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長的品酒節終於在有驚無險中落幕,領導很誠信的兌現了當初的諾言:讓辛苦許久的同志們放松一下,經過我們的再三商議與比較,最終青島的土地上留下了一行五人的逍遙足跡。四天的行程松緊適度,雖然理想狀態下的出游規劃與現實遭遇有所出入,但整個游程基本起到了放松的初衷。看著逐漸聚攏的照片,頓覺又踏上了那片土地,寬闊的馬路,跌宕的小道,清新的空氣,冷冽的味道,純粹的大海,奪目的轉角。
D1:初來乍到 美味大餐貪玩之心讓臨行前晚久不能寐,出游當日的生物鐘也被提前了不少,天還沒亮,伴著路燈,和著環衛工人的掃地聲踏上了行程。看著漸亮的天及風雲變幻的雲層,悄悄擔心了一下天氣,後來事實證明那只是我的多慮。集合,登機,隨著飛機在跑道上的滑行、升空,一切與玩無關的東西被拋腦後。
雖是工作日,竟是滿艙,因為登機時間關系,一行五人被分在了不同的位置,好在有隨身帶書的習慣,總不至無聊。忽然,在遮陽板守護齊全的機艙內,一道陽光被放了進來,在其照耀下無數灰塵爭相翻騰,一如衝破固守的狂喜,可謂驚鴻一瞥即難忘。
不知是飛機快,還是路程短,很快飛機就落地了。前往酒店的路上我們充分感受到老陳同志激亢、驕傲的心情,經典語句讓同志們笑聲不斷,機場到酒店近一小時的路程眨眼間就過去了,辦完入住手續後我們樂滋滋地驅車前往老陳家。幾天前,在做功課時得知青島的特色小吃——鲅魚水餃,因此極力向要求老陳同志盡地主之宜,不成想經過九曲十八彎我們達到老陳家時,迎接我們的是滿滿一大桌的山珍海味:蝦、蟹(據說是海蟹,和上海的大閘蟹不一樣)、海螺、蛤蜊、小墨魚(咬開是有墨汁的哦,據說可以明目的)、新鮮的魷魚(不是上海這裡經過發制的呢)……每個盤子裡都堆成山似的,讓人垂涎三尺(具體的請看圖片集想像),十幾口人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就為了我們的到來而准備著,那份質樸和熱情讓人感動。到一個新地方總是覺得無比新鮮,下餃子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用勺子在那口無比巨大的鍋灶前比劃了兩下,最後餃子倒成了那頓飯的陪襯了。
酒足飯飽外帶老陳母親洗好的一大袋蘋果我們朝青島市出發,雖然碰到了個“獨吃自家人”的出租車司機大姐,但依然沒有影響到我們愉快的心情,在她的推薦下我們登上了“信號山”,在觀景台上粗粗瀏覽了一下整個青島市的風貌。可能是這邊生態保護的比較好的關系,在登山的過程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刺蝟,雖然只是個很小的幼崽,但已讓我驚喜非常了。傍晚,作為此次游程最大的目的——休閑、休息、修養,我們來到了一家足浴館,選好套餐,大家舒舒服服地做了個為時1.5小時的療程。誰說按摩不是運動,在梳絡筋骨後,同志們又有了進食的肚量空間,興致盎然地朝著“美達爾”燒烤店進軍,說來奇怪,在如此靠海的城市燒烤店內居然是以肉為主,翻遍了菜單最後大家推而求其次的選擇了上海小吃攤上的常客——“烤魷魚”,不過實物上來後我們即感受到了北方菜的豪氣,估計那根竹簽上的魷魚在上海就要被砍成3份了,秉著“晚餐要吃少”的原則,大家都只意思了一下,(其實是中午那頓大餐太豐盛,大家都不餓),散了會步,買了青島市地圖,早早回賓館休息了。
D2:大叔帶路 精彩無限
今天隊伍中加了一名新成員,此人姓舒,雖為江西南昌人,但因多年在青島工作,對於此城市的喜愛溢於言表,工作關系與我們熟識,這天我們就在他細心、熱情的帶領下轉遍了青島的主要景點,留下了美麗的影像,吃了豐盛的海鮮,喝了青島的原漿啤酒,泡了青島的baby-face,領略了大海的壯闊,感悟了轉角的靜喜,這裡,要再次感謝大叔的盛情款待。
早晨,在大叔的morning-call中清醒過來,來到窗前才發現和煦的眼光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從窗簾縫隙間溜進來,“刷”的一聲,燦爛隨即與我們擁抱,梳洗完畢吃好早餐我們便向與大叔約好的目的地前進。這次我們下榻的酒店位於石老人風景區和嶗山風景區中間,出門過一條馬路便是海,站在海邊回望,一幢幢單體別墅點綴於山坡上,有些在樹叢的掩映下只露出點點紅頂,腳下的沙灘細軟、干淨,讓人有一股狂奔吶喊的衝動,身旁帶著大型犬晨跑的人,閑庭漫步拾貝殼的人,騎著單車逐浪的人,都在其上留下了印跡,零落礁石上坐著垂釣的老人如老僧入定,據說是退潮時上礁的,我們到時他們已在海中央了,一頂草帽、一副釣竿、一個魚婁,好一派悠然自得,海天連接處波光粼粼,如碎鑽像璨金,難怪晚清的康有為將形容青島為“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四個女生一路游蕩,十點三十分,與大叔在石老人風景區如約相見。十月份已不太適合下水了,海風吹過帶著些許涼意,但這依然抵擋不住人們對大海的親近之心,衝浪的,潛水的,抓螃蟹的,小眾群體相對集中的分散在海上,我也抵不住誘惑地脫鞋試了下溫度,冷而愜意。因為要和老陳同志彙合,稍稍玩樂留影後我們匆匆趕往青島的像征地——棧橋。不愧是青島十景之一,短短百米的棧橋海濱上游人如織,像征性地我們也晃了一圈,聞著略帶腥味的海風,遠處島上綠蔭叢叢,各式建築參差錯落,復古懷舊與現代時尚交相輝映,富有民族風格的回瀾閣安靜的固守於橋頭。
