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游記“一路走來身上的衣服終於干了”

作者: sophia大倩

導讀一路走來身上的衣服終於干了 十一黃金周我和我的愛人如約的踏上追夢的旅途,這一游讓我們對我們的生活又增加了點自信,也多了一點點所謂的經驗。當然行程安排早在一個月前就成型了,蘇州-嘉善-西塘-嘉興-杭州-千島湖-杭州-上海 。似乎聽來安排的很滿其實嘉興、嘉善兩個地方不過是此行的中轉站,並不逗留。身未動 心已遠,似曾在夢裡呼喚著我們的城市隨著時間的臨 ...

一路走來身上的衣服終於干了

十一黃金周我和我的愛人如約的踏上追夢的旅途,這一游讓我們對我們的生活又增加了點自信,也多了一點點所謂的經驗。當然行程安排早在一個月前就成型了,蘇州-嘉善-西塘-嘉興-杭州-千島湖-杭州-上海 。似乎聽來安排的很滿其實嘉興、嘉善兩個地方不過是此行的中轉站,並不逗留。身未動 心已遠,似曾在夢裡呼喚著我們的城市隨著時間的臨近一次次敲打著我難眠的夜。一號的下午終於如願的住宿在去前往蘇州的火車上。那一夜是近來睡的比較塌實的.5點多應該到達蘇州的,3點多就從夢裡驚醒了。以前常常說旅游的殺手又開始作祟了。我愛人病了,摸摸頭挺燙好心情一下子變的緊張起來,車上的冷風的確挺大的,是我沒照顧好她,我開始自責起來,不過還好原計劃是先去旅店的。盤算著今晚也是第一晚我們預定的旅店還不差應該可以恢復起來。說真的我的小孩還是很堅強的,回答是否定的,我要出去玩還有好吃的等著我呢!一個期盼又可憐的眼神傳遞的都是她的心思,我清楚她的倔強,點點頭。說句比較肉麻的話:我真的為她的表情陶醉過。下了火車悶熱潮濕桑拿天應該可以用撲面來形容。還好路途挺順10路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地方(楊枝塘東)下車了,後來才知道10路是那邊的環線。錦江之星也算是全國的連鎖公司了,住宿和服務在後來的印證下印像還不錯。來的時候是早上8點左右大堂的服務生說我們來的早了點,打掃衛生的阿姨還沒上班,我們也只能等。說了我們的情況,酒店的小姑娘的給了我們最完美的答復:幫我們簡單打掃一下讓我們先住下來。這個微笑至少給了我們很多安慰,也給了我們最大的幫助。房間安頓好洗了澡,她還是堅持要出去,說真的這個時間的我也有點因為太想出去玩而變的很不理智。我們的第一站叫寒山寺,拿著從酒店買的一張地圖,移步到了那裡,應該說寒山寺楓橋是蘇州比較靠近城區西北邊的景點,選擇他作為蘇州的第一站應該是個不錯的路線。蘇州的公交並不怎麼繞彎,我們橫穿了城區然後在市立醫院倒車到……下車因為沒有直達寒山寺的車,接下來的路途只好步行。節日期間的門票是寒山寺20楓橋25。路線是從楓橋兜了個圈子然後穿過寒山寺返回原地。楓橋的起始點應該要從鐵鈴關明代有關抗擊倭寇的城關開始的,腳步的前行讓我們看到了楓橋,一個喧鬧著的橋,橋下的烏棚船並不孤獨,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一個商業化的小街市是整條街景的核心,當然游人的視線也多集中在那裡,只有在鬧中尋找真諦的游客才能注意到那做遠遠比還原的古街市更有名的楓橋、客船,按動快門我們在那邊留了影。也奔赴到人群中,到市集中去體會一種客商的感覺,街市的繁榮可以分為3個部分,第一是一些民間的手工藝術品。蘇州的商人不是太友善,拍照常常是被禁止的。第二部分是一些米行、當鋪、魚溏、也包括江南的庭院小品。這些往往像一組組的靜物,也因為那種新鮮感所以很容易讓人和他們親近,按動快門一個個漫步在他鄉的回憶凝固在畫中了。第三自然是飲食,其實也是一種文化,不過這樣的文化往往讓人忘記了斯文,我們選擇了個叫梅花羔的東西品了品,豆陷有點微甜有點像發面羔,不過一面被烤的焦黃,味道說不上好吃但還是能記得他的形像,還有一個叫海棠羔的口感微鹹,應該算是她的姊妹糕了,沒一一品嘗。吃到小吃也就快走到路的盡頭,出口正對著一坐橋,橋的對面青瓦黃牆就是寒山寺,檀香的香氣早就彌漫了四周。其實在剛剛遠眺已經領略了他的威嚴,在我看有點像漢代的飛岩方塔總流露這一點點莊重。漫步其中,更有點皇家氣派四角的的飛岩方塔和中間的建築相格一章,互相映襯。離開了寒山寺已經是中午了,這時才顧上摸摸她的頭,還是有點燙,30度的悶熱潮濕天氣加上身體的不舒服終於讓她發作了,在路邊的花壇她吐了。臉上更流露出疲憊的表情,看的出他很辛苦的在堅持。我也只能傻傻的說上一聲多喝點水,去吃東西了!做車到觀前街下車找到一個叫太監弄的街道。那邊有很多有名的飯店。總要補充點體力。我們選擇了得月樓,其實能吃的地方很多的這邊的松鶴樓等等。坐下看了看菜單真的感覺挺貴的,也許名店都一樣。