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之行
2005.7.
彩雲之南神秘的地方,口徑相傳:不去雲南將終身遺憾.計劃了一年,搜索了一年,談論了一年,七月十一日,送走了雙方父母及小女,晚十一點多終於蹋上到昆明的列車.
7.11.12晚在去昆明的列車上
去昆明的列車行程,是兩晚一天。硬座故事多,無聊的行程如何打發,依我看絕大多數人選擇打牌聊天睡覺。上車後像我這樣只柃一個塑料袋的僅一人,人們大包小包的,匆匆將它們放在行李架上座位下,此時人顯得格外隨和,包擠擠,人擠擠,三人位坐四人,兩人位坐三人,過道上站的是人廁所門前堆滿了人,只有此時才感到中國的下等人真多,中國人真能吃苦。
我坐在車廂的正中,前方全是學生,後方則是居民,哈我這兒竟成了分水嶺。左右各一女生,一回貴州,另一回昆明,對面三未成年學生,估計是探親的。 沿途聊天,睡覺,打牌,說笑話好不快樂。
途中幾件逸事,在此想說一說:
三人位擠進一極像苗民的女孩,經攀談才知她是山東人。12點過後.該女匆匆拿下一包衣服,一會,先前一身短裙的她轉眼一身黑裝,猶如俠女一般。一會兒,她蹭蹭蹭三下五除二鑽進椅下,一晚上都沒出來,任憑旁人上下,車來車去,幾次我都擔心她頭會被打,第二天早上他安全出來,我們才吁了一口氣。
深夜一位拄拐杖的殘疾人邊吆喝邊走進車“哎,各位旅客,注意行李架上的包!”當時我心中一喜,覺著遇到一位好心人,隨後又聽見“我也想像諸位一樣有健全的手腳,靠勞動養活自己,可父母生得我這樣,好心的大哥大姐有錢的出錢,無錢也捧個場”說完,鐵拐杖用力向地板上一垛,正好他在我身邊,我真擔心如何不掏錢他會不會一拐子砸向我。接著他邊唱歌邊挨個收錢,看到這裡我與旁邊的女學生假寐,可還是被他捅了捅,我忙說:“錢不在我們身邊”他才轉身接著他的工作。
硬座與臥票是無法相比,空氣污濁,人員眾多,連廁所門外都擠滿了人,地面污穢不堪。沿途卻不見服務員掃地,全是些衣著很髒的農民分擔。一大堆一大堆的垃圾如海浪般滾動,一位大學生模樣的想跳過這座小山,哪知前面快餐面的湯水已流了一地,猶如錦鍛一般,只聽得“咚,撲——”他摔了個四腳朝天,逗得旁人哈哈大笑,他趕緊爬起來,邊拭衣服邊說“我再也不跳了”。
一宿未眠,與那幾位學生打“心裡慌”談天說地。五點半到昆明竟然一點也不困。
7.13昆明
5:30到達昆明本想買23日到上海的車票可需等到天明.無奈坐呀等呀,想睡又睡不著.8:00了還是沒票,於是決定在昆明住一宿。老公決定住地質招待所,我跟著他沿著馬路走,只見街道寬敞整潔,路兩邊樓房陽台上擺著統一的鮮艷的花,讓人不禁贊嘆真的是個花城呀。路邊有一招待所,我們進去一問只60元一晚真便宜,決定住下。放下行李第一件事當然是洗澡,老公洗澡回來大呼上當,原來洗澡間與廁所通用,窗戶大開,對面居民摟對此處是一目了然,歷史將要回去。我們堅決要退房。昆明人不管多生氣,語調只是羅羅嗦嗦,全不高昂,倒是有趣之極。以半日價退房後繼續前行,由於是負重前進又不知目的何方,以至疲憊異常,正在焦慮之間猛一抬頭豁然幾個大字印入眼簾,不正是要找的地質招待所嗎?原來它己更名為山水酒店,難怪尋問多人都不知,隨後我們已80元的價格往下。注意80元是對系統內部價格,我們謊稱是地質大學的。
已走得十分辛苦,我倒床就睡著了.老公出去吃飯,並買回一雙爬山鞋.晚上叫肚子不舒服,在酒店門口的門診部打針,認識了一位善談的老醫生.我們聊旅游,聊老人的生活,聊社會,聊得不宜樂乎.經老醫生指點,決定第二天早上到“核桃園”吃雲南有名的米線.
7.14.游石林
由於老公拉肚子,決定在昆明休整一天,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心中產生-----一個人去石林.
一大早,我們來到“核桃園”看了菜單後,我要了一碗“舉人米線”,計30元,老公只要了最便宜的6元的普通米線.我站在玻璃櫥窗前看米線是怎樣完成.只見廚師像武漢做熱干面一樣.撈起一碗通心粉放入漏勺,放入滾燙的鍋裡晃動著,大約一分鐘後便可出鍋,隨後加上各種調料及排骨之類的配料.我坐等了10分鐘左右服務員端來一托盤,內裝一高約一頭的大碗及幾小碟,放下後望見其內容的確豐富,豬肉,雞肉,魚肉各兩片,還有花生米腰果等,各肉片在湯裡涮涮吃得我倒挺滋潤.
