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不值得去

作者: pennpan

導讀網友介紹道,紹興北郊還有個古鎮安昌值得一去,故妄聽之,於是興匆匆打的專程前往。車程二十多公裡,車費46元,二十余分鐘後馳抵古鎮橋頭。 原橋頭進口正在大興土木,嶄新的平房十余間,一排立開。前面是一大塊空地,疑做停車場,因在施工期間,這裡的進口被封閉了。沿公路繞到側面的路橋處,也堵住了,只在建築淤泥堆中用竹排辟出了一頂便橋供人行走。天雨濛 ...

網友介紹道,紹興北郊還有個古鎮安昌值得一去,故妄聽之,於是興匆匆打的專程前往。車程二十多公裡,車費46元,二十余分鐘後馳抵古鎮橋頭。

原橋頭進口正在大興土木,嶄新的平房十余間,一排立開。前面是一大塊空地,疑做停車場,因在施工期間,這裡的進口被封閉了。沿公路繞到側面的路橋處,也堵住了,只在建築淤泥堆中用竹排辟出了一頂便橋供人行走。天雨濛濛,地下濕滑,正好此時遇一鎮民,指點一條便道,徑入鎮來。

一條小河穿鎮逶迤,兩旁民居枕河而立,河邊還有不少的廊棚。廊棚路邊,大都是百貨餐飲小商鋪。棚下拉滿掛繩,上面吊滿了醬乎乎黑油油的腊腸。所謂“古”,大概是指開發不多、商品落後市場、房屋年久、設施陳舊之謂。原本這些狀況倒不必多加詆詬,如利用恰當,反而是開發旅游的好資本。然而一路所見,卻叫人大倒胃口:都是污染惹的禍。

穿鎮的小河,發出暗綠的幽光,一看就知道河水被嚴重玷污了,靠進鎮的一段,綠色更是被黑色所取代,黑色中還間有白的泡沫泛冒,散發的臭氣,即使你退避五舍,恐也逃脫不了。河對面有一家醬園,大概也是百年老店,白粉牆上碩大的黛字店名,倒映在墨色的河中,益發黑白分明。河面上飄蕩著各種生活垃圾:各色賣菜塑料袋、香煙盒、一次性白色餐盒慢悠悠地在河上移動,想在風景最佳的橋上拍個照,就礙於這些垃圾煞風景,就沒有拍成,要等這些垃圾飄逝,可它們就是不著急,一直在此游蕩。不遠處的河埠踏級上,村婦在洗髒拖把,把一大片的黑色中,弄出了彎彎白色的漣漪,我自責著這種不健康的欣賞情趣。漸行漸進,河水稍有好轉,但我已無心再游,即便對河不遠透出一片黃黃的磚牆,提示那裡有一個不小的可以淨心的寺院。

我不想再走回頭路,也為了避開這些污臭,從鎮中間的橋上折到柏油馬路出鎮,為了叫出租車,循著公路緩行。誰知這裡的污染一點也不遜於鎮上:沿途時而遇見大小不一的垃圾堆,將近主要公路干道時,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化學氣味,以我的經驗判斷,是染料類發出的,就像70年代前跑到上海中山北路和田路一帶一樣。側目四望,原來周圍是2個規模不小的印染廠,這一下子使我記起來,在車來的近處,還有一個更大的印染廠,好像是叫亞太。難道這些廢氣、污染的河水都是工業惹起的?印染的排污是赫赫有名的!而輕紡印染業正是紹興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根子。

我沒做過調查,不能妄加罪名給任何廠,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無可置辯的:古鎮處於污染工業的包圍中。鎮中匆匆一瞥的現狀告訴我,不解決污染,安昌古鎮是成不了旅游名鎮的。問題是那些散發工業污染的廠家同時也是地方上的利稅大戶。既想治污發展旅游,振興古鎮,當然也想保住利稅;魚和熊掌,取舍何從?

我不是哲學家,不能解答這樣深奧的難題。但就從一個普通游客的角度,從我12月23日游中所見,我只能說:去安昌——不值。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