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逆向遇龍,驚魂舊縣

作者: 點點滴滴83

導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遇龍山水甲陽朔。誠然,最後一句,是我編的。 不過至少對於我來說,遇龍河的風景是可以和陽朔漓江媲美的,前者更多是出於名氣,要人一定按照所謂的歷史典故,傳說史跡去觀賞的,而遇龍,更多的要你自己看,覺得像什麼,就是什麼,覺得好看,大可以拿起相機大拍一通,不用擔心這裡沒有4A的景區標志,或者說某人沒在某本書裡提 ...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遇龍山水甲陽朔。誠然,最後一句,是我編的。

不過至少對於我來說,遇龍河的風景是可以和陽朔漓江媲美的,前者更多是出於名氣,要人一定按照所謂的歷史典故,傳說史跡去觀賞的,而遇龍,更多的要你自己看,覺得像什麼,就是什麼,覺得好看,大可以拿起相機大拍一通,不用擔心這裡沒有4A的景區標志,或者說某人沒在某本書裡提到而覺得不值,遇到游人圍觀的地方,更可以心裡坦然的繞過去,一個喜歡清淨的自由人是沒有必要加入《示眾》的人群的。

遇龍河與我,也是非常有緣,本打算第一天從興坪到楊堤再到陽朔,結果卻上了到達高田的普通班車。既然票價一樣,索性一直坐到工農橋好了。於是,逆向遇龍的計劃應運而生。

一路的美景讓不熟地圖的我,揣摩著路兩旁同樣起伏俊秀的山後面,哪邊才有漓江隱匿其中,一路的遐想就在山水與城鎮中度過,盡管我連哪裡是陽朔都不曉得,只聽得司機說:到了!收拾背包,下車!

以前在無數的書刊網站中看過桂林山水,如今親自前來,才明白了只有用雙眼真實感受過的,用雙腳真正丈量過的,才叫真實!站在工農橋上兩邊望,一邊是以駱駝過江為首的下游群峰,剛剛漂流下來的船工們,在橋下歇息。一邊則是我的目的地:經過興隆橋,舊縣一直到上游的遇龍橋,而我的旅行方式,則是徒步,工具自然不是登山杖外加登山靴以及衝鋒衣,拖鞋一雙,水瓶一個,背包一個,旅途開始。臨行前,買了幾穗玉米,豪氣干雲的和賣玉米的阿姨說:我要徒步走完遇龍河!阿姨自然向我伸出了大拇指。不想後來為了這個可以隨時放棄的承諾,我體會到了異常的艱辛。

也許是從小習慣了走路,也許更願意仔細的打量周圍的一切,也許有些習慣了不是很有錢的生活,走到哪裡,都習慣了步行,不去理會水裡飄的人們,不去理會周圍騎車呼嘯而去的情侶。只是一個人享受著空曠的山谷中這份難得的清靜和與世隔絕的感覺。

然而,遇龍河的徒步旅行,和漓江有一點不同,開始的相當一部分旅程,是要與水隔絕的,與其說是沿河徒步,倒不如說是在桂林的山林田野中行走。為了親近水,在最初的一段路裡,我多走了不少冤枉路,本來看著雜草叢生的河邊田壟可以一直走到底,結果真正到了底才發現到了一塊水潭,一切都要重來。深陷在稀爛的泥塘中,小腿遭遇到草叢中的不知名小動物的侵襲;直到1小時後,我才懂得了如何取舍,到底走什麼樣的路,才能夠讓我盡可能多的欣賞到山水並行的景色,而又不至於讓我的路途變為正常路程的二到三倍。人生的取舍,不也是一樣的麼?

