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雪龍”船起航不久,第2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大洋隊便開始按照計劃收集上海到澳大利亞費裡曼特爾航段的水樣。為了保證所取水樣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大洋隊預先設定了一些“雪龍”船走航期間的經緯度坐標點。隊員們克服了風大浪高、船體晃動的困難,使得工作進展順利。他們將根據所取樣本來觀測“雪龍”船走航期間的海水表層溫度、鹽度、生物、水化和氣像要素等指標。
二、11月21日
為了極大地豐富考察隊員的船上生活,經過精心准備,今天“雪龍”船酒吧正式開張納客了。領隊魏文良給酒吧提名為:“雪龍溫馨屋”。副領隊兼首席科學家楊惠根把自己珍藏的洋酒捐贈給酒吧,供隊員們享用。今晚,隊員們歡聚在“雪龍溫馨屋”,品著美酒,把這裡當成了放松心情、交流考察生活的場所。魏文良的一曲《雁南飛》將酒會的氣氛推向高潮。隊員們在這裡下棋、打牌、喝酒、聊天,好不快活,漸漸擺脫了暈船的困擾。
今夜,“雪龍”船在一派歡聲笑語中繼續向南極挺進。
三、
“雪龍”船剛一進入東海,大洋隊的隊員們便克服了暈船的困擾,全面展開了“雪龍”船走航期間各方面的研究工作。當人們還在睡夢中時,海洋生物組就已將專門用於航行途中測試海洋生物的高速采集器投入海中。以往高速采集器最淺的投放水深也要超過200米,而此次在30米至50米水深的水域投放尚屬首次。整個調查工作將一直持續到“雪龍”船返抵國內才宣告結束。船上的海洋化學組、海洋物理組和環境科學的研究工作也在正常進行。
四、11月22日
“雪龍”船剛一抵達香港錨地,就按照原定計劃開始了船用重油和輕油的補給工作。雖然給船加油只是一個十分常規的工作,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如果稍有不慎,重油或輕油漏入大海,不僅會給“雪龍”船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嚴重污染當地的海洋生態環境。“雪龍”船全體船員對此次加油任務高度重視,24小時派專人監視並報告輸油進展情況。經過持續兩天的艱苦奮戰,1500噸重油和500噸輕油沒有一滴因意外事故泄入大海,全部加入“雪龍”油庫。
五、11月22日
執行我國第22次南極科考長城站任務的首批18名隊員自20日離開北京後,途經智利蓬塔搭乘智利空軍班機抵達長城站。其他7名隊員將於晚些時候到達。抵達長城站後,隊員們立即展開工作交接。執行第21次科考任務的隊員在經歷了漫長的越冬之後,計劃於24日上午離開長城站回國。
六、11月24日
今天下午,中國南極大學在“雪龍”船上舉行了開學典禮。魏文良擔任南極大學校長,楊惠根擔任副校長,共有35名考察隊員被南極大學聘為教授,授課內容主要是介紹本次南極科學考察項目、極地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後勤保障等。今天,校長魏文良給全體隊員上了第一課:以人為本,構建和諧船隊。魏校長講起課來聲情並貌、妙語連珠。晚上,“雪龍”船經過在香港加油休整之後,再次拔錨起航開始了第二個航段從香港至澳大利亞的航行。
七、11月29日
今天對於考察隊來說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上午9時,“雪龍”船經過赤道駛入南半球,全體考察隊員使勁揮舞手中的隊旗大聲歡呼,“雪龍”船後的甲板停機坪頓時成為一片快樂的海洋。領隊魏文良向全體考察隊員贈送了有領隊和船長簽名的“雪龍”船過赤道紀念封。全體考察隊員背對祖國、面向南極拍下了第一張全家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選擇了中國最傳統的美食——餃子作為晚宴。100多名隊員們一起包餃子,場面既壯觀又感人,大家在笑聲中成為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八、11月29日
雪龍船進入海盜頻繁活動的海域後,為了保證雪龍船和全體考察隊員安全地通過該海域,船上制定了防海盜應急部署。今天晚上是我值班,我絲毫不敢大意,早早到駕駛台領取了通訊設備和“武器”,開始巡邏。水面上漆黑一片,只能望見很遠處一點微弱的燈光。潮濕的海風一陣陣地吹過來,只聽見巨大的雪龍船發動機傳來隆隆的聲響。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巡邏防海盜,不敢有一絲放松,用手電筒仔細排查每一個角落,還不時用對講機和隊友以及駕駛台保持聯系。太陽升起來了,我沒有發現任何情況,我可以向全隊鄭重報告:今夜無海盜。
