊都戴著巴釐的像征——雞蛋花。舞蹈表達的無非是愛情故事,英雄救美,或者正義戰勝邪惡。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不能錯過的:銀器!Celuk是一個小鎮或者村子,集中了許多銀器的加工廠、商店。別看這裡是“鄉下”,銀器店可布置得精致得很,連洗手間都絕不含糊!銀飾品的式樣非常多,做工也細,只是,價格不便宜啊。我實在是忍不住,才千挑萬選了一個吊墜,三個巴釐風的太陽串在一起的,開價45美金,討價還價到差不多23美金。我知道這個價還是貴了,但碰到個喜歡的不容易,算了,萬一別的店沒這個款呢,那不後悔死?
美麗的烏布啊,我下次再來一定多住幾天,細細體味這綠色的藝術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