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廈門出發游川、渝(二):成都參團奔赴四姑娘山

作者: 長空雁叫

導讀結束重慶一日,下一步是游走川西小環線。走川西的想法由來已久,原本是考慮大環,去趟稻城、亞丁,但上網查詢後得知,亞丁發生動亂,已經造成人員傷亡,景區被迫關閉,只得退而求其次,選擇川西小環線。最初的計劃是:成都→康定→新都橋→塔公→八美→丹巴→瀘定橋→海螺溝冰川→成都,背包自助游,先由成都乘長途車到康定,再包一部小車,邊玩,邊走到丹巴 ...

結束重慶一日,下一步是游走川西小環線。走川西的想法由來已久,原本是考慮大環,去趟稻城、亞丁,但上網查詢後得知,亞丁發生動亂,已經造成人員傷亡,景區被迫關閉,只得退而求其次,選擇川西小環線。最初的計劃是:成都→康定→新都橋→塔公→八美→丹巴→瀘定橋→海螺溝冰川→成都,背包自助游,先由成都乘長途車到康定,再包一部小車,邊玩,邊走到丹巴,然後由丹巴乘長途汽車沿大渡河谷一路下行到瀘定,再轉往磨西(海螺溝)。重點停留康定,丹巴和磨西,瀘定也是一定要停,我對“大渡橋橫鐵索寒”總是有一種莫名奇妙的向往。然而,上網查詢後又得知,康定的主要景區“木格措”道路維修,暫時不能進入,而且,新都橋至塔公的公路也在施工,個別藏民攔路收費、甚至搶劫過往旅客,這讓我自助游的勇氣大打折扣,最終還是決定跟團。因為,打電話詢問一些旅行社後得知,這些藏民只是滋擾散客,對旅游團尚無動手之先例。9月13日早六點多退房,離開澤彬招待所,打的去龍頭寺重慶北站(16元)。雖然時間尚早,但7:50發往成都的D字頭車組已滿員,只買到8:16發車的T886次,軟座78元/人。取回昨日寄存的行李,用罷早餐後登車,T886是雙層列車,軟座車廂人不多,我們占據一個四人單元,感覺很舒適。然而,列車尚未出站即已晚點,沿途停站又多,根本不像是特別快車,同車旅客說,成渝線上的列車就是這個樣子。老友WZS的長子開車到車站接,W家在東風大橋附近有一處閑置套房,借給我們暫住。安頓好後,我獨自外出購買香蕉,白菜和配餐小菜,自煮稀飯晚餐。總的感覺是,成都的水果,蔬菜都不見得會比廈門便宜,但鹵料店出售的配餐小菜很有特色,好吃。9月14日,在附近街上吃早餐,兩人6元(包子,燒賣,粥,豆漿,雞蛋),然後一起到菜市場買菜,豬肉一斤13元,與廈門的價格差不多,青菜是論把賣,一把1.5元。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我們都覺得成都的豬肉,青菜比廈門好吃。午後到科華北路廈航辦事處購買兩張9月28日返廈的五折機票,包括燃油加價和機場建設費,1020元/人。晚上WZS的次子來訪,送來我們委托他老爸代辦的旅游合同。離開廈門前,我就已通過網上檢索,選定了要在成都參加的旅游團隊。根據網上資料,成都光大國際旅行社、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和夢之旅成都神州國際旅行社都有川西小環線的旅游產品,名曰“四姑娘山、丹巴、海螺溝環線六日游”。散客團都是每逢周六出發,住宿條件都是全程標准間(標准等),團費也都是只包括四姑娘山和海螺溝的首道門票,其他花費自理。然而,各旅行社的行程細節和旅游報價卻有所不同。四川青旅:成都→海螺溝(宿)→康定→新都橋(宿)→塔公→丹巴(宿)→四姑娘山(宿2日)→成都,網上報價(散客及小包團):標准等1500元/人,豪華等 1800元/人。然而,2007-08-28我親自電話咨詢後得知,散客拼團,標准等的報價是1280元/人,全程包餐。成都夢之旅:成都→馬爾康(宿)→四姑娘山(宿)→丹巴(宿)→塔公→新都橋→康定(宿)→海螺溝(宿)→成都,標准等報價1450元/人,豪華等1550元/人,全程餐費游客自理。