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邁的侍者

作者: liqiang004

導讀年邁的侍者 得益於昨天的努力工作,上午不到中午就把工作做完了,於是想在這個有地上天堂的地方多呆會,可又實在想不出要去的理由與地方,一人在外,且上了年紀,沒了什麼閑情,再者家裡還人等待的老婆,也不無心在此多逗留。 時間不緊,就坐在公交車上晃蕩,蘇州雖有新區和老城及園區之分,可相比於在北京時每天上下班的一百多公裡來說,蘇州還是不大。不到3 ...

年邁的侍者

得益於昨天的努力工作,上午不到中午就把工作做完了,於是想在這個有地上天堂的地方多呆會,可又實在想不出要去的理由與地方,一人在外,且上了年紀,沒了什麼閑情,再者家裡還人等待的老婆,也不無心在此多逗留。

時間不緊,就坐在公交車上晃蕩,蘇州雖有新區和老城及園區之分,可相比於在北京時每天上下班的一百多公裡來說,蘇州還是不大。不到30分鐘就到了觀前街,觀前街到機場大巴發車站已經不遠,就是穿過一片不大不小的老區。

蘇州的民巷與北京的胡同,看起來區別並不是很大,灰灰的,窄窄的,


(蘇州的民巷1)不過,細看,還是有些差別的,北京的胡同裡,無論庭院的大小,高矮,多是保持一致的色彩;而蘇州則不然,高大一些的是白的牆,清黑的頂,像是一個清秀書生立於在群走卒販夫之中樣。蘇州的民巷和各家比北京胡同裡條理好些,這大概是由於蘇州相當年的的外來人遠沒有北京的多的原故吧,幾家人或前或後的住進一家院子.


(蘇州民巷2)

不過,蘇州的巷子卻沒有北京的整齊有序,或許是現在這裡並不是集全國財力保護所致的吧。就連這巷子游的人力車,也遠沒有北京的氣派。

文化古城就是文化古城,雖然我對這些當年的江南才子們不甚了解,可走不多久,就能看到“某某故居”的小牌子在一家不起眼的門口掛著。



(某某故居)

聞著各家裡的飯菜香,和小吃店裡的食客,我的肚皮也開時叫空了,走走,看看,到了個丁字路口,看到一個老的面食攤前擺了很多油榨及非油榨的面食,看到這,突然使我想起兒時的小鎮上的小吃攤,久違了感覺湧上心頭,於是我走了進去,要了幾個不同樣子的包子和一份粥,我找了個離路第二排的位置坐下,在我的前面一位老者正在吃個熱汽騰騰的包子,這小店還有這樣的忠實的老客戶,不容易呀,我想,這老者大概已經在此吃過幾十年了吧。



(面食攤)

“去盛粥。”六十多歲的老板把包子放在我面前時說了這一句,哦,還要自己盛,果然還是兒時的感覺,我起身問老板“粥在哪裡?”,同時也在看周圍哪裡有碗。

“不是讓你盛。”老板說,這我更疑惑了,這個店裡明明就三個人,不是說我,還是說誰呢,突然,我看到坐在我前面的老者顫顫悠悠的站了起來,並向裡面走去,天呀,原來是他。當我反應過來時,老者已經很熟練的找到了碗,打開了鍋。

“大爺,我來。”我趕緊衝了過去,雖然這老者遠遠比我老爸大,可一時我也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老者說了句我沒有聽清楚的話,大概是不讓我盛吧,老者堅持著給我盛了粥,我迅速的接了過來。

坐到位置上後,老者面對著我坐了下來,看我吃。

“你家是哪裡的?”老者問我,我抬頭看看老者,這老人家臉上大塊大塊的老年斑,看樣子至少有85歲以上,看到這臉,使我想起了我可敬的而又永遠再也見不到的姥爺。

“XX的。”我直接把老家的地方告訴了他。之後再與老人的對話裡,我沒有聽懂一句。

雖然這些包子遠沒有兒時記憶的好吃,可我還是吃的干干淨淨,給錢時多的錢也沒有用老板找零。走出了店很遠,我還不時的回頭看看這個古老而有陳舊的小店。

這個老者大概是我所見到最年邁的侍者吧。

[後記]

這裡上周的事情,由於手頭事多,沒有來的及整理.

http://lovely-lambkin.blog.***/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