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別雲霧,遙望煙雨,歲末廬山之行真可謂乘興而往,盡興而歸。侃侃回味之余,更添意猶未盡之感,大家遂約定各自作文,為此行記。序請假出行的想法由來已久,年底終能如願。目標定為廬山之後,我、Aggie和福強一拍即合,開始分頭准備。用了一周左右的時間做功課,確定行程,最後大家決定分三天游覽廬山的三線、一線和二線,之後游玩九江。26日晚,乘上開往九江的火車,開始了我們的廬山之行。第一天連續的陰雨天氣使整個九江籠罩於水氣之中,卻也正符合了九江之於我的想像。走在濕漉漉的街道上,早已對雨中的廬山心馳神往。未做耽擱便乘車到了我們的第一站:秀峰。秀峰位於廬山南麓,李太白千古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的就是秀峰的廬山瀑布,可見其歷史之悠久。淡季的秀峰游人稀少,加之山體經雨水衝刷,水氣彙聚枝頭,青苔附於階上,“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暢行此間自然別是一番情趣。剛進大門不久,大家便流連於山橋石刻,紛紛掏出相機取景留影,或站、或立、或蹲、或靠,忙得不亦樂乎,大有搞專業攝影活動之嫌。心滿意足之時更是幡然醒悟之刻,瀑布尚未露面,此地不可久留矣。復前行,加緊腳力,於觀瀑亭用過午餐,之後一口氣趕到廬山瀑布腳下。山間雲霧繚繞,已無法辨別瀑布的源頭,隱約中仿佛其確是從空中流落。由於淡季水量不比春夏,廬山瀑布並沒有想像中的壯觀,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拍攝的興致,瀑布腳下輪番上陣,各色姿勢逐一嘗試,輪到Aggie做model的時候我和福強不禁驚嘆:此乃旅行中又一亮點!Aggie的pose自然灑脫,舉手投足間都流露出端莊大氣,沒說的,要的就是這範兒!盡管天色灰暗,她卻能使鏡頭為之一亮。在Aggie的驚艷謀殺了大量膠片之後,福強也不甘示弱,腳踏山岩,舒展猿臂,作大鵬展翅狀,神情剛毅,目光如炬,大有吸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的道行!原路返回出了秀峰,時間上已經不允許我們去瞻仰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了,於是直奔下一站:三疊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事實證明此間景色更勝秀峰,路上自然又是一番狂拍猛照,使我懷疑我們是不是應該搞一次攝影之旅。隨意一處山泉都使我們流連忘返,Aggie更是輕裝上陣盡顯婀娜身段,到了天門潭的石橋,福強和我忍不住要和Aggie合影,都想借此感染一下巨星的風範。山間的霧氣越來越重,我們來到三疊泉腳下的時候四周只是白茫茫的一片,只聞水聲不見水,心中不禁大呼可惜。沒辦法,還要趕路,只好繼續前行。又爬過兩段連續的多級台階,大家決定稍作休息,於是切了橙子,開始感受這香甜美味。就在休整完畢之時,Aggie突然驚呼:霧散了!這一喊不要緊,大家的心裡開始了激烈的鬥爭,看著下面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石階,感慨拾級而上的不易,下還是不下?這是個問題!互相對視一番,還是覺得既然來了如果沒看到三疊泉實在可惜,於是一咬牙一跺腳,下!雲開霧散的三疊泉終於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其水量之充沛遠非秀峰能比,泉分三疊,一瀉而下,垂簾飛絲傾為碧水一潭,濺雪噴雷化作山間驚艷。想當年朱熹於星子縣離任後得知發現三疊泉,也曾發出與其勝景失之交臂的嘆息,可見其名氣之大。不消說,自然又是一番快門大作,只是美景轉瞬即逝,輪到我留影的時候三疊泉已然消失不見,哭啊~過了三疊泉就到了廬山了,這條路本來就是傳說中的逃票之路,加之現在是淡季,路上的村民看到我們自然不肯放過,好說歹說的要幫我們逃票。到了這份上實在是盛情難卻,你答不答應他們都跟定你了,“恭敬不如從命”,既省下了兩人的門票,還坐了一回轎子,何樂而不為。就這樣,廬山之行被迫逃票成功!走到停車場已經5點多了,天色黑得早,又是大霧彌漫,打眼望去四下無人,只好聯系農家旅店的黃先生,讓他叫輛車來接我們。在此不得不提一下,這位黃先生就是網絡上的傳奇人物黃阿姨的弟弟,黃阿姨的名氣之大可謂路人皆知,可惜其神龍見首不見尾,經常下山去辦事,這種時候旅店便由他弟弟替她打理。黃先生非常的熱情,聯系車輛,引薦餐館,介紹線路都是不遺余力,住在他的家裡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樣,一點都沒有陌生的感覺,真可謂賓至如歸。而且價格實惠,從而又省下了一筆不小的開支。晚上吃完飯又去超市補充了點兒明天的食物,由於白天比較累,回到旅店衝個熱水澡就睡了。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外面已是雨聲淅瀝,比起昨天的霧氣也更重了。拿著黃先生提供的路線圖和我們自己打印的攻略,開始了我們的廬山一線之行。