早上8:00,老公將我送上火車站旁的一輛中巴,第一排兩位熱情大媽接待了我們,兩位顯得很有修養,其中一位竟像日本的那位著名的中年女星----栗原小卷。我與她們交談,說起昆明的小吃,風俗,風景,大都是我在興奮的談,而他們則唯唯若若,因被興奮驅使竟沒發現破綻。一老外上車後與售票員在紙上交流了一會兒便下車靠在電線杆上思索了一下就走了。等到10:00車准備出發了,兩位大媽匆匆下車,那位“女星”竟扶著我的肩輕聲說道“玩好”,我心中一陣感動.隨後是車下的交易-----分錢,一切都是駕輕就熟,此時我方知遇到了拉客的車。臨開車兩位韓國美女背著大包匆匆上車。
10:00車終於出發了,胖導游坐在我身邊,通過言談得知其有一女,由於導游工作忙很少顧及女兒,心中常內疚,沿途我們談小孩的教育問題氣氛不易樂乎.途中導游介紹了中國最窄的鐵路-----寬只一米,這條鐵路不通國內通國外,是外國人援助的.這就是雲南一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
中途進了一寺廟“岩泉禪寺”,廟門前停了許多車,都是旅行社的,進廟就是一彌勒佛,高約5、6米,佛慈祥而威嚴,使人不禁仰視,
進門後在胸前貼一廟的標志,轉一圈回來後可將標簽貼在佛背後的那面牆上,預示著吉祥吧。
進去後沿台階而上見一狀如九龍壁的牆,浮雕龍或雙龍戲珠,或蛟龍滾動,或飛天,各個神采奕奕。龍牆前一灑尿男童不停的向眼前的水池灑水,這真是中西合璧呀!
進去參觀了幾處佛堂,獻了免費哈達,出了寺門,逛了寺前小攤子,回到車上,見那倆韓國女孩還在嘰裡咕嚕的說個不停,看來全世界的女的都一樣。不久人陸續到齊,車載著奔向下一站。
中途在一珠寶店停留,導游反復強調不用買任何東西,可半小時後才見司機導游抹著嘴出來,對游客提意見是百般解釋,那倆韓女兀自嘰裡呱啦,嘿真能砍。
下午兩點半才到石林,並規定五點半准時發車不許遲到。
快到石林便看到一堆堆光裸裸的石山在雜草中顯得格外扎眼,沉悶的車廂以下興奮起來,幾位學生情不自禁舉起相機站起來。按規定5:30集合.瀟瀟灑灑背著行囊買張票買張地圖進入大門。進門後,眼前豁然開朗,一長橋通向石林,向右是大石林 向左是小石林。我決定先進入大石林。隨著人流沿著蜿蜒的石街背著行囊手拿地圖意氣風發地前行。真奇怪我向幾伙靠,他們全不接納我(事後想可能我坐在導游邊,而胖導確實是缺點職業道德)興許這是一群自閉的人,算了決定做一名獨行大俠,手捧地圖身背背包,真可以指點江山之味。
遠遠的看見一群人,色彩繽紛,走近一看,原來是游客及本地居民。當地人身著艷麗的服飾,身背背簍穿梭在游客中,游客紛紛舉起照相機哢嚓哢嚓拍得沒完沒了。抬眼望去,筆陡的石柱佇立在前,我神往著心中的阿詩瑪,想從石柱上找到她的芳姿,看,那書寫著“石林”二字的不正是阿詩瑪指引著我游石林嗎?我搶了個鏡頭繼續我的大俠之行。
沿左手走進石林宛若走進迷宮,聳立的石林使你好是井中之蛙,辨不了方向,幸虧有地圖在手,按圖索驥。千鈞一發,一塊大石架在兩石之間,隨時有掉下的可能,但千年不掉,傳說是為專門懲治惡人的 。拂拂心口,看來我不算惡人之列。
追尋張三豐的足跡,看,這有一石坳,平地,背靠石壁,左右各有小路向外伸沿,真隱居好地也。轉到劍峰,石柱好似一把把衝天的劍,真乃豪氣衝天,我幻想著我在劍鋒上飛來飛去,蜻蜓點水,心頭不禁蕩漾。劍峰池,清清的一池水上九曲回廊,難得地無三尺平的土地上竟有這樣一方地,走在其間倒也意趣盎然。在這裡碰到一對老夫妻,請他們為我留影。
向右轉向一條路,眼界突然開朗,石峰在這裡矮了一節,如微波粼粼,如搓衣板,幾個小孩四肢著地爬著,真擔心他們會瞌著碰著,或一不留神滾下去,這些孩子十分有經驗,有條不紊的爬著,轉過眼再看時,他們已開始判蓮花峰了。這時那對老夫妻嘻嘻哈哈地向上行了。我照相的地方離蓮花峰有一段將近三米的青石板,兩邊沒任何護欄,此地正是峰頂,風格外大,站在上面根本不敢欣賞風景,若一頭栽下去絕對沒命,我打趣著:“這你們也敢上?”年近六旬的男人答道:“比這還險的地方她都敢上。”說完兩人相視一笑。在
青石板上我給他們留下勇敢者的足跡。目送著他們攀蓮花峰。這會兒,那幾個女孩及老人已坐在蓮花心裡望著藍天白雲。這碧藍的天空如洗過一般,藍得不參一點兒雜質,絲絲白雲藍天成了扎染的畫布。望著雲兒漂移翻滾,變換著各種形,心靈被大自然蕩滌著,一會兒雲鋪天蓋地的湧過來,天好似就在頭頂,祥雲將你籠罩。這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嗎?久久的我才回過神來…….
