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張安之張家界篇(三)

作者: 大許

導讀大部分選擇三日游的驢子,今天就出山了。我們玩四天,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很多人都沒有去過的老屋場。 老屋場,聽名字,很容易就理解為農場之類。就和昨天去的天波府,明明是山峰一座,偏要起這麼有意思的名字,老屋場也是如此。它其實就是一塊區域的名稱而已。比起昨日幸運的是,今天一早出門,直接就攔到了車。下車的地點,走進去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一座很大 ...

大部分選擇三日游的驢子,今天就出山了。我們玩四天,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很多人都沒有去過的老屋場。

老屋場,聽名字,很容易就理解為農場之類。就和昨天去的天波府,明明是山峰一座,偏要起這麼有意思的名字,老屋場也是如此。它其實就是一塊區域的名稱而已。比起昨日幸運的是,今天一早出門,直接就攔到了車。下車的地點,走進去沒多久,就可以看到一座很大的村莊,聽石大哥說,這個村莊名叫丁香湧。

今天陪同我們游覽的是石家老六,他們夫妻倆倒好,玩起了車輪戰。聽石大哥說,從國慶開始,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好好休息了,昨天出現如此的疲態,可以理解。李姐依舊和我們同行,我不知她原先今天的安排是怎樣的?不過有她同行,也很不錯。也許所有人中,最不樂意的是石大哥,他看到李姐都有點怕了,按照石大哥原話意思理解,李姐這人走起路來,就像發條上滿一樣,能把他這個山裡人活活得給拖跨。

去老屋場,要看的景點是神兵聚會。和前天去鷂子寨相同,一路走來,不用說游客,連背包客也沒見到一個。直到神兵聚會觀景台,總算見到一批游客,而且令我們感嘆不已的是,這批人全都是老年人,看他們神定氣閑的樣子,我們自愧不如。

一路前行,感覺像是玩起了徒步穿越。其中有些路段非常難走,如果下過雨或者下著雨,那路對於我們而言,根本無法行走。下坡時腳下一打滑,就不知滾到哪裡去了。出發時,就想過要不要帶根登山杖,後來想想張家界怎麼說也是個開發成熟的景區,大包上插根登山杖,除了充帥之外,好像並無多大實際用處。不過我想我錯了,在這裡,有根登山杖,很多事情會變得好辦不少。

神兵聚會的觀景台有兩處,先去的一處,說是觀景平台也行,說是懸崖邊也沒錯。下到平台時,有點怕怕,就怕一時半會,沒收住腳,直接就摔出去了,那時候,一旁的人想拉,恐怕都沒有時間反應。

離開不遠的另一處平台,也是如此,四周無任何護欄。傳說向大坤手下最猛的48位將軍跳懸自盡後,化身成為眼前聳立著那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山峰。拋開安全之類的因素,在這種地方賞景,特別是看這種石峰林立大景時,很有感覺。

看完景還得原路返回,我一聽這話,頭就大了。這麼難走的路,我們來時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還得再來一遍?石大哥說不是,只是要原路返回一段,然後我們走小路去大觀台,去昨天吃中飯的地方解決溫飽問題。

開始下雨了,昨晚就下過一場陣雨,今天一早出門就很擔心,會不會下雨。山裡行走,怕的就是下雨,一旦下雨,看似好走的路,也會變得非常難走,更何況,在這裡,那些本就很難走的山路。真是怕什麼來什麼,該死的雨還是下了,稀稀瀝瀝,感覺就這樣一直下,到晚上才會放晴。

那批老年人團隊的導游,看上去很是年輕,充滿活力。趁著休息的機會,和他交談寒暄兩句,才知道這位看似很普通的當地人,原來就是彭清武,在網上和石家兄弟齊名的當地向導,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識,有緣呢,有緣。

昨天石大哥說下午不陪你們了,養好精神,今天再陪你們長征,當時還以為他說的是戲言,一笑了之。今天才知道他說的是實情,為看個景點,單程就要走上兩小時左右,這恐怕在大多數人眼中,是瘋子的舉止。去大觀台,回頭路肯定要走,但至少不需要全程再重溫一遍。大路走了沒多久,石大哥一拐彎,領我們走進了路邊的小道。

很多人說張家界是景區,不請向導,靠張地圖就能自由行走,上兩天的確如此。不過這話放到今天來說,非常不合適。在老屋場,下了環保車之後,具體應該如何行走;迷路之後,能不能找到人問路,這些都是實際存在而且比較難以解決的困難。

