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張安之張家界篇(二)

作者: 大許

導讀8點起床,早飯是面條加荷包蛋,面條的味道有點怪怪的,可能是加了姜末的緣故。還是想念上海的陽春面放了豬油那種特有的香味。9點出門,環保車從客棧門口呼嘯而過,可全部是客滿,不停車也不載客,就這麼干耗了十幾分鐘的時間,竟然未能攔下一輛車,真是暈了。石大哥打電話去訂車,也沒有任何效果,這樣傻等下去,等上一天,上不了車都不是沒有可能。 大家一合 ...

8點起床,早飯是面條加荷包蛋,面條的味道有點怪怪的,可能是加了姜末的緣故。還是想念上海的陽春面放了豬油那種特有的香味。9點出門,環保車從客棧門口呼嘯而過,可全部是客滿,不停車也不載客,就這麼干耗了十幾分鐘的時間,竟然未能攔下一輛車,真是暈了。石大哥打電話去訂車,也沒有任何效果,這樣傻等下去,等上一天,上不了車都不是沒有可能。

大家一合計,到馬路對面等車,坐車先回天下第一橋停車場,然後再換車到我們今天的目的地,雖然有些浪費時間,但這也是不得已的唯一辦法。

今天第一個目的地是大觀台,坐車只能到路口,還要步行將近10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同行的人除了石家老六,朋友驍飛,還多了一人,北京的李姐,獨自一人出游。這人,昨天在火車站遇到石大哥,他就慫恿我們和她同行,石大哥是出於私心,能和我們同行,他們家就不用多分出一人來只照顧一名游客;我們也是出於私心,怕這位的體力耐力跟不上我們那天的進度,當時,就謝絕了。今天李姐的安排和我們一致,而且全天的游覽也是走的常規線路,要和我們同行,也不好多說什麼。事實證明李姐雖然不是什麼背包客,但人不錯,很好相處。而且她的體力耐力,唉,不提了,幸虧昨天沒和我們一起上路,否則被拖垮的肯定是我們,而不是她。

大觀台,跨過公路護攔的一個觀景點。視野開闊,看日出,這是個好去處。不過附近沒有住宿的地方,為了看日出要想抵抗一晚的嚴寒,唯一可做的事就是,搭帳篷用睡袋。公路的盡頭是一大片開闊地,石大哥說,那是環保車停車場兼職工宿舍。聽驢友說,所謂的環保車,並不環保,只是環保局的車,故取名為環保車。這,也許是戲言吧。

公路的另一邊有一排小店鋪,大多已經荒棄,只有幾家開門做著餐飲生意,這是我們今天吃中飯的地點,明天中午也是這裡解決溫飽問題。這幾家店鋪,也許是石家的合作伙伴吧。店鋪的一旁有向下的台階,蜿蜒向下。石大哥笑著說,我們就從這裡下。

好吧,往向下走就往下走吧,只要不讓我原路返回,就好。台階的終點是一個平台,很多挑夫在此聚集。我有種不好的預感,我們得原路返回。問石大哥,他不以為然地說,是阿,一點沒錯。有什麼問題嗎?沒問題,我現在連想法都沒有了。過平台有左右兩條路,我們走右邊,目的地是天子座。

過平台到天子座的路並不是很短,但大多數是平路,感覺好走不少。迎面而來一對老年夫妻,笑著和我們打了招呼。有人出門比我們還早,真是厲害。天子座凌駕於山的最外端,站在上面遠眺,一覽無遺,神清氣爽。聽說當年土家族英雄向大坤曾在此打座修煉過,故得名。

去天子座之前順道去仙人橋看看,仙人橋,兩座山峰之間天然形成的石梁,連接彼此。和幾天之後,我們看到的天下第一橋,有幾分神似。天下第一橋,兩座山之間的必經之路,最關鍵橋的兩邊有護欄,行走在上面,很是安全。而仙人橋,無遮無攔,石梁一根。安全考慮,通往仙人橋的台階入口,用木板外加鐵絲封死。意思很明確,此路不通,勿行!但據說還真有膽大之人,敢在這所謂的橋上來回走上一趟,玩把心跳。這山裡要是起風,站在仙人橋上,還不像片枯葉,直接給吹下山去了!

步行回到平台,坐下喘口氣。這個平台除了挑夫在此等生意之外,還有些當地人搞了幾個零星店鋪在出售水之類的東西。隨便看看,不經意間發現有家店鋪前放著塊木牌,上書四個大字:化石出售!唉,那位大姐,你給我拿個恐龍蛋讓我瞅瞅?