成都光大國旅:成都→四姑娘山(宿2日)→丹巴(宿)→塔公→新都橋→康定(宿)→瀘定橋→海螺溝(宿)→成都,標准等報價1150元/人,豪華等1350元/人,全程包餐。很明顯,夢之旅的服務價高質次,首先讓其出局自不必說。四川青旅和光大國旅則相差不多,但“光大”報價最低,而且,明確提及旅程包含瀘定橋觀光(自費),這是我特別在意的。另外,“青旅”夜宿新都橋,“光大”是夜宿康定,我對溜溜的康定小城仍是情有獨鐘。因此,最終選定“光大”,打電話委托成都老友WZS事先為我代簽了旅游合同,參團費1150/人。“光大”承諾,到時一定是他們自己出團,而且,一定會嚴格遵照合同辦事。9月15日早七點,旅行社派小巴到住處接我們到某賓館,轉乘旅游團的中巴。中巴車坐得滿滿的,共有28位游客,相互詢問後才得知,這是一個真正的“聯合國”,大家報名參團的旅行社,總數有六、七個之多,只有我們和一對西安夫婦,是成都光大國旅的客戶。導游名叫拉姆,是位藏族姑娘,她給我們指點了迷津,原來,我們這個團隊並不屬於任何旅行社,而是屬於成都市“旅游散客服務中心”,各旅行社都將自己招攬的游客送到這個中心,每逢周六,統一出團,拉姆自己也是該中心從某旅行社借用的。所以,雖然不同旅行社承諾的“四姑娘山、丹巴、海螺溝六日游”各有特色,但卻只是同一旅游產品的不同形式包裝而已,最終只能求同存異,否則根本無法出團。各旅行社的收費也是五花八門,同樣是在成都參團,多者(五位北京女士)須交納1800元/人,少者(兩位廣西MM)只是1078元/人。不過集中到拉姆這裡,所有游客卻只有“標准”與“豪華”兩個級別,不同旅行社都是按照這兩個等級的全市統一價碼,將游客“轉讓”給散客服務中心,額外多收的錢,就成為各旅行社的利潤和經辦人員的個人提成。廣西MM們說,接待她們的是一位只求業績,不在乎個人提成的旅行社實習生,所以給了最低價。我估計北京女士們是以小包團的價格參團,卻被旅行社作為散客轉讓。至於“標准”與“豪華”兩個等級,我在報名時已經問得很清楚,兩者唯一區別只是下榻賓館的檔次不同,標准等是普通賓館,豪華等是三星級,其他待遇完全一樣。拉姆宣布:我們的行程是成都→四姑娘山(宿2日)→丹巴→塔公→新都橋(宿)→康定→瀘定橋→海螺溝(宿2日)→成都。這使我原本打算投宿丹巴、康定,領略藏區小城風光的願望成了泡影。由成都至四姑娘山本應途經都江堰和臥龍,但因道路施工,改走雅安、寶興,再翻越夾金山的路線。汽車開上成雅高速,一路平川,8:37入雅安縣境,在金雞關遇到長串軍車,兵車進藏氣勢雄壯,也可算是旅途中的一道景觀。8:46下高速,來到青衣江邊,見到一座跨江大橋,名叫西康大橋,這裡已屬雅安縣城(雨城區)。公路邊上有一組描述古代馬幫的雕塑,拉姆說,雅安是當年川藏茶馬古道的起點。汽車停在江邊加油,我們抓緊時間拍照,留下曾到過雅安的見證。過雅安後,中巴沿江進入深山,從高處俯視,青衣江峽谷非常險峻,谷底雲霧升騰,這可能就是古人所謂的“瘴氣”。拉姆說,雅安是全國最多雨的地區,一年有近三百天下雨,就連汽車的牌號都是川T,就好像是打了一把傘。9:44過蘆山縣城,10:15進入寶興縣境,在公路邊見到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區的標志,拉姆說,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就是在寶興發現的。中午在寶興縣城停車吃午飯,飯菜尚可,能夠達到旅行社承諾的八菜一湯標准。寶興縣城沿青衣江而建,江邊建有紀念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的博物館,夾金山是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博物館門前廣場上有一座用紅色砂岩雕刻的紅軍塑像,我們又是一通拍照。