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二零零七年同學杭州聚會

作者: 慕宏

導讀記二零零七年同學杭州聚會 今年金秋同學聚會的時間定於十一月三日及四日,目的地選在杭州,組織者們提前數周在互聯網上的同學空間裡發布了聚會的行程和細則。那一周的周一下起了細雨,綿延了數天。然而隨著周五下午天空逐漸轉晴,准備去杭州聚會的二十多位同學們的心頭也漸漸開朗起來。次日清晨,同學們帶著各自的行裝,彙聚於上海南站的動車組候車室。又是一 ...

記二零零七年同學杭州聚會

今年金秋同學聚會的時間定於十一月三日及四日,目的地選在杭州,組織者們提前數周在互聯網上的同學空間裡發布了聚會的行程和細則。那一周的周一下起了細雨,綿延了數天。然而隨著周五下午天空逐漸轉晴,准備去杭州聚會的二十多位同學們的心頭也漸漸開朗起來。次日清晨,同學們帶著各自的行裝,彙聚於上海南站的動車組候車室。又是一年未曾相聚,自然不免握手言歡。說話之間,時間流逝也快,言猶未盡,已是動車催發。同學們坐過動車組的人不多,上車後自然不免打量品評一番。這動車組的車廂果然非比尋常,寬敞猶如大型客機,卻比客機明亮得多,因為那兩邊有對稱共十四扇比普通列車寬大得多的車窗。車廂不長,五座一排共十四排座位。座位是若從34號到67號朝前,則另一半是向後的,這樣的安排大概也是動車組的特點所致,因為動車組是可以不必掉頭而直接逆向運行的。車子啟動特別快,從起步到車速100公裡/小時只須十幾秒鐘,然後就平穩地落在170公裡/小時的速度上向杭州飛馳。不過,正是由於車速快,路線必須與人們活動區域保持一定距離,因而兩旁的風光卻不如普通列車線旁那麼靚麗,與公路相比更為遜色,所以老是看著窗外眼睛就容易感覺疲勞,這時候卻是最適宜談話交流了。於是同學們繼續開聊,而組織者們則張羅著本次聚會活動的財經工作,陳同學給大家分發了他刻制的歷年同學聚會照片的光盤,車廂內卻也一番忙碌。轉眼杭州已到,動車組只行駛了一小時十多分鐘。下車後再看這車,原來我們乘坐的是和諧號動車組,由兩列有著漂亮的流線體形的動車組成,一列的車尾鉸接著另一列的車頭,好像是用電力驅動的,許多人在周圍拍照。少時待人員聚齊,二十多人浩浩蕩蕩魚貫著向出租車候車處行進。路上很有幾撥面包車乘客招募者看中我們這支隊伍,我們倒也想能夠被“一網打盡”,圖個方便,叵耐那廝們開價驚人,每位竟要二十元,據陳同學介紹,從杭州站打的到我們選中的住地至多不過二十三元,若每車四人,豈非每人比坐面包車便宜十四元?於是堅定了坐出租車的信心。輪到我們上車了,四人一組,拉了七輛車,轟轟烈烈衝出杭州站去。出了站,瞬時便溶入車水馬龍之中,陳同學與祁同學坐在自己的車中左顧右盼,居然看不見同學的車影,恍如幾滴細水灑入了西湖而杳無蹤跡。司機言語之中對去路甚是熟悉,聽陳說在浙江賓館近旁,便由南山路轉楊公堤,從花港觀魚左轉小路達三台山路。陳、祁二人心喜,料必搶在眾人之前到達,孰知司機右轉直奔浙江賓館而去,及至看見浙江賓館的白色大樓,陳才發現方向應該相反。等到了三台夢跡,眾人都在那裡翹首以待。雖然大家無奚落之意,二人自慚不已。

於是眾人蜂擁而入這萬凱連鎖旅店,二十多人把個三十來平米的大堂塞得滿滿,卻使店家振奮一時。聒噪半日,只拿到了夠女生們住的房,男生還得等下午客人退了房才有鑰匙。於是男生們先在大堂、閱覽室及電腦前暫息,待女士們安頓停當,會合一處後,步行出門前往龍井路上香古道去用餐。看這萬凱連鎖旅店的客房,前前後後參差錯落,混雜在當地農民的房舍之中,有些客房還與農房聯體,看似聯體別墅。仔細觀察,才知此地名為筲箕灣,卻不是香港的筲箕灣而是杭州的筲箕灣。此地乃是筲箕灣地方,原為農村,東起楊公堤,西至五老峰下。前幾年才開始建設成現在的筲箕灣民居點,因此地臨近裡西湖,便引來許多飯店旅館在此落腳營生。創業之初,自然有些許價格優惠,便引來各地旅行者到此棲息,地方便熱鬧起來。

