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食

作者: 雪中蘆葦

導讀第一次來到西安,便被那恢弘的“吃勢”所征服。西安小吃的範圍之廣,再深的巷尾也不放過;品種之豐富,再怪的東西也能找到;消費人群之多,男女老少,皆不放過。這些,對自小在南方米飯炒菜的單調下長大的我來說,該是多大的誘惑! 羊肉泡饃不可不嘗,灌湯包子不可不吃,餃子宴又怎可漏掉,這是你早就熟墊於心的,也不用我再濃墨重彩的描述其湯鮮味美了。這 ...

第一次來到西安,便被那恢弘的“吃勢”所征服。西安小吃的範圍之廣,再深的巷尾也不放過;品種之豐富,再怪的東西也能找到;消費人群之多,男女老少,皆不放過。這些,對自小在南方米飯炒菜的單調下長大的我來說,該是多大的誘惑!

羊肉泡饃不可不嘗,灌湯包子不可不吃,餃子宴又怎可漏掉,這是你早就熟墊於心的,也不用我再濃墨重彩的描述其湯鮮味美了。這些是西安小吃的名角,在古城食文化的舞台上盛裝出演,其大刀闊斧般的氣勢引來慕名者無數。它們已經形成了某種品牌概念,構成了西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等你品嘗過這些“腕”級小吃,腰包“瘦”下來不少後,我們跟隨www.chinaspringtravel.com 的介紹來嘗試一下老百姓的吃法。

“乾州鍋盔岐山面,秦鎮皮子滿長安”,這是關中一帶人們的口頭禪。不說別的,單單一個“秦鎮皮子”,“滿長安”真真毫不誇張。它在西安又叫“涼皮”,信步於任一條小街,“秦鎮涼皮”的牌子隨時都會挑入你的眼簾,讓你的舌頭蠢蠢欲動。那麼還等什麼呢?一塊錢就能讓你吃個夠。只消坐下來,看著老板娘麻利地將上好的面皮調上辣椒油蒜水,滴入芝麻油陳醋,拌上腐竹豆芽,端上來一碗,香辣開胃,辣椒油泛著紅艷艷的光。吃完抬頭一看,旁吃者仍低頭作掃蕩狀,“涼皮”的魅力全在此了。而岐山哨子面也不示弱,面筋鬥,湯酸辣,哨子料齊味重,紅的蘿蔔丁黃的土豆丁還有牛肉丁一起構成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哨子面。那“鍋盔”的來由卻是十分有趣的,據傳起源於唐代,當時修陵的民工急需大量口糧,於是烙餅越做越大,邊薄心厚,表面鼓起,像口鐵鍋,又像武士戴的頭盔,“鍋盔”由此而來。松軟可口,經久不餿,鍋盔便成了一種很好的干糧。

據www.chinaspringtravel.com 所說:在西安,隨處可見一種烤制的面餅,當地叫做“白吉餅”。不錯,你在吃羊肉泡饃時已吃到過了。不過,我這裡講的是另一種吃法——腊汁肉夾饃。腊汁肉經過長時間的煨制,顏色紅潤,肥而不膩,夾在新鮮出爐的白吉餅裡,輕咬一口,肉不嚼自爛,湯汁濃香,沁人心脾。有時,你也可以換換口味,在饃裡夾上豆腐干辣醬之類,同樣清新爽口。

我在西安還吃到過一種很有特色的清真食品——鏡糕。它們一般躺在碩大的蒸籠裡,底層是厚厚的糯米,上面鋪上紅棗花生白糖之類,蒸熟蒸透。端出來看,上層黑裡透紅,下層白得發亮,入口則是想像不到的香甜酥軟,人也仿佛要溶掉。要吃糕點的話,這個當作首選。

西安的夜市雖然種類繁多,但砂鍋,烤肉和麻辣燙這幾樣准是少不了的。爐架上,七八只砂鍋一字排開,滾開的湯水滋滋的冒著熱氣。砂鍋的料就聽你高興了,要雞塊還是肉丸,要三鮮還是麻辣,要海帶還是粉絲,或者是要加什麼小菜,都悉聽尊便。煮好後熱氣騰騰的上桌,湯面上浮起的幾個細白的鵪鶉蛋還會調皮地向你眨眼呢。麻辣燙卻是要三五好友圍坐一桌,選好鍋底料,待水開後不管葷的素的鮮的腊的全往那漂著朝天椒的湯鍋裡放,啤酒是一人一瓶,喝得歡,辣得帶勁,吃得過癮,再標准的紳士淑女都在豪氣衝天中原形畢露。而一毛錢一串的烤肉則讓你坐下來慢慢嚼吧,幾十串擺在盤子裡,任你們邊聊邊吃,悠悠地消磨著,享受著夜市的繁榮。夜深了,巷子裡的烤肉香味還揮之不去……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