起身趕往下一個景點,走那條我們到達平台時,左邊向下的路。路的盡頭是神雞琢食的觀景台,要不是石大哥指點,對面的群峰中哪一個是雞,很難分辨。以山峰命名的景點,大多是看似三分像,有人說說,就是七分像了。神雞琢食也就那樣了,我最感興趣的是我們身後那個景點,一步難行。

俗話說得好,望山跑死人。這話放這裡說,不太合適。一步難行,看似在對面一座山上,實際走走過去,還是很近的。離開神雞琢食觀景台,走回頭路去平台時,右方有岔路,到一步難行,看看表,也就10分鐘左右的時間。一步難行,當年的確是一步難行。現在用鐵條做護攔,硬是在兩座山峰之間,鋪出了一條步行通道。不用說一步,就是來來回回走上千步,問題都不大。

我一直沒有想明白,當年為什麼會有游客冒著生命危險,來此體驗這凌空一躍的快感。確切說是凌空二躍的快感,前方的山峰是絕路,去了之後必須還得原路返回。我很難理解當時這些人的想法,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有必要嗎?賭贏了,最多在生命長河中,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還有可以吹噓的資本;而賭輸了,從兩座山峰的縫隙中掉下去,能不能找回全屍,恐怕都是個問題。這兩者,在我看來,完全不能劃上等號。當年有多少人參與了這場豪賭,不得而知。只知道有位北京的老教授,成了最有名的輸家。他的墓地現在就在天子山,明天我們去老屋場,回大觀台時經過。唉,真是可悲可嘆!

從平台這邊回大觀台,那長長一眼望不到頭的台階,的確很折磨人。賣化石的那位大姐要真是送個恐龍蛋給我,這時扔掉的念頭,也都有了。中午的菜不錯,有我最愛的洋蔥炒牛肉絲。喜歡歸喜歡,但並沒有因此而盛上幾碗飯,也幸虧沒有多吃,下午我們搭環保車去烏龍寨,那位司機對自己開車的技術很有信心,楞是把一輛很普通的中巴開出了過山車的水准,要是中飯多吃點的話,下車肯定會吐得一塌糊塗。

但是難過依舊,下車後站在原地吹會山風,好半天,才算緩過神來。烏龍寨的停車場,和迷魂台之類的停車場一樣,很正規,沒見到旅行團的大隊人馬,但是小商小販雲集在此,倒也熱鬧。在這裡,除了有烏龍寨可看之外,還有個很不錯的景點,一步登天。

過停車場,水泥路變成了砂石路,沒走多久,路的左方有一條岔路,路邊的指示牌標明,這條泥路是通往一步登天的。水泥路到砂石路再到泥路,這路況,還真是越走越好。下午陪同我們游覽的是石萬丙的老婆,石大哥本人說是太累,要回家休息半天。他的老婆昨天陪李姐玩了一天,按照李姐的說法,昨天拖跨一個,今天又累跨一個。

泥路並不是很短,要是下過雨,會很難走。看到石板路時,泥路基本上走到了盡頭。向左轉,是往一步登天的;向右轉,是到烏龍寨的。左轉到一步登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一步登天附近有個很顯眼的地標,雜貨鋪。過雜貨鋪往前走是去往空中走廊的,又一個觀景平台。聽石大嫂說,在這個平台上可以看到空中田園,而且去這個觀景平台,原路去,還得原路返回。一打聽,從雜貨鋪到那裡,單程要2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回最快也要40分鐘,決定了,大家的意見很一致,不去了。

站在雜貨鋪旁,回頭看,有向上的台階,那就是往一步登天的。李姐和驍飛上去了,站在台階的起點,望著不遠處峭壁上,幾乎直上直下的鐵梯,心裡直犯嘀咕,這到底上還是不上?猶猶豫豫考慮半天,最終還是決定放棄了,有驍飛和李姐帶著相機去,足以彌補此行的遺憾了。要說我恐高,應該不是。第三天到神兵聚會,站在一千多米海撥的懸崖邊,四周無遮無欄,東瞧瞧西看看,張望了好久,也沒有腿軟打飄的征兆。當時就連一旁的驍飛也糊塗了,我說,你小子到底恐不恐高啊?

不知為何,反正這樣懸高的鐵梯,我就是沒有膽量去爬。坐在雜貨鋪旁的木椅上,看著那兩位在上面又蹦又跳,樂得好好喘口氣,緩一緩。等驍飛和李姐他們下來,還得原路返回,才能去烏龍寨。到岔路口,石大嫂建議可走近道去目的地,走近道,誰不樂意。可再細問,才知道所謂的近道,還要要再走泥路,我不樂意了。先前去一步登天的路,好幾次都差點滑倒。這泥路,雖說沒下過雨,但好幾處,還是很泥濘,很濕滑的。

現在才下午3點半到,時間對我們而言,還是很寬裕的。商議再三,還是決定兵分兩路,我執意走大路,李姐和石大嫂打算走捷徑。至於驍飛,考慮下來,決定和我一起走大路。讓我一個人獨行,也不是件放心的事。這畢竟是景區,一個人獨行,問題也不是很大,不過驍飛的好意,還是要說聲謝謝。

望山的確能跑死人,沿著台階沒走多久,就聽到山下人聲鼎沸,好像菜市場。想來就是石大嫂所說的大路小路的會合點,小商小販雜貨鋪聚集處。再走走,發現聲音我們越來越遠。事後才知道,我們走大路,要繞過一座山,難怪會如此。可當時,我和驍飛曾一度懷疑,我們是否漏過了岔路,走入了歧途?