同學大隊沿三台山路北上向龍井路進發,用餐的飯店在上香古道旁諸多小飯店之中。根據路邊景點指示牌上標注的數字計算,路程約一公裡有余,於是大家三三兩兩信步走去。這三台山路顧名思義,原來就是一條山路,順著山形地勢蜿蜒曲折向北延伸,路兩旁夾道而立的盡是些二、三十米以上的大樹,形成密匝的樹林。這些大樹看上去棵棵挺然屹立,勢欲參天,若移上一棵植於上海路旁的梧桐樹中,絕對是鶴立雞群,一看就知它是古樹。看這些樹也不知道在此生長了多少年。杭州古宋朝時屬臨安,興旺發達之時便是南宋。想來南宋之時,筲箕灣一帶村民們必是沿此山路前往靈隱、天竺諸寺上香,山林密集,自然是多人結伴同行,就如我等現在這樣,只是那時或許是青石板路,如今已築成了一級柏油公路了。念想及此,抬頭看那些夾道的古樹,現時是我們眼裡的風景;而我們這些路上的行人,又焉知不是這些古樹們眼中的風景?千年以來,滄海桑田,朝代更替,這些古樹們日復一日地佇立於此,不知道閱歷了多少人和多少事。冥思神馳地亂想,若不是時時有現代的高級轎車擦身而過,真以為身在南宋時代了呢。

走到上香古道旁已近下午一點,陳同學預定用餐飯店的店主生怕我們不認路,親自開著助動車來迎接。大隊便隨著他踏入上香古道。據《臨安志》載,清中葉以前,茅家埠一帶還有大量的西湖水面,是古時杭州與附近水陸交通的中轉要道。每逢靈隱進香的日子,成千上萬的香客源源而來。舊時的進山香客,必自湖濱錢塘門乘船至茅家埠上岸,換車轎或步行再沿著上香古道步行去天竺諸寺進香。據說是“全城老的少的,醜的俏的,無不雲集,途為之塞……自茅家埠起,一路夜燈,至廟不絕。”二零零三年開始的西湖西進工程,恢復了古道,作為游客尋幽探古和體會杭州民俗的長廊。一條臨水的鋪著青石板的古道和周邊一座座白牆黛瓦、古樸秀雅的江南風格庭院相互襯托,盡顯古色古香的江南韻味。路邊綿延數百米,鱗次櫛比,大多是飲食小店。因天氣晴明,風和日麗,小店大多在門外插上傘蓋,將食桌搬至室外,食客們便或在路邊,或在樹下,或在荷塘之畔,圍桌饕餮,觥籌交錯,猜拳行令,不亦樂乎。

我們隨著店主進入小店,二十多人擠滿樓上客間,於是分為兩間三桌坐下,大吃起來。飯菜倒是家常風味,印像較深的是臭豆腐,有一股自然新鮮香味。看幾位女服務員都是粗眉大眼皮膚黎黑,聽口音大概店裡大多不是本地人,難怪後來上的一盆杭州名點片兒川,裡面的料用的是肉絲、茭白加雪裡蕻鹹菜,吃起來不如杭州本地館子做得味道那麼雋永。杭州人這片兒川的料是豬肉片、冬筍片和新鮮雪裡蕻菜,後兩種料是典型的江南菜。和北方面的綿軟口感有著大不同的是,片兒川非常講究面的筋鬥,和一般的面是潮面先下水燙熟後再加料的做法不同,片兒川必須是料先在油裡汆一下後直接下生面,吃起來其味鮮美可口。

午餐吃了兩個多小時,餐後因石同學有事需趕回上海,於是大家便在店外的上香古道邊合影。

送走了石同學,沿古道信步來到裡西湖畔,分每個小組拍照留念後,原來打算去楊公堤上的郭莊,又恐時間已晚可能無座,便折回上香古道,在都錦生故居對面臨湖的東方紅茶餐店歇腳飲茶。先是在大餐廳內坐,後見窗外湖邊其他人已散去,便招呼服務員將茶桌移到室外湖邊,大家圍坐,面對湖光山色,飲茶聊天,恰如唐詩中“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意境,只是我們面對的天地比之更為廣大。聊天的內容可說是海闊天空,圍繞著現今社會生活。因年紀大多半百奔六,我們聊起了健康,聊到醫學藥學的發展,聊到俞館長鐘愛的DNA;然後談起醫藥的價格太高,談起CPI指數上漲,談起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談起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如何拉開了人們收入的差距;然後話題轉到股市今年直上三千點的牛市,和房價的衝破政府重重調控措施一路走高,談到國內老百姓感覺人民幣在貶值而美國和歐洲則堅持要人民幣彙率升值,談到種種當今社會上存在著的矛盾。最終大家談到了在紛繁復雜的現實社會中我們這個行業還算是穩定的,致使我們這麼多同學在畢業數十年後還能這麼心平氣和地在一起聚會談天。在同學們談笑風生之中,天色漸漸暗淡下來。有時有一、二羽水鳥貼著平靜的湖面無聲地掠過,水平如鏡,倒影著藍天、白雲,和山色。湖面上偶爾劃過一葉小舟,漾起層層微波,閃光的波浪向四處泛去。周圍是一片安靜、祥和。

