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化的古城是歷經滄桑的地方,目前僅剩下那麼點古跡還是需要大量的政府撥款和游客門票支持。逛了逛皇城(55,000D的門票),相比較北京的故宮,可以說是寒酸,沒有寶貝(同樣被搶了)、沒有華麗的宮殿(大多被燒了),我們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去游覽。
出來皇城北門後,天開始濛濛細雨,這回駱駝開始迷路(看錯地圖標識),帶著沙橫穿了已變成農田或者水田的舊京城,似乎能看到那時米國人轟炸的影子,意外的發現是在農田深處居然有一所藝術學院,自嘲了一把後回到香江南岸等待下午的Sitting Bus到會安(巴士准點到達,准點出發)。
順道說明一下,我們買的車票不到達峴港(Danang,越南第四大城市,占族雕刻欣賞地)。*****非工作繁忙,也非心情不佳,忽然之間沒有寫游記的想法了,停頓了很長時間沒有記錄游程。在沙的推薦下正在看《一個MBA的經濟旅行學》,在國內比較好的旅行出發點是廣州、成都,而在國外,歐洲尤其是申根簽證國更是絕佳的據點。下一個目標目前看來,准備工作需要慢慢做起,不是給作者做廣告,駱駝還是欣賞他破罐子破摔的勇氣。*****會安到達的時間已經是21日晚上,這是全程最短的一段路程,相當輕松。我們落住在Thanh Bin Hotel($12,LP推薦的一個家庭旅館),位置、環境都還不錯,簡單收拾後便去就餐,當晚品嘗了炸雲吞(fried wonton)和蒸蝦餃(white rose),以及cao lau(一種肉湯寬面條,裡面會有豆芽、蔬菜、以及面包塊),據說是當地三絕,仁者見仁。會安實際上像個展覽館,裡面裝著中國、日本、甚至歐洲的很多文化影響,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觀很多中國會館,福建會館、廣肇會館、潮州會館、關公廟、陳氏宗祠、黎氏宗祠、陶瓷貿易博物館等,當然也有大名鼎鼎的日本廊橋(一頭是猴子,另一頭是狗),(有些會館、廊橋需要有票,通票可以購買,50000D);順道參觀Fashion Town,裡面有會安很出名的布燈籠、越南旗袍、以及地方民族服裝,看著看著就覺得是中華兒女的分支在這裡扎根落戶留下的民族遺產。在會安橋附近用的中餐、也是在那裡用的晚餐,看到日本橋裡面有賣油畫感覺不錯、看Fashion Town做的布燈籠、越式旗袍(Ao Dai,傳統的越南式素要外衣和長褲)、特色包都很有帶回來的價值,忍痛沒有添加背包的負擔。11月22日在會安的一天是充實的,到這裡之前就聽說一周前發洪水,守崩河把會安給淹了。然而確認這個消息的不是新聞、也不是報紙,而是當地的一位老者,(應該成為越籍華裔,經常在廣肇會館附近出現)。老者已喪偶,有三子一女,均為精神病患者,獨自一人在會安城南部(會安橋以南1km)居住,此次水災淹沒了他的居室,看了他的住處實在是辛苦,看著預算表駱駝略表了國際友人的一點同情之心。記得很清楚的是附近一女孩說的話,“他的中文講得最好,我的英文講得最好”;更清楚的話是老者原語,“我有文化,講道德,不騙人”。後行的游者若是再次遇見,不必在意當地的笑聲俗語,略表同情無傷大雅。告別會安的時候已是黃昏,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美森谷地,不過看海灘的話完全可以放到渭尼。想起之前尋找諸多攻略時看到很多游記抒情居多而實用性較差,回頭看著自己寫下的實屬此類,呵呵一笑之余定位在於游記。又是一個顛簸的夜,目標是芽莊(Nha Tr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