點了3個菜和一壺最便宜的茶,油爆大蝦、香菇菜心、蟹粉獅子頭。只記得油爆大蝦是22一份。上菜倒是很快大蝦幾乎一口4、5個,真的可以用袖珍來評價。這頓飯花了70多,沒吃好是肯定的,不過打包的時候倒是多少有點意外 7、8只“大蝦”又是餐盒又是手提袋,那叫隆重!也算是此次吃的比較“實惠”的一頓餐了!吃過飯還是堅持走了走才回的旅店,順著大儒巷來到了個叫平江路的街道。這邊的建築沒什麼人經過,也沒什麼店鋪。不過是剛剛搬遷殘留的一些老房子,以及一條靜靜的河道。能感覺未來也會因為商業讓她變的像個市井。經過了幾個小街,看到了一家蔬菜市場,有了點創意,我們這次出門有准備了個電熱杯。買點蔬菜再買上2個雞蛋應該是個不錯的晚餐。采購完畢便做車回了。到了住的地方洗了澡疲憊的她再也不見動彈了。超市就在我們住的不遠的地方,趁著她休息的時候我去那邊買了點水果和想吃的東西。說心理話路上的我還在盤算著晚上能有什麼節目,玩心重的大男孩真的對她的關系不足以讓她“熱愛”。回來的時候她還是醒著的想來是怕自己睡沉了聽不到我的叫門聲!看到我買了個大西瓜她又在壞壞的笑,當然我也知道她想吃。親手喂她吃了便睡下了,這一覺她睡的挺沉的。8點多的時候我試圖叫醒她吃東西,被罵!委屈但我真的能理解她。看到她生病我根本睡不著的。一直在摸她的頭這會頭上的汗也退去了,但體溫還是很高。我不得不喚醒她,盡管她有太多的不情願。那時的時間已經是深夜,在酒店的服務生幫助下找到蘇大附一院,聽說在蘇州還是不錯的。1點多我們已經在那邊下車了,經過一翻折騰,1點半開始輸液了,一個奇怪的現像那邊輸液不是用躺著的而是坐在一個軟軟的椅子上,不過坐久了人還是會感覺不舒服,後來的當地人給了我們答案還是有床位的,讓我的小可憐受委屈了!這一夜一直到5點左右我幾乎沒合眼,看著她漸漸好起來我還是很欣慰!打車回了賓館,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沒時間考慮要做什麼先睡覺,這一夜都很辛苦,不管是病號還是病號他老頭,這一夜也讓旅途的開始感觸和思緒倍增,待到回去的時候再細細的回味。

一張病歷卡成了蘇州永久的留念,很有意義,但又印證了兩個人一起走過的路真的有艱辛。醒來的時候感覺身上的疲憊全消退了,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醒的還是那樣精神,也給了我開拔的信心!9點40分告別了旅店,告別了蘇州,從蘇州長途南站做車去嘉興專站到西溏。開往嘉興的車很多大約20分鐘就有一班。買過票並沒有太長的等待,只覺得像趕火車一樣10點……分汽車准時發車了。坐在大巴上的我們幻想著下一站,一個美麗的水鄉。嘉興距離蘇州真的不算遙遠,也是個很商業化的大城市,也就是因為他的商業化,我們也並沒有對他留下什麼意外的印像。轉站到了西溏,開往西溏的車不很多40分鐘才有一班,上車的時候還來了個擁擠大考驗,還是勉強找到了座位。車開的並不是很快中午的時候。穿過一些青瓦白牆的建築我們下車了,由於預定的旅店的老板來接,所以我們不打緊的望著遠方。一個騎摩托車的年輕人來了,我們的搬運工人來了,行李自然要給他。年輕人還是很替我們著想,盤問了周圍的三輪車夫,向我們擺擺手便步行走了一段,這次的車夫看來他們認識關鍵是價錢合適就好。這邊的人習慣做倒門票的生意我們花30元進了鎮,大家都合適還好還好。三輪車穿過一個窄窄的弄堂,進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小鎮,這裡的每塊磚都在感染著我們,每一件器皿都在訴說著歷史。騎摩托的年輕人正拎著我們沉重的行李等在那裡。穿過一坐高石橋再穿過一個窄窄的小巷便到了我們住的地方“爾易堂”。廳堂很大,至少我沒去過這樣氣派的私家別院。我們住的地方240一天在門口的左側,看房間的時候還是讓小孩又憋起了小嘴,原計劃說的雕花大床變成了很普通的雙人床。這讓氣氛有點大打折扣,還好老板能理解我們的心思帶我們到大床房間留影。回到房間還是看到小孩在暗自偷笑,其實那邊的房間很小,而且也沒想像的氣氛,總的來說還不錯!下面的節目是吃東西,問過老板說“錢塘人家”不錯的,在小街一直到底的地方。這時間已經是下午1點多了,折騰了一上午的我們現在只感覺飢餓。一直奔赴著,路邊的美景也顧不得欣賞,但還是不時的燃燒我的眼球。一間間與世無爭的陋室,一個個鮮活的鄉土人家。穿過一坐叫做送子來鳳橋典故橋來到的“錢塘人家”的門口,老板給我們食客真的開了個小玩笑“打樣了”。飢餓和疲憊這會讓我們直吞口水!在她的左面有一做橋,先去轉轉吧不成吃點小吃,我倆不情願的嘟囔著。