天色已近黃昏,大餐廳裡亮起了燈光,我們又圍坐在三張餐桌前開始晚餐。晚上的食物似乎繼續著中午的風格,也是家常菜的做法。晚飯後,姜同學和童同學要趕回上海,大家目送他們上了出租車後,才沿著三台山路步行回萬凱連鎖旅店。說來也怪,這條路中午好像走了很長時間,夜裡似乎只走了不大一會兒就到了。馮同學的解釋是中午走的時候是餓著肚子,晚上卻是酒足飯飽,自然腳下就輕快了。

還未到萬凱旅店,只聞半空中傳來陣陣炮聲,原來今夜杭州市在錢塘江岸邊舉辦煙火晚會,已經開炮了。回到旅店,領了房卡,趕緊打開電視,果然正在直播煙火晚會實況。只見煙火燃放點在江東,江左沿江的之江路上盡管是憑票放行的,卻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們看了一會兒電視實況,便出門找同學去繼續聊天,聊到十二點多才回房歇息。還有的同學因附近沒有卡拉OK,只好在大堂裡打牌,總台的小姐居然禁止打牌的人喧嘩,十二點多也就鳴金收兵了。馮同學還是心有不甘,想繼續拉人到房間裡打牌,由於不知道各人具體房間號碼,只得用手機打各人的手機。於是夜半一點一刻時分,祁同學的手機突然午夜轟鳴,祁被猛然驚醒,以為家中有事,手忙腳亂地爬起來接聽。只聽得馮總在電話中時而威逼利誘,時而花言巧語,要祁爬起來去他們房間打牌,三缺一。聽說不是家中有事,祁方才心定,又不敢得罪馮總,於是頭昏腦脹地胡亂與馮總周旋了一會,實在支撐不住,自顧掛了電話,倒頭便睡。臨睡時還有些驚奇,如此咋呼半天,同室的陳同學居然未受一絲干擾,始終沉沉大睡。

次日清晨,空氣清新,陽光明媚,早起的同學有的到旅店周圍去散步,有的則練起了太極拳。萬凱連鎖旅店的大堂門口排著一溜永久牌的折疊自行車,像是出租的,到大堂一問租金,八元一個小時,預付押金五百元一輛。有人質疑該店的介紹資料上印的是五元一小時,怎麼變八元了?回答是漲價了。正問時,已有一家三口來租了兩輛,年青的父親帶著女兒,母親自騎一輛,出門去逛蘇堤、白堤、楊公堤,果然十分愜意。大堂門上貼著一張廣告,上書“中央黨校--清華大學學員集合處”,才知道原來同住這家旅店的竟有如許多人。

早餐是自助的,就在大堂裡用,狹小的空間,擁擠的座位,卻也能用得圓滿,不少同學都說吃飽了。飯後退了房,其間王同學公司的同事來把她接走。送別了王同學,大家步行到花港觀魚公園去游覽。

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港。當時,內侍官盧允升在花港側畔建了一座別墅,稱為“盧園”。園內疊石為山,鑿地為池,畜養異色魚群,於是游人萃集,雅士題詠,稱為“花港觀魚”,成為西湖十景之一。西湖邊的公園都不要門票,可真是百姓的福音,大家從容進入。順路右轉有一庭園,門匾上題“魏廬”,因觀其人氣甚旺,眾人也魚貫而入。園內迎面是一大池塘,碧水紅魚,池塘三面被頗有氣勢的庭榭環繞,氣像巍峨,吸引許多游人拍照。左側水榭中更有幾名男女外籍人士憑欄佇立,神色肅穆,靜靜觀賞,久久而不離去,仿佛被眼前西湖園林的美景迷住了。