飯後繼續沿青衣江北行,這一帶盛產漢白玉,江邊到處是加工廠,排放的石粉把江水染成渾濁的灰色。前些日子一直下雨,沿途隨處可見滑坡、塌方的痕跡。下午一點左右,汽車在青衣江邊排成了長隊,只能交替單向通車,我原以為是道路施工,待慢慢駛到跟前後才發現,我們也遇到了塌方,大大小小的碎石,一波接一波地從路邊山上滾落。出事地點兩頭各有一位交警,根據山石滾落的情況指揮交通,落石停止,舉旗放行,一旦發現有險情征兆,就立即示警,制止車輛通過。顯然,這種崗位上的交警必須是非常過硬的,要承擔很大的責任,非一般人能夠勝任。汽車快速衝過滾石路段,繼續北行,青衣江逐漸變成一條水質清澈的大溪。司機在一處養路工段停車,讓大家“唱歌”,拉姆說,我們現在走的這條公路不是旅游路線,民風比較純樸,上廁所不必交錢,如若是在旅游路線上,所有的路邊廁所都是要收費的。在路邊看到一塊石碑,顯示我們已進入夾金山森林公園。公路在山裡蜿蜒,海拔漸漸升高,13:40遇到正在修建中的夾金山水庫,舊有的公路被阻斷,汽車只能沿著臨時修建的崎嶇土路繞湖而行,拉姆說,這是為了讓大家享受1.5小時的免費按摩。16:00開始翻越大霧迷蒙中的夾金山梁,森林逐漸隱退,山坡上只剩下低矮的小草和一些正在吃草的犛牛。拉姆說:“藏民的犛牛都是野放的,主人要隔上幾個月才會上山找它們一次,喂些鹽巴,犛牛們平常吃的是冬蟲夏草,喝的是雪山礦泉水,所以肉質特別好。” 16:30通過埡口,此處海拔4150米,是夾金山公路的最高處。停車觀景,到處霧茫茫,無景可看,只是在朦朧的山頂上見到一座白色的寶塔。當年紅軍長征時,夾金山終年積雪,現因全球氣候變暖,夏日的夾金山上已經沒有雪了。路邊有座帳篷,幾位藏民叫賣犛牛肉燒烤,一元錢一串,味道果然不錯。埡口是寶興與小金的分界,汽車下山,進入小金縣境,隨著海拔的下降,雲霧逐漸消散,藍天白雲,綠樹蔥蔥,路邊有很多野花,高山公路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然而,秀麗風光下也有隱患,盤山路坡陡彎急,過往貨車嚴重超載,行駛速度又太快,轉彎時就容易翻倒,我們在一處彎道上就遇到了翻車。所幸事故並未造成人員傷亡,而且,汽車被扶正後還能自己行駛,只是一車的煤炭都被翻到山下,這就叫做“欲速則不達”。兩日後,我們途徑小金縣城,居然又在一處停車場內遇到這部汽車。在一天的旅途中,這是第二次交通堵塞,大家乘機下車,在高山上拍拍照片,不愧是夾金山森林公園,周邊遍布參天大樹。汽車駛近四姑娘山景區的日隆鎮,拉姆的家鄉也在日隆,她開始忙於張羅晚上的烤全羊文藝晚會,這是一個自費項目,也是她本人的利益之所在,收費100元/人,據說羊肉可以管飽吃,同時還有藏族歌舞表演。“北京五女士”等十余人積極報名,我本來也想參加,但無奈LP不吃羊肉。拉姆還說,小金的蘋果也非常有名,建議我們不妨一試。這裡是藏區,我國的藏族有好幾種方言語系,相互言語不通,拉姆說,小金的藏民屬嘉戎語系,是農耕族群,主要分布在“墨爾多神山”周圍的小金、丹巴等縣。傍晚時分抵日隆,游客分住兩處,我們這些“標准等”住在藏族藝術中心賓館,“豪華等”被安排住鎮內另一家三星賓館。藏族藝術中心賓館都是雙人房,有熱水和獨立衛生間,此外,還兼營歌舞表演,院內有一座大帳篷,晚上的烤全羊文藝晚會就將在這裡舉行。12位驢友同住此處:我們兩個廈門人,兩位廣西MM,一位廣東小伙,一位天津女士和一個6人的上海團隊。後者是直接從上海組團過來的,2000元/人,一位老師傅帶著五位女士,都是退休人員。他們說,上海的旅行社每月只發出一個川西小環線的旅游團隊,足見這條線路目前還算不上是熱線。日隆鎮海拔3200米,氣溫頗低,客房內沒有暖氣,但配備電熱毯,晚上感覺有點頭痛,這可能就是高原反應了。我們早早地就寢,但屋外大帳篷中的歌舞之聲卻一直鬧到深夜。9月16日早餐後登車,拉姆介紹說:“姑娘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州的小金縣境內,屬邛崍山脈。