吃完午飯,坐上公交車感受了一下當地的交通,四通八達的線路只有“方便”兩字形容。青島的主要景點相對集中於老城區內,相較與時尚簡約的新城區,老城區更顯出一分西洋味,這可能是與其早先被德國占領過有關,並不寬闊的路道兩旁梧桐樹繁茂,樹後面藏著一幢幢的洋樓,粉紅的牆,白色的窗。老城區的路深得我心,沿著山坡而修的道路起伏跌宕,坡度之大考驗著駕駛司機的車技,左左右右交錯連綿,好像沒有一條是正的,如果有可能,下次我將專為這些馬路而來,來用雙腳體味一下如同人生一般的道路。
外觀大教堂、斬獲旅游鞋、發現了青島麥大叔的豪氣後,步行前往小青島。途徑某公安局,門口停著一長溜警用摩托,鋼盔無任何防盜措施地置於後座,看的我心癢癢,拿起一頂不管三七二十一往頭上一扣,讓大叔趕緊幫忙留影,在警察叔叔還沒發現前逃離了現場。小青島與棧橋隔海相望,據說以前是個孤島,後德國人在其上建了一座燈塔,作為國內外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後日本二次侵占青島後,成為日軍駐地,現如今成為青島主要景點之一。因為時間不早了,腳步不禁都加快了些,進入景點前是一段下坡路,兩邊的坡體上好像是當地民房,坡體的下方面對我們的是“魯迅公園”,當大家還在紛紛表示不進公園的時候,轉角已經開始了。轉角間大海跳入眼簾,漸轉漸全,整片海從坡體、綠樹、礁石的圍繞中凸顯出來,不允許我們有絲毫的避讓,心好像霍然間被打開,激動之情無語言表。一扇鐵門像征性的將我們迎入了小青島公園,一段百米的堤岸將海域分成了左右兩邊,右邊停著軍事博物館裡的軍艦和潛水艇,左邊高高矗立的堤壩將海景生生攔斷,讓人泄氣,好在同行有兩男性同胞,在他們的幫助下爬上了堤壩,瞬間覺得自己高大無比,仿佛全世界都在自己的腳下,抬頭望天,幾只據說是鷹的飛行物種在夕陽裡翱翔,我也伸開雙臂想與之共舞,低頭看海,浪花不斷拍打著的岸堤,柔韌而執著,閉眼想像自己是古代玉樹臨風的俠客,正在城門之上等待著與對手的決絕。再往裡走就沒什麼好看得了,原路返回,離開轉角之時實在不舍,於是選擇倒走,期望能盡可能多的記住這裡的美景。出門打到了據說是晚上八點前的最後一部的士前往海濱步行街,途經康有為故居、公主樓、花石樓,下車時天已有些暗了,海邊依然有好多新人在搶鏡拍照,不禁羨慕這裡民眾的得天獨厚。沿著臨海的木棧道散步,發現間木質小屋,布置猶如畫面中一般,好像是會員制的,沒被允許進入,但點點燈光讓人覺得格外溫暖。臨近木棧道盡頭,一排白色小屋靜至其旁,好像是餐廳,居然還養了兩只海豹,肥碩的體型讓它們懶洋洋的。晚上,登州路——青島啤酒街是我們的目的地,一路上燈光工程、路景裝飾全是以青島啤酒為主題,頗為壯觀,叫了一桌子菜,點了青島啤酒的原漿與黑啤,胡吃海喝,熱鬧非常。最後,我又比其他幾位女同胞多了一項活動,去青島的babyface泡了會,很幸運當天正好是女士日,回到酒店已過午夜,匆匆收拾完美美地進入了夢鄉。
D3:粗閱嶗山 享用韓食
這天是重陽節,重陽節登高,有著避禍消災、步步高升的含意,登嶗山可謂游程的上上之選。可惜的是大家都沒爬山的興致,因此整個登高過程就在纜車上完成了,坐在纜車中,就如攝像機在軌道滑行拍攝,遠處一片山海相連,山光海色,腳下風化後的巨石展現著各種形態,不知名的植物從石縫中扎根成長,展現著大自然不著痕跡的鬼斧神工。嶗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長春、張三豐等都曾在此修道。因為沒有登,所以也就粗略的欣賞了一下。
可能是青島與韓國僅一海之隔,青島的大街上處處體現著韓國文化的浸染,因此在青島的最後一頓晚餐,我們選在了據說是青島目前最好的韓國料理店——亨伯名家。一樓好像是吃套餐的,我們上的是二樓,專吃燒烤的,環境優雅、別致,雖然主菜有些小貴,但是送菜之多讓人驚訝,送的開胃酒及消化酒也是上海韓餐裡不曾有的,所以總體核算下來也就還好了,而且一直在旁服務的小姑娘十分敬業,最後出門的時候還是個韓國哥哥幫我們拉的門,感覺不錯。
D4:帶上水果 留戀回滬
美好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了回滬的日期,路上依然難忘青島水果的美味,於是各自買了喜愛的水果踏上了回家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