下橋後一個阿婆在賣豆花,剛想湊過去卻又被右面的酒店晃了一下“錢塘人家分號”怎麼不早說:就吃她了,來到酒樓的二樓坐下才知道這是家姐妹店,還好只要有好吃的就好,點了4個菜青蒸白水魚、霉菜燒肉、椒鹽南瓜、菱角毛豆,也許是因為餓了,也許是因為真的好吃。我好像吃到了最好吃的燒肉,最鮮美的蒸魚,只好用吞來形容我們的吃像。吃好才記得望望窗外正對著的依然是那個買豆花的阿婆,和那坐來時經過的橋。吃過東西的我們順著西街一路閑逛,買點零食,逛逛古董,這邊的店鋪很多街景也一樣美妙,不時的按動快門記錄這會流動的歷史。幾乎可以用一步三景來形容這邊的美,店鋪的阿公阿婆一樣是這樣的和善、合作,讓我們不停的留住我們想要的記憶!這短短的長街,讓我們逛了很久,也收獲了很多,阿海芡實糕、麻搪、和一塊花桌布,總算滿載而歸。回到房間小憩,下面的安排是坐游船。其實黃昏時間也是拍照的好時間。這次沿著我們住的街道走著拍著,黃昏金黃色的陽光打在白牆上映襯的光輝金燦燦但又流動著古韻。看戲台、看鸕鶿,搖船的魚夫讓我們著實的羨慕了一次捕魚的悠哉,只覺得自己的眼睛經歷了一次盛宴的洗禮。快接近太陽落山的時候才庸懶的來到碼頭,15一個人,我們上了船坐在掛有紅燈籠的船上,享受親水的樂趣。船劃的還是很慢的,開拔到了中間老伯就在呼喊著讓船客上來試試身手,正在都排隊去船尾的時候我卻搶了個好位置去拍照,這時間已接近黃昏。按動快門,水上觀岸的照片也凝固在了紙上。這個時間街邊的小吃店商店都長起了紅燈,夜西溏一樣是畫,是充滿神秘的水鄉文明。起身我也來到船尾嘗試著也來搖搖船。那架勢很認真但又怎麼也用不上力,稍用力一扛差點葬送了一船人靠岸的希望,船漿啪的一聲被推了下來,還好手一直都在緊緊的纂著船漿。船夫接過船漿,我們也差不多快靠岸了。親水游戲結束,“錢塘人家”就在不遠的地方,依然是要翻過那坐“送子來鳳橋”的,這橋的典故就是因為橋一面斜坡一面樓梯,所以來玩的人可以隨意選擇,不過走樓梯的人多數生男孩,那斜坡的一面就生女孩,因此得名。我依然選擇走樓梯,也許是習慣也許真的是大男子主義。來到“錢塘人家”依然是賓客滿座。剛好有人結帳順勢坐下,還是覺得胃口大開,想著中午的好吃東西,想來今天的飯也一定好吃。青炒菜心、炒螺絲、紫菜面湯兩個菜一湯還有兩只螃蟹。只記得螃蟹蟹黃很多味道也很鮮美,這一天可以說的吃的比較安逸的一天。吃過東西又順著大路一直前行,不知不覺便走到了東街的盡頭。一個醒目的界牌,還是給我們提醒,抬頭觀望的確少了些鄉土氣息,多是些街頭的便利店,記得在蘇州買的甜釉比較好吃,這邊也有賣,價錢也還算合算,就這樣帶點吃的東西便回了。東街的街道著的沒西街熱鬧,店鋪還是很多的,街道比西街要寬敞很多。也許是因為夜晚的冷清,也許是因為已經對水鄉文化多了些認知,只是在經過一個叫森林的芡實糕店又買了些他家的糕,聽說是這邊做的比較正宗的一家糕。東面這條長長的街道就這樣匆匆的略過,在後來的時間裡也沒再來過這邊。回了房間拿了三腳架便又想出去碰碰運氣找找拍夜景的感覺。看著我愛人那不情願的樣子,矛盾但又沒辦法按奈,還是堅持一個人上路了。這一次的腳步顯然匆忙了很多,在每一坐橋上、親水平台上都擠滿了攝影者,習慣的等待著一張好的照片的生成。這時間有時要等上十幾秒,有時則需要瞬間的靈感。眼前太多專業的攝影器材,讓以前是攝影迷的我其實也受刺激不小,著實品嘗了一次“盛宴”!見縫插針似的找尋自己的位置。一張張夜西塘凝固在了紙上,我也清楚的知道N年後的西塘肯定會有對比。但現在的美因為有了這些夜街景變的完整很多。腳步是匆匆的,因為想記錄的真的很多。紅燈閃爍的西塘,夜色中多的是會流動的熱鬧。感受著對於每個站在夜色裡的人視覺比聽覺嗅覺更有福。整整圍繞這西塘的西街兩岸兜了一圈,才記得要回了。到門口愛人正焦急的等在那裡,才發覺我已經冷漠她很久了。就這樣沒遺憾的睡了。

次日的清晨,我們醒的很晚。也許是因為一路走來只有這一夜最安靜, 又或者是疲憊在作祟。8點多才擁懶的睜開睡眼,外面已經是人頭篡動了。一起出去轉轉,想到這是我們在西塘的最後一次出游,想到要和這邊的風土人情說再見了,多少有點依戀和一點點的傷感。出門依然是左轉,迎著太陽,看著辰光下的西塘,手邊的相機還是在不停的喀喀做響。閃爍著波光的水面在兩岸映襯出的散焦隨著水面波動,這畫面我想只有清晨才能體會。三兩個情人手牽手走過,出船的人劃著烏蓬船背對著陽光劃船向我們走來,弄堂巷口映著河水洗衣,刷馬桶的女人,一幅幅生活在水鄉的畫面讓早已習慣了城市的我們只是覺得新奇。這樣感受著走著又來到了吃第一頓午餐的那家“錢塘人家分號”買了樓下阿婆的豆花,要了這邊的早餐便上樓坐下,這邊的早餐稱不上特色,5元錢一根油條三個包子一碗米粥一蝶鹹菜。豆花沒想像的好喝只覺得鹹鹹的味道,這邊的小菜倒是能有一點點的回味,“霉菜”舔舔的微鹹好像恰到好處的保留了野菜的清香。吃過東西准備回了,記不清楚是鏡頭先找到的那年盡古昔的老奶奶還是挑著扁擔的叫賣聲叫住我們,一向對吃的東西我們都很敏感。這次讓我們發現的正是剛來西塘吃的菱角,新鮮的菱角是綠色又或者粉色的。聽說可以生吃的便買了點嘗嘗味道。吃第一個感覺像荸薺,又水水的像梨的口感,說不上鮮美但足夠清香。也許因為是西塘最天然的食品,又或者是對西塘最後的回味。至今還能想起那脆脆多汁的美味。