四姑娘山游覽的主要線路就是三條山溝,分別稱為雙橋溝,長坪溝和海子溝。其中,雙橋溝和長坪溝開發得較為成熟,一般游客都可以游覽,海子溝尚處於原始狀態,只接待經過特別審批的探險發燒友。因此,我們今日的安排是上午游雙橋溝,下午游長坪溝”。景區範圍很大,必須乘坐觀光車,但此項費用並未包括在我們已繳納的團費中(雙橋溝70元/人,長坪溝20元/人),於是,拉姆又向每人收取了90元錢。雙橋溝是是四姑娘山風景最美的一條山溝,以雪峰、牧場、草地、森林為主要看點,唯一的遺憾是在這條溝內看不到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主峰。進入景區,觀光車是豐田考斯特,約有20個座位,每車均配備一位身著漂亮制服的隨車導游小姐。導游介紹說,雙橋溝長約35公裡,全程通公路,由景區大門可以乘車直抵雙橋溝的最高處(長河壩),途經20多處景點,但觀光車只有人參果坪、盆景灘、牛棚子,長河壩等五處停靠站,游人下車游覽、拍照,然後可以跟隨同一部車繼續前進,也可以選擇徒步行走一段路,然後再搭乘後面的觀光車,就好像是乘坐公交車一樣。車載著我們駛入景區,茂盛的植被覆蓋著路邊的崇山峻嶺,導游特別提醒我們注意山坡上的沙棘林,樹上結著小小的黃色果實,這是制作保健飲料的絕好材料,其他地方的沙棘只能長成矮小的灌木,但到了四姑娘山,它們都變成了高大的喬木,樹齡多有數百年之久。一條蜿蜒曲折的溪流舒緩平靜地流淌,公路沿溪而行,四周是層層疊疊的山林,低低的白色雲團緊貼著樹梢緩緩地移動,萬籟俱寂,景色宛若仙境。我們在第一個停車點下車,這裡是人參果坪,有一座寬闊的木構平台,供游人觀景、拍照。走下觀景台,一條長長的木棧道直通林木深處,游人很快走散,在寂靜的山林中,只有兩位廣西MM和我們走在一起,大家可以相互拍拍照片。廣西MM一高一矮,高個子有一米七左右,在南方姑娘裡算是大個子,但矮個子卻是年齡較大,也比較有主意。兩人都是大四學生,因為臨近畢業,學校停了課,方便學生找工作,她們就乘機出來旅游。人參果坪既有西部高原的壯美,又有南方山水的靈氣與秀麗,沿著木棧道在溪水、淺灘、草甸中行走,一座古老的白塔孤零零地守望在路邊,飽經滄桑的枯木靜靜地橫臥,上面已經遍布青苔。棧道繼續穿越疏林草甸,又有一座觀景台,放眼遠眺,雲峰、峽谷、草甸、森林、與小溪、牛羊組成了一幅精美絕倫的圖畫,我們仿佛是走入了童話世界。木棧道盡頭是另一處乘車點,四人登上直接駛往長河壩的觀光車,窗外掠過盆景灘、獵人峰、牛棚子、布達拉峰、野人峰。。。。等諸多景點,我們沒有下車,只是靜靜地傾聽著導游的介紹,一路觀賞高山美景。隨著海拔的上升,植被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樺木、柏楊、青楓和沙棘樹林逐漸地被高山地帶特有的雲杉、冷杉和紅杉所取代。長河壩是觀光車的終點,也是雙橋溝的最高處,這裡有一片平坦的停車場,海拔已是3845米。長河壩設施完善,到處都有木棧道,景區的特點是冰川、雪峰和高大挺拔的高山森林,停車場對面山崖頂上有一大片發育完好的現代冰川,然而,因為我們所處的位置太低,只能見到冰川融水形成的瀑布,看不到壯觀的冰川。游玩約半小時後重新登上觀光車,掉頭下行到牛棚子,我和LP在這裡下車,廣西MM們卻感到有些高原反應,馬不停蹄直奔雙橋溝口而去。此處是觀看雪山的最佳地點,有好幾座雪山,星星點點的犛牛和馬匹正在廣闊的草甸上啃吃青草,瑪尼石上撰刻著“嗡、嘛、呢、唄、咪、吽”,每個字都有一人多高,這是藏傳佛教的六字真言,代表了佛教世界的最高境界,眼前的景色讓我想起了傳說中的香格裡拉。大草甸對面的山峰被稱為布達拉峰,據說是因為其外形與西藏的布達拉宮有些相像。