風景很美,可不能長留。胖導的叮呤不能忘記。沿原路返回,碰到了同車的這群冷漠的人,洋裝瀟灑地跟在幾伙人的身後不遠處。那些人或快或慢的腳步不感到他們的極不情願,獨行俠豈是低眉折腰之人,下得亭來轉入一無人走的石階路,除了高聳的石柱外就是我,偶然聽見三兩聲人歡聲笑語,轉瞬聲漸遠。孤獨恐懼思念百種滋味從心頭湧出。“深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心中默想著這句名句,想著,若此時跳出一蟊賊,身上的幾百元,兩部相機,外加小女子一個,掉得大,查查圖猜測我正處於石監獄的方位,四面的石山聳立在你四周,讓你找不著方向。正在躑躅之際,一群人哈哈地從石後轉出,我尾隨其後,沿途看見了石海龜靜靜地匍匐者,轉了幾轉,來到了一堵光滑的石壁前,聽人議論摸著了什麼今年很有福分,我轉模作樣地摸了幾摸繼續前行。看那一伙人干嗎,原來有一石山,山底有一狀如狗洞的圈,幾個小孩正從狗洞那邊往這邊鑽,一群游人正拍下這有趣的場景,並打趣“你可以鑽過去嗎”“你鑽過去”之類的話,等這群人走過之後,我探頭從狗洞向外瞧,那邊又是一翻風景,可惜洞口僅容一小孩鑽進鑽出,我這龐大的身軀就勉為其難了。轉身後發現又只剩我一人,正彷徨間一群五六歲大的小孩從一邊竄出,我忙問蓮花湖往哪走,猛然一小童手指一方“往那邊去!”我忙誇他真聰明,為了這話,他還送我一程,然後才去追趕他的小伙伴們,我真不知該怎樣感激他才好。
順台階下,轉眼出得大石林,山不在那密,草地上稀稀疏疏的幾座山,游人漸多。
在這裡有一空曠之地,我想這裡可能就是地圖上標明的舞場。三三兩兩的游人忙著租衣照相,轉眼出現了老老小小的阿詩瑪阿黑哥。最奇的是一群人圍著樹葉不知忙活著什麼,走近瞧瞧,原來這是一群本地人,正將樹葉的一面卷起,奇怪奇怪,轉眼成了一條線,一片一片的卷轉眼很長一條線。這群人打葉的打葉,卷的卷,縫的縫,繡的繡,說說笑笑,其樂融融,我在旁看了又看,他們毫不為奇,最後我實在忍不住問了問旁邊的打葉的小伙,才知民族服飾上的花邊都是用這種線繡上的,難怪他們衣裳的繡花線那麼粗。
我順路尋找阿詩瑪,看圖知她在湖邊。途中遇見兩年近七旬的老兩口,得知他們剛到,准備游玩小石林後在此地休息,晚上看夕陽,明早看朝霞,再玩大石林,又是幸福的一對,沿路走到湖邊,人愈發多起來,紛紛拿著相機在阿詩瑪前搔首弄姿,都想將這個傳說中的美女合影,將她帶回去與親朋好友共賞。抬眼望望阿詩瑪已是淚痕斑斑,小竹簍不成形了。由於常年的風化,阿詩瑪已不成人形了,只是秀麗的身形尚在,心理默默祝願她能長久,環顧四周,阿黑始終沒找到。那對幸福的老夫妻在我身後,我為他們留下美好的紀念。看看時間離集合時間就要來到,匆匆而去。
回到車上已是坐滿了人,時間還余幾分,下車買了一冰棍一玉米棒,從台階上來幾名學生,本是匆匆,見到我後腳步緩下,也來買玉米棒。上車後,胖導清理人發現少了三位學生,等了將近一刻鐘還沒見人,開車時讓我們作個見證,誰也沒理她。
回到昆明已是傍晚十分,又去了一趟市場。裡面確實是物美價廉,繁花似景,當地物產豐富(水果,牛肝,菌類……)回到火車站已是華燈初上,與老公會合後吃完飯已經十點了。繁忙的一天過去了。明天將去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