該向古鎮說再見了!依然拉著拉杆旅行箱向來時經過的窄窄的弄堂走去,離開西塘還是依依不舍的感受。想到再次看到街道,看到高樓林立興奮和懷念百感交集!出門的三輪車夫像蒼蠅一樣圍著你亂“蹤”。由於有了來時候的經驗走出不遠便看到了個似乎和藹的面容,4元給我們送到了來時候的車站。穿行嘉善和西塘的車是依維可,雖然不很舒服但發車的時間很准時15分鐘就有一班。路上才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衣服重了很多,濕漉漉的。今天的天氣依然悶熱、晴朗、空氣依然潮濕、身邊的愛人依然不時的在朝我傻笑。到嘉善准備轉車去杭州。嘉善的長途車站不是很大,但開往杭州的車還是很多。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中午12點的時候我們又上車了,開往杭州的旅途開始了。杭州是我第二次來,記得早在七年前的春天,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杭州,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感受江南,第一次留下遺憾。總之太多的第一次,這一次的杭州行安排的其實也很緊湊,能玩的時間不過兩個半天。由於下車要奔赴到我們計劃的第一個景點六合塔,所以一路上都在談論,作為一坐古塔曾經和他擦肩而過是我那時的遺憾。旅游的心情就是這樣,根本沒計劃過要吃飯。反而一直在計劃著要去哪裡玩。下車的計劃還是先去賓館,這次我們沒猶豫的選擇了錦江之星,由於路上有預定所以安排還是很放松。長途汽車北站到閘弄口新村的路途步行要穿過兩個路口大約20分鐘的路途,這次我們選擇了徒步走過去。正因為這樣讓我們在快到達酒店的時候意外的得到了收獲“外婆家”,幾乎異口同聲,至少晚上的吃有著落了。穿過一個十字路口到了住的地方,服務還是那樣讓人溫馨。卸下身上的負擔,和那身濕露的衣服,換妝上路,卻發現帶的衣服全是長袖襯衣真的在這邊叫另類。帶上這邊旅店的地圖,習慣的讓服務小姐幫我圈點了一翻准備上路。出門搭乘Y5沿著西湖環山的一面兜了個圈,當我看到右手邊出現錢塘江搭橋的時候我知道六合塔到了。第一次在他鄉用熟悉的眼光看腳下的路,由於已經是4點多了,那份興奮感還是有所收斂。門票15踏著高高的台階我們入園了。一坐八角磚木古塔讓那份壯觀多了點沉重。也許是剛從古鎮文化的陰影中掙脫,又或者是沿途公路兩側的高聳的文明的衝擊,讓原本歷史的東西變的更厚重。跟他合營留念後便沿著潮濕長滿苔蘚的小路登高。這邊綠樹環抱,我們在“塔林”裡穿行,處處都是微縮的各地的塔,有時熟悉,有的認知,有的又陌生,很有信心的對自己默默的叨念著,在以後的旅途中我們可能會遇見,那是再做個比對。隨著登高我們走到了路的端頭,還要按原路返回,這對習慣新鮮的游客多少都是打擊。還好路還是有捷徑,下到出口的地方一個典故牆,還是吸引了很多游客住足觀看。大致講的是宋朝梁山好漢魯智深圓寂在這裡,和武松出家在這邊的故事。旁邊的講解員不斷的用闊音氣重復著“……66大順祝您心想事成”。六合塔鐘聲,這聲音讓很多人上去敲一敲,我們只是聽著鐘聲不打緊的走著。再次面對六和塔,登塔10元,也許是因為路途的疲憊又或者是因為她不喜歡登高的感受,經過討論還是自己上塔。十三層的寶塔是磚混框架結合木樓梯的,踩上去隱約能聽到吱吱的作響,每層都有懸挑的觀景平台,五六百寬的平台十度的坡度微向下傾斜著,每一面有三個門,觀景遠望能清楚的看到茶山,看到錢塘江、看到錢塘江大橋。只記得每一層和自己的愛人打個招呼便繼續向上登著。蹬到塔頂發現眼前的景色並不是很遠,但心情卻飛到了另一個高度。依稀的能聽到那讓人回味的六和塔鐘聲。一陣風襲來,飛岩上的風鈴做響,那聲音應該叫做“回蕩”。真遺憾她沒和我一起分享這觀塔的“共鳴”。下塔的腳步變的更快些了,想來她一定等著急了,想著這已經是我的第二次單獨行動,忐忑壓抑了自己的感受。再一再二就真的沒有再三過,在後來的時間裡我表現的還是不錯的。乘Y5沿著原路回了,下車時候外婆家的誘惑讓飢餓的我們聞香而至。還要排號叫號,沒辦法坐等,但堅定了信念一定吃好。還好有個大廳可以休息等待還有免費的茶水和雪米餅可以吃,這讓等待的人多了很多耐心。時間不長便有了個可以拼桌的機會。總算坐下了就好,順便有個一家三口還可以嘮嗑,氣氛還是蠻好。說真的都好吃,隨便選了幾樣但沒忘記東坡肉和西湖醋魚。珊瑚蝦、炸響鈴、海鮮沙鍋,就這些了。本來以為憑借北方人的食量在這裡應該叫小菜。一道海鮮沙鍋上來,我們便全然沒了“霸氣”,真的是滿滿的一大鍋可以吃。說到味道最回味的還是杭幫菜的代表“炸響鈴、東坡肉”還有就是這家菜館出名的“珊瑚蝦”。品嘗著美味,忘記了時間。我們夜游西湖的計劃就這樣放棄了!吃過飯其實還是挺疲憊的,由於明天的計劃是和旅行社一起游千島湖,所以回酒店只需要准備點必須的行裝就OK了。