九、12月2日
由國家海洋局7名同志組成的政府代表團,將在12月中下旬首次考察南極中山站及其所在的拉斯曼丘陵,為我國極地事業的“十一五”規劃做前期的准備工作。今天上午我了解到,這個代表團由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連增率領,其中的5名成員已於近日乘飛機離開北京前往澳大利亞,准備在“雪龍”船停靠弗裡曼特爾的期間登船前往。其他兩名代表團成員分別是第22次南極考察隊的領隊魏文良和副領隊楊惠根。
十、
從11月26日雪龍船駛入北緯15度°以來,大洋隊每隔幾小時就要向海中投放一枚拋棄式深海溫度測量儀(XBT),以獲取有關這一海域的第一手資料。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太平洋-印度洋暖池XBT觀測”的相關調查工作已全面展開。往返途預計共投放XBT242枚。該項目主要側重對全球海溫最高海區,也就是太平洋-印度洋暖池區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它的變化對我國的降水、季風等具有重要影響,有助於提高對我國的季節年際氣候變化規律的認識。同時對理解印度洋的年際尺度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相互作用、印度洋季風的年際變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十一、
從雪龍船正式起航那天開始,大部分隊員都有這樣的感受,船上業余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隊員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泡酒吧、上網、逛圖書館、打撲克、唱卡拉OK、游泳、打乒乓球、籃球等。隊員們在工作之余有了放松身心的好地方,忘掉了考察工作的辛苦和寂寞。第22次南極考察隊臨時黨委為了豐富隊員和船員的文化生活,增強全隊的凝聚力,營造健康向上的工作與生活環境,還組織開展了各項文體比賽活動。
十二、12月9日
今天上午9:30分,我國首次派出考察中山站的政府代表團登上雪龍船。中午12時,雪龍船拔錨起航,駛向西風帶,並將於18日左右到達南極中山站。當他們到達中山站後,我國政府代表團將首次考察南極中山站及其所在的拉斯曼丘陵,並將考察其他國家設立在南極的考察站,為我國極地事業的“十一五”規劃做前期的准備工作。按照《南極條約》的有關規定,任何一個南極條約協商國都有權利對別的國家在南極設立的考察站進行考察訪問。我國政府首次組成代表團,並對南極拉斯曼丘陵地區進行考察訪問,既是行使作為南極條約協商國的相關權利,也是履行相關義務。
十三、12月13日
今天下午2時,“雪龍”船駛過南緯55°,成功穿越了南極旅途中最危險的一段路程——西風帶。在“雪龍”船進入西風帶前,可能會受到3個強氣旋的包圍夾擊,領隊魏文良與船長沈權立即商定:開足馬力,直插西風帶。這樣可以趕到氣旋的側前方,讓氣旋順時針吹著“雪龍”船順風南下。
船上的一些隊員還是出現了暈船的症狀,紛紛倒下。“雪龍”船在湧浪的夾擊下,最大的傾斜角度達到了20°,巨浪經常把船頭的錨燈杆和主甲板淹沒。伙房裡廚工們為了讓隊員們能吃好,他們保證每天都會翻新花樣,為隊員們送上營養豐富的飯菜,還會為暈船和剛下夜班的同志准備可口的小吃。
輪機艙內是全船最悶、最熱的地方,老鬼(大管輪)趙勇帶著幾名弟兄仔細聆聽發動機的一呼一吸,從開船到現在多次排除了機器的“小毛病”,保障全船動力充足穿越西風帶。領隊魏文良說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全船最可愛的人,並送來西瓜為他們帶去一絲涼爽和甘甜。
十四、12月16日
今天上午9:50分,“雪龍”船駛入南緯63°22’東經83°30’分,進入了南極浮冰區。我們自從上海港出發,全程航行6500多海裡,450多小時,預計將於18日上午到達南極中山站。就在14日凌晨“雪龍”船進入南緯57°發現第一座冰山之前,“雪龍”船已由自動駕駛轉為手動駕駛,值班駕駛員24小時密切注意海面上的一切動靜確保航行安全萬無一失。
一些首次參加南極科考的隊員看到這麼多的浮冰和冰山興奮不已。老隊員徐霞興憑借豐富的經驗,總能最早發現浮冰上的企鵝、海豹和到海面換氣的鯨。隊員們紛紛用照相機留下這精彩的一瞬,憧憬著早日登上南極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