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函館的時候,已是下午四點,從機場坐公車去酒店,沿途藍色的大海在矮矮的房子後面和我們捉迷藏,一會兒跑到左邊一會兒跑到右邊。到了酒店,放下行李就匆匆往港口跑。函館站就在港口,了解一下去小樽的列車班次,然後正式開始我們的游行。看到一家不錯的海鮮燒烤店我的口水就開始花啦啦的。可惜晚上計劃上函館山看夜景,旅游巴士六點半就開了,而飯店晚飯要五點才開伙,時間不夠,悻悻做罷跑到隔壁去吃壽司還不錯。填飽肚子,轉到外面的海鮮市場,函館著名的朝市。大概因為是朝市,所以傍晚的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店鋪都打烊了,連飯館都把椅子翻起來了。只有零星有一兩家還在撿著向我們這些不了解行情的家伙的生意。這令我們十分納悶:怎麼這裡的店家只要作半天的生意就可以了麼?晚飯這樣好的時段居然可以錯過?然而,這就是北海道,生活不是生意,旅游業也要圍繞著當地生活習慣而展開。北海道的第一個夜晚奉獻給了函館山,這裡的夜景號稱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函館是一個狹長“工”字型的半島,一邊是日本海,一邊是太平洋。夜幕之下,這裡中間是極其璀璨眩目的燈火地帶,精致如同施華洛世奇的水晶頸鏈;兩面的海面上星星點點是夜游的郵輪和漁船,成了現代的漁火。這樣的景觀可是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了雛形了哦。可略見北海道當時的經濟發展程度!難以想像第一個偶然登上函館山發現這一美景的人,會有怎麼震撼的心情!
不可避免的謀殺了許多內存,和我們搶鏡頭的還有組織來參觀的日本的中學生。學生到底是學生,不管是那個國家的都那麼吵。。。。
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了朝市。果然早晨這裡熱鬧非凡。都是賣海鮮的,長腳蟹、章魚、扇貝居多,蔬菜少些。這裡的賣海鮮還提供郵遞服務,不少攤位擺出免費全國快遞的招牌。真不錯,可惜不能快遞到上海。。。還有現場烤海鮮的,買一個烤海貝嘗嘗,加了黃油,真香。。。
北海道到底比東京熱情些。攤主會吆喝,小哥兒,小姐兒,進來看看。要螃蟹嗎?免費郵寄。。。是韓國人嗎?中國人?!沒聽出來。。。出租車司機也會招攬生意, 上函館山還是坐出租車比較好, 可以帶你們去沿途的美景看看拍照,來回只要4000日元, 雖然要比旅游線貴點,但是那是完全不一樣的經歷阿。據說北海道的市場裡還可以討價還價噢。不過我們還是window shopping, 雖然海鮮無論是質地品種還是價格都非常的誘人,但是有得買,也沒得做。只好可惜了。
我們一路上經常會被認為成韓國人,在函館站的咨詢台,熱心的服務員還拿出了韓文的列車行程單給我們, 被我們謝絕了要了日文的,日文的好歹漢字比較多,而且我們看日文也比較習慣。 後來明白了,因為東亞的游客中,中國人基本都是團隊游總是有導游帶著,像我們這樣自助游的一般韓國人比較多, 因此總是被人先default為韓國人了。
(待續《函館:小城,大海》)

(函館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