第二天5點多做52路到舞林廣場下了車,很容易就找到杭州大廈了。也就是我們的出發地,由於來的還早遠遠的只看到一對夫婦,估計也是對游客。這些都不怎麼打緊,最重要的還是找可以吃東西的地方。細心的她還是找到了家KFC,我們要了漢堡和熱飲坐下。才發現那對夫妻也蹣跚而至,也許是因為一頓能吃3個漢堡的食量讓我驚訝,又或者是因為這一天經歷的乏味。那對夫婦是千島湖旅游的頭條“新聞”。走回“杭州大廈”的時候旅行社的導游正在核對人數,加上我們4個我們車的人到齊。車很快就出發了。沿途聽著青旅導游的講解根本沒覺得2個小時的路途有多漫長。只記得穿過幾個跨山很長的隧道,等到車子再次看到陽光的時候,隨著導游的提示我們遠遠的望到了那夢寐很久的“天下第一秀水”。興奮過後,導游告訴我們我們要在一個珍珠館購物、上廁所、等船,有過旅行社游經歷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這個是旅行社的習慣計量。我們從一個被遺棄的老碼頭上了船,這可能就是旅行社的“綠色通道”。雖然船是這些島上最陳舊的破船,但我們還能做到隨欲而安。因為那自然生態的美麗早已經讓游客忘記了服務。做在船上我愛人依然是小心翼翼的不敢亂走動。這次我便干脆一手攝像機,一手拿著照相機,左右開工的忙碌起來。船啟動了我就一直才甲板上跑動著,由相機記錄著“天下第一秀水“的秀麗。船越靠近碼頭我們的心情就更加的興奮,不久就來到的第一個景點五龍島,島島相連的五做島嶼。分別是鎖島、鳥島、真趣圓、奇石島、還一個不能登的島嶼叫無名島。路途不是很遙遠,但心情真的是越走越壞,因為真的沒什麼珍奇的東西讓游客“留戀”,和希奇的景致可以合影留念。只記得在經過一個島上搭建的浮橋的時候裡面那上千尾,紅色、金色、白色的大魚,能映襯出每個游客的一些笑容。再次上船已經是中午了,知道是開往的最後一個景點了,似乎同船人的心情都不怎麼興奮。此時船上做起了盒飯的生意,也許是大家根本沒盡興,又或者是真的不餓,船上少了很多穿梭的人群,多了三五一群竊竊私語著什麼。船上的我還是覺得能移動的秀水還是很美的,沒有顧及感受只管按動著我的快門。不久船在海瑞祠靠岸了,這個島面積很大,能供我們游玩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來到建築的門前開始能感覺她的宏大,海瑞祠是民間為了紀念他在坐醇安縣縣令時的清廉老百姓為了懷念他而興建的。裡面記錄了他在做官時候的豐功偉績,只記得正堂金扁黑字,書寫“月日爭光”。也是就是他的寫照吧!離開海瑞祠一天的行程也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了,帶著一點點遺憾我們要和這一千零七十八個島嶼說再見了。下山的時候卻發現我們的船不見了,這時導游的神色有點不對了。我們沉積了太久的壓抑也在此刻爆發了,我撥通了我們來時導游的電話“由於我們上島是三五個團交給一個當地的導游上島的,所以聯系還是要找我們來的那個導游的”,電話裡我只是說了些事實,問的他也沒話說,“後來後悔沒有痛快的罵他一頓”。耽誤了一會我們上船,回到碼頭的時候已經是三點多了。想到今天的旅程又一次百感交集,還好這次我們沒有互相埋怨。住宿的地方旅行社給我們安排的條件一般。安排好做公交車來到碼頭,車上聽司機簡單說了說交通的情況“其實千島湖的公路可以概括成一個圓圈中間一個十差就這樣簡單”。我們在秀水街下車,這裡也就是游客瞪船的碼頭,雖然還沒有真正建好,但裡面的店鋪已經是在營業中,四處搜尋找到家叫醇安波記的豆腐坊,裡面地方不是很大。但炸東西的味道足,可以“勾引”在這裡漫步的游客。我們也買了她家的東西,米豆腐和鹵水蛋。味道沒什麼特殊,但沾的醬料可以說還是很有味道的。按動快門,她吃東西的吃態還是被記錄下來了。邊走邊吃,有可以嬉戲的噴泉、水車、長廊、戲台。雖然少些歷史感但風格還是讓臨水的文化秀了一下游客。沿著小路繼續我們看到了千島湖的碼頭,也領略了他的氣派,不過越是這樣越覺得被旅行社作弄。回程的時候我們做同樣的車沿著另一條路回了,也算是沿著這裡兜了個圈。晚餐我是怎麼勸她也不肯陪我去吃東西了,找到家超市創意和晚飯的靈感沒想到會在這裡,由於有了以往的經驗,我們隨身帶了電熱杯“吃火鍋”,就這樣買了羊肉和一盒醬一個大可樂,沉默了好久的笑終於又回到了臉上。吃過東西我們睡了。那夜不知道她睡的是不是塌實,我在那裡反復了很久才睡下。

