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早上是被凍醒的,一條被子在這個12月初的南國還是有些頂不住。雖然我前晚已經很有預見性地搭了從南京穿過來的大衣在上面,但醒來的時候還是覺得冷。媽媽和二姨都是實打實一條被子打到底的,更是一夜不安寢。於是早上七點,我們三人就坐在了馬路對面的一家小店裡吃早飯。
在城市規模本就不大的廈門,新華路又不是主干道,馬路越發狹窄得仿佛尺寸可以逾越。城市建在丘陵地帶,數米距離間騰挪跌宕,像一脈舞動的綢緞。門口的小店最吸引人的是比人更高的大瓦罐,所有小瓦罐居然都是放在裡面燉出來的。我們到的時候,早市剛開,廚房女工動作嫻熟地流水線作業,在小瓦罐中放入食材;小伙計顫巍巍站在凳子上,用鐵鉤將小瓦罐一個個放入大瓦罐;香氣還沒有烹出,但這番架勢,卻甚得烹飪感覺的三昧。
我們的早餐是稀飯油條鹵蛋小菜,福建人不稱“粥”而稱“稀飯”;油條成色淡黃,看得出是清油炸出;鹵蛋是自家醬油煮的,比起真空包裝來,有著質感爽口的蛋白;最令人稱道的還是小菜,居然也是自己腌制的,豆腐干、雪裡紅、酸豇豆、大頭菜、蘿蔔干……,數數也有七八樣,一元一碟,可以混搭^_^稠稠一碗稀飯下肚,漸漸回過顏色,對這一日的旅程也期待起來。
因為要去看金門,參加了旅店的一日游。驛安賓館加入的是“企鵝連鎖”,20元一人,幾家不同賓館的客人也會拼在一起。我們上車一看,只有一個中年男子,便沒有多打招呼,任憑導游將我們帶到碼頭。
游船居然有兩個檔次,100和120,120的船有三層,我們的意見倒是統一,於是上了那艘雕梁畫棟的船。導游和我們說,去時要上三層,因為樓上風光好;回程時記得搶一樓的位子,有木偶戲表演。我們如願搶到三層,周圍一片南腔北調的熱鬧,大大掩蓋了船上的廣播。初時游覽廈門本島景色,其實哪裡是“觀光”,根本是“遙望”,隱約見得到廈大暗紅的樓宇,聽廣播裡八卦豐富的景點介紹。真正的高潮是意外碰到了來自台灣的游船“金星”號,雙方彼此都自發地揮手打招呼,兩船並轡良久,漸漸有人呼喚“回來吧”“回來吧”,大家哈哈大笑之余,竟覺得鼻子有些酸了——有些東西可能真的是血緣,這一瞬間的流露才最真實。
大旦、二旦島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其實連工事都看不見,只能見到岩石上大幅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20元一張相片,全船幾乎一半的人都捧了攝影師的場,顫巍巍站在船頭,與那張遠遠的標語合了一張影。回程沒有座位,陽光眩目,海水粼粼,風灌得人瑟瑟發抖,只能追著陽光跑,穿梭在一層的甲板與船艙間搶了些鏡頭。漳州木偶戲是有些名氣的,意外發現表演的都是些十五六歲的孩子,這邊廂撐著手表演才子佳人,那邊廂告一段落後就拿著手機在一處嘰嘰咕咕,一樣手指翻飛、眼花繚亂——把他們發展來從事這瀕危的傳統技藝,倒真是好主意。
從金門返回,幾乎剛剛踏足碼頭就被導游指揮著上了鼓浪嶼的輪渡。這就是跟著指揮棒走的壞處,行程一項接一項,囫圇吞棗,不由你回味喘息。不過白天看鼓浪嶼又是一片完全不同的風貌,巧的是導游向左,與我們昨天的路線完全相反,真是perfect!
沒有了燈光的裝點,紅樓綠樹,鼓浪嶼的色彩依舊豐富。導游熱衷推薦我們閃入一個又一個不起眼的小民居,原來是成為公開之密的私人走私貨。我看著那些熟悉的香水瓶子,當是飽眼福,並不心動。其實最吸引我的還是回環往復的小路旁風格各異的建築,會放飛我轉換時空的想像——另一個城市,另一些人,新的與陌生的,是挑戰,但更多是未知的驚喜。正好那日有很好的陽光,色彩充分,舉目即畫。廈門的女孩子並不時髦,漂亮的好像也不多,不過島上有不少拍個人寫真與婚紗攝影的隊伍,看著那些舉反光板的人,不禁會心。無巧不巧,林打電話過來,我拼命向他推銷廈門,他的鏡頭下,想必會有另一番意境吧。
同行的那個中年男子至此像是打開了話匣子,一問之下,發現居然也是江蘇人。他是神經科醫生,潔癖得緊,我們在飯店裡大吃大喝,他坐在街心的榕樹下啃干糧;導游要找他什麼錢,他居然說,“最後結的時候再給我,可以減少一次污染”……哎,細敘起來才知道,他在國外行醫多年,長住美國,姑且認為這是外國習慣——原來海龜和土鱉是這樣區分滴^_^
回到廈門本島的時候,車子帶著我們往環島路上開。一次毫無誠意、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茶道表演之後,導游交卸了責任——這個,一日游的唯一好處就是有車代步,尤其對媽媽和二姨來說,可以舒緩一下腳丫丫。原本我對20元的導游費就沒抱希望,看到開在環島路上就已經很開心啦!因為,路邊的小店裡到處都是租車鋪,迎著陽光和海風騎車的日子唾手可得!
可以想像嗎?我們三個人的年紀加起來超過120歲了,但駕馭起三人自行車來居然還不算狼狽。尤其面對我的掌舵要求,媽媽和二姨都非常不信任;一致推薦由從小就上房揭瓦的二姨充任首座。本來我是最末位的,但後來發現嚴重頭重腳輕(哇哈哈),於是換媽媽殿後。我們一路尖叫、拍照,還有幾次方向不穩、“坡道起步”的驚魂,卻也就這麼對付過去了,只有在享受行人注目禮的時候,讓我們覺得有必要收斂一下做派^_^
接下來我們在直接去廈大南普陀還是胡裡山炮台之間猶豫了一下,因為幾處並不像我印像中那樣靠近。胡裡山炮台就在環島路一線,還是很近的,就便進去參觀了一下。等我們坐45路殺到南普陀寺的時候已經四點半了,天色轉暗,正殿還在裝修。南普陀寺的香火好得很,子裡有很大一片荷塘,只可惜季節,看到的是頹圮的殘荷,換個時間,不知道多麼清香。
出來的時候天已經全黑,飢腸轆轆了。我們更改計劃逛了一下廈大門口的一條街,卻像是掉進了寶藏,衣服鞋子都很便宜,性價比卻高。只不過廈門人做生意不興還價,一是一二是二,有卡打折,倒是爽快。印像中南人奸狡,看來這話還是形容江浙人合適。像我們泡慣了高校,仿佛嗅得到學校的氣氛。找了一家快餐店吃飯,一樣經濟實惠,還有著格調很好的秋千座——第一次興起一個念頭,在廈門生活真的不錯。
1路車中山路下,回到賓館,卻為著早上那懸而未決的被子和總台磨了牙。這大概是住這麼平價的賓館唯一的不美,總台一味推搪沒被子,要我們扛過去算了。還是媽媽一番有理有力有節的爭取,才抱了三床賣相不佳的被子回來。成功!無礙心情。

(白天的鳳凰花樹)

(據說這是鮑魚~~我真沒看出來,孤陋寡聞啊)

(島上風情)

(修身養性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