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會務活動多多,還是要擠出清晨和傍晚的時間盡量多看看波特蘭市,這座被美國環保署評為全美最佳居住的城市,哪怕只能在它市中心城區浮光掠影。波特蘭市的城域不廣,人口不稠,全市統計人口還不到53萬。從游覽圖看,Willamette河以西的市中心區,南北長不過27個街口,東西寬更只有20個街口。我住的旅館在東南角,JACK’S在西北角,正好二對角,信步而行只不過30分鐘左右。用上海人的話來形容,“豆腐干”這般大。波特蘭市除了提供免費的市內交通,還免收購物的消費稅。這對生活在消費稅高達8.75%地區的我來說是個福音。但一看標價,貴過舊金山市內同樣的品牌店的標價多多,嚇得我打了退堂鼓。例如,同一品牌同一規格的巧克力,在舊金山最貴的商店裡賣$27一盒,加上8.75%的消費稅是$29.36;而在這裡廠家的直銷店裡賣$32,還是免消費稅的。其實這很正常。市內交通免費,市內消費免稅…為了平衡收支,市政府就得向商家征收高額的營業稅,可謂堤外損失堤內補。商家自然也就將這份成本加倍地轉到消費者的身上,真叫羊毛出在羊身上。終端的掏錢者永遠是你我他,包括市長大人。波特蘭市以先鋒法庭廣場(Pioneer Courthouse Square)為中心。廣場內設有旅游中心,免費提供口頭服務和各種印刷精美圖文並茂的旅游小冊子及地圖。各個游覽觀光點大多都落在距先鋒法庭廣場2英裡的範圍內。例如,距中國城是0.4英裡,離體育場0.6英裡,去會議中心1.3英裡,到西北23街(波特蘭市著名的購物街)只有1英裡,等等。廣場邊上有一柱路標,細數一下竟安有23塊指路牌。也許你會被它指得葷頭轉向。但是,至少,它使你明白,這裡是四通八達的中心!

(波特蘭市先鋒法庭廣場街景)
與任何城市的市中心相似,在這裡可以看到悠閑地站著下棋的棋迷,匆匆趕路的行人,在治安人員注視下的無業人士,以彈唱謀零錢的街頭藝人(不允許我照像),自然也有坐在星巴客的露天桌椅上冷眼打量周圍人物的咖啡客…鬧市區內不時遇見白天背包晚上睡露天的流浪族,其中有許多是在“斯文禮貌地”伸手向行人要幾塊現金。保不定他們中的誰就是我在波特蘭的頭一個晚上向我晃過來的人(請參見“百年餐館成地標”一文的後記)。

(波特蘭市街景之一)
聯合報出版的“美西深度旅游(叢書)”的第249頁上有一幅人造瀑布的照片很是吸引我。我就是看了這張照片衝著這份景致“殺”來先鋒法庭廣場的,可是在四周轉了二圈,還是沒找著。心中怏怏。無意間,它猛地跳入我的雙眼。原來它是在第三街與S.W.Clay街的交口,離我所住的旅館挺近的。據介紹,除冬季外,每天從早(7時)到晚(11時)水流不息,流量高達每分鐘13,000加侖。這樣的水量和落差足以造成聲震至少一個街區的音效。我不但對它一見鐘情,而且對它情有獨鐘,用情深注情專。會間餐後,只要有時間,我都會約上三二會友,度步至此,或站或坐,時看時聊…這個在1999年獲獎的名為 IRA Keller Fountain 的作品帶給市民和游客的何止是“休閑”二字!

(波特蘭市 S. W. Clay 街心公園內的 IRA Keller Fountain 水景)
也不知是出於什麼動機,每到一座大城市,都想知道是否有中國城Chinatown,總想去看看當地的中國城。波特蘭市內就有一個中國城,面積不大,氣勢不凡。一座牌樓,一對大石獅,再加上漆成紅色的燈柱,還有免費的中文報紙在發行,店家在銷售北京奧運記念品……看得我真是回腸蕩氣的。咱中國人,在這裡形成一股氣候,在這裡宣揚一種文化,難怪有老美在這裡進修學習咱老中的8文化呢(見“良辰美景誰與共”一文內的後記)。更難得的是波特蘭市的中國城內有一座人見人愛令人駐足難離的蘇州園林,“蘭蘇園”,是波特蘭市和蘇州市結成友好姐妹城市後倆市人民的友誼結晶品(詳見“異鄉明珠蘭蘇園—波特蘭(6)”一文)。

(波特蘭市中國城街景)
波特蘭建市於1989年,距今不過百余年的歷史。在市中心第11街看到一棟精心保存下來的建於1988年的教堂,被當作“寶貝”維護著,也被當作“文物”展示著。它在美國歷史的標尺上的地位就相當於中國的元朝時的文物建築。美國的“元朝”的建築。我特地在一天的清晨趕去替它照了相,不拍“元朝”還去拍什麼?
Tom McCall Waterfront Park是波特蘭市民的最愛。它就在我住的旅館 Marriot的街對面, 幾乎是正對著我房間的窗戶和露台,我也就有機會多看到它幾眼。綠茵茵的草地,是成群野鴨的樂土,婉延的柏油路是散步跑步騎自行車的好去處。無論是曙光未露的黎明之前的黑夜,還是入夜後只有昏暗的路燈,都能見到衣著單薄(背心短褲,是很短很短的短褲)的單身婦女在慢跑。既不見她們像我居住的加州地區的婦女那樣要牽著狗保護自己,也沒見過一個穿制服的巡警。市中心區內也沒見到過像中國紹興城區內的警方那樣非要開著名貴跑車展示警力法威才能維護一方治安的現像。我參加的會議有聯邦政府的負責要員出席,旅館內外也沒見到一個穿制服的巡警(便衣的咱就看不透了。說不定這些慢跑的婦女都是呢)。波特蘭市內的治安真這麼好嗎?我隨機隨意地問過一些“狹路相逢”的路人,包括那位靠數字8發財的“的兄”(請參見“良辰美景誰與共”一文內的後記),問他們喜歡居住在波特蘭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90%的答案是一致的,It’s peaceful。
我沒有追問為什麼會有這個感受。我不懂也不作社會統計。作為一個冷眼熱心的旅游者,自然是只求果不求解。Peaceful譯成中文可以作“和平”“安詳”“詳和”解。在這裡當取後解,就與我們的胡書記溫總理大力提倡的“和諧社會”近義。真有90%左右的波特蘭市民在波特蘭市安居樂業嗎?波特蘭市真是全美最佳的居住城市嗎?波特蘭市真是一方 Peaceful 的樂土嗎?……?……?……?我該遷居到波特蘭來安度晚年呢還是該回紹興受開名貴跑車的警方的保護(說不定到我退休時紹興警方要動用直升機在城內上空巡邏了吧)更 Peaceful 一點呢?

(波特蘭市街景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