已經是六號的清晨了,今天不用起很早。醒來的時候發現她已經起了,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出肯定是想四處轉轉,就這樣我們順便退了房間到臨近的市場去轉了轉。這裡的早市一樣是很早就在忙著,我們也看到了那傳說的魚頭,大而且新鮮“據介紹魚頭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胖頭魚”,還有很多叫不上名的魚,蔬菜也是一樣很新鮮。離開市場門口就是小吃,我們在那裡吃了當地的早點,一個炒米粉,一個豆花,沒什麼味道,不過是用些鹹菜做調料。這次依然是沒什麼收獲。回來的時候接我們去森林癢吧的車就停在酒店的樓下。路上很順利我們來到了森林氧吧這裡的空氣濕度更大了,真的能聞到泥土的氣息,能聽到水聲,鳥叫聲,山比我們想像的要稍微難爬一點。沿著時而曲折,時而筆直的像天梯一樣的路我們爬著。路邊總能看到這樣的提示“這裡爬山不會感覺疲憊勞累”,我知道那也許對我們這樣征服過黃山,有夜行過泰山登山“才子”“才女”來說真的不能叫累。因為真的有點諷刺。但這樣的潮濕悶熱,加之我那一身出發就讓人嘲笑的長衫,只覺得自己一直在流汗。路上的標識也就很自然的變成了給我們打氣的口號,兩個多小時我們就爬完了全程。身上的衣服自然是被汗水濕透了。我們可能是上山的六個中最先爬完全程的“隊員”。所以有司機帶我們到下游垂釣的地方去休息了。那邊有沒爬山的一對夫妻在那邊釣魚。靜靜的水面,一個烏蓬船好寧靜的場景,節日期間那裡都是人群,已經習慣並適應了人群的我們。在這裡終於找到了一點詩話的感覺,甚至連按動快門的聲音都變成了嘈雜,但還是不情願的按了她,記錄下這裡的一切。中午十分車子把我們送回了酒店下了車,這次我們像個無家可歸的孩子只能在街道上閑逛。沿著中心的大路走到醇安縣城唯一的十字路口,那裡有家KFC我們准備在那裡吃午飯。其實在後來的回憶裡我們的午飯應該去吃魚頭,因為我們一起走過的路我不希望有“遺憾”。也許是要求過高但還是能記得每次小孩失望時的表情,我知道我很在意她,只是不會用語言表達。之後的幾個小時我們只有在路上等待了,等待接我們回程的車。這個時間我覺得是這天過的最漫長而且乏味的時間了路邊依然是在千島湖常見的挑著扁擔叫賣的阿婆、阿公。我們買了他家點柿子和獼猴桃,聽說是這邊的特色。還有在路邊找到了個意外的收獲水仙花一元一只,“在後來的路上無論是下雨做車他一直陪伴我們,一直盛開著陪著我們”。終於能上車離開這裡了,可以說是很不成功的兩日游。回來的車開的就不是那樣快了,也許是因為玩並不怎麼盡興也許是因為少了很多憧憬,又或者是沒有太好的收獲。下車的時候已經是天黑了,我們計劃這回到了曾經住的酒店,由於有預定一切還是那樣順利。看時間已經是6點多了這次我們還是去“外婆家”吃東西。希望吃出好心情,讓杭州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依然是要等位子的,為了不浪費時間我回酒店整理衣服她在那裡排位子。其實來杭州我們還有個心願就是游西湖的,看來只能期待夜游西湖了,這會天氣預報的台風真的讓我們看到了影響。杭州開始下雨了,也給我們後來的行程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之後的出門我們可能真的要在雨中“浪漫”了。不管太多我們等到了位子這次我們沒選擇拼桌,我們在靠角落的一個用木條做裝飾的小隔斷房間坐下了,點菜的任務自然是一直由老婆大人她操作的,不過我也按耐不住在一旁指點著。拌素雞、響油善絲、才心魚丸、豌豆泥、海鮮盒子、還沒忘記東坡肉。這些菜,其實我們聽來都不怎麼陌生,但在杭幫菜的料理下,變的清淡而且很回味。對了還有價格也很實惠不過100元。吃過東西我們的計劃似乎要放棄了,看時間已經是10點多了,再加上外面的雨還是在稀稀嚦嚦的下著。一把雨傘兩了猶豫的人,這氣憤只有衝動能幫我們不流遺憾。還是選擇做公交車出去,這次52路,把我們帶到叫……公園的地方下車了。穿過兩個路口,我們在斷橋附近的路口出現了,我們終於能在西湖邊漫步了 !沿著西湖的路燈光線很柔和,也許是溶入了太多纏綿的愛情故事,路燈下長椅上,兩兩成雙的男女依偎著,似乎風雨並不能打動他們的熱情。我們只管向斷橋孤山方向走著,習慣性的背誦著西湖三絕 “長橋不長,斷橋不斷,孤山不孤。”如今這邊的兩決就在腳下,而且是那樣的情愛纏綿。就這樣依偎著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都覺得疲憊了才決定打車回了,路上盤算著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們會怎樣。回到房間已經是12點多了,便睡了那一夜都睡的很沉。

