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 4:30Pm 坐在飞機上,打过盹、看过报、进过食、喝过咖啡後,终於又拿出了我的旅游日记本。 这次的出游,與其说是蓄谋已久的relax,还不如说是压抑许久之後的逃離。等不及冠冕堂皇的外出交流、未进行先知先觉的申请汇报,固执的寻找到機会让自己“自由”。不管是父母觉得奢侈浪费也好,还是领导感到猝不及防也罢,反正,我就是试图用尚未硬朗的翅膀暂时摆脱桎梏,到外面去撲腾一下看看。 往往在勉为其难的尽力而为之後,更容易累了、倦了、乏了、腻了。拉满了的弓最容易被拉断,那就在即将断裂之前適时地放松一下下,独自去“偷欢”吧! 11月8日 11Am 大雾,飞機已整整延迟了快三个小时,或许出发的兴奋平抑了大家等待的焦虑,所以全機乘客都很安静而配合。待飞機终於轰隆隆起飞了,窗外因浓雾白茫茫一片,真佩服现代化技术水平阿! 昨晚至成都,就慕名去了春熙路步行街,主要任务就是去龙抄手总店品尝有名的四川小吃,與同伴点了不同的套餐,就把这兒所有品種的小吃都吃了个遍。尽管每種只有一个或一双,但拼尽全力,奈何胃囊有限,最终不得不打包留待次日品尝。 在同事们多年影响、熏陶下,已被训练得能够勇敢面对辣物。但在品尝之後,觉得四川的麻辣较湖南的辛辣要让人容易接受的多,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因为只能算是借过成都的匆匆过客,所以,直到现在我依旧搞不清昨天吃的到底算不算正宗“四川小吃”?自始至终只知道为完成任务而努力,不停的吃那十多種小吃,吃进去的东东姓啥叫啥既聽不懂也记不住。但就个人感觉,成都的辣好像未如想像中让人食不下咽,尽管大多数都被我先在开水裡涮了又涮,那大部分是因为我怕上火,为脸面着想,並非辣得难以接受。因为饥肠辘辘,外加看到美食垂涎三尺,所以服务员的讲解一点都没聽进去。回到酒店看地图才知道原来“夫妻肺片”裡根本没心没肺,只不过是一堆“废料”!(可是,我明明吃到一片支氣管明显地犹如病理切片般的肺脏啊?) 11月9日 10Pm 昨天下午等了黄龙,今天白天游了九寨沟,晚上體验了藏民生活,整个行程的重头戏就这样完成了。 昨天的黄龙游历是最累的,骄傲的是“年富力强”的我们作为团裡仅有的两人登上了最高点,並且准时回到了集合点,为上海人长了小脸!但想到途中也曾犹豫,考虑放弃,是一鼓作氣、不枉此行的信念不断的激励着我们在喘息、腿乏的艰难状态下努力向上,真为自己感到一丝自豪哦! 说实话,或许是因为来的时機已略迟於旺季,或者是先前心裡对这个传说中的“童话天堂”想像力过於豐富,所以以游客身份行走一番後,略微有些失望。这兒有水、有树、有风景,但缺了一些色彩與传奇,或许,是由於日程安排得过紧的缘故吧? 导游说,进了九寨沟,任何角度望过去,拍下的照片都可以作为明信片,但在真实感受到何谓移步换景之後,更想能够放慢脚步,好好地用心领略不同的景像,那才不至於辜负大自然的慷慨赐予。 不愧为世界级标准的风景勝地,景区规劃、设计的確实不错,(这可由到处可见的免费洗手间即可感觉),而且由旅行社设计的游程对初次游此的人比较合理,因为登顶黄龙须靠脚力,而观赏九寨则可以车代步,只要有耐心和时间。 據说目前的游客日流量只有六千,而旺季时则可以达到两、三萬,我们很庆幸避免了拍过多的集體照,而能够在有力氣的前提下看到大自然的不同色彩與美景,其实,我们看到的都是最自然、最原始的风景,缘何受到大家的一致推崇,我想是因为外界人为的破壞與制造实在太多了!假作真时假亦真,自然而真实的反而物以稀为贵了! 吃藏族的食物,看藏民跳舞,真切地感到了他们的豪爽與真实,尽管对我而言,他们的豪放令我有些瞠目,但不禁会想像,如果我也像大方高歌的藏族小妹妹一样,从没出过沟,也不用学像外语一样的汉语,就在家人的呵护下过最自然、最“原始”的生活,不也照样长大,照样自得吗?真羨慕啊! 11月10日 9Pm 敏感的觉得脆弱的神经系统有紊乱的先兆,在回成都的飞機上就果断的取消了成都市内观光计劃,下機後到酒店倒头就睡,以药物加休憩的调整方式将幾天来的疲劳與紧张略微舒缓。 傍晚被饿醒後,就與同伴去吃著名的四川火锅。一入座,就被那一大盆赤红的汤水吓呆了:厚重的红油、漂浮的红椒,让我联想到了将来脸上的红痘。即使已做好思想准备,但明显勇氣有余、实力不足,毫不犹豫地叫服务员换来鸳鸯锅底,尽管这兒的“鸳鸯”不似上海的左右各半,只有中间一小圈,但看到奶白的清汤总算让我安心不少。 尽管各種酱料不如上海豐富,但乳牛、豆皮等下锅後用麻油蘸蘸味道也不错。 只是两人的食量实在有限,环顾四周,当地人都是笃悠悠的浅尝慢酌,而同伴尽管直呼辣得爽、吃得饱,但看看全场就我们桌上用於擦汗的纸巾消耗最多,就知道我们是異乡客了! 饮足食饱之後去逛了成都的家乐福,感觉好亲切,看到上海光明牌酸奶毫不犹豫就下手,喝了觉得还是自家的东西合口味啊! 11月11日 光棍节的清晨,开始人生的第一次独立自助游。结合網络资料與各方咨询,我们以合理的游览路线、價廉的交通工具、精確的时间设计,游历了青城山與都江堰。 真的感到这兒的人还是比较简单而淳樸的,所以整天的行程非常顺利。即使景点收费繁多,也都是明码标價,願者掏钱。 由於时间有限,我们只去了青城山的前山,與风景居多的後山相比,前山主要聚集了道观與佛殿。由於是淡季,走在山径中,环境幽静,的確適合进行世外修炼。但打聽到一样走山路,“设备现代”的导游走一遭的收入是100~200,而背天然氣大筒徒步上山的山民收入却只有15元,就不免感慨…… 都江堰的大名远播在外,千裡迢迢来到这兒,才发觉当初用於治水的浩大工程已被建成了类似於小公园的景区(让我联想到了北京的颐和园哦!)干涸的岷江水使当初的水坝失去了现实作用,碧绿的江水已成了温顺的小河。坐在江堤的银杏树下,品尝一碗没有因为在景区内而胡乱开價的抄手(馄饨),感到十分的舒畅。