老外的沉迷是有些令人感動。其實西湖景色之美不在乎園林之內,而在乎山水之間也。園林內雖然秀麗玲瓏,卻全是工匠精雕細琢而成,哪裡比得外面的綠柳長堤那麼自然旖旎?哪裡比得四外的山色湖光那麼恢弘大氣?記得年輕時只識得上海的豫園、古漪園、長風公園,見之猶如遇見小家碧玉;後來去了頤和園,猛一眼看見萬壽山昆明湖,不由驚嘆其壯美,就像是看到一位大家閨秀;直到有一年去了西湖,面對著那無邊的湖光山色,心靈剎那間被震懾了,只覺得西湖的美麗真可以說是傾國傾城了。西湖的美麗是變幻無窮的,其變幻無窮之處在於她的美麗可以在四季的無論哪個季節內,可以在無論何種天氣裡,可以在無論何時的光影映射中,一一呈現。西湖畔居住的人們是被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所艷羨的。倘若我是西子湖畔的居民,我會在冬天的雪後去斷橋漫步;我會在春晨慢跑在蘇堤或白堤之上;夏日的早晨,我會盤桓在湖邊的涼亭或水榭裡,聆聽百鳥在柳浪之中婉囀鳴唱;秋天的黃昏,我會留連在平湖秋月的平台旁,守侯那初升的一輪滿月;清晨去觀看第一縷投射在保淑塔上的陽光;傍晚去欣賞雷峰塔上的最後一抹夕陽;倘若是細雨綿綿,我會打著傘從斷橋走到清波門,在淅淅瀝瀝的雨中回味傳說中白娘子和許仙愛情的纏綿。……

記得北宋時代的詞人柳永曾有一首專門描寫杭州景色的詞《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相傳後來北方金國國主完顏亮聽了藝人演唱“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以後,便羨慕錢塘的繁華,從而更加激發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為此,宋人謝處厚還寫了一首詩:“莫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裡桂三秋。豈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裡愁。”意思就是說金主亮因受一首詞的影響而萌發南侵之心,以致引發日後曠日持久的宋、金之爭。

沉醉在如此這般的遐想中,信步隨著人群順著大路來到花港觀魚公園靠南山路的出口。同學們計劃中的下一目標是去游吳山天風,逛清河坊步行街。王同學開車帶著幾位女生先去了,其他十七位同學正聚集路邊商議如何打車,旁邊一位杭州市民不禁笑道,公交808路車可以直接到吳山天風,何必打車?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啊,大家急忙向他道謝,穿過馬路去車站候車。正巧一輛K808公交車靠站,車上有二十多個空位,又正好將我們所有人一網打盡,於是落座後大家不覺精神抖摟,士氣高昂起來。車到吳山廣場,大家下車後商量到何處飲茶用飯,許多人都把目光投向廣場旁最大的吳山茶樓。上了茶樓最高層,大家又看中了室外的大陽台,於是招呼著服務員們搬來了六張長桌四張圓桌和二十幾把椅子,沿陽台邊拼成一長條會議桌,二十幾人圍桌坐下。這茶樓地勢極好,面對浙江省博物館,以及吳山頂上的玉皇閣,下臨清河坊小商品步行街,右面就是吳山廣場,步行街上和廣場上摩肩接踵的人群盡在眼底。茶樓上是自助用餐,五十五元一人,並不計時,於是同學們紛紛去室內端來許多果蔬點心,堆放在桌上,大家開始邊吃邊開會。

會議由馮同學主持,總結了我班同學會前段時間籌備這次聚會的工作,要求大家討論明後年的活動。從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中,概括起來有以下內容:一是同學的每次聚會,能夠聚集起來都不容易,因此活動時的側重點應在於聚會而不在於游玩;二是以往聚會常常是走出上海,雖然每次聚會都留下了深刻記憶,但畢竟出去路上要花時間,每次相聚時間苦短,因此今次會上有些同學提出以後可以考慮上海郊區,去那些新開發的農家樂、度假村之類的地方;三是近年來已經有女同學到達退休年齡退休了,應該組織退管會,讓這些退休的同學發揮余熱,會上當場選舉了退管會負責人,並且負責人當場發言指出後年是我們畢業三十周年,應當准備大慶事宜;同時,她還提出了建議,應當推動海外的同學組織海外聯誼會。退管會負責人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得到大家的口頭支持。會上大家對同學會內幾位熱心於同學間公益活動的積極分子們給予高度評價,還落實了下次活動的籌備人員。於是,會議得到了圓滿的結果。

由於回滬動車組開車時間是下午兩點五十五分,會議於一點十分左右結束,今年的活動至此也就告一段落。同學們懷揣對於來年的期望,分頭前往杭州火車站動車組候車室去候車回滬。

2007-11-10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