醒來是七號的清晨,大雨真的追到了杭州,一切的計劃只有在等待中度過。杭州最終還是留下了沒能一起去靈隱寺的遺憾。為了能安全離開杭州並且不耽誤下面的行程這個取舍我想也是必須的。大約六點多我就走到車站去買回上海的汽車票了,我們計劃著中午從這裡離開。回來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家當都整理的很整齊了,這一切全仰仗老婆大人,這次出門的表現真的不錯。接下來我們決定去采購點特色的東西,超市距離我們住的地方不是很遠,所以選擇步行到那邊。在那邊采購了藕粉和一些干貨很快就出了,因為我們要去一個叫浙二醫院的地方,那邊是個大的茶葉市場,幾乎所有的杭州人都在那邊買茶葉。我們也想去見識,時間緊迫。出門的時候還是有點意外,免費的購物車就有到那邊的,算算時間還來的急便上車等待發車,由於是下雨上車盡是些上年紀的老人。嘰裡咕嚕的用南方話交談著,大約九點車子出發了,因為載滿了上年紀的老人所以車開的很慢,而且路線是穿梭於小區之間的,隨著車的行進我們的心開始焦慮起來了。一段不是很遠的路開了大約20分鐘,還好我們到了。下車的地方正對著茶葉市場,只需要穿過一條馬路。走進裡面感覺真的需要買東西而且貨比三家的去品評根本來不及,便有開始叨念自己的購物經“買東西看緣分,太刻板的不買,太斤斤計較的不買……”還好臨行的前一天晚上我詢問過酒店值班的老師傅“王師傅”也叮囑了不少注意的事項,比如“先詢問價格做到心中有數,再看茶葉的顏色,再坐下品嘗味道,然後叮囑店家從品嘗的容器中取茶葉”。這些細節的叮嚀還是讓我們感受到,南北奸商一樣奸猾的道理。花了180元買了半斤明前茶“西湖龍井”和一斤雨前茶,其實也說不好是不是西湖龍井,總算是滿載而歸。回來的時候依然是做52路公交車,沿途才發現我們沿著52路幾乎走過全程,因為不同時間我們多次乘坐過這趟車。回到酒店的時間已經離我們發車的時候很近了,滿腦子只有一個概念趕車,我愛人在辦退房間手續的時候我已經拉著行李在街上跑呢,這個時間再加上外面在下雨打車變的很困難。還好在靠近工交車站的地方我們攔了一輛車子,沒等司機幫忙行李便硬塞進了後坐,一起上車的時候才發現雨真的挺大的盡管打著傘身上還是淋的很濕。這是才發現司機很不滿的在叨念著,我節約了時間卻真的給司機帶來不少的麻煩,真的有點不安,只能一直微笑這說些道歉的話。車子把我們送到了進站口才停下,說實話真的叫服務周到,這次我便小心奕奕的取出行李。下車的感覺我們還是在和時間賽跑,到達近站口的時候才記得松口氣,時間還好車子剛剛進站。旅游就是這樣又要和杭州說再見了,不知道雨後是不是有彩虹,也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再來。

下一站是大上海,同樣是我曾經踏上過的土地,這一次我們又來了。大約11點多車子離開杭州,一點點的陰冷感覺,這次的衣服不是被汗水打濕的而是遭遇了一次“台風效應”。路上我們第一次有了分歧,我也誤會了她的意思。其實這次的行程能成型還要感謝一個人就是我大舅,來回的火車票都是他操心幫我們張羅的。該是和他聯系回程的時間了,我便撥通了他的電話,電話裡便聯系了今天又或者明天回天津的方式。也許是自己沒表達清楚反正糊塗的就把行程固定成了今天的下午4點多,當電話再次響起的時候似乎這個事情就這樣確定了。在一邊的她矛盾且敵視的眼神讓我害怕,車子還是在高速上飛馳著,外面的雨似乎不是那樣猛烈了,後來干脆停了下來。但能感覺她心理那片天空卻陰沉著似乎也要下一場暴雨。她越是不埋怨我,我越是害怕。穿行在高樓林立的街道中而後在上海火車站附近我們下車了。這次她真的做了個真正的小朋友撒嬌加落淚都讓我“承受”。沒辦法只好妥協再次撥通大舅的電話,回答還是那樣讓我們開心,一切都由他來安排。“其實想來求人真的是很難開口也及其不容易的一件事。”雨過天晴,天空沒有看到彩虹,但心情的彩虹早已七色燦爛。漫漫的離開長途車站,又意外的發現“鐵路賓館”就在這附近。“我們來的時候大舅叮囑的回來就是在這裡等接頭的朋友接我們上車的,這些讓今明的旅行更安心許多!”“台風效應”就是這樣弄人,時而下起的小雨讓剛剛不再陰冷的身體,又籠罩了一層濕露。我們要去的地方叫肯山路,應該就在火車站附近,詢問了路人穿過一條很長的街道我們便順利的找到了賓館,這次我們依然選擇錦江之星,由於有預定所以入住還是那樣順利。