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天邊朦朦亮了起來,我知道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對於我,又將是一段新的旅程。
一直以來,我想去看大海,於是我去了;我想去看草原,於是我去了;我還想去看沙漠,今天我決定去。那裡雖然是個有沙漠的地方,但是我卻不能確定我一定看得到。想要去這幾個地方,是想感受那種寬闊,那種無邊,那種無拘無束,也許更是想給心一個空間,有時它實在是被擠壓得喘不過氣來。仍然我不能確定的是,就一定能透過口氣嗎?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我就要去了。。。
新疆一直是我很向往的地方,沒有想到來拜訪她的第一次竟是這樣的匆匆忙忙。但我仍堅信即使是蜻蜓點水,也會留下我的足跡。重要是享受這個過程。聽說這兩天西邊又降溫了,今天甚至開始雨加雪,這果然不是到這邊旅游的一個好季節,機票都只有四折了,總價值比北京飛上海都便宜,就當省銀子吧。飛機上比想像的人多,不知他們是和我一樣,去放逐一下心靈,還是只是回趟家或出個差,看似都是匆匆的過客,呵呵。不知道怎麼打發五個多小時的旅程(感覺像是出了趟國似的),就這麼睡大覺又覺得不甘心,畢竟今天還是工作日嘛,還是革革命吧,正好考驗一下新電腦電池的性能。
當飛機降落在了喀什機場,走出機艙的時候,一輪圓月掛在空中,空氣中透著寒冷,我不禁把外套的拉鎖向上拉了拉。沒有以往出外旅游的心境,不知道是因為這不是個合適的時間還是不合適的人,似乎這也注定了缺憾,但是我盡量想讓自己快樂起來,幫助自己找著興奮點,似乎只有對喀什這座陌生城市的好奇了。機場距離住的酒店不遠,大約20分鐘的路程,號稱是三星,但這個時間了,居然既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房間是朝北向的,晚上還真有點兒陰森的冷,那就只好再要一床被子了。
雖說喀什是中國最西的一座城市,但在今時今日看起來儼然是沙漠中的綠洲,走在路上,你絲毫看不出荒涼和貧瘠,雖然這裡百分之九十多的人口都是維吾爾族人,但是從衣著服飾上已經很難辨別的出來了,但是他們依然保持著那種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人們臉上的慣有的自信和侵略性,似乎在這裡很少看到那種友好的微笑,不知是我們太多心了,還是,本身我們就是這裡的少數民族,似乎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在漢人的聚居地,他們是否也會有同樣的感受?或許,在平時,我們自己首先就應該給陌生人一個微笑吧,主動些的微笑,燦爛的微笑。
整個城市市區不大,只有一個大十字,市區內出租車起步價就可以搞定,如果是四個人,打車還是滿合算的。市區的景色一天就足夠了,一早到了香妃墓,還沒有什麼游人,趕緊給恢宏的回式建築照個相先,難得在旅游景區沒有如織的游人,這也是反季節出游的優點之一吧,也算有失有得。提起香妃,最先想到的是還珠格格裡傳說她變成蝴蝶飛走了,但其實她還是在紫禁城裡終老一生,據說香妃也是為了家族的安危忍辱負重嫁到北京,六十多歲去世後送回故裡,整個家族都葬在此地。無梁的拱形建築內,大大小小的墳頭,還真有點詫異,沒有墓碑,沒有名牌,沒有供品,我想外來人是分不出都是誰的墓地,只能默默地對逝去的人祈禱。還是很好奇到底哪個是香妃的,經被指點是側面靠裡的一個小小的之後,才發現穆斯林也是男尊女卑的,男的的墓要大一些,最小的就是孩子的了,不知為啥,心裡還是打了個冷顫,感慨古人即使權傾天下,死後也免不了一個冰冷的歸宿,好在建築物坐西朝東,朝陽斜撒入內,讓人還能感覺到絲絲的暖意。還是對此建築物外面的美麗的磚飾花紋所吸引,和自己長長的影子合個影。附近有一個加滿清真寺,是附近規模較大的清真寺了,也有一定歷史了,因此,游人是不能入內的。清真寺給我的印像,似乎主要是柱子,這裡的柱子很有特色,全是木制的,據說當時的工匠攀比各自的技藝,因此每個柱子上雕的花紋也各不相同,因此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因為伊斯蘭教沒有偶像崇拜,因此也沒有要供奉的神靈,麥加對伊斯蘭教徒而言就是聖地,每個人一生的心願就是能夠去一趟麥加,因此,這裡朝拜的方向也是朝向西方:麥加的方向。據說朝拜的時候,阿訇會帶領教徒們實行這一儀式。這裡特別要說的是阿訇坐的那個台子,這裡的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有四個台階,其他的地方都是三個,我也沒太搞清楚原因,大概是這裡的級別的原因吧,也許。雖然總是感覺念著古蘭經的伊斯蘭教徒很神秘,同時也不是很理解他們的自我和傳說中的與人不善,但我仍然尊重這個有信仰的民族,因為有信仰就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