桂林的山水,是充滿靈性的,家鄉的北方的山水,好比豪爽的北方漢子與潑辣的北方娘們;整塊山是一體的;這裡的山,則是一垛一垛的,各個都好比文弱的書生和小家的碧玉,姿態不一,各有風韻。似乎每座山都能夠叫充滿想像力的船夫編出故事,而每座山似乎也的確有著自己的過去,一直在這桂北的山水中孕育著靈性,直到有一天,等到那個能將他們讀懂的人出現,於是便和知己一同化作眷侶。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桂林的山峰少了一座,因為他走進了一個人的心裡。

遇龍河沿途的景致,處處可入畫,山水農田中耕作的農婦,堤壩上嬉耍的兒童以及衝排的船工和激動的游客,一條看不見盡頭的小路,路邊的恬靜的村莊,走進去,在房前的地下水龍頭中壓滿一壺水,繼續上路。走過一條水壩,看到前面更好的風景,奮力一衝,腳下一滑,夾指拖鞋的帶子斷了,不去理會腳下的泥土和血的混合,只去在意前方的風景。

從工農橋到遇龍橋,途中不少橋壩碼頭可以作為大致的地標,讓你知道自己到底走完了全程的多少,就是在這樣的丈量中,下午4點的時候,我到了舊縣:旅途的中點。從舊縣到遇龍橋,快點走的話,是可以在天黑之前到達終點的。可是就是一條延伸向舊縣的小路,打亂了我的行程。

我個隨遇而安的人,因此在旅途中的隨時突發情況,自然對我影響不大。舊縣的路口,一位老伯拿著一張地圖與若干照片,好像是在游說路人去他的景點:又是騙人的伎倆,不過從照片上看,他說的景色似乎不壞。於是,我打算自己進村尋找。

在鄉村裡打聽了好久,終於來到了山下的小房,聽一個女孩說,他的爸爸經常帶游人爬這座山,其中不乏世界游人,讓我對這裡的興趣大增。過了一會,一位老伯帶了一對小兔子回來,兩個小男生,一看就是在念書,而那老伯,分明就是剛才的老伯。我當時有中深入敵後的感覺。不過既然來了,就上山吧。老伯的耐心而有威嚴的勸慰讓我打消了獨自上山的念頭,而能與一對小兔子同行,感受別樣的青春氣息,也到不錯!老伯戰爭的時候當過兵,至今胸口帶著的“老黨員”的標志讓我第一次對黨員有了信任與景仰。臨行前,老伯為我腳下的拖鞋擔心,我說:您不也穿著解放鞋呢麼?紅軍過雪山,哪來的COLUMBIA和GORETEX!

我們爬的這座山,有個聞名中外的名字:黃山!老伯沒說山名的出處,只是帶著我們爬。山上的路,完全是老伯自己開的,而我也因為路的險峻慶幸幸虧當初沒有一個人獨自上山,否則復雜的分岔路一定會讓我迷路。衝過泥土,荊棘,枝葉的層層阻礙後,終於到達了山頂。

從沒想像過自己會站在這樣的角度來欣賞桂林山水,躺在竹筏上,享受的是快意,感受的是壯美,走在小路上,習慣了親近,體會到了細節。而站在山頂俯瞰腳下的桂林山水,那是一種與桂林山水平起平坐,真誠對話的感覺。山上的磚石早已破敗不堪,一些地方的城牆還算堅固,不知道在多少年前,他們是來到山上躲避戰亂的人們最好的屏障;而現今人已經不在,石頭又成為看客眼裡心中把玩的事物。圍著山城走了一圈,想像著當時的戰亂年代,舊縣人民躲避在山上,四處的隘口駐扎了身強力壯的壯丁把守,守護著山上百姓的短暫的安寧。而若沒有山頂廢棄的古城,誰又能夠記得住這一切呢?在這裡,我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人文的桂林山水,而不只是傳說。兩只矯情的小兔子在旁若無人的打情罵俏:我要是掉下去,你會不會救我。不會掉的辣。你會不會嘛……

站在城牆的一角,四下打量遇龍河的山水,山風清涼的吹,天色逐漸暗淡,山由綠變灰,由灰轉紅,由紅到黑。一直到太陽完全隱匿在山下。

老伯說:我們要走了。臨下山前,特意詢問了之後的走向,不走回頭路的我自然不會走到工農橋,走到金龍橋,路況也不錯,就是過於費時。於是老伯近乎神秘的將手指向山下的一條路:從那裡走到國道,只要20分鐘!山下,果然有一條小路蜿蜒到山中。不過小路的盡頭是河防,在已經近乎是夜色的天空中,我是無法揣摩的。