這條小道,石大哥說到大觀台,可以比走大路至少節約半小時的時間。好吧,能早點吃上中飯,總不是件壞事。剛開始的那段完全是林間穿越,想著整條道如果都是這樣沒路硬走,那真是名符其實的小道了。還好事情沒有想像中那樣的糟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有路可走,那種當地人走的所謂大路。

雨依舊時下時停,不過雨量比起剛開始那一陣,明顯大了不少。快要走出山林的那段下坡路,雖說是台階路,可能是許久沒人走過,也很有可能是雨水滯留,外加少許青苔,路異常的濕滑。小心翼翼行走,很怕一不留神,就直接滾出山林了。走出去的那一瞬間,覺得眼前所見一切很是熟悉,仔細看看,原來這裡就是環保車停車場兼職工宿舍。

從這裡到我們昨天吃中飯的地方,沒有多少路可走了。路不難走,反倒是雨更加大了,用飄泊大雨來形容,不為過。很是討厭。原本計劃中還要去鴛鴦瀑布,現在肯定是去不了,本來去往瀑布的路就不好走,現在,更是難上加難了。瀑布的美景,只能看看別人的相片,自己想像一下了。

中飯的菜依舊有洋蔥炒牛肉絲,很對我胃口。下午不去鴛鴦瀑布,那就跟著李姐去賀龍公園轉轉吧。世事就是如此奇妙,上午李姐跟著我們走,而下午則是我們跟著李姐的行程游玩。

大雨一點沒有停的意思,不穿雨衣,不穿衝鋒衣在外行走,感冒是早晚的問題。賀龍公園是旅行團必游景點,如果人少,我倒覺得奇怪了。賀龍公園,還有明天要去的迷魂台這些地方,是來張家界必到的景點,個人感覺,這些去處還真不枉必到兩字,時間很趕的,來這些地方看看,也不枉來張家界一次了。

游完賀龍公園,我們要和李姐說再見了。她是三日游,走天子山索道從武陵源門票站出張家界。和她相處短短幾日,感覺很是投緣。李姐的下一站是貴州,約好幾天之後同游黃果樹。不過,最終發現這只是說說,種種原因,我們未能再見面。有些人,可能只會有一面之緣。今天一別,不知何時再重聚。

時間只有下午3點30分,還早。石大哥說去點將台和神堂灣看看,還來得及。本打算坐環保車過去,環保車免費乘坐,為何不用來代步。可到了侯車點,一看,差點沒暈過去。等車的人太多太多,多得已超過我的想像。估計一時半會也上不了車,石大哥說,與其在這裡傻等浪費時間,還是走走吧,反正點將台離這裡也不是很遠。

這兩天走的路不少,也不在乎多走這一段。雨總算停了,點將台還是看山,山看多了也就那樣了,難怪很多驢子會有感慨,張家界玩兩天和玩三天甚至更多時間,沒什麼區別。倒是聽說要去神堂灣,讓我很值得期待。

神堂灣,光看名字,沒有什麼了不起。這個地方出名,還是和向大坤脫不了關系。其實整個張家界很多神話故事,多多少少和這位向大英雄有著聯系。當年向大坤兵敗之後,在神堂灣跳懸自盡,自此以後,一旦遇到打雷的下雨天,很多人就會在神堂灣聽到谷內發出馬叫還有兵器撞擊之類的聲音,老人們說那是向大坤死不瞑目,不忘操練兵馬,期待有一天能一洗雪恥。當然也有人試圖下去看個究竟,可聽說去的人不是沒下去多遠,就因為見到各種異像,而害怕撒了回來;要麼就是進去之後,從此沒了音訊。神堂灣,張家界的神秘之地,令人遐想翩翩。

有意思的是,前面去點將台,石大哥還很有興致地陪同我們下去。可到了神堂灣,他就一句話,你們下去玩吧,我在上面等,呵呵。不過沒有狂風暴雨,沒有電閃雷鳴,神堂灣和點將台一樣,寧靜沉寂。站在觀景平台四處看看,風景秀麗。

離開神堂灣,回到公路,這裡離客棧已經不是很遠了。石大哥說走走就到了,又來了,不過最後還是搭上了順風車,好似昨天的翻版。一早出門時,店裡的客人基本上都是今天下山,和驍飛說,今晚我們花兩人的房錢,把整個客棧都給包下來了。沒曾想,到住處坐下沒多久,又陸陸續續來了好幾批客人。淡季,能有這樣的客流量,石家的生意,還真的是不錯!


(神兵聚會)



(賀龍公園隨拍)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