時間已過中午,藏民的燒烤攤點正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犛牛肉也是一元錢一串,當即買了一大把來解饞,雪山草甸放養的犛牛果然肉質鮮美,就連平素不吃牛肉的LP也連聲稱贊好吃。繼續乘車,下一站是盆景灘,這是因為河流改道,致使成片林木被淹沒、枯死而形成的景點。在河灘中央,干枯的樹木如暮年的老者,依然頑強的挺立,其枝干狀如龍盤,亦似雕塑,故稱盆景。游畢盆景灘,距離拉姆指定的集結時間(中午十二點)已超過了20多分鐘,不敢再多逗留,急急忙忙爬上觀光車。拉姆已在雙橋溝口焦急地守候,但幸好還有幾位團友未到,我們算不上是影響集體的罪魁禍首,LP抓緊時間在溝口買了些小金蘋果,0.5元/斤。回到旅游中巴車上,大家都在用午餐,我們也領到一包食品和礦泉水,小金蘋果甜脆爽口,果然好吃。廣東小伙拖得最晚,直至下午一點多才到,為了等他,前往下一個景區(長坪溝)的時間被延誤了近一個小時。大家都甚為不滿,但多是背後議論,只有北京五女士最為激烈,揚言今後誰再這樣影響大家,就應該被甩掉。這些人是交納了1800元/人參團的,自認為交錢最多,就應該處處享受優待,前日就因爭搶前排座位,對交錢最少的廣西MM口出狂言。其實,她們多交納的團費只能算作是提供給報名旅行社的超額利潤,估計不會與我們這個“聯合國”團隊有任何關聯,拉姆也未必能多領到錢。長坪溝的溝口就在日隆鎮附近,沒有漂亮的大門,觀光車也只能算是交通車而已,沒有專業導游,相對於雙橋溝而言,其開發程度可算是差了一個檔次。拉姆說,長坪溝的主要看點是穿越林間小路,觀賞原始森林,如果天氣好,進入山溝深處還可以看到四姑娘山主峰。然而,現時正是雲霧滿山,天空還飄落下零星小雨,估計目睹四姑娘的機會應該是微乎其微。溝內公路只到喇嘛寺,這裡有一處騎馬點,游客可以購買馬票,騎馬上山,也可以選擇由此處徒步進溝。景區內修建了木棧道,由喇嘛寺直通枯樹灘,然而,與雙橋溝的平坦棧道不同,這裡是登山道,走起來比較吃力。騎馬的費用取決於距離,從喇嘛寺到二道坪,明碼實價是50元,到下甘海子100元,到二河口150元,都是往返價。如果還想往前走,可以一直抵達四姑娘腳下的“木騾子”,但這段路需與馬夫現金交易,討價還價。我們與上海老師傅等人商議後一致認為,既然雲霧天氣看不到四姑娘主峰,就沒有必要深入山溝,而且,反正看點就是原始森林,多看、少看,其實都一樣,沒有必要走得太遠,騎馬到二道坪就夠了,於是,幾個人組成一個50元/人的短途馬隊。剛要出發,一大群當地婦女、孩子圍了上來,勸說我們租用他們的雨衣(10元/件)和長筒雨靴(5元/雙)。我們只是在馬夫的建議下租用了雨靴,因為有些地方道路泥濘,即使騎馬也會濺上污泥。誰知,越往山上走,雨下得越大,零星雨點變成了真正的小陣雨,試圖打傘,又怕讓馬兒受驚,這時才後悔沒有預先租件雨衣。冒雨前行,密林中的小道幾乎是無窮無盡,外衣已經淋濕,幸好多穿了幾層衣服,身上才未被淋透,若在此高海拔地區得場感冒,那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好不容易來到一處空曠的山坡,這就是二道坪,我們的折返點。繼續前行的馬幫也要在這裡小憩,為的是能讓馬兒們喘口氣,因此,草地上聚集了很多馬匹。有人兜售喂馬的玉米,我們也買了些慰勞自己的坐騎,下山還得靠它們效力。馬夫力勸我們繼續前行,聲稱真正的景點都在前面,然而,我們只想著盡快逃離,以免被雨淋出病來。下山比上山容易得多,馬兒也沒有那麼辛苦,途經一處藏族村寨,風景不錯,拍了幾張照片。在四姑娘山游玩一天,總的感覺是不虛此行,其實,我在最初安排自助游時,並未把四姑娘山考慮在內,只是後來改為參團,四姑娘山才被自動地納入行程,就這一點來說,參團還是對了。不過,在長坪溝聽馬夫們說,當地藏民家中也可以住宿,管飯只收50元一天,而且,他們可以把游客送進溝內,逃掉景區門票。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