下得山來,和兩只小兔子分了手,給了老伯辛苦費。老伯開始詳細的和我說起我即將行走的路程:從這裡到達山中小路入口後,我會經歷一段上坡,一段下坡。然後,沿著路一直走。直到一棵偌大的桂花樹,樹的右邊有一條小路,不要轉進去,而是一直前行。然後可以看到山下住著的一戶人家。人家裡養著狗,大多數自然會向陌生人吼叫,不過不用害怕,因為距離很遠。狗不會追上來,而後一直沿著小路走,可以到達一個村莊,出了村莊,就是國道。盡管老伯一再強調路程不遠,而且沒有壞人,可是從未走過夜路的我依然帶著有生俱來的怕黑的本性,對前方未知的路充滿了恐懼。

好比當年的小八路牢記老班長指引的大部隊前進的方向一樣,幾個關鍵點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上下坡,桂花樹,山下人家,村莊。

老伯執意要送我到小路入口,盡管我強烈的希望他能再行行好把我送到國道,但是還是堅毅的和老伯握手到別,開始了生平第一次走夜路。

剛走上坡路的時候,黑夜前的最後一點余光還叫我心裡或多或少有一種安全感,等我完全走上坡頂的時候,前方面對的,就是一望無際的黑了。打開NOKIA1100微弱的手電筒,心裡暗自慶幸幸好它不是N70。心中開始了無限的遐想:背後突然衝出一個黑影,前方好像有什麼東西跑過來,路旁有一個鼓包,莫非是一座墳墓,天中的下弦月無力的鉤在黑色的雲朵上,顯得山村中的小路更加詭異。面前的路,似乎逐漸變窄,走過了一段草叢,才看清自己並沒有迷路。在黑夜中行走,沒有一點聲音,讓人失去了時間感和方向感。好在過了一會,我意識到自己沒有走錯方向:因為前方一棵,或者說一片巨大的桂花樹。

在陌生的路上,看到路標,是叫人欣喜的;桂花滿樹的芳香,是讓人陶醉的。可是在黑夜中,這一切仿佛都蘊涵了其他的意義:黑夜中突然看到的巨大黑影下,讓人急於想知道下面隱藏著什麼,走到了樹下,心跳速度越來越快,似乎逃一般的離開了這裡,仿佛老樹成精,將我永遠的困在這裡。

離開了桂花樹,眼前似乎是一片寬闊的山谷,左側的山下,似乎有一戶人家,而此時我腳下的路,似乎是走在田埂上了,眼前面對的,似乎是一片果園。小跑幾步,好像真有一只狗在對我遠遠的狂吠。不過讓我略感欣慰的是,眼前似乎看到山的後面,有一片光亮,而且耳邊可以越來越真切的聽到公路上的汽車聲。

腳下的步伐逐漸加快,突然被眼前看到的景像猛然喊停:一座不大農家院落,一輛摩托車車燈竟然自閃自滅!喊了幾聲,竟然沒有人應!

過了好久,或許是心裡的好久,現實的剎那,一個年輕人應了我,同意送我到國道:2元。

走在國道上,感受到了另外一份冷清與恐懼,夜裡呼嘯而過的大貨車絲毫不理會路旁的人的存在,揮手搭車沒人理會,眼前雖然看到了不遠的收費站,卻感覺那燈光比夜路裡的一盞暗淡的燈光更加微弱。

夜,陽朔,一個人根本無法吃完的啤酒魚,陽朔公園夜市的餛飩與炒田螺,吵鬧的西街,芳香的桂花香水,紅星對面賣草鞋的老婦人,桂花巷青年旅館:Boa noite!

後記:至今回想起來,遇龍河的黃山古鎮的確讓我從意想不到的角度看到了非凡的桂林山水,那段夜路也讓我永生難忘,記得父親說當年下鄉的時候也曾經走過一次類似的路,這次我是重走父親走過的路了。西街過於吵鬧,一個人來,的確有點和這裡不合拍。紅星對面的老奶奶我至今依然後悔沒有買下他的草鞋,當初拍他的草鞋的時候,老人略帶生氣與無奈的說:拍我做什麼。我如今也僅從照片的一角中,才能回憶起這點點滴滴……



(1)



(2)



(3)



(4)



(老奶奶)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