回到房間顯然是要換身干淨的干衣服,還有每晚都有最功課“用吹風機吹干每一件衣服”。也許是由於下雨,又或者是早就習慣了這樣潮濕的天氣,上海的氣候還是很舒服,至少這樣一身裝扮不再還路上的“焦點”。依然隨手拿著雨具買了這邊的地圖,標好路線上路。嘴裡不停的叨念這臨行前每天重復N遍的暗號“喜多屋-哈根達斯……”。這時的我恍然大悟,一個承諾對女孩的影響,“那是我承諾的生日餐”,此刻我想補充的說一聲“老婆生日快樂”。上海的小吃和出名的酒店不計其數,我們選擇的是家經營海鮮的自助餐廳,在浦東正大商場的七樓,其實這裡都是些不同風格的餐廳。由於他能遠遠望見外灘又與東方明珠電視塔相臨,這樣獨特的風景自然也多了許多浪漫。看看表時間還早所以四處轉轉,和東方明珠電視塔合營留念後,我們便向外灘方向走去。由於是開特奧會,迎面走來的外國的游客特多。一條全國唯一的觀光海底隧道也在這邊。再次看到黃浦江,看到那標志性的建築,心情舒暢了很多。擁懶的依靠著欄杆留影,或是俏皮的擺個造型,在這樣嚴肅陰沉的天氣裡可能是最好的清新劑。等到再次飄來零星的雨點的時候才記得看看表時間剛好,可以說盼了很久的一次“盛宴”就要開始,三步並做兩步的走著。到這邊漂亮的小姐正在統計人數由於我們也是有預定的,所以提前入場。200元一位先買單後,由服務小姐引導我們在臨窗的房間坐下。也許是自己見過的場面真的太少,又或者是這邊真的很華麗。這時穿梭的服務生開始多了起來,四下看看,我們也起立開始自助食物,真的有鮑魚、有帝王蟹、有龍蝦肉……實在按耐不住的大驚小怪起來。穿梭著只顧得拿東西幾乎忘記了吃,一直在勸自己只要品嘗就好了,但味道有時真的很誘惑讓自己不禁再咬上一口。看到別的桌上不停的在上一些希奇古怪的東西,詢問了服務生才知道可以點東西加工的,四下再次轉轉點了只大閘蟹和鮑魚湯,得意的等在那裡,真的沒想到服務能讓吃的如此開心而且得意。還沒等到上菜那邊好像又出“狀況”了,哈根達斯開始供應了。這個時常在商場裡被吹捧的很奇妙的冰淇淋,在這裡竟然可以這樣容易的品嘗。一向很少對這些好久的我也吃了兩個,她對這個也許天生就敏感,記不清取了多少次。再來說說這邊的服務真的可以說沒的挑剔,只要是不要的垃圾很快就能有人幫你撤掉。真的是太多細節讓人感動,比如酒水飲料可以隨便品嘗、誘人的蛋糕提拉米蘇、自助火鍋、生吃的基圍蝦三文魚、不同的包湯。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感受著並享受著。吃過東西我們准備在四處轉轉,沿著浦東的街道走著再次來到那個觀光隧道的門口,猶豫再三還是沒能坐坐她,“這個也成了在上海留下的一點遺憾”。也許旅游就是這樣在興奮期待中開始在矛盾和遺憾中結束。由於小雨一直在下我們坐地鐵回了。

八號的清晨,“台風效應”終於追到了上海,這天的計劃幾乎都在上午,想到下午就要做火車回了,所以還是很珍惜留給我們的這些時間。這次的計劃是去徐彙區的“宜家”看看,其實北京也有“宜家裝飾”的。也許是因為太喜歡北歐的裝飾風格,也許僅僅是因為大雨破壞了逛街的氣氛,這次出行仍然是選擇做地鐵的。“其實在上海地鐵有5條線路可以選擇,而且互相交錯很方便。”這次我們乘坐的是陸上的線路,相對地下要慢些,但能看到沿途經過景色還是有些患得患失的。在一個叫體育館……的地方我們下車。穿過一個高架橋宜家就在那裡,這裡是家三層的家飾廣場。漫步在裡面真的沒感覺和北京的有什麼區別,一些經過合理分割並運用簡約元素裝扮的小樣板間,一些排列整齊的超級貨架。穿行在熟悉的商品中只覺得是在采買生活。由於是最後的行程我們也沒兩手空空的離開,買了點東西做紀念。來到商場的頂層照舊是宜家的北歐風格的餐廳,她點了自己喜歡吃的瑞典肉丸,我便習慣的點了常吃的意大利面,在這邊吃了我們的午餐。結束了宜家的旅程原路回了也就結束了上海的旅程,結束了整個黃金周的旅程。下午當我們踏上回天津的火車,一切的一切真的該說“待續”了。同樣是那件來事的登山坎肩,那雙粘滿泥濘塵土的涼鞋,那條藍色的褲子,那件咖啡色且帶條紋的襯衫。一覺醒來又是千裡之外,我們將到家,恢復往日的寧靜。那一夜也許是真的疲憊,也許是玩的真的盡興。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大亮,才懶散的從上鋪上爬了下來。

九號的天津晴朗且氣候干燥涼爽,想像著台風過後的上海是不是也像蘇杭一樣濕熱,想像著杭州的大雨過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身上的衣服也在出站的剎那被風吹干。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