一線是廬山的常規路線,基本上上午的路線是正街—花徑—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崖,下午是電站大壩—烏龍潭—黃龍潭—三寶樹—蘆林湖—廬山大廈—廬山會議會址—美廬—正街,事實上我們也正是完全按照這條路線走下來的。天氣的原因今天我們不得不打傘,能見度基本上也就是十米開外,一路上看到的橋也好,房屋也好,都是若隱若現於雲霧之中,如同天宮中的雲霄寶殿。傳說中美麗的如琴湖近在眼前,可惜無福消受,我們便直接步入花徑了。花徑聞名於白居易所詠《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過對於我們來說,最後的那句“不知轉入此中來”更為貼切,我們便是在朦朧之中轉入此處,其間亭台碑碣,曲徑通幽,盡頭處便是白居易草堂,堂前湖水清碧,湖畔立有白居易的石像,我們自然也是瞻仰一番。也許是誦讀石刻激起了大家的詩興,路上便就詩詞討論開來,更添了幾份雅興。到了錦繡谷游人漸多,我們也順便聽聽導游的講解,江西自然少不了陳友諒和朱元璋的傳說,許多景點便都和他們倆聯系了起來。今天的路程比起昨天容易多了,只是雨下得較大,要時刻注意防滑。沿著山谷前行,茫茫霧色隱藏起了萬丈深淵,經過時心下倒也坦然了許多。經過梵音泉、竹林寺便是大名鼎鼎的仙人洞了,“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這首詩不知令多少人魂牽夢繞,想來廬山一探究竟。但真正站在了仙人洞前面,倒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旁邊有專用作留影的松樹,二話不說,還是老路子:開拍!過了仙人洞,旅游團都直接坐車走了,又剩下我們三個單獨行動。穿過停車場走小路,就可到達天池寺,天池寺為廬山山頂最古老的寺院,由東晉僧人慧持創立,如今寺院的遺址僅剩一扇石門,其間就是大天池。此處著實讓我們大失所望,原以為大天池會是一望廣闊的水域,之前還擔心會不會因為霧大而錯失眼福,沒想到只是如此小的一塊水池。池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名文殊台,相傳大天池就是文殊菩薩插地而成。繼續走到了龍首崖,大家決定在此就餐等待霧散,可惜天不遂人願,直到酒足飯飽也沒看清龍首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飯後開始下午的行程,過了懸索橋,向電站大壩行進。其間我們走了此行中唯一的一段冤枉路,於神龍宮路和索道入口之間往返了一遍!神龍潭中的巨石形神兼具,宛如龍首,雨霧中更顯森然逼人。翻過山大壩我們繼續向烏龍潭挺進,其實看過了三疊泉也就不覺得此處有什麼特別,只是讓大家感慨廬山水量之豐。到了黃龍潭天色已經很暗了,稍作停留便直奔三寶樹。一路上松柏參天,籠罩於雲霧之間,讓人心生敬畏之感。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照此說來三寶樹可以成仙了,其中的一顆銀杏,樹齡高達1600年,令人咂舌!另兩棵柳杉也是盤根錯節,枝繁葉茂,實乃天地造化。繼續走到了蘆林大橋,打車去廬山會議舊址參觀一番,然後冒雨返回。途中經過別墅區,也看到了美廬,可惜天色已晚,無法參觀。還特意去看了一眼傳說中的廬山戀影院,這家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影院每天只輪流放映一部電影,就是《廬山戀》。大雨天還真有人驅車前來觀看,太感動了。輕松完成一線的游覽,晚飯在黃先生家吃的,黃先生做的家常菜味道不錯,大家吃得很是舒服。飯後大家決定取消逛街的計劃,洗了澡就直接鑽進了被窩,和福強聊天一直聊到睡覺。第三天早上醒來是因為Aggie喊了一聲:“天晴了!”經歷了兩天的陰雨天氣,大家對今天天氣的放晴都倍感興奮,其中以Aggie最為激動。由於霧未散盡,早上放棄了去含鄱口看鄱陽湖的日出,直接乘車前往五老峰。五老峰有五座山峰,峰峰相連,由於還要原路返回,開始時我們決定爬兩峰就撤退。但事實是我們一直爬完了四峰才回來,五峰也是因為時間關系才放棄的。因為今天的陽光比起前兩天要好上千百倍,同為攝影愛好者的我們自然是興致勃勃。剛剛登上一峰,眼前的景像就讓我們駐足良久:陽光和煦,天空如洗,遠處的山峰在雲海的映襯下忽隱忽現,宛如雪山般神秘。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觀察著雲海的移動,期盼著每一次遠山顯現的驚喜。一峰和二峰相鄰,二峰海拔更高一些,我們在二峰上遠眺群山,不顧山風的強勁又是一頓狂拍猛照,立於天地之間,笑傲群山之巔,萬丈豪情之下,瀟灑若風塵三俠!去三峰的路上會看到迎客松,四峰則到了五老峰的最高點,此處可見到“天地壯觀”石刻,放眼望去群山更顯巍峨,感雲霧之靈秀,嘆山河之壯美!從五老峰下來,我們便直接乘車回到九江,晚飯時說起此行只覺回味無窮,大家對整個旅程都非常滿意,看來可以找機會組織下一次出游了,哈哈。晚上大家乘上了回杭州的火車,廬山之行圓滿結束。唯一可惜的就是我和福強兩人合力也沒能說服Aggie一展歌喉,她堅持稱之為缺憾美,這種事,下不為例。

(秀峰一片葉)

(雲開霧散後的三疊泉)

(烏龍潭)

(一峰)

(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