一路走來,只見到一批游客,巧的很,那些人我們見過,中午在大觀台吃飯時,坐在我們一桌旁邊的那幾位。寒暄幾句,他們是游玩好烏龍寨之後來一步登天的,互道珍重。走走大路,看看沿途的花花草草,也沒什麼不好,畢竟我們來張家界,不是玩徒步穿越的。

李姐他們比我們早到了半小時左右,一打聽,他們是穿山而過,看來近道的確是捷徑。過會合點,前行不遠就是烏龍寨了。這裡的雜貨鋪很有看點,在其中一家,我們竟然發現有冷飲出售,這可以說是份意外的驚喜。昨天在百應谷說要吃冷飲未果,到現在還在惦記。綠豆棒冰3元一根,買了兩根和驍飛分享。從沒覺得棒冰會如此的好吃,人有些時候,的確很容易滿足。

烏龍寨,因烏龍山剿匪記這部電視劇,而名聲在外。當年的土匪,恐怕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老窩,日後會成為旅游景點,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整個寨子依山而建,易守難攻,要是自己能種點菜種些糧食,外加有充足干淨水源保證,守上個十年八年,肯定不成問題。寨內的道路保持了當年的風貌,只是在一些不安全的地方做了必要的防護措施。就算這樣,實際走走,說實話,當年的土匪,不是誰想做,就能做得了的。

想起寨門口的小賣部提供寄包服務,的確是為游客考慮,很人性化。背著大包小包游烏龍寨,那是吃飽了撐的。有游客迎面而來,問及寨內是否可以借到土匪裝拍照?那位大哥的回答倒也幽默,有,有,不僅可以借到土匪裝,還有壓寨夫人,可以合影!

提供壓寨夫人合影,那是戲言。不過可以借到土匪裝,還有國民黨軍服拍照留念,倒是真的。價格10元一人,不是很便宜。和老板說了半天價,老板認死理了,就10元,不講價。這也難怪,他的確有牛的資本,在我們前前後後來此游覽的人不少,照顧他生意的人也很多。不做你一個人的生意,他無所謂。

同行的李姐和驍飛對此不屑一顧,倒是對不遠處小店鋪,出售的野葛粉,表露出強烈的興趣。一人來上一碗,李姐更是一人干掉了兩碗,看上去滑滑溜溜好似果凍的野葛粉,的確很吸引人的眼球。不過那吸引不了我的注意力,在這家出售各種小食的鋪子裡,最讓我食欲大動的是那擺成一排,熱氣騰騰的香腸。這種香腸有個很牛的名字,牛尾香腸!

過了這家小店鋪,路的盡頭就是這裡最後一個景點,天波府。來之前,很想當然以為既然稱之為府,那應該就是一個大房子,至少是一個房子。可真正到了這裡,才發現,所謂的天波府,就是山峰一座,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這名字,起得有點意思。

天波府和烏龍寨並不相連,從烏龍寨上天波府,原本無路可走。現在連接這兩處的是後修的吊橋一座,從烏龍寨的盡頭往下走一段路,過吊橋,然後再往上爬一段路,才能到達天波府絕頂。這往上爬的路,還是懸空的鐵梯。和上一步登天的那種差不多,只不過這裡的坡度更大,目測一下,基本上已經是90度直角了。

大話好說,落到實處,有些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之前在一步登天時,曾放下豪言,這裡我就不上了,養足精神,好上天波府。可現在,上天波府,自忖沒有膽量,眼前這段垂直的鐵梯,咬咬牙,上去估計還能應付,下來呢?真不好說,不知從何時開始,對這種懸空的鐵梯,始終有種莫名的恐懼,一直不能克服。

李姐和驍飛在天波府玩了一圈回來,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說是要在烏龍寨看日落,真是個美好的想法。在天波府絕頂,憑欄遠眺,興許還有可能。在我們離開之前,那些做小生意的當地人,已經先我們一步,收攤走人。我們的離開,整個烏龍寨,又恢復了應有的寧靜。

跟著石大嫂走近道回來時的停車場。走捷徑,為的是能趕上未班環保車,趕不上車,要走回客棧,一點都不好玩。我可不想讓昨晚的可能演變為今天的現實。

死趕慢趕到烏龍寨停車場,見到等車的人除了我們還有一批。和他們一起在路邊傻等了一會,總算看到一輛空車經過,趕緊攔停,一問,還不是開往客棧方向的,暈倒。石大嫂說我們還是走走吧,反正這裡離住處,也不是很遠。好吧,如果運氣好,半路能攔到車,也不是沒有可能。

運氣真好,沒走多久,就攔到了車,當然,車上的乘客少不了在停車場等車的那批人。沒開多久,我們就下了,也許連屁股都沒有坐熱吧。不過,想想走了一天的山路,能坐坐車代代步,那種感覺還真是不錯!


(路邊的小花)



(路邊的小花)



(